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轩车欲识人间感,献岁须来帝里看。
2、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3、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4、培训机构:北京太月香学文化发展中心
5、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6、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7、相问韶光歇,弥怜芳意浓。
8、宁化丶清流丶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9、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10、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是“元旦”最早的由来。
11、翻译:不要求见面只是希望通过拜贴来问候,因此我的屋中早上堆满了各种名贵的拜贴。我也随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贴,人们只会嫌弃简慢,而不会嫌弃这其实只是空虚的礼节。
12、风光欲醉乳莺春。庐冈此景谁分付,
13、仰天大笑龙楼前。不如回去长安市上酒家眠,
14、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15、今日椒花颂,无能献老亲。自怜垂白发,不敢着乌巾。
16、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17、壮美的和煦之风浩荡在华夏大地上,康盛的帝王之道运途正昌。(我)将继承周文王的事业,遵循他的先例、并借鉴古代帝王们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来治理国家。春天来临了,小草又像以前一样沐浴在春风里,梅花也像往年一样绽蕊怒放。我想渡过巨大的河流到达彼岸,但最终还要靠舟船才能渡过去(意思就是靠民众的支持和大臣们的帮助才能治理好国家)。
18、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
19、有岸皆萦草,无波不染苔。
20、只有精忠才能报答祖国,如今祖国正遭外侮,烽烟遍地,没有地方去寻求一家安乐。
21、世味贫家最识真。不肯教闲书胜笔,
22、闽中风景丽,元旦百花开。
23、元旦试笔(选一)〔陈献章〕元日(玉楼春)〔毛滂〕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24、烟藏语鸟柳条匀。遥知玄晏先生坐,
25、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26、元旦的诗句丁卯元日钱谦益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新年作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岁旦宋伯仁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板随人换,梅花隔岁香。
27、南宋诗人陆游所作,内容是关于古时候元旦期间发生的事情。诗中描写的场景为:一夜的雨融化了屋外残余的雪,清晨的太阳驱除了连续的阴霾天气。轻轻对着笔呵着热气来写对联,喝一口椒浸制的酒发现新写的花已经倾斜了。
28、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29、【元旦诗句】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30、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
31、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犹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32、诗篇示宗武,春色酌瞿唐。
33、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
34、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35、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36、红色的宫墙内飞舞着彩色的饰旗,翠玉珠帘映曜着宫女们的玉佩。
37、春天来临了,小草又像以前一样沐浴在春风里,梅花也像往年一样绽蕊怒放。
38、《守岁》唐·杜甫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元旦》唐·成文斡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39、唐代诗人成文斡写的《元旦》诗中,“戴星”,即顶着星宿,比喻晚归或早出。“觞”,即酒杯,可作饮酒解。“屠苏”,是元日专饮的多味药酒,古人认为饮此酒可以防病消灾。饮此酒有个规矩,老少不能同时共饮,而是从年幼者依次而来。
40、《田家元日》唐代:孟浩然
41、一夜挽回天下春。从此阳春应有脚,
42、在元旦这个特殊的日子,不论是悲喜何种情绪都会被放大,诗人在这首诗中,没有了他其他诗句豪迈和振奋,而是透露出一种寂寞和自我认证。文天祥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人生的价值绝对不是由别人的评价决定的,我们也要相信文天祥所坚信的,自己决定自己的价值。
43、欲遣儿曹出践更。豺虎纵横愁道路,
44、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
45、不管髼鬆雪满颠,笔床茶灶度年年。穷愁博得长清健,多折梅花供老天。意思是:诗人虽然清贫了一辈子但所幸健康长寿,老天还是待他不薄的,表达了诗人一种穷开心闲快活的乐观主义精神。
46、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47、此诗作于文天祥暮年的元旦凌晨,此时的文天祥已经差不多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此时悟透,他的一生,是忠烈有气节的一生,人间值得他来过。此诗平白铺述,天地空旷,时光离诗人而去,远远把他甩在了后面。文天祥的一生坎坷,人生末路上,还依然饱受风雨和雪霜。但是诗人知道,就算以后他埋没在历史长河当中,他这一生的所作所为,铁血丹心绝对不会白费。
48、掩关寒过尽,开定草生新。
49、元旦的诗句:田家元旦唐代: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唐代:崔涂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元被称为“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由于地理环境和历法的不同,元旦的时间取向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各不相同。现在,公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
50、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1、《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宋代:辛弃疾
