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解读)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们干出政绩不要急于求成。事物发展有它的规律性,学习上也要循序渐进,不打好基础,就想攻克尖端科学,快出成果,也是办不到的。
3、朝闻道,夕死可矣。
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5、96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7、(解读)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在生活中,我们办事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
8、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
9、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10、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知缘斋主人
12、【古代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朋友一条路,一个冤家一堵墙。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叶遮目,不见泰山。一家养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一马不配两鞍,一脚难踏两船。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一人传虚,百人传实。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一天一根线,十年积成缎。一问三不知,神仙没法治。一夜不宿,十夜不足。一有百有,一穷百穷。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一针不补,十针难缝。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13、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14、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箇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15、(解读)事情开始时有很小的差错,若不及时纠正,最后就会造成大的错误。万事开头难,开头必须谨慎;搞科学研究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否则就会造成重大损失。毫厘:为计量小单位,形容极少或极小。缪(miù):错误。
16、52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17、锲而含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9、84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20、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21、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22、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24、1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25、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2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27、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28、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29、48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箇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3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1、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32、互相利用,所以显得平淡自然,因而能够长久;小人之交,彼此都怀有获利之心、利用之意,所以免不
3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4、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5、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在今天看来,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说法,对我们仍有教育
36、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7、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38、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39、(解读)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君子:人格高尚的人。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反是:和这相反。
40、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41、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42、6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43、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4、古之成⼤事者,不惟有超⼠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45、4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46、【古代名言】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4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48、(解读)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所获。“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达不到好的效果。罔(wǎng):迷惑而无所得。殆(dài):疲倦而无所得。
4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50、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涯不枯。——《荀子·劝学》
51、90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52、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5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先秦·屈原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5、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56、1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57、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58、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59、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60、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6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62、1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
6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64、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66、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6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68、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69、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70、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7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72、1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7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74、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75、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76、99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77、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78、历史就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莎士比亚
79、(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恒:常常。
80、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8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8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83、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8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85、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86、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
8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88、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
89、《弟子规》(全文朗诵+注音+释义)
9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9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差以毫厘,谬以千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9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3、(解读)雕刻了一下,就放弃了,就是腐朽的木头也刻它不断;如果刻个不停,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这个比喻意在说明学习、做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就;浅尝辄止,将会一无所成。锲(qiè)、镂(lòu):雕刻。
94、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95、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南宋·陆游
96、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97、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9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9、70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100、君子之交如水,小人之交如醴。———《礼记·表记》
101、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