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06 10:44:25

1、阿尔贝·加缪为法国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文学、“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局外人》、《鼠疫》等。

2、最著名一句话: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

3、当加缪看到巴黎豪富的生活后,他产生的是怜悯。他确证了世界的不公正与存在特权生活的阶级,但是加缪自己对此常常是怀有讥讽与暴躁的情绪的。

4、加缪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义者,尽管他自己多次否认。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文《反抗者》之后,引起一场与萨特等人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萨特决裂。

5、西西弗被众神判罚苦役,推巨石上山,巨石被推上山,又滚落下来,西西弗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推巨石上山,背负着那既无效又永无止境的劳投。

6、一方面,他说:“人有可能痛苦时间一长便再也不感到痛苦了。”

7、所以,加缪想要用沉默来沉淀自己的思想时,诺贝尔文学奖迫使他抛头露面,加缪备受折磨,说道:“我感觉我被阉割了。”

8、但是诺贝尔文学奖总能嗅到处于风口浪尖的作家并提升自己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9、“尘世啊,在这神灵逃离了的伟大庙宇里,我所有的偶像都是只有泥塑的双脚。”面对人与世界的荒谬,唯一的得救之路只可能在尘世之中。怎么办呢?忍受不断的磨难,凭的是深切关爱。要始终相信,人内心里值得赞赏的东西总归比应该唾弃的东西多。

10、对生活有独立见解的人。

11、如果不是一位叫热尔曼的老师发现了加缪的文学天赋并极力劝说专横的祖母与无知的母亲继续让他上学,加缪就会成为一名沉默的工人,淹没在嘈杂的贫民区里。

12、你坚持你的,我坚持我的,我们必然是孤独者,但我们至少应该抱有善念和柔软,去缓解一些冲突。文明的下级目录是价值观,价值观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各种各样的“执行标准”。其实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坚持的“标准”的冲突。你觉得这样行,我觉得这样不行,在市场上是价格的差异,在非市场上是对规则掌握、理解和认知的差异。

13、他给自己定下近乎苛刻的规则:

14、对于这痛苦,加缪仍然用他的“正午思想”给予了解释:

15、他们于12月3日在法国里昂结婚了。

16、制作更加精美,阅读手感更舒适,也更适合收藏。

17、他说:“首先,贫穷对我来说从来就不是一种不幸,阳光在那儿洒满了它的财富。贫困让我相信并非一切都是美好的;而阳光又告诉我,历史并非一切。”

18、生活在“现在”,并非纯粹是一种享乐主义,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义无反顾地生活在“现在”,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才可能一丝不苟地去履行作为人的每日的职责直至死,才可能像西西弗那样每日推巨石上山感到的是幸福而不是痛苦。

19、父亲在加缪的人生中是缺席的。但后来他去探望曾经的老师时顺便来到父亲的墓地,被上面的生卒年震惊了,他父亲死的时候是29岁,而他已经40多岁了。如此怪异的阴阳相逢,加缪说:“葬在这块石板下面的那个男人,那个曾是他父亲的人比他还年轻!”

20、加缪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留给人们的遗产不仅有《西西弗的神话》、《局外人》对人的荒诞处境的揭示,更重要的也许是人们该如何应对荒诞。加缪发现了有一种跟“情欲的罪恶”表现形态不同的罪恶——逻辑的罪恶——大行其道,荒诞理性以乔装打扮的样式鼓噪着。

21、所以,在加缪那里,荒诞引发的必然结果就是: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荒诞的反抗。

22、内容合作、投稿交流:friends@chinamoments.org

23、对于母亲,加缪的态度是爱怜的。她的遭遇以及她辛苦抚育自己的成长,又忍受着祖母的暴吝。

24、阿尔贝·加缪,男,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法国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文学、“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

