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04 11:15:33

1、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2、美在“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诗外之意,

3、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4、红叶意境唯美的诗词有: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泛将千里情。——唐代吴融《红叶》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雨打青松青,霜染枫叶红。——无名氏《香山》江枫自蓊郁,不竞松筠力。一叶落渔家,残阳带秋色。——成彦雄《江上枫》五门西角红楼下,一树丹枫马上看。——陆游《山中望篱东枫树有怀成都》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陆游《初冬》

5、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6、比如:当代诗人舒婷的现代诗《神女峰》中的“神女峰”就是一个“意象。”诗中这样描写“神女峰”:“为了远天的杳鹤 ,错过了无数次春情感江月明”。这里的“神女峰”不仅仅指三峡那里的一座山峰,而是这座山峰和曾在山峰上“眺望远方,盼夫归来”的古代女子的结合体。这座山峰赋予了作者,对那个女子无限怜悯的主观情感。所以才形成了“神女峰”这个意象。

7、您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意境、意象、境界”这几个词语比较抽象,我能弄懂并且有机会进行解释,感到十分荣幸。

8、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9、楼主你好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10、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他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11、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12、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13、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14、霁月光风,这雨后夕阳远比彩虹有意境呢。

15、万般惆怅之中,诗人想到了归隐。他听说嵩山上的松柏郁郁葱葱、高入云霄,山上还有陈年积雪、粉妆玉彻。诗人希望自己不会辜负松柏的傲岸和白雪的清白,与它们亲密相处,快乐悠闲地享受方外的恬静生活。

16、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17、意境的本质特征是“生命律动”,即展示生命本身的美。在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中,是把宇宙境界与艺术意境视为浑然一体的同构关系。

18、【意境】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19、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20、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21、虚境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虚实相生“的意境的结构原理。

22、意境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使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创作在审美意识上具备了二重结构﹕一是客观宁静旷远的意境事物的艺术再现﹐一是主观精神的表现﹐而二者的有机联系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美。

23、岂到白头长只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24、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喑啼风雨。

25、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这一点不但是创作的依据﹐同时也是欣赏的依据。

26、是个名词,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能把自己的感情通过作品表达出来就是一种境界,人们从作品中感受到你的感情,他们所处的环境在某种情况下就是种意境,但能做到这样的人必须是对艺术有深刻见解的

27、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28、在古典诗歌创作中,诗人习惯于将内心情感融入意境之中而不直接表白,这就产生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读者品味咂摸,含英咀华,自然也受到了艺术上的熏陶感染,获得精神上的审美快感。此时,意境不仅仅是客观的景物,而且满含着诗人的快乐忧伤。诗歌虽不言情,却句句是情,字字含意,字里行间流淌着诗人汩汩情感之流。

29、(拼音):yìjìng

30、天色渐亮,那笔绚丽的底色转为兰色,更是一种奇幻的意境。光亮平淡的背景,淡泊的蓝,瞬间闪入眼帘一抹赤红,夺目的光辉。

31、美在“斜阳漏处,一塔枕孤城”的境外之感。

32、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33、而今听雨僧楼下,鬓已星星也。

34、可以这么讲,唯美是意境的一种表现形式。意境是艺术品所呈现出的内在含义,无论形式抑或内涵,都努力意图表现出作品本身的魅力,使得人们在关注一件艺术品时能为其整体生发出的无穷吸引力所深深折服,这就是意境的魅力。

35、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36、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37、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去飘飘,雨又潇潇。

38、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39、从内审美的观点看境界、妙悟、意象和意境,将另有一番境界。

40、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41、若容相仿日牛津,相对忘贫。

42、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43、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44、引证:王国维《人间词话》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45、诗人在梦中回到了长安,也恍恍惚惚地与妻子团聚在一起。诗人辨不清他们是否徜徉在花前月下,也不记得自己到底对爱妻说了什么。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只要妻儿都安好,他就放心了。“悠扬”,形容出归程之远;“濩落”,表达了作者失意之深。“灯、酒”的意象,虽然熟悉,但又被诗人赋予新意,让人联想丰富。

46、引证:端木蕻良《关山月的艺术》:“画梅花的,很少能闯出林和靖式的梅花品格,总是强调暗香疏影这般意境。”

47、结尾传达出诗人的满腹愁情,“岂到白头长只尔,嵩阳松雪有心期。”诗人不愿一直寄人篱下,即使岳父大人并未有嫌弃之意。此时他根本看不清前路,觉得眼前一片迷茫,于是便无奈地悲叹,难道我到了白头之年,还是如此境况?

