1、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唐·李白《胡无人》)
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chóng〕山。
3、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zhēng〕。
4、夜阑风静纹豰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宋·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5、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6、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7、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0、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1、《一万首古诗大全》中诗有很多例如:
12、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
1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4、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tà〕送青来。
1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7、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18、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19、对不讲平仄的古体绝句的通称相对今体的绝句"律绝"而言。
20、【诗词大全】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
2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2、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3、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先秦·佚名《氓》)
2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6、点击关注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gxjhshys
27、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28、后来习用一人出上句,续者须对成一联,再出上句,轮流相继。旧时多用于上层饮宴及朋友间酬应,绝少佳作。
29、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30、邻句相粘:指上一联的下句起句平仄,与下一联的上句起句平仄相同。如山居秋暝第二联的下句天气晚来秋,是仄仄仄平平,仄仄起,则第三联的上句明月松间照,应也是平平起,所以是仄仄仄平平,但是因为句脚必须以仄声收,便变成了头粘脚不粘,是仄仄平平仄。
31、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陈陶《陇西行》
3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3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34、(文化)中国四大书院,你知道几个?
35、救了孤平的句子,叫作拗句。
36、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37、裴迪:送崔九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38、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落万点愁如海。(秦观《千秋岁》)
39、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40、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1、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4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3、又称步韵,即用原诗相同的韵字,且前后次序都必须相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4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45、《绝句》唐代: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6、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4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4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4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50、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5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52、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汉·司马相如《凤求凰》)
5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4、有人说绝诗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但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虽亦押韵而平仄较自由,如《玉台新咏》中即有《古绝句》,后人即用"古绝句"以别于近体绝句。
5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56、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清·吴伟业《圆圆曲》)
57、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58、敕〔chì〕勒歌《北朝民歌》
59、【诗词大全】开轩面场圃〔pú〕,把酒话桑麻。
60、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6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2、“遥看是君家,松柏冢垒垒。”
63、若到江东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宋·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6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6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6、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67、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形成于唐代。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分绝句和律诗。
68、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人长。(李白《秋浦歌》)
69、庆祝国庆简短诗歌:《国庆》举国上下庆国庆,遥想当年战鼓惊。全国人民齐祝兴,皆出儿女爱国心。《国庆有感》红旗随风舞翩翩,灯光溢彩映亮天。举国同庆数十载,千家万户齐开颜。《庆祝国庆》礼炮声声震天下,五星红旗似彩霞。光辉历程世瞩目,神州大地遍地花。改革开放扬起帆,祖国跃上千里马。今日再展战洪图,灿烂前景世人夸。视如今,风雨过后更神气。
70、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7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唐·刘禹锡《秋词》)
7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7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7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5、诗体名。也称"赋得体"。起源于唐代,由"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
76、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唐·李商隐《嫦娥》)
77、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78、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长恨歌》唐·白居易)
79、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8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8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8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8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8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85、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6、即语调的平上去入,合称四声。
87、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88、水光潋滟〔liànyàn〕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89、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望月怀古》)
90、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91、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92、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93、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4、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95、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宋·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96、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9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98、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99、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00、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01、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