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一反传统,既不叙悲欢离合,也不写吊古、游子思妇,而是依据自己对浩瀚天空的观察,并结合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融会有关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对月亮提出一系列的疑问,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2、出自唐·杜牧《秋夕》。“银烛”、“画屏”虽是宫中之物,但是与“秋光”、“冷”配合,就平添了几分凄凉的色调。“轻罗小扇”也是宫女手中常拿之物,但而今它不是在夏天用以扇风取凉,而是在秋天的夜晚用以扑打宫中的流萤。流萤本生于腐草之中,既然宫中秋天还有流萤,那么这宫中之人,又是生活在何种情境之中,已是不言而喻:此宫殿早已荒芜,此宫女早已被遗弃。如此以景达意,以景写情,自然含蓄而隽永。
3、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4、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5、点评:作者苏轼与其胞弟苏辙(字子由)久别重逢,共赏中秋之月。如此赏心乐事,却让作者想到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诗歌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6、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7、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8、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9、点评:《绮怀诗》共十六首,以组诗的形式抒写与其表妹的情感故事。此篇为第十五首,专写相思不得的缱绻心伤。首联写相思之深,“遥”字犹能透出忆念的深远;颔联写相思之情状,彻夜难寐,踌躇难耐;颈联写相思不得的伤心,如抽丝之蚕茧,如剥后之芭蕉,比喻精警,感人肺腑;尾联将忆念推移到多年以前的美好时光,对比昔日之美好,更难耐当下之凄凉。通篇意境沉郁悲凉,把恋爱中的人相见不得的纠缠和焦灼入木三分地表达出来,是伤心人的伤心语,情诗中的杰作。
10、远在异乡的人,则举头望月,眸中盛满思念。
11、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12、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3、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14、(常用的意象组合,圆月当空,月华流照)
15、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16、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17、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8、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9、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20、【中秋节诗词名句】出自宋·刘敞《中秋》。挹,舀、把液体盛出来。诗句描写对月饮酒、月光入杯,月下起舞、影随人动的景象。
21、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22、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23、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2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5、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样柔情似水;
26、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27、(一别不知几许,重逢俱是欢愉)
28、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29、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30、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31、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32、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33、点评:这首词题为玩月,主要描绘的是在八月十五欣赏到的中秋夜月的美景,同时写出了富于哲理性的内涵。首二句描写中秋的月光如水一般一次就浣洗了整个尘世,手法形象。颔联两句点出了酷暑初退凉秋即至,九霄清净,万景澄明,一派开阔之象。颈联中的“让”字可谓神来之笔,点出明月的光彩远非星辰可比,使星辰甘心相让。尾联由天上想到人间,对比之中似寓感慨。人间尘世变迁往复不断,然而天上玉京依然是这般闲适从容。“玉京”在这里代指明月,诗人全诗气象万千,将玩月之情洗炼而出,飘飘然毫无俗尘气,读来令人神往。这首词虽是“玩月”,但读来却觉满卷月华,天上人间,心摇神荡,足可见词人运思的匠心。
34、恰逢中秋之夜,是一个团聚的日子,亲人远在千里之外,古代的诗人们只好独自一人,一边赏月一边饮酒。
35、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36、联系古人用“蟾宫折桂”来比喻应考得中的说法,再读此诗,便觉诗人别有情味。桂花的飘落非但不令人伤怀,而另是一种理所当然的轻松,或许也暗藏了作者未曾言明的志得意满。那犹待露水的桂花,似乎也芬芳了读者的齿颊。
37、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38、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39、诗人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故事却仅有一个温馨的开始和无言的结局。《绮怀》诗共十六首,以组诗的形式抒写诗人与表妹的这段情感。
40、点评:碧空万里,水波不兴,月照湖面,寰宇澄澈。泛舟湖上,以长江之水为酒,把北斗星当酒杯,再请天上的星辰万象作为宾客来,和我一起细斟慢酌。此情此境,没有天地物我,不知今夕何夕。这种壮阔、这种豪情,遍观宋词,无以复加。
41、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42、祝大家中秋“阖家团圆”“幸福美满”!
43、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44、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45、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46、《平分秋色一轮满》皓月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满,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搓拟约同携手,更得银河彻底清。
47、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48、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49、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50、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51、此篇为第十五首,专写相思不得的缱绻心伤。试想,诗人独立中庭,久久望月,一任夜晚的冷露打湿了自已的衣裳。而这种等待的尽头,却只是一片虚无,这种思念的幻灭以及明明知道思念幻灭却仍然不能不思念的心态,最为绝望,最为深情。
5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3、【中秋节诗词名句】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54、中秋亦是团圆节,人们聚于桌前,
55、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56、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57、这首词的下片首句与上片末句顶针,复以下片末句与上片首句衔接,往复回环,有如回文,虽然稍伤纤巧,亦颇见匠心。
58、(没挑那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化用了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句,一人独享中秋......)
59、点评:这首诗先写中秋月色,再写望月怀人,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60、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61、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62、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
63、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64、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6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66、这首词借题发挥,明咏中秋无月,实叹世路艰难、壮志难酬。最后用自我宽慰的洒脱,冲淡了萦绕难去的忧愤之思,凸显出词人豪放旷达的精神境界。
67、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68、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以及对自身行踪萍寄之感。
69、出自宋·辛弃疾《木兰花慢》。况,何况。屈指,弯起手指计算。诗句描写中秋佳节月圆人难圆的悲苦之情。
70、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71、(哪怕远隔千里如今也有了更便捷的交流方式)
7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73、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74、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75、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76、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77、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78、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79、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80、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8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82、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8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84、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85、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86、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87、这首诗将中秋节的月色写出了富于哲理的内涵。
88、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89、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90、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91、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
92、点评:一连串的发问,使得这首词几乎是中国古代最有科学色彩的一首词。月亮为什么能在空中不会掉下来?沉到海里,不会被碰坏吗?为什么圆月渐渐变成一道弯月?是不是这边沉下去,那边就升起来?……八百年前的辛弃疾,竟然在词中接触到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一科学现象。王国维赞叹说:“直悟月轮绕地之理……可谓神悟。”辛弃疾还有一首《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也是写中秋的作品中,一首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词章。
93、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94、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95、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96、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97、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98、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99、然而,权奸当道,他的进奏不被采纳,反遭弹劾、排挤、打击,直至削官罢职,被废闲居。
100、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101、出自张鸣善《普天乐》。在洛阳赏花,到梁园赏月,好花应不惜钱去买,明月也应不惜钱云买。依着栏杆观赏花,开放得一片烂漫,举酒问明月为何如此团圆。月有圆有缺,花有开有谢,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过离别。花谢了到了三春再开,月缺了到了中秋又圆,人去了什么时候能再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