52、才酌屠苏定年齿,坐中惟笑鬓毛斑。
53、罗子杰北京国际设计周谈SI嗅觉识别系统的构建与未来设计
54、归心无奈只幽吟。唤愁草色为谁动,
55、谁能平此恨,岂是北宗人。
56、【元旦诗句】牢落临溪宅,蹉跎抱古心。老惊残岁改,醉恋远钟沉。
57、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58、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59、如今年岁渐长,自己怀有满腔抱负却都未实现,空剩自怜。
60、毛泽东(1930年1月)
61、曾向朱门隐逸民。岁月屡迁空有舌,
62、密炬瑶霞光颤酒。翠柏红椒,细剪青丝韭。
63、且喜阳和转谷中。人语半空山殿晓,
64、翻译:高高的轩台辉映着春色,深邃的楼阁沐浴着朝阳。红色的宫墙内飞舞着彩色的饰旗,翠玉珠帘映曜着宫女们的玉佩。我效仿古代的明君们,恭谨而节制地治理着国家,终于使八方安定、四海升平了。(现在)丹陛下排列着森森戟戈,长廊里回荡着丝竹乐声。
65、《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近现代:董必武
66、扩展阅读:关于元旦的诗句名言
67、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68、翻译:夜晚归来与大家举杯同祝又已增岁添寿,不经意却看到镜中的自己已两鬓斑白。正对着镜中自己偷偷笑了起来,看来这屠苏美酒怕是无法率先品尝了。
69、最后一联,大家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今年肯定是个丰收之年。元旦象征着一年开始的希望,农家之人没有太大的野心,只要农作丰收,那便无忧无虑。但作者在诗中的“无禄”还是隐隐透露着作者不甘隐居的心情。
70、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71、且劝金樽千万寿。年时芳梦休回首。
72、傍城山曲处,草径一居幽。元夕孤灯里,残香静夜头。
73、元,谓“首”;旦,谓“日”;
74、百轴缣缃正绕身。辛酉元旦长安十丈马头尘,
75、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
76、怅望关河无限恨,呼儿沽酒且陶然。
77、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78、只有精忠才能报答祖国,如今祖国正遭外侮,烽烟遍地,没有地方去寻求一家安乐。我们在陪都重庆载歌载舞地欢庆新年,但不要忘了延安,让我们遥祝延安解放区繁荣昌盛。
79、袖里分余蕙,钗边罥落梅。
80、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81、元旦的诗句: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今日椒花颂,无能献老亲。自怜垂白发,不敢着乌巾。牢落田园兴,微茫海国春。话言儿女辈,清苦莫辞贫。夕转清壶漏,晨惊长乐钟。逶迤纶禁客,假寐守铜龙。予亦趋三殿,肩随谒九重。繁珂接曙响,华剑比春容。抉目是何年,归耕恐未然。旧游同偃蹇,吾道倚狂颠。忆汝孤罴坐,传声寒雁先。老人星出海,垂照和歌筵。
82、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
83、自有林中趣,谁惊岁去频。
84、较之于北方元旦习俗之“俗”,南方元旦的习俗则偏向于“雅”。在江浙一带,元旦时节把竹竿束于草上,点火燃烧,称为“庆田蚕”。绍兴元旦会用“茶碗茶”待客,有的还要放入橄榄和金桔,称为“捧元宝”。
85、数我初生岁,今为第二年。光阴六十过,行辈几人全。
86、雁骛穿霄避,豺狼拥窟深。犹期烽燧外,钟岭引孤吟。
87、柏酒何劳劝,心平寿自长。
88、且喜儿曹笑语齐。鱼负断冰生暗浪,
89、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90、关于元旦的诗句有这些:《田家元日》唐代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除夜》唐代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旦》明代张泰天上寒星敛曙钟,海隅佳气溢晴空。东华涌出瞳眬日,南极吹来长养风。丹凤历端观夏正,瑶华枝上见春工。体元天子调元相,管领民归玉烛中。
91、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92、(宋)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门万户瞳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三国时曹植《元会》诗:“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描写了曹魏时元旦贺岁的场面。唐白居易《七年元日对酒五首》之二:“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表达了已过60岁的诗人不惧衰老、昂首挺胸进入新一元日》诗,云:“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犹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在大唐盛世,“田家占气候”,自有半年乐,而诗人“无禄尚忧农”的情怀,则更是读书人的高尚品格。
9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94、“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太平甲子非容易,新历颁来仔细看。”这是清代文人蔡云描写腊月二十四扫尘的风俗;“一盏清茶一缕烟,灶神老爷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这是晚清诗人罗昭隐描写祭灶的风俗;“穷冬欲去尚徘徊,独坐频斟守岁杯。一夜腊寒随漏尽,十分春色破朝来。”这是宋代诗人朱淑真描写除夕守岁的风俗.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地满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喧逐似火攻。”这是元代诗人赵孟描写“岁旦”燃放爆竹焰火于庭前的风俗。杨巨元的“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孙一元的“元日狂歌倒竹樽,东风昨夜到柴门”“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陆游),春来更有好花枝”(陈献章)白居易“身加一日长,心觉去年非
95、在石门旁思索了很久要不要隐退,看见铜镜里年老的容貌忍不住再三窥视。
96、新的一年来临,正当美好年华的整整等人,争着从椒盘中取出春幡插上两鬓,春风吹拂着她们头上的幡胜,十分好看。我不是不喜欢春天,而是那种生活早已成为的遥远回忆,往日为了花期而常把春天虽怨恨。
97、行乐都来黍一炊。但得新年诗有料,
98、丁卯元日——(清)钱谦益
99、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品收藏|茶道|文学|视觉
100、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01、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笑语喧哗,十分热闹,红岩村的年青同志送来梅花,更增添了节日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