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清诗话【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07 11:02:16

1、文选长歌行只有一首,青青园中葵者郭茂倩乐府有两篇,次一首乃仙人骑白鹿者。仙人骑白鹿之篇予疑此词"岹岹山上亭"以下其义不同,当又别是一首,郭茂倩不能辨也。文选"饮马长城窟古词"无人名,玉台以为蔡邕作。古词之不可读者莫如巾舞歌、文义漫不可解、又古将进酒"芳树石留豫章行"等篇皆使人读之茫然、又朱鹭"稚子班艾如"、张思"悲翁上之回"等只二三句可解,岂非岁久文字舛讹而然耶。

2、「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没」若作「波」字,则失一篇之意。如鸥之出没万里,浩荡而去,其气可知。又「没」字当是一篇暗关锁也,盖此诗只论浮沉耳。今人诗不及古人处,惟是做不成。案:此语出苏轼《志林》,盖论宋敏求之轻改杜诗。此引之而没其名氏。

3、「椎床破面枨触人,作无义语怒四邻。尊中欢伯见尔笑,我本和气如三春。」前两句本粗恶语,能锻炼成诗,真造化手,所谓点铁成金矣。

4、【西清诗话】焚琴煮鹤,汉语成语,拼音是fénqínzhǔhè,意思是焚烧琴去煮白鹤。比喻随意糟蹋美好的事物。出自宋·胡仔《苕溪渔隐丛前集》引《西清诗话》。造句:搞旅游,建宾馆,无可厚非,但绝不能焚琴煮鹤,任意破坏植被、水源和野外文物。

5、「功曹非复汉萧何」,不特见《汉书注》,兼《三国志》云:「为功曹当如萧何也。」此说甚分明。刘贡父云:「萧何未尝作功曹。」刘极赅博,何为不能记此出处也。

6、十五《文苑英华》有太白《代寄翁参枢先辈》七言律一首,乃晚唐之下者。又有五言律三首:其《送客归吴》;其《送友生游峡中》;其《送袁明甫任长江》,集本皆无之。其家数在大历、贞元间,亦非太白之作。又有五言《雨后望月》一首,《对雨》一首,《望夫石》一首,《冬月归旧山》一首,皆晚唐之语。又有“秦楼出佳丽”四句,亦不类太白,皆是后人假名也。

7、「北岭山矾取次开,清风正用此时来。平生习气谁料理,爱著幽香未拟回。」山谷诗。学者云:「自公退食入僧定,心与篆香俱寒灰。小儿了不解人意,正用此时持事来。」韩子苍云:「全用此一句,有甚意思。不欲其此时持事来,用得此语甚妙。」「故人相见眼偏明」,子苍云:「当有律度,岂容如此道。」

8、老杜诗云:「一夜水高二尺强,数日不可更禁当。南市津头有船卖,无钱即买系篱傍。」与〈竹枝词〉相似,盖即俗为雅。

9、二六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10、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11、 下瞰洞庭,视野广阔。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任职此州,常与才士登楼赋诗,遂使之声名骤增,成为天下文化名楼。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

12、「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盆搅夜眠。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聘」字下得好,「衔蝉」、「穿柳」四字尤好。又「狸奴」二字出释书。

13、宋朝胡仔在《苕溪渔隐丛篆集》中引用《西清诗话》的文章:唐代李商隐的《义山杂纂》内容包罗种类几十种,大多是用诙谐的文章记录其所闻所见所想。其中有一条说是“杀风景”,比如以下几种。

14、蔡天启坐有客云:「东湖诗叫呼而壮。」蔡云:「诗贵不叫呼而壮。」此语大妙。「擘开苍玉岩」、「椎破铜山铸铜虎」,何故为此语?是欲为壮语耶。「弄风骄马跑空去,趁兔苍鹰掠地飞。」山谷社中人皆以为笑。坡暮年极作语,直如此作也。案:此处语意未明,当有脱误。

15、蔡天启云:「米元章诗有恶无凡。」孙仲益、韩子苍皆云。子苍又云:「师川诗无恶而无凡。」不知初学何等诗,致如此无尘埃也。

16、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17、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18、杜诗“五云高太甲,六月旷搏扶”,太甲之义殆不可晓,得非高太乙耶?乙为甲盖亦相近,以星对风亦从其类也。至于“杳杳东山携汉妓”亦无义理,疑是“携妓去”,盖子美每于绝句喜对偶耳,臆度如此,更俟宏识。