25、有趣的是,当弗朗新于1945年9月15日在医院生下双胞胎后,他扶着妻子上了汽车准备回家,却把孩子忘在了诊所。

26、【加缪】原价158元,这次赶上十点特惠价只需79元,价格超值节省一半。

27、确实,加缪的名誉是一步步艰难挣得的。他从贫民区中一路近乎神奇地走到现在,24岁的加缪还在小说《快乐的死》中给主人公梅尔索设计了杀人抢钱后的幸福生活,但这样的生活丝毫没有带给主人公任何快乐,他的自由仍然是有条件的。

28、我一定会努力将这场和自己的面对面一直延续到底,让它照见我在今生今世中的每一张脸,即使必须付出难以负担的寂寞代价亦在所不惜。

29、加缪是这么说的:“这个世界是不合理的,这是人们可以明确说出的表述。但是,荒诞是这一不合理性与人的心灵深处所呼唤的对理性的强烈要求的对立。”听上去,他的这句解释特别的拗口和费解,其实,他理解的人生荒诞感,是人对世界的主观感受。

30、阿尔贝·加缪是法国小说家、哲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存在主义文学领军人物,“荒诞哲学”的代表。他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0年不幸遭遇车祸英年早逝,年仅47岁。其代表作品有:《误会》、《卡利古拉》、《戒严》、《正义》、《局外人》、《西西弗斯的神话》、《鼠疫》等。

31、加缪国籍:法国出生地: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出生日期:1913年逝世日期:1960年职业:文学作家主要成就:1957年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荒诞哲学”的代表。代表作品:《误会》、《卡利古拉》、《戒严》、《正义》等作品有《误会》、《卡利古拉》、《戒严》、《正义》、《局外人》、《西西弗斯的神话》、《鼠疫》等。

32、是啊,你到底需要什么?你到底拥有什么?其实想这些问题是很痛苦的。人和组织都不会主动变好,除非不得不变好。一个人能在鼠疫和生活的赌博中所赢得的全部东西,就是知识、记忆、反思和觉醒,未来还是要靠行动,靠自己的行动。

33、幼年时的加缪,父亲很早去世,他和一大堆人挤在一个昏暗的小房子,祖母的鞭子抽打伴随他长大。

34、因上帝的消失而引起人的痛苦,是加缪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比如,在剧本《误会》中,少女玛尔塔就是反抗上帝的人,她劝她的嫂嫂加入反抗上帝的行列时,后者痛苦地喊道:“哦,我的上帝!我怎能在荒漠中生存!”在加缪最著名的代表作小说《局外人》中,通过“局外人”——莫尔索这个人物形象所要表现的,用加缪自己的话说就是“当人既不信上帝也不信理性时,人怎样去做人”。

35、阿尔贝·加缪(Albert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法国小说家、哲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城。主要作品有:剧本《误会》、《卡利古拉》,中篇小说《局外人》,长篇小说《鼠疫》,哲学论文集《西西弗的神话》等。其曾获法国批评奖、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

36、加缪是法国作家。生于移民家庭,父早亡,在贫困中长大。1942年发表了他的成名作《局外人》,这部小说形象化地表现人生荒诞的观念。小说塑造了一个“荒诞的人”的形象,他是个具有“清醒的理性的人”,但违反了社会形式主义的道德规范而为社会所不容。同年又发表哲学随笔《西绪福斯神话》,进一步阐释荒诞哲学,成为他最重要的理论著作。1947年出版小说《鼠疫》,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人们团结起来反抗法西斯势力,获批评家奖。此外,还有剧本《正义者》、随笔《反抗者》等作品。作品《流放与王国》包括6个短篇小说,以不同的方式探求再生的途径。1957年,“因为他的重要文学创作以明澈的认真态度阐明我们同时代人的意识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37、加缪作品中的两大主题“荒诞”与“反抗”是递进关系:首先要发现荒诞,这是出发点;然后反抗荒诞,即面对荒诞应该采取的态度——即在荒诞中奋起反抗。

