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翻译【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06 10:46:08

1、(2)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2、颜渊、季路站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你们的愿望呢?”子路说:“我希望将车马、轻软的皮衣都拿出来,与朋友们共同享用,即使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我希望做到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把劳苦的事情施加在别人身上。”子路说:“您的愿望是什么呢?”孔子说:“使年老的人得到安乐,使朋友相互信任,使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3、舜拥有了五位贤臣,就治理好了天下。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位能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贤臣。”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虞舜时代以及周武王时,人才最盛。然而武王十位治国人才中有一位还是妇女,所以实际上只有九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道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4、【论语翻译】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5、4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7、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而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8、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9、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0、子路问孔子道:“怎样才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互相帮助督促而又和睦相处,就可以叫作士了。朋友之间互相勉励督促,兄弟之间和睦相处。”

11、(译文)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12、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13、(译文)孔子说:“士如果恋家,就不配作士了。”

14、6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15、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16、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边,孔子说:“这儿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来,孔子告诉他:“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就问孔子:“这就是与乐师谈话的道吗?”孔子说:“这就是帮助乐师的道。”

17、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8、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19、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20、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21、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在天下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22、(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23、孔子说:“君子应该亲近忠诚和讲信义的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改正。”

24、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相处。”

25、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26、孔子走进朝堂的大门,显出小心谨慎的样子,好像没有容身之地。他不站在门的中间,进门时不踩门坎。经过国君的座位时,脸色变得庄重起来,脚步也快起来,说话的声音低微得像气力不足似的。他提起衣服的下摆走上堂去,显得小心谨慎,憋住气,好像不呼吸一样。走出来,下了一级台阶,面色舒展,怡然和乐。走完了台阶,快步向前,姿态好像鸟儿展翅一样。回到自己的位置,又是恭敬而谨慎的样子。

27、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8、孔子的祖上是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之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

29、子夏说:“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

3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31、翻译:子夏说:“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2、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33、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34、孔子说:“君子把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表述,用诚信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

3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6、译文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

37、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38、(译文)孔子说:“君子中有不仁慈的人,而小人中却没有仁慈的人。”

39、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40、孔子说:“使人受益的有三种爱好,使人受损的也有三种爱好。爱好行事以礼乐为节度,爱好称道别人的优点,爱好多结交有贤德的朋友,都会受益;爱好骄矜傲慢,爱好闲散游荡,爱好沉迷酒食,都会受损。”

41、译文: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42、(译文)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43、(译文)孔子说:“君子心怀仁义,小人心怀财利。”

44、孔子朋友去世了,没有亲属负责敛埋,孔子说:“我来负责为他办理后事吧。”

45、(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46、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到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等。”

47、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48、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49、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50、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51、(译文)孔子说:“君子的三种品德我没做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说:“老师是在说自己呢。”

52、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53、译文:孔子说:“领导一个有千辆兵车的公侯之国,就要兢兢业业工作,以取得信用;要节约官府开销,以爱养百姓;征用民力要注意天时。”

54、【论语翻译】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55、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56、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57、孔子说:“为君子办事很容易,但是不容易讨他欢心。如果讨他欢心不按照自己的准则,不做好自己的本分,肯定不会成功讨他欢心;但是当君子任用人才的时候,会很器重你。为小人办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喜则是很容易的。即使没有按照自己的原则,没有做好自己的本分,这样去讨他欢心,他也会很高兴。但等到他真正使用人的时候,却只会求全责备。”

58、孔子说:“弟子们在家里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博爱大众,亲近仁德的人。这样亲身实践之后,如果还有剩余的时间跟精力,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59、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裘皮衣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觉得羞耻,大概只有仲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子路听了,从此常常念着这句话。孔子又说:“仅仅做到这个样子,又怎么算得上好呢?”

60、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重大而且路途遥远。把推行“仁爱”看作自己的责任,不也重大吗?奋斗直到死才停止,不也遥远吗?”

61、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62、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63、(注释)恶(误)。好(号)。

64、闵子骞侍立在孔子身边,样子正直而恭敬;子路是很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的样子温和快乐。孔子很高兴。但他说:“像仲由这样,恐怕得不到善终。”

65、孔子说:“古代人有三种毛病,现在恐怕连这三种毛病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古代的狂人是轻率肆意,现在的狂人则是放荡不羁;古代矜持的人是棱角分明,现在矜持的人是恼羞成怒,强词夺理古代愚笨的人是憨直,现在愚笨的人是欺诈伪装罢了。”

66、孔子说:“善人治国百年,也就可以消除残暴,废除刑罚杀戮了。这句话说得真对呀!”

67、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68、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6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0、子谓>:"尽美矣,又尽善也."谓>:"尽美矣,未尽善也."

71、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72、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73、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74、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75、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76、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义”和“勇”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77、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78、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得到了人才没有?”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79、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80、公叔文子的家臣僎和文子一同做了卫国的大夫。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他死后可以给他“文”的谥号了。”

81、孔子说:“比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候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比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去干的。”

82、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8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4、孔子说:“上天赋予了我品德,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85、(译文)孔子说:“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

86、不要伤害母亲!说文解字:母,为你做牛做马,像奶牛一样哺育你的人!

87、(译文)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88、《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在南宋后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微言大义”。

89、做客时如果有丰盛的饭菜,一定表情严肃,站起来致谢。遇到迅雷和大风,一定表情严肃以示对天的敬畏。

90、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打听一下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驾车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又问;“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应该已经知道渡口的位置了。”子路又去向打听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子路说:“是的。”桀溺说:“普天之下到处都像滔滔洪水一样混乱,和谁去改变这种状况呢?你与其跟从逃避坏人的人,还不如跟从逃避污浊尘世的人呢?”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91、(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事情要考虑:看要考虑是否看清楚了、听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表情要考虑是否谦恭、言谈时要考虑是否忠诚、工作时要考虑是否敬业、疑问时要考虑请教、愤怒时要考虑后患、见到好处时要考虑道义。”

92、仪地的一个小官请求会见孔子,说:“凡是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没有不求见的。”孔子的学生们领他去见孔子。出来以后,他说:“你们几位为什么担心失去官位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因此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教化天下。”

93、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有人向他讨点醋,他不直说没有,却暗地到他邻居家里讨了点给人家。”

94、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那他怎样遵守礼仪制度呢?一个人没有仁德,那他怎么能正确运用音乐呢?”

95、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96、子夏说:“君子在得到民众的信任之后才去役劳他们,没有得到信任就去役劳,民众就会认为是在虐害他们。君子得到君主的信任之后才去进谏,没有得到信任就去进谏,君主就会以为是在诽谤自己。”

97、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有智慧,像孟公绰那样不贪求,像卞庄子那样勇敢,像冉求那样有才艺,再用礼乐来增加他的文采,就可以算个完人了。”孔子又说:“如今的完人何必要这样呢?见到利益能想到道义,遇到危险时肯献出生命,长期处在贫困之中也不忘平生的诺言,也就可以算是完人了。”

98、孔子说:“把听到的传闻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99、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3岁时,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徵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10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01、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