19、鲁直〈饮酒〉九首,「公择醉面桃花红,焚香默坐日生东」一绝,其体效〈饮中八仙歌〉。

20、五《文选》《饮马长城窟》古词,无人名,《玉台》以为蔡邕作。

21、元祐间,荣天和先生客金陵,僦居清化市,为学馆,质库王四十郎、酒肆王念四郎、货角梳陈二叔皆在席下,馀人不复能记。诸公多为平仄之学,似乎北方诗社。王念四郎名庄,字子温,尝有〈送客〉一绝云:「杨花撩乱绕烟村,感触离人更断魂。江上归来无好思,满庭风雨易黄昏。」王四十郎名松,字不凋。仆寓京师,从事禁中,不凋寄示长篇,仅能记一联,云:「旧菊篱边又开了,故人天际未归来。」陈二叔忘其名,金陵人,号为陈角梳,有〈石榴〉诗云:「金刀劈破紫穰瓢,撒下丹砂数百粒。」诸公篇章富有,皆曾编集。仆以携家南奔避寇,往返万馀里,所藏书画厄于兵火。今屈指当时诗社集六十馀载,诸公佳句,可惜不传。今仅能记其一以遗宁川好事者,欲为诗社,可以效此,不亦善乎?

22、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23、凡作诗如参禅,须有悟门。少从荣天和学,尝不解其诗云:「多谢喧喧雀,时来破寂寥。」一日于竹亭中坐,忽有群雀飞鸣而下,顿悟前语。自尔看诗,无不通者。

2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5、况且王安石所做的两首诗中,无论是“残菊飘零满地金”,还是“吹落黄花满地金”,也太相似了,以王安石的水平,不应该写出如此雷同的句子。

26、出自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这早晚玉绳高、银河浅,恰正是夜阑人静。"

27、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28、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

29、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

30、古诗十九首非止一人之诗也,行行重行行,乐府以为枚乘之作,则其他可知矣。(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玉台》作两首),自“越鸟巢南枝”以下别为一首,当以选为正)。《文选》长歌行只有一首,青青园中葵者,郭茂倩乐府有两篇,次一首乃仙人骑白鹿者。仙人骑白鹿之篇,予疑此词“岹岹山上亭”以下其义不同,当又别是一首,郭茂倩不能辨也。

31、十《木兰歌》,《文苑英华》直作韦元甫名字,郭茂倩《乐府》有两篇,其后篇乃元甫所作也。

32、薛雪《一瓢诗话》:对锦瑟而兴悲,叹无端而感切。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

33、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34、文苑英华有太白代寄翁参枢先辈七言律一首,乃晚唐之下者;又有五言律三首,其一送客归吴,其二送友生游峡中,其三送袁明甫任长江,集本皆无之,其家数在大历正元间,亦非太白之作;又有五言雨后望月一首,对雨一首,望夫石一首,冬月归旧山一首,皆晚唐之语;又有“秦楼出佳丽”四句亦不类太白,皆是后人假名也。文苑英华有送史司马赴崔相公幕一首:“峥嵘丞相府,清切凤凰池。羡尔瑶台鹤,高楼琼树枝。归飞晴日好,吟弄惠风吹。正有乘轩乐,初当学舞时。珍禽在罗纲,微命若游丝。愿托周南羽,相衔汉水湄。”此或太白之逸诗也,不然亦是盛唐人之作。太白集中《少年行》只有数句类太白,其他皆浅近浮俗,决非太白所作,必误入也。

35、二四少陵诗,宪章汉、魏,而取材於六朝;至其自得之妙,则前辈所谓集大成者也。

36、据《西清诗话》记载,有一天王安石心血来潮,写了一首菊花诗,名为《残菊》,其中有两句为:“黄昏风雨瞑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37、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9、十二黄初之后,惟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晋人舍陶渊明、阮籍嗣宗外,惟左太沖高出一时,陆士衡独在诸公之下。

40、「弹压山川」,见《淮南子》:「弹出山川,压而止之。」仆看《后汉党锢传》「荣华丘壑」,正可为对。

41、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42、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无论是宋时的蔡绦,还是明时的冯梦龙,都有感于王安石、欧阳修、苏轼三个大文豪如菊花般高洁的人品,才以菊为媒,把他们联系到一起。

43、二八孟浩然有《赠孟郊》一首。按东野乃贞元、元和间人,而浩然终於开元二十八年,时代悬远,其诗亦不似浩然,必误入。

44、十六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

45、隐岩〈古松〉云:「劲节端为百木长,治朝无复五株封。」又〈和上元〉云:「化国风光原有象,春台人物不知寒。」立意下语好。

46、二四崔灏《渭城少年行》,《百家选》作两首,自“秦川”已下别为一首。郭茂倩《乐府》止作一首,《文苑英华》亦止作一首,当从《乐府》、《英华》为是矣。

47、二二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沈郁。太白《梦游天姥吟》、《远离别》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车行》、《垂老别》等太白不能作。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

