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2、春寒雨飕飕,夏寒雨断流。
3、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4、春如有意,未接年华春已至。——张孝祥《减字木兰花·二十六日立春》
5、采花枝上宝幡新,看遍秦山楚水春。
6、不用倩伊仙术化,无私大地遍铺银。
7、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
8、远山残雪献年华,翠黛千层蹙浪花。
9、土牛鞭下已飞尘,律转三阳岁复更。
10、惟有前村梅在,倩一枝随著。
11、白日斜渐长,碧云低欲堕。
12、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1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4、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15、殷勤洗拂旧东君,多少韶华聊借看。——毛滂《玉楼春·立春日》
16、遇物尽欣欣,爱春非独我。
17、回首太平儿戏事,雨过云空。
18、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赵彦昭《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
19、204星期日
20、嫩日催青出冻荄,小风吹白落疏梅。
21、【立春的古诗】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
22、秦地立春传太史,汉宫题柱忆仙郎。——李颀《寄司勋卢员外》
23、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24、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风光向晚好,车马近南稀。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25、地下春风欲到时,土牛何得解先知。
26、翻译:浓妆艳抹打扮一新下红楼,深深庭院春光虽好只添愁。走到庭中查数新开花朵,蜻蜓有情飞到了玉簪上头。
27、清浊尽须归瓮蚁,吉凶更莫问波臣。
28、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黄景仁《卖花声·立春》
29、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30、释义:一年年过去,白头发不断添新,戎马匆匆里,又一个春天来临。为了什么事长久留我在边塞?岁月太无情,年纪从来不饶人。念念不忘是一片忠心报祖国,想起尊亲来便不禁双泪直淋。孤独的情怀激动得难以排遣,就凑个五辛盘,聊应新春节景。
31、风入松·立春日即席次寄闲韵
32、苔绿前庭竹掩墙,小犬无知捉露芒。
33、一坐尽倾归盛德,四时难得是佳辰。
34、春寒有雨夏寒晴。
35、一片新春入手来,不费些儿力。
36、钗斜穿彩燕,罗薄剪春虫。
37、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38、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39、日满县前春市合,潮平浦口暮帆多。
40、关于春天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着不同的说法。按照传统说法,农历一月、二月、三月份为春季;其中,一月又叫“孟春”、“初春”,二月又叫“仲春”、"早春”,三月又叫"季春”、“暮春”。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立春”是春季的开始。因为"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在阳历每年2月4日或5日到来,正好也在春节前后的十天之内。但“立春”日或者是在“五九”末,或者是在“六九”始,因此,将“立春”作为春天的开始是不符合天气的实际情况的。在气象学上,将平均温度10°C~20°C作为春天的标准温度。我国幅员辽阔,跨越多个温度带,这一规定比较符合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规律。因此,将气温作为春天开始的标准比较科学。
41、梅花将柳色,偏思越乡人。——曹松《客中立春》
42、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43、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品收藏|茶道|文学|视觉
44、朝旦微风吹晓霞,散为和气满家家。
45、青青柳眼梅花面,才染阳和便不同。
46、日出风和宿醉醒,山家乐事满余龄。
47、独饮对辛盘,愁上眉弯。
48、【立春的古诗】咏廿四气诗·立春正月节
49、日朋添收帙,湖山引杖藜。
50、隔帐灯花微笑,倚窗云叶低收。
51、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52、人世暗尘中。如梦方浓。
53、应嗟不及墙东柳,岁岁春风在故园。
54、立春(宋)白玉蟾颛帝位方禅,勾芒印已交。芭蕉有封事,黄鸟莫譊譊。
55、造化但随人事改,几回妆点几回新。
56、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57、曾见青旂上苑回,瑞幡仙萼翦刀催。
58、何处新春好,深山处士家。
59、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
60、檐花旧滴,帐烛新啼,香润残冬被。——吴文英《解语花·立春风雨中饯处静》
61、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
62、《立春日》宋陆游江花江水每年同,春日春盘放手空。天地无私生万物,山林有处著衰翁。牛趋死地身无罪,梅发京华信不通。数片飞飞犹腊雪,村邻相唤贺年豊。
63、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64、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65、山雪乍晴岚翠起,渔家向晚笛声哀。
66、漠漠春从天际来,春旂已在望春台。
67、燕姬白马青丝缰,短衣窄袖银镫光。
68、《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69、一二三四五六万木生芽是今日。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70、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71、原文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白话译文今日立春,我忽然想起开元、天宝年间那一段太平岁月。那时,东京洛阳和两京长安正是鼎盛之时。每当立春,高门大户把青丝韭黄盛在白玉盘里,经纤手互相馈送,以尽节日之兴。如今我流落异地,真不堪面对这眼前的巫峡寒江!昔日之盛和今日之衰,令我这杜陵远客悲不自胜。天哪!究竟哪里是我的归宿安身之处?为了散淡旅愁,姑且叫儿子找纸来写了这首诗。
72、行下春风望夏雨。
73、彩胜飘春上鬓蓬,倚栏一笑问东风。
74、九重天子去蒙尘,御柳无情依旧春。
75、此度春非草草回,美人休著剪刀催。
76、迎春正启流霞席,暂嘱曦轮勿遽斜。
77、释义:从美人登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虽已春归,但仍时有风雨送寒,似冬日徐寒犹在。燕子尚未北归,料今夜当梦回西园。已愁绪满怀,无心置办应节之物。
78、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79、摩娑酒瓮重封闭,待入新年共赏花。
80、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
81、悠然睡还起,已觉日微长。
82、木梢寒未觉,地脉暖先知。
83、立春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数九后的第六个“九”开始,所以有“春打六九头”之说,农谚更有“宁舍一锭金,不舍一年春”“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时至立春,人们会明显感觉到白天变长了,太阳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开始趋于上升。
84、初夜银河正牛女,诘朝红日尾觜参。
85、草木沾云露,峰峦近壁奎。
86、(元代)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87、酒香浮蚁泻长瓶,乞与侯家作画屏。
88、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89、菜细簇花宣薄饼,湖村好景吟难尽。
90、但得余殃随腊去,敢图好事逐年新。
91、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92、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
93、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澹荡春光满晓空,逍遥御辇入离宫。山河眺望云天外,台榭参差烟雾中。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啭管弦同。即此欢娱齐镐宴,唯应率舞乐薰风。
94、译文年终时候春回大地,冰霜渐渐减少,春天到来草木是最先知晓。只觉得眼前已是一片生机盎然,东风吹来水面绿波荡摇。原文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赏析这是一首节令诗。作者描写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表现出对欣欣向荣之景的渴望。首句写立春时刻冰雪消融,次句以拟人手法写树木感觉到春天的气息。后两句是诗人的想象,诗人仿佛看到眼前处处春风明媚,碧波荡漾。这首诗语句活泼,富有动感。
95、翻译:今日立春,我忽然想起开元、天宝年间那一段太平岁月。那时,东京洛阳和两京长安正是鼎盛之时。每当立春,高门大户把青丝韭黄盛在白玉盘里,经纤手互相馈送,以尽节日之兴。
9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97、打春冻人不冻水。
98、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99、天上画屏描不得,懒移皮屐下邻家。
100、早闻年欲至,剪彩学芳辰。缀绿奇能似,裁红巧逼真。
101、朝廷欲觅玄真子,蟹舍渔蓑烟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