38、而且加缪认为,不存在掩盖或取消荒诞的问题,而是要维持住人生的荒诞,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因为,“上帝死了”,宗教所宣扬的“原罪”对荒诞的人来说已不复存在,人在精神上和行动上便自由了。加缪说:“他认为自己无罪。他只感觉到这一点,他那无法换回的无罪感,是这一点允许他做任何事。”所以,荒诞的人的信条是:上帝死了,一切都是允许的。不得不说,这是人的思想解放的又一个标志,是继文艺复兴之后,人追求个性自由的传统在20世纪的又一延续——人是世上惟一的主人,他的自由无需任何神的恩赐。

39、而加缪死亡的3年前,他刚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2年前,他刚在卢马兰买了心仪的房子,1年前,他终于成立了自己剧团。

40、阿尔贝•加缪(1913年一1960年),法国作家,荒诞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小说《局外人》、《鼠疫》、《堕落》和短篇小说集《流放和王国》等,其中《局外人》是荒诞小说的经典之作。加缪创作擅于以白描的手法置身事外地交代人物的一言一行,文笔简洁、朴实、明快,格调优雅,风格纯正。

41、价值590元的滑雪票免费送!2021新年礼物来啦~

42、我们这些年,都沉浸在身体的挣扎中了,其实都是内心挣扎的呈现,身体果然是最诚实的。

43、而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该给自己一次走近加缪的机会。

44、他笔下的人物,都不信神,信自己的行动。死亡的不可撤销性,反而赐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和行动力。上帝的不过问,反而使得他们更加热爱尘世。

45、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法国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文学、“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局外人》、《鼠疫》等。

46、在这本随笔集中,他认为,既然世界本就是荒诞的,对人的理想、人的价值只有冷漠的沉默与恶意的敌对;那么,人如果没有反抗,又何以为人?

47、他的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48、失败的婚姻使加缪始终拒绝保持唯一和持久的关系。他在《快乐的死》中有句名言:“我总是在相爱之前说分手。”

49、极端的贫困可以通往这个世间的华丽和丰富。

50、20每个人都了不起!

51、因此,他处于两难的境地。因而说出了那就名言:“我相信正义,但是在正义面前,我要保护我的母亲。”

52、加缪(1913~1960) 法国小说家、戏剧家、评论家。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城。代表作是《局外人》父亲在1914年大战时阵亡,母亲带他移居阿尔及尔贫民区,生活极为艰难。

53、·水姐|文关注秦朔朋友圈ID:qspyq20

54、对于沙漠,加缪在避开喧嚣的巴黎回到奥兰的小城时,对奥兰的沙漠这样描述道:

55、他主要的作品还有随笔《西叙福斯神话》(1942),剧本《正义者》(1949)、小说《堕落》(1956)和短篇小说集《流放和王国》(1957)等。 加缪于195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1960年 1月4日死于车祸

56、这样就形成了有理性的人与无理性的世界之间的冲突。有理性的人追求对一切事物的明晰而又统一的解答,无理性的多样化的世界对此报之以沉默,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就是荒诞。

57、加缪给出的答案是,没有意义。面对这种无意义,他觉得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肉体上的自杀,一个意识到了无意义的人,如果对自己的思想诚实的话,他会无法忍受这种无意义,于是选择结束。

58、第一组作品中的“荒诞”主题,加缪又把它叫做“否定”,目的是想把世界的荒诞性充分显露于世人,充分展示现实生活的荒诞性,想让人们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旨在解决一个清醒的意识的问题。

59、在阿尔贝·加缪的全部文学作品和哲学随笔当中,“荒诞”是他强调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荒诞”这个概念也是20世纪文学和哲学中非常重要的关键词之一。但是,对“荒诞”的解释则大为不同,各人有各人的表述。

60、【加缪】当然,在反抗阶段,加缪不赞成无节制的反抗,而是要有节度,这个度,就是把人的生命、人的价值看成是最高价值。他说:“首要的道德责任就是认识到人的生命的神圣性,因而,第一个绝对命令就是尊重这个生命”。这也是加缪赞扬的一种人道主义反抗。