48、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49、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50、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51、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52、(辩形):“殄”字不能写作“珍”

53、(解释):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界的草木鸟兽。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不知爱惜,而任意糟蹋东西。

54、更阑人静:意思是指没有人的吵杂声,一片寂静。夜已很深,没有人声,一片寂静。

55、《岘佣说诗》:“黄河远上”一首,边塞名作,意态雄健,音节高亮,情思悱恻,令人百读不厌也。

56、(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57、三六韩退之《琴操》极高古,正是本色,非唐贤所及。

58、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59、四四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灏《黄鹤楼》为第一。

60、范大士《历代诗发》:酒笔酣歌,才锋驰突。“雪”字四见,一一精神。

61、【西清诗话】它的系统性、理论性较强,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全书分为《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等五册。

62、十九诗之是非不必争,试以已诗置之古人诗中,与识者观之而不能辨,则真古人矣。

63、吾评之非僭也,辩之非妄也,天下有可废之人无可废之言,诗道如是也。若以为不然则是见诗之不广,参诗之不熟耳。试取汉魏之诗而熟参之,次取晋宋之诗而熟参之,次取南北朝之诗而熟参之,次取沈宋王杨卢骆陈拾遗之诗而熟参之,次取开元天宝诸家之诗而熟参之,次独取李杜二公之诗而熟参之,又尽取晚唐诸家之诗而熟参之,又取本朝苏黄以下诸家之诗而熟参之,其真是非自有不能隐者。倘犹于此而无见焉,则是野狐外道蒙蔽其真识,不可救药,终不悟也。

64、杜牧之〈河湟〉诗云:「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一联甚陋。唐人多如此。或作云:「唯老杜诗不类此格。」仆云:「『迁转五州防禦使,起居八座太夫人。』不免如小杜。」子苍云:「此语不佳。杜律诗中虽有一律惊人,人不能到;亦有可到者。」仆云:「如〈蜀相〉诗第二联,人亦能到。」子苍云:「第三联最佳。『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此一联后,馀者便到了。」又举「三峡星河影动摇」一联,仆云:「下句胜上句。」子苍云:「如此者极多。小杜〈河湟〉一篇第二联『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极佳。为『借箸』一联累耳。」

65、四又有所谓选体(选诗时代不同,体制随异,今人例谓五言古诗为选体非,也)、柏梁体(汉武帝与群臣共赋七言,每句用韵,后人谓此体为柏梁体)、玉台体(《玉台集》乃徐陵所序,汉、魏、六朝之诗皆有之,或者但谓织艳者为玉台体,其实则不然)、西昆体(即李商隐体,然兼温庭筠及本朝杨、刘诸公而名之也)、香奁体(韩偓之诗,皆裾裙脂粉之语,有《香奁集》)、宫体(梁简文伤於轻靡,时号宫体)。(其他体制尚或不然大概不出此耳)

66、三七释皎然之诗,在唐诸僧之上,唐诗僧有法震、法照、无可、护国、灵清江、无本、齐己、贯休也。

67、客观来说,蔡绦虽然在政坛上一如其父,窃权弄柄,人品恶劣。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有一定贡献的,那就是编撰了《西清诗话》。

68、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太白梦游天姥吟、远离别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车行、垂老别等太白不能作。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少陵诗法如孙吴,太白诗法如李广。少陵如节制之师,少陵诗宪章汉魏而取材于六朝,至其自得之妙,则前辈所谓集大成者也。观太白诗者要识真太白处,太白天才豪逸,语多卒然而成者,学者于每篇中要识其安身立命处可也。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李杜数公如金鳷擘海、香象渡河,下视郊岛辈直虫吟草间耳。

69、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70、李攀龙: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71、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72、〈次韵伯氏寄赠盖郎中喜学老杜之作〉,末句云:「独抱遗编校舛差音叉。」盖郎中惠诗云云,次韵解之,末句云:「真成句践胜夫差音茶。」两「差」字不同音,何故作同音押韵?必有来历,姑记之以俟知者。诗见建本重编《南昌文集》卷第四十一。押韵「夫差」不音茶,当以押韵为證。案:押韵二句似后人所注。

7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4、淺深紅白宜相間,先後仍須次第栽。

7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76、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77、「吹折江湖万里心。」「折」字双使。

78、薛雪《一瓢诗话》:“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着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到,洵是此老一生杰作,自然压倒元、白。”

