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垄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2、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3、《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北宋·柳永)
4、清明恰遇艳阳天,欲祭无缘到墓前。
5、又到人间四月天,南山北郭起云烟。
6、柳丝吐绿桃芳艳,笑貌音容梦里牵。
7、译文:清明时节,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8、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9、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10、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11、阮郎归清明(清·王士禛)
12、泉下漆灯微,林外鹃声苦。漠漠低空有断云,不辨幽明路。
13、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14、今黔首,往将侯,归宿同丘。
15、清明国泣悼毛公,寂寞天哭追赤忠。
16、欢盟误。一箭流光,又趁寒食去。不堪衰鬓著飞花,傍绿阴、冷烟深树。玄都秀句。记前度、刘郎曾赋。最伤心、一片孤山细雨。
17、孤身伏案寂心愤,夜静挥毫舒锦程。
18、如丝夜雨细无声,旭霁云开山色明。
19、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
20、慈言每在梦中听,欲诉怀思疫未停,
2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2、【清明诗词】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
23、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
24、常思介子亦悲哉,案上柔宣我自裁。
25、时逢冥节返乡关,叩首灵边敬鹤颜。
26、清明时节湖边漫步口占(当代·何永沂)
27、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28、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29、填词挥妙笔,诵赋倚雕栏。
30、清明辇下怀金陵(宋·王安石)
31、清风明月雨时纷,一年一度新春。
32、早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鞦韆。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33、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34、清明来向晚,山渌正光华。杨柳先飞絮,梧桐续放花。鴽声知化鼠,虹影指天涯。已识风云意,宁愁雨谷赊。
35、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36、娘在家温馨欢畅,娘去屋寂寞寒凉。
37、为刊碑石因芟草,无奈村流却去东。
38、疫期不可坟前拜,宅户焚香泪已盈。
39、英烈贤良虽逝去,崇高品质铸丰碑。
40、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41、【清明诗词】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2、百代风流谁继往,千秋一脉古今同。
43、云程杳杳离群雁,白浪滔滔断梗萍。
44、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45、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46、春风又绿柳丝柔,跪拜坟前泪湿眸。
47、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48、逡巡。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
49、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介子推其志不可动摇,意抱树焚死在绵山中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蓬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50、奠酒坟茔跪,燃香步履临。
51、壬戌清明作(清·屈大均)
52、词人对颍州西湖可以说是深情一片,他曾多次游览,最后也归居颍州。首词描写清明时节西湖游春的热闹繁华景象,特别着重描绘日暮回城时喧哗熙攘的情景,着意描绘游春的欢乐气氛,从侧面来写西湖之美。这首词写得人欢景艳,别具一格,不乏动人之处。
53、从词中可以看出清明节的颍州西湖非常繁华热闹,路上游人络绎不绝,同时有许多贵族车辆经过。清明节有折柳枝插柳的习俗,这些柳条多取自堤上柳,这样就有很多人来西湖堤上折柳。“朱轮”是古代高官贵族乘坐的车子,用朱红漆轮。“钿车”是用黄金镶嵌装饰的车辆,达官贵人、千金小姐会乘车外出游春。日暮时分,游人渐渐散去,很多人因为饮宴而喝醉了,无论清醒还是醉意朦胧,都会说笑喧哗。从路转堤斜的地方一直到颍州城头,都盛开着美丽的春花。这首词描写了清明时节,颍州西湖的美丽繁华。
54、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55、明岑润陌落晨光,惹眼连翘遍野黄。
56、满庭芳清明(明·刘基)
57、空挂悲心连晚树,何曾祭物到茔中?
58、草长莺飞美易天,花红柳绿梦难缠。
59、相传温祖训,顺递感恩诗。
60、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61、盛衰荣辱知谁是,满目荒凉共一丘。
62、柳絮纷飞如洒泪,百姓焚香化纸钱。风吹魂魄寒。
63、往事踪由疑昨日,朝霞虔敬拜清明。
64、清明时节,桃红李白,含笑盛开。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人感到凄凉。
65、多悲伤感清明节,已故亲人令苦思。
66、料峭春寒雨打窗,风吹落蕊水连江。
67、目环坟茔心悲恸,孝善尽行奉谢恩。
68、清明日陈淳过访(明·文徵明)
69、人间不忘,今日垂躬。香火旺,已惊鸿。
70、富贵贫贱芸芸,清明落日,肠断王孙草。
71、雨打梨花飘雪,清明祭祖修茔。
72、《清明》宋·王禹偁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清明即事》唐·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清明夜》唐·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73、诗词里的清明节不仅会写各种习俗和文化娱乐游戏,而且会用含蓄的手法来描写春困和思春之情。清明寒食词大多会采用白描、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的手法,或是描写清明祭祖的习俗,或是表达对良辰美景的珍惜,或是思念家乡,在两宋末年,也有部分词人在词中寄托对故国的哀思。
74、谁唱阳关第二声?杏花卖后是清明。每当微雨问新晴。
75、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76、满目梨花照眼开,晓风携雨到窗台。
77、清明——宋代:王禹偁
78、恰芳春杏雨祭清明,远侥燕声啾。
79、杜牧听愁滴,韩翃咏淡烟。
80、风扫梨花飘白雪,衔泥燕子将巢结。
81、花落花开又一春,风轻日暖省宗亲。
82、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83、袅袅青烟荒冢起,浓浓悲感眼边潸。
84、(日)暮苍山兰舟(小),(本)无落霞缀清(泉)。(去)年叶落缘分(定),(死)水微漾人却(亡)
85、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墦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
86、馨气冽,滋味别,迷人美景犹亲切。
87、另外,宋代清明寒食词中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这和宋朝的经济文化繁荣密切相关。北宋文人晏殊《破阵子》中有“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梨花落后,正是清明时节,也是采桑养蚕的好时节,勤劳的农家少女们清早就去采桑。女孩子们在一起免不了说笑,声称难怪自己昨晚做了好梦,原来是今天早上斗草赢了。
88、现在坟前多种树,由来怕听暮鸦声。
89、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90、对俗缘余恨,尘相旧梦,引泪青眸。
91、今年清明挂亲恐难成行,赋诗感之。
92、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93、玉帝除魔精巧妙,凡人听话命安全。
94、俊杰闲游遇帝王,弯弓搭箭眼生芒。
95、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96、愁病春来次第加,清明寂寞类僧家。留人野饭新挑菜,乞火邻墙旋煮茶。晴日檐楹杨柳色,微风帘幕海棠花。故人念我能相过,不遣良辰负物华。
97、昨天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98、清明同古古伯紫仲调兔床诸子登妙光阁感悼(清·龚鼎孳)
99、释义: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淡漠。
100、禊祸祓灾须坦荡,扬鞭催马勿彷徨。
101、花飞心上醉,柳斜脚边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