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云表《寒食诗》
2、七绝诗五首(中华新韵)
3、清明节来了,不要忘了去祭奠一下逝去的亲人。除此之外,如果春光正好,可以邀上几位好友外出踏青,效仿古人喝上两杯薄酒,写生画画或吟几首诗,都不失为一种专属于中国人的特别体验。
4、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5、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6、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
7、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8、旧寒一缕。泪湿风帘絮。
9、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10、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11、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12、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13、《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寒食上冢》(宋)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郊行即事》(宋)程颢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14、细干柔条才数尺,千寻起自微因。——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15、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
16、窗中草色妬鸡卵,盘上芹泥憎燕巢。——温庭筠《寒食日作》
17、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18、“克膝包儿”“克猫儿”“把连”“消会儿”“洋丁丁儿”“蚂燕子”“蛐蟮儿”“捞须子”你都知道是什么吗?
19、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20、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
21、明希:当年的粗茶淡饭是现在的养生饭。
2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3、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24、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清明日》
25、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怎堪芳草青青。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大臣们无事,以蹴鞠为戏。路上骏马乱叫。绿杨丛里,秋千上下飞舞。游人还记得以前太平时候的盛事。这和昔年相似的风光,引起心头的隐隐快乐。这首诗写得清明时的人事和景物,语言清新。尾联却点出“风光似去年”,“记得承平事”,透露出对盛世的怀念。
26、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27、红深绿暗径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温庭筠《寒食日作》
28、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9、【写清明节的诗】关于清明节的七言绝句古诗词
30、山屏醉缬,连棹东西岸。——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31、去如箭。催趁戏旗游鼓,素澜雪溅。东风冷湿蛟腥,澹阴送昼。轻霏弄晚。
32、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33、粉杏轻柔岸柳新,清明春雨两相侵。《清明祭诗》
34、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清明》
35、原文: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36、润沾破屐春泥滑,寒入征衫晓雨晴。
37、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38、燕归来,问彩绳纤手,如今何许。——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39、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0、熟睡起来,宿酲微带。——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41、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42、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
43、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44、译文:南北山上有很多的墓地,清明时节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相思成泪,泪滴成血,仿佛红色的杜鹃。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独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晚上归家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人生本来如此,今朝有酒就应今朝醉,百年之后就连一滴也带不到地底。
45、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46、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47、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48、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送陈秀才》
49、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50、古有齐人出入坟墓间乞讨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做官而被大火烧死。
51、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泪点絮花沾袖。——吴文英《花心动·柳》
52、清明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青石的台阶,红色的栏杆这里是刺史的府宅。
53、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54、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55、每年4月4日或5日,是中国三大冥节之一——清明。清明节春光明媚,绿树成荫。人们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这个习俗究竟从何而来呢?关于清明节有个传说和宋代大词人柳永有关。
56、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57、【写清明节的诗】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58、了然:家金老师的巜合渣的故事》将制作合渣的过程写得如此细腻,读后我都学会做了。
59、柳垂阡陌雨沉沉,千里子孙赶上坟。
60、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61、朝听细雨润门扉,年年一度送春回。《清明祭诗》
62、洲上青苹生处,斗春不管,怀沙人远。残日半开一川,花影零乱。山屏醉缬,连棹东西岸。阑干倒、千红妆靥,铅香不断。傍暝疏帘卷。翠涟皱净,笙歌未散。簪柳门归懒。犹自有、玉龙黄昏吹怨。重云暗阁,春霖一片。
63、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64、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65、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66、清明节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7、不管是贤者还是平庸之辈,千年之后又有谁知道呢?最后留在世间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
68、据说柳永生活放荡常往来于花街柳巷之中。当时的歌妓无不爱其才华,并以受柳永青睐为荣。但因为生活不轨,柳永一生为仕途所不容,虽中过进士最后却于襄阳贫困而亡。他的墓葬费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集资的。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
69、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70、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71、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卢挚《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72、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红色花瓣,穿过柳丝飘摇的小巷;感到困倦时,对着溪边流水,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休要推辞这杯酒,辜负十分诚挚劝酒的心意,只是怕风吹花落,一片片飞散了。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极宜游乐,但不可乐而忘返。
73、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长安清明》
74、轻红沾雨不胜衣,才回倦眼又迷离。
75、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张镃《寒食》
76、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
77、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78、ほら前(まえ)を见(み)てごらん(来看看你的前方)あれがあなたの未来(みらい)(那就是你的未来)ほら足元(あしもと)を见(み)てごらん(来看看你的脚下)これがあなたの歩(あゆ)む道(みち)(这就是你要走的路)ほら前(まえ)を见(み)てごらん(来看看你的前方)あれがあなたの未来(みらい)(那就是你的未来)未来(みらい)へ向(む)かって(朝向未来)ゆっくりと歩(ある)いて行(ゆ)こう(慢慢地走去)
79、——外出观赏樱花,适逢中午,见一小酒馆,就餐有感。
80、半晌试开奁,娇多直自嫌。——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81、杜牧的《清明》诗中,没有明确的写出有哪些清明节的习俗,但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中隐藏的习俗有吃寒食,祭祀,扫墓,怀念先人等习俗。
82、想起多少年前听过家里长辈一句话:“屈原死,遂端午;子推死,遂清明。”
83、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84、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85、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86、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87、冷空淡碧,带翳柳轻云,护花深雾。——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88、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89、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
90、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
91、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92、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93、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
94、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95、途中甘弃日,江上苦伤春。——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96、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一方面是桃李欣欣而笑,万物复苏的初春图景;另一方面是清明扫墓时的悲凉的野田荒陇景象。作者以一“笑”字既写出大自然的生机盎然,也写出自己内心的喜春之情。以一“悲”字写出了由清明引发的生死感慨。
97、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98、朝朝准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王沂孙《高阳台·残萼梅酸》
99、清明即事,唐代:孟浩然
100、年年清明迎离人,今年泥泞小道上的脚步,却少我一个。
101、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