61、加缪的童年可谓是贫穷和苦难的集合,虽然加缪说“世界不是我的敌人,我的童年是幸福的”,但加缪在其作品中不止一次地描述这种苦难。加缪的父亲在加缪10个月时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负伤身亡,从未与父亲谋面的他一辈子都有一种解不开的父亲情结。外祖母粗暴、傲慢、专横,对孩子非常严厉,有时甚至用牛筋鞭子抽打他们,毫无年老之人对孙辈的疼爱之心;温柔的好母亲却不知道怎么疼爱孩子,结果也是麻木不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们被打;“家”在加缪的眼里成了“贫穷、肮脏、令人厌恶的地方”。读完小学后,外祖母要加缪去做工,赚钱贴补家用,后来多亏小学老师日尔曼上门劝说,加上他的鼓励和帮助,加缪考取中学奖学金后,才得以继续完成学业,为日后进入大学深造以及从事创作奠定了基础。

62、(1)赌博(可以抗拒)。

63、在《加缪手记》中,他将自己最隐秘的内心想法,和盘托出。

64、早年作品:《快乐的死》(也译为《幸福的死亡》,写于23岁,死后出版)《反与正》(1958年再版,生前出版很少)

65、瑞典文学院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辞中盛赞加缪:

66、3年前,社会学家李银河曾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67、当年萨特在给加缪的悼词中这样说:“对于所有爱过他的人来说,他的死包含有一种难以忍受的荒谬性。”

68、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加缪一直不停的堆着山头。

69、主要作品有成名作小说《局外人》(1942)以及稍后发表的小说《鼠疫》(1947)、《堕落》(1956)和短篇小说集《流放和王国》(1957)等。加缪的剧作有《误会》(1944)、《卡利吉拉》(1945)、《戒严》(1948)和《正义者》(1949)。此外,散文和论文集有《西叙福斯的神话》(1942)、《致一位德国朋友的信》(1945)、《反抗的人》(1951)等。

70、加缪死的太突然了,作为一个苦难的女人,丈夫是横死的,儿子也是横死的,两个人都是如此的年轻。当老太太含着泪用颤抖的嘴唇说出:“他太年轻了!”的话时,我想有对他们父子俩以及自己的命运嘲弄般的口吻。

71、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义者,尽管他自己多次否认。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文《反抗者》之后,引起一场与萨特等人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萨特决裂。主要作品有《局外人》《鼠疫》等。

72、阿尔贝·加缪是法国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文学、“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

73、而加缪作为作家,他给出自己对这个职业的理解:“这个世界充斥着谎言和奴性,孤独的荒草到处疯长。无论我们每个人有怎样的弱点,作家职业的高贵永远植根在两种艰难的介入中:拒绝谎言,反抗逼迫。”

74、从现在起开始超脱,50岁须达成。到了那一天,我就能主宰了。

75、加缪自己解释过这本小说的主题:“在我们的社会,任何在母亲葬礼上不哭的人都要被判死刑。”

76、加缪对于阳光首先是热忱的,但他会时不时的转化为阴影,使我们震惊于《局外人》的主人公杀人的理由竟然是因为阳光太刺眼的荒诞理由。这就是加缪也屡次强调说自己是置身于阳光与阴影之间的人。

77、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不管出自什么理由,他的作品确实值得岁月的尘封与洗礼。而他也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第二年轻的获奖者。

78、他一生,无论是行为、思想还是创作,都在勉力维持各种相对引力间的平衡。

79、他善于塑造悲剧英雄,这种命运的反抗者。比如在《鼠疫》中,鼠疫其实象征着人类无尽的痛苦和死亡的恐怖,这是人注定的命运。面对不可改变的困厄,有的人可能会自暴自弃、屈膝服输、随波逐流、虚度一生;而有些人则选择对抗无法选择也不能逃避的命运,那种自始至终的不屈,将会赢得与命运之神平等对视的力量,自豪地度过任何压迫性的、艰难的、逼仄的片刻时光。

80、但如果要甄选加缪一生的荣誉,用加缪自己在《提帕萨的婚礼》中的叙述最为恰切,也符合他多情的一生:“在这里,我终于明白了,人生所谓的荣誉,就是那无拘无束的爱的权利。”

