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译文)孟子说:“依靠天上(自然界)的有利条件,不如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依靠地理上的有
2、——《论语》(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3、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
4、(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5、(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6、(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要愁别人不理解自己,愁的应该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7、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8、(译文)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贡关于仁的问题时)说:“所谓仁,是说自己站得住,也让别人站得住。自己事事行得通,也让别人事事行得通。”
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1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1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13、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14、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15、1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16、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恭敬够不够啊!”
17、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18、关于“不辞辛苦”的古文名句如下,意思为:形容不怕劳累和辛苦。在古文中依旧是此意。不辞辛苦行——唐杜甫《龙门镇》不辞辛苦来东道——唐薛曜《舞马篇》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不辞辛苦秋成熟——宋翁森《耕》不劳辛苦运枢环——元姬翼《鹧鸪天·事事无心恰到闲》不禁辛苦况相关——清纳兰性德《浣溪沙》
19、(译文)(孔子的弟子)曾子说:“我老师他老人家的道,只是忠和恕罢了。”
20、《西厢记》《桃花扇》《牡丹亭》《长生殿》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剧。其作者分别为王实甫,汤显祖,孔尚任,洪昇。
21、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22、——《诗序》(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2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2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25、(译文)(鲁国当权的季康子向孔子问政时)孔子答道:“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您自己带头端正,
26、'礼’上,履行有利于天下的大道。如果得了志,应按这个道给人民办好事;如果不得志,也要独自
27、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2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9、1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30、【古文名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3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http://www.lzcn)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32、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陈寿(三国志·吴书))
33、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34、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35、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36、起商讨学问),不也快乐吗?虽然人家对我不了解,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37、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3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40、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41、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偶成诗》)
42、【古文名句】——《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43、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45、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支持了。获得民心也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
46、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47、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48、——孟子(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49、——《论语》(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50、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51、(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4、(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55、——《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56、就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勤敏就会工作效率高,慈惠就
57、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58、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59、不迁怒,不贰过。
60、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61、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62、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63、(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64、6)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唐·李贺《南园》)
65、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6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6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8、(译文)孟子说:“(孔子的弟子)子路,人家指出他的过失来,他很欢喜。(当年的圣君)禹听到
69、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70、(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个君子时)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能够算是一个君子了)。”
71、——朱熹(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72、孟子对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7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4、——《论语》(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75、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76、——(明)吕坤《呻吟语·卷上》(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77、(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78、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79、颜色要考虑温和,自己的容貌态度要考虑端庄恭敬,说出的语言要考虑忠诚老实,对待工作要考虑严
80、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81、(译文)孟子说:“服从天道的生存,逆反天道的灭亡。”
82、出自唐代诗人颜真卿的《劝学》
83、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8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85、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8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87、(译文)(孔子的弟子宰予犯了错误)孔子说:“以前我听到别人说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今天我对别人说的话,不但要听,还要考察他的行为,才能相信。”
88、破无明壳,竭烦恼河,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药师经》 5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药师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 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金刚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最喜欢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
8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90、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91、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92、(译文)孔子说:“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以丧失元帅,(但是)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放弃自己的主张。”
9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94、——顾炎武(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9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登乐游原》。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将进酒》唐•李白。
96、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97、——《论语》(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9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9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00、学不可以已。——《荀子》(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101、——《左传》(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