48、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为意象,意境,描写了大雪之后的江上及山峰景色,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上迷茫的心情

49、“意境”的意思是:指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它的特点是情景交融、虚实结合、令人想象,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心情愉悦。

50、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51、(出处)明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二:“云栖修篁夹道,意境殊胜。”端木蕻良《关山月的艺术》:“画梅花的,很少能闯出林和靖式的梅花品格,总是强调暗香疏影这般意境。”

52、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这一点不但是创作的依据同时也是欣赏的依据。绘画是通过塑造直观的具体的艺术形像构成意境的为了克服造型艺术由于瞬间性和静态感而带来的局限。

53、示例:画家努力使这幅仕女画具有一种闭月羞花的意境。

54、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55、这画廊里的画意境比较独特,来观赏的人不少。

56、国画中的意就是意境,国画中的境就是意境。

57、就像有些词,但大家见了后就不需要解释,或无法解释,就能直接了解,只是大家心中的理解会有习惯性的统一认识,也会有自己不同的解释。比如辣,大家如果碰到这样的味道,就只能用这个词说,如果你要其解释什么是辣,可能的回答:辣,就是辣。但大家肯定已经知道其意,只是因为个体的差异,对其又有强弱不同的认识,所以也会常常有这样的争论:辣什么辣?一点都不辣。这么辣,你还说不辣。他们谁说的对,反正是谁也没错。

58、另外我觉得看一些美文、书籍还有小说、文学作品之类的东西,能够让我产生美的感受并且联想到美好的事物,使我自己精神感受达到一种美妙的状态,这也是一种意境。

59、【意境】作者不说思念亲人,却描写池塘里鲜红的荷花零落分散的景象,尽显秋日的肃杀,也道出了内心的隐忧。没有不散的宴席,也不会有永盛不衰的朝代,多年的坎坷经历,让诗人隐约地感觉到大唐王朝正每况愈下,虽然他不愿接受这样的现实,但又觉得无可奈何。

60、(解释)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61、释义: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亦特指诗、文、画等的意境。

62、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

63、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雨。

64、柔丽清新的旋律,温情脉脉的音乐语言,引路遐想的意境,犹如淳淳的清泉,融入大地,融入秋天,熔炉每个人的心灵,随着秋雨的来临,一副满涂着喜悦丰收的色彩斑斓的秋日风情画顿时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65、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其所营造的意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甚至包括其艺术人格。

66、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67、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

68、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69、境可以通过笔墨,通过各种的技巧,通过国画的学习表现,但意却只通过这些就不行了。

70、置身于大美中国的深远意境中,我们只需静静地体味袅袅如烟的缥缈意境,飞瀑流泉的悠然绝响,便会从心底升腾出一种波澜不惊的澄明之境。

71、东池始有新荷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藉,几时莲。

72、渲染了一种孤寂、凄美、落寞、惆怅的意境。诗中的月色是那么美丽,桂花是那么的香醇,乌鸦的叫声是那么凄厉,而在他乡独自赏月的诗人是那么失落和惆怅,只因诗人太思念自己的家乡。诗中的美景真情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画面,读到这首诗时就像看到了一幅画一样。这是诗句启发读者想象的结果。

73、为此传说美术所强调的意境﹐既不是客观物象的简单描摹﹐也不是主观意念的随意拼合﹐而是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是画家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三方面所取得的高度和谐的体现。

74、美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画外之情,

75、浆向蓝桥易取,药成碧海难奔,

76、美在“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的韵外之致,

77、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78、好了,今天就分享这么多活,希望对您有所启发。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意境”这个话题。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谢谢您阅读完毕以后,再关注“喔小咪”。

79、传播:传统文化|书画名家|艺术品收藏|茶道|文学|视觉

80、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一种气质,展现出你的儒雅;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一种修养;尽现你的学识;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一种意境,表现出你的素质。

81、李商隐年轻时曾得到当时名士令狐楚的赏识和提携,可是后来他成为王茂元的乘龙快婿,就得罪了他儿时的玩伴令狐綯,也让他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牛李党争的漩涡里。

82、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

83、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84、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85、渲染气氛,营造意境。

86、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87、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88、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89、“意象”指客观物像通过诗文作者的主观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90、柳永词中晓风残月的意境很美。

91、東方的意境,中國的意境

92、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

93、接下来诗人抒发自己的感怀,“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诗人走南闯北、东奔西走,也算是见多识广、阅历丰富。他看惯了悲欢离合,对人世间的聚散不定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当轮到自己与妻儿分离时,依然觉得心潮起伏。

94、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95、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96、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如芙蓉浦。

97、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98、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坐长安旅。

99、“意境”是艺术辨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也是美学中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

100、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101、文艺理论界对“境界”说的阐述虽然众说纷纭,为轩为轾,但有一个地方却出人意外,这就是绝大多数评论者都把“境界”和“意境”等同起来。称之为“文学形象”、“作品中的世界”。这种看法无疑是片面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