81、所以,加缪的药方,恐怕就是不断克服自己的局限性和悲观,始终审视和保留自己的乐观。他的信仰,是对人类的热爱,他的原则永远是寻求心灵上的力量。任何困难下,怀疑下,绝望下,依然热爱。没有绝望过,不会真的懂生活,爱生活。

82、我想起加缪的“怪诞身体书写”,用病态、扭曲、异常,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身体,充当“荒诞感”展开叙事的手段。

83、在这本书中,我们将看到加缪怎么度过他的一天:

84、原价158元,错过就是手慢无。

85、这种对待名誉的敏感很显然来自于童年的贫穷和默默无闻。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说:“在所有的荣耀中,最不骗人的就是眼见为实的荣耀。”

86、读《加缪手记》,能得到什么?

87、可以这么说,加缪生命中的一个又一个夏天,也催生着一个又一个事关加缪未来的生活的小的转变。

88、先是机会少了,所以卷起来;

89、晚年作品:《堕落》《流放与王国》

90、这样的加缪,即使和最杰出的人站在一起,也是独一无二的。

91、他的小说《鼠疫》(1947)得到一致好评,但是《反抗的入》(1951)一书由于宣扬“纯粹的反抗”、即反对革命暴力而导致了他和萨特的决裂。

92、比如,在他的哲学随笔《西西弗神话》中,加缪就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人手来揭示荒诞:“起床,乘电车,工作四小时,吃饭,睡觉;星期依照同样的节奏重复下去。一旦某一天,为什么的问题被提出来,一切就从这带点惊奇味道的厌倦开始了:开始是至关重要的。厌倦产生于一种机械麻木生活之后,但它同时启发了意识的运动”。再如,在剧本《加利古拉》中,具有荒诞感且看透了人生的皇帝加利古拉,为了把他的臣民们从他们习以为常的浑浑噩噩的生活中惊醒,他不惜凭借自己皇帝的权威,横施暴虐,以期用“恶”的强刺激来唤醒他们的麻木意识。

93、一个人外出谋生,二十五年后发了财,带着老婆和孩子回来,他的母亲和他的妹妹在家长开了个旅店。为了让她们吃一惊,他把老婆孩子放在另一个地方,自己到了他母亲的旅店里,他进去的时候,她没有认出他来。他想开个玩笑,竟租了个房间,并亮出他的钱来。夜里,他母亲和他妹妹用大锤把他打死,偷了他的钱,把尸体扔进河里。第二天早晨,他的妻子来了,无意中说出那旅客的姓名。母亲上吊,妹妹投了井。

94、他那半聋的母亲,一名清洁女工,永远只是旁观。

95、逃离不掉的就在房产证除去公摊面积里像刘畊宏那样跳着发泄情绪;

96、1960年1月4日,一辆快车从普罗旺斯去巴黎的第五大道上突发车祸,坐在副驾驶上的法国作者加缪当场死亡,终年47岁。

97、所以,加缪认为如果只停留在发现荒诞的阶段,人就会陷入一种忧郁和软弱的境地,而反抗却带来了行动。他在1951年的哲学随笔集《反抗者》中,提出这样一个命题:“我反抗故我在。”他将反抗视为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存在的标志与条件。人应该以具体的行动来反抗荒诞和一切“恶”的表现形式。

98、1934年,西蒙娜与加缪结婚,结婚当晚他们各自回到自己的母亲家过夜,以显示蔑视世俗的青春叛逆。

99、他们养了两只猫,加缪也喜欢猫。一只叫卡利,一只叫古拉。有趣的是,加缪的第一部荒诞戏剧就叫《卡里古拉》,而初稿就诞生于此。

100、加缪因患有肺结核而不能做剧烈运动,很明显,他的病源于脏乱的环境和贫穷导致的营养不良。对于热爱踢足球等体育活动的加缪来说很是沮丧。后来,你会经常看到一个在街上与人一边说话一边踢着石子的男人。

101、加缪读作:jiāmiù。加的声母是j,韵母是ia,声调是一声;缪的声母是m,韵母是iu,声调是四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