79、狭义的诗话是指诗歌的话本,即关于诗歌的故事,随笔体;广义的是指诗歌的评论样式。总之,诗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的论诗文体。诗话的写作诗话之风始于宋代欧阳修,唐代以后,诗话直接改变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原有的格局。

80、徐师川云:「工部有『江莲摇白羽,天棘梦青丝』之句,于江莲而言摇白羽,乃见莲而思扇也。盖古有以白羽为扇者。是诗之作,以时考之,乃夏日故也。于天棘言梦青丝,乃见柳而思马也。盖古有以青丝络马者。」庾信〈柳枝词〉案:《庾集》作〈杨柳歌〉。云:「空馀白雪案:《庾集》作「独忆飞絮」。鹅毛下,无复青丝马尾垂。」又子美〈骢马行〉云:「青丝络头为君老。」此诗后复用支遁事,则见柳思马形于梦寐审矣。东坡欲易「梦」为「弄」,恐未然也。

81、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82、余题王晋卿画〈春江图〉,累十数句,事穷意尽,辄续以一对云「寒烟炯白鹭,暖风摇青蘋」,便觉意有馀。

83、九《木兰歌》最古,然“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之类,已似太白,必非汉魏人诗也。

84、有大才,作小诗辄不工,退之是也。子苍然之。刘禹锡、柳子厚小诗极妙,子美不甚留意绝句。子苍亦然之。子苍云:「绝句如小家事,句中著大家事不得。若山谷〈蟹〉诗用『与虎争』及『支解』字,此家事大,不当入诗中。如『虎争』诗语亦怒张,乏风流酝藉之气。『南窗读书声吾伊』,诗亦不佳,皆不如〈羊〉诗酝藉也。」

85、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

86、四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五发端忌作举止,收拾贵在出场。

8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8、王夫之曰:句句翻新,千条一缕,以动古今人心脾,灵愚共感。

89、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90、《王孟诗评》:更万首绝句,亦无复近,古今第一矣。

91、这句词是唐朝亡国皇帝李煜的《浪淘沙》里的诗句。

92、二十六太白诗:“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乃岑参之诗,误入。二七太白《塞上曲》“駵马新跨紫玉鞍”者,乃王昌龄之诗,亦误入。昌龄本有二篇,前篇乃“秦时明月汉时关”也。

93、东坡诗:「已有小舟来卖饼。」曾公卷:「已有小舟来卖鱼。」学者当试商略,看优劣如何。

94、苏轼看后,不禁觉得可笑,他心想:“菊花开在深秋,最能耐久,至死并不落瓣,怎么能说‘吹落黄花满地金’呢?”

9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96、二五玉川子“天下薄夫苦耽酒”之诗,荆公《百家诗选》止作一篇,本集自“天上白日悠悠悬”以下,别为一首,尝从荆公为是。

97、嗟乎!正法眼之无传久矣!唐诗之说未唱,唐诗之道或有时而明也。今既唱其体曰唐诗矣,则学者谓唐诗诚止于是耳,得非诗道之重不幸邪?故予不自量度,辄定诗之宗旨,且借禅以为喻,推原汉魏以来,而截然谓当以盛唐为法,(后舍汉魏而独言盛唐者谓古律之体备也)虽获罪于世之君子不辞也。

98、“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张泌《浣溪沙》有“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之句,“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这是指春,也兼指人。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这不仅是此词的结束,亦暗示词人一生的即将结束。

99、十六戎昱在盛唐为最下,已滥觞晚唐矣。戎昱之诗,有绝似晚唐者。权德舆之诗,却有绝似盛唐者。权德舆或有似韦苏州、刘长卿处。

100、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也是著名的汉族诗歌理论著作。全书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对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和艺术性方面的探讨,论诗标榜盛唐,主张诗有别裁、别趣之说,重视诗歌的艺术特点,批评了当时经文字、才学、议论为诗的弊病,对江西诗派尤表不满。又以禅喻诗,强调“妙悟”,对明清的诗歌评论影响颇大。清冯班不满其说,撰有《严氏纠谬》一卷。今人郭绍虞有《沧浪诗话校释》,为各家注中最详备者。

101、王荆公百家诗选,盖本于唐人英灵间气集其初,明皇、德宗、薛稷、刘希夷、韦述之诗无少增损,次序亦同,孟浩然止增其数,储光羲后方是荆公。自去取前卷读之,尽佳,非其选择之精,盖盛唐人诗无不可观者。至于大历已后,其去取深不满人意,况唐人如沈、宋、王、杨、卢、骆、陈拾遗、张燕公,张还江汉流"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广平听方籍,茂陵将见求。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子谓"广平听方籍,茂陵将见求。一联删去,只用八句,尤为浑然,不知识者以为何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