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2、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3、【端午节诗词大全】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4、(七律)节至端阳细雨多
5、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杜甫《惜别行》
6、年年今日悼英魂,骚客终究最黯神。
7、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译文在石溪住久了开始思念端午时节的场景,在驿馆楼前观看开始行动的时机。鼙鼓初击时似雷声,兽头吐威,万人冲破齐声呼喊,跳跃着的浪花与飞鸟争先恐后。多条船像龙一样的向前冲去,果然获得了锦标归来。小重山·端午(元)舒頔
8、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干古。
9、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10、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1、江上满舟横,鸣冤为屈平。
12、年年品粽说屈子,岁岁离骚复传扬。
13、南歌子·游赏 (宋 苏轼)
14、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乙卯重五诗(宋)陆游
15、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
16、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7、屈子有知遥一问,谁能洞悉个中愁。
18、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19、喜迁莺 (宋 黄裳)
20、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21、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22、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23、《菩萨蛮》(宋·陈义)
24、霞光灿烂又端阳,艾叶榴花处处香。
25、七律.端午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26、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27、可笑汩罗空自浩浩荡荡,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端午日(唐)殷尧藩
28、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29、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30、石榴花开得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
31、九歌声里吟天问,八座城边话国殇。
32、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33、译文:五月是石榴花开的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
34、又是端阳话动情,悲诗悼语共心生。
35、过去的事不要评论衡量,屈原忠义气节,可与日月相比。读完了《离骚》总能感到悲伤。没有人理解我的心情,只有在树荫底下乘凉。己酉端午贝琼〔元代〕
36、花心动 (宋 史浩)
37、独写昌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38、《午日观竞渡》(明•边贡)
39、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40、回到诗歌本身。
41、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42、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43、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44、时临端午起心波,梦至汨罗哀九歌。
45、对着栏杆看见木槿长得茂盛,朝着浅水闻到芦苇飘的清香。祝愿百姓安居乐业健康长寿,众臣共同努力让国家更繁荣。忠贞不渝始终如一报效国家,这种美德留给后代子孙传诵。
46、屈原一曲离骚泪,逝去悲魂动地牵。
47、雄黄酒,洒庭户,
48、贺新郎(宋许及之)
49、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50、探理求真昭大义,怜民爱国显情操。
51、千古忠魂传后代,丹心傲骨美名扬。
52、千舟竞渡寻忠骨,传世离骚叙国殇。
53、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54、志洁行廉何处去?千秋天问有谁听。
55、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56、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57、翻译: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
58、端午 (唐 李隆基)
59、【端午节诗词大全】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
60、贺新郎(宋•许及之)
61、忠君无恨事,报国有奇谋。
62、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63、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64、《乙卯重五诗》(宋代:陆游)
65、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66、打捞也罢,求索也罢。
67、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68、文心浩宕春秋颂,气节坚贞史册扬。
69、——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70、农历五月初为“端五”或“重五”。端,正也,始也,与午相通,因此,“端五”亦称为“端午”“重午”。
71、——宋黄公绍《潇湘神端午竞渡棹歌》十首录三
72、去岁端阳至北湘,龙舟赛事竞相忙。
73、煮尽端阳香气至,千尝万品百家甜。
74、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
75、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76、荆楚家家薰艾日,津门应是麦初黄。
77、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78、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79、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80、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81、端阳艾叶御东风,粽子荷包四海同。
82、《乙卯重五诗》(宋)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83、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
84、(七绝)赛龙船(新韵)
85、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86、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87、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88、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89、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90、❤♡❤♡❤♡❤♡❤♡❤♡❤♡❤♡❤♡
91、回到挂菖蒲的门前,
92、新愁不障西山雨。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
93、五丝(唐•褚朝阳)
94、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95、花心动(宋史浩)
96、翻译: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
97、求索何言修远路,离家讵可得心安。
98、热血盈腔爱国情,汩罗江里水清明。
99、端午习俗传千古。
100、数点雄黄酒,千江大楚忧。
101、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