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玄社王羲之《十七帖》(三井本)
2、不一样的心性,不一样的《赤壁赋》
3、·《打卡1班》作业展示04:学员暂止便去通临《雁塔圣教序》
4、首两句写明妃(王昭君)嫁胡,胡人以毡车百辆相迎。《诗经》上有“之子于归,百两(同‘辆’)御(迎接)之”的诗句,可见胡人是以迎接王姬之礼来迎明妃。在通常情况下,礼仪之隆重,反映恩义之深厚,为下文“胡(恩)自深”作了伏笔。其中“皆胡姬”三字,又为下文“含情欲说独无处”作伏笔。
5、苏轼《洞庭春色赋》与《中山松醪赋》欣赏
6、明妃:即王昭君,汉元帝宫女,容貌美丽,品行正直。晋人避司马昭讳,改昭为明,后人沿用。《明妃曲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被称为是咏王昭君最好的诗。第一首诗描绘王昭君的美貌,着重写昭君的风度、情态之美,以及这种美的感染力,并从中宣泄她内心悲苦之情,同时还揭示出她对故国、亲人的挚爱之情。第二首诗描写王昭君入胡及其在胡中的情况与心情,并委曲深入地刻画昭君心事,突出其民族大义,塑造了一个可悲且可敬的明妃形象。全诗语言矜炼深雅,缠绵婉丽,艺术手法多样,风格鲜明独特。作品命题新颖,遭致纷纷议论,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广泛影响。
7、唐·欧阳询《行书千字文》(附跋文)
8、·《楷书入门》(3期)微课即将开放报名
9、·《打卡1班》作业展示13:学员牛美玲—习书心得&通临
10、·向经典致敬——“每日临帖打卡”班招生(一年12次专题讲解+直播答疑)
11、让我们共同传递正能量!
12、明妃曲全文:汉廷议和亲,佳人使绝域。明妃随例行,只谓掖庭职。一朝临遣动天子,始信深宫未曾识。当日丹青亦等闲,今知不得黄金力。正缘平日怀贞素,非敢从前恃颜色。由来颜色不自如,爱惜自是君王私。君王顾妾恩何厚,竟按臣工戮延寿。佳人自有命,画工何能为?长信宫中长别离,当时岂亦有人欺?悠悠青冢胡沙里,千载终为汉家死。红颜命薄古云然,不恨臣工况天子?
13、草诀百韵歌(完整简介+分页注解+原帖)
14、明妃曲二首,其二。王安石通过在诗中突出一个细节描绘来表现明妃的“哀”情:明妃一面手弹琵琶以“劝胡”饮酒,一面眼“看飞鸿”,心向“塞南”。通过这一细节,巧妙地刻画了明妃内心的矛盾与痛苦。接着,他又用明妃所弹的琵琶音调,感动得“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听者被感动到这个地步,则弹者之内心痛苦自不待言。“哀弦”之哀,是从听者的反应中写出的。
15、一是以王羲之《圣教序》笔意为主所写的行书作品;
16、王安石《明妃曲》是咏昭君最好的诗,《明妃曲》表达了昭君的无可奈何的遗恨,自己处处愿意“为汉家死”,但终不见用。
17、「传承传统文化感受书法之美好」
18、清·吴大澂篆书:《李公庙碑》
19、【明妃曲】赵孟頫《王羲之轶事帖》(2种,附释文)
20、丁酉夏日通临智永《真书千字文》
21、文徵明《明妃曲》楷书/1546年
22、楷书入门常见问题解答:走之儿要点(智永千字文)
23、微隶1班学员笔记:《曹全碑》课堂笔记(下)
24、赵孟頫《绝交书戏鸿堂法书》拓本(国家图书馆藏)
25、我自己翻译的~不好别怪我哈!明妃(指王昭君)刚被嫁到塞外的时候,华丽的车子上百辆跟随的却全是胡人女子。心里有话想找个人说却孤独的没处说,只能弹奏琵琶来表达心意自己说给自己听。黄金做的杆拨(弹琵琶的工具)配合着一双弹奏的巧手,边弹边看大雁劝着胡酒。汉宫陪嫁的姑娘们一个个低声哭泣,沙上的行人却听到美妙的琴音而欣赏的伫足观望。汉的情谊浅薄胡的情谊却深,人生快乐的事情莫过于有人明白有人关心。可惜的是昭君坟已经芜没在黄沙中,可是那哀怨的琴音却至今依然环绕。
26、体现出王安石注意刻画人物的特点,从描绘人物“意态”,到解剖人物心理,有渲染,有烘托,有细节描写,相当于是把写小说的一些手法用入诗中。
27、文徵明一生仕途坎坷,屡试不第,但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徵明托病不前往。文徵明在生员岁考时,一直考到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52岁,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头。嘉靖二年(1523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57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
28、《明妃曲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被称为是咏王昭君最好的诗。
29、《和王介甫明妃曲》其一:??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面如玉。??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和王介甫明妃曲》其二:??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漂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30、吴昌硕篆书《心经》12条屏
31、2018戊戌年,这两个字你会写吗?
32、《赏析1期》招生&剧透(第1课:《台北故宫书法精品赏析》)
33、孙过庭《书谱》草书部首100法
34、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
35、2016年8月19日左右将给大家带来雪莱的诗《西风颂》。
36、针对当时的社会背景,王安石歌颂明妃的不以恩怨易心,具有现实意义。当时有些人误解了他的用意,那是由于他用古文笔法写诗,转折很多,跳跃很大,而某些人又以政治偏见来看待王安石,甚至恶意罗织之故。清代蔡上翔在《王荆公年谱考略》中千方百计地替王安石辩解,但还未说得透彻。
37、《书法字典+单字》目录,正力争收齐并免费分享名家书法的单字字帖、单字目录,我们将尽快完善,整编更多字帖单字奉献给大家。感谢您为广大书法爱好者们交流学习所做的贡献!
38、刘志明板书唐诗300首
39、文徵明《明妃曲》行书三版/点击进入
40、毛笔哥哥推荐书法字帖07:隶书《心经》2幅
41、王羲之《十七帖》(宋拓翻墨本)
42、应该没有吧,第一部播出结束到现在都没有听说要拍第二步,而且也没有任何相关的新闻消息曝光,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我也希望会有第二步的出现
43、毛笔哥哥推荐:毛笔、手工毛边纸、字帖
44、文徵明在历史上的书法名家之中,算得上是比较高寿的,并且一生与书法为伴,越到晚年越能写出精品。从文徵明传世书法经典来看,很多作品都是七八十岁的时候写出来的,如果说起人书俱老的典范的话,文徵明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难能可贵的是,越到晚年的文徵明,写出来的字越有精神,没有一丝力不从心的感觉。
45、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46、·《打卡1班》作业展示02:学员Nada通临《雁塔圣教序》&《雁塔圣教序记》
47、毛笔哥哥推荐书法字帖04:赵孟頫《道德经》
48、《明妃曲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被称为是咏王昭君最好的诗。第一首诗描绘王昭君的美貌,着重写昭君的风度、情态之美,以及这种美的感染力,并从中宣泄她内心悲苦之情,同时还揭示出她对故国、亲人的挚爱之情。第二首诗描写王昭君入胡及其在胡中的情况与心情,并委曲深入地刻画昭君心事,突出其民族大义,塑造了一个可悲且可敬的明妃形象。全诗语言矜炼深雅,缠绵婉丽,艺术手法多样,风格鲜明独特。作品命题新颖,遭致纷纷议论,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广泛影响。
49、唐·褚遂良《倪宽赞》(传)(黑白单页+彩版长卷)
50、·微楷二班结业|忍不住要帮大家晒作业!
51、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朵云轩选字本)
52、王安石的《明妃曲》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诗歌的创作与大约同时发生的两件事情密切相关。首先是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初王安石上《万言书》一事。《上仁宗皇帝万言书》是王安石积十几年的学识和从政经验,历经深思熟虑之后所写的一篇经天纬地的大文。
53、明代的文徵明多次书写《明妃曲》,此文是文徵明77岁时的楷书《明妃曲》,嘉靖丙午(1546年)春作于玉兰堂。
54、【明妃曲】唐玄宗《纪太山铭》全本(下)
55、金农画作&题画“楷隶”体46幅+2幅金农罕见风格(篇末)
56、二玄社原色法帖:九成宫醴泉铭(李祺本)
57、·终于尝试了线上课!天南海北一起来写字!
58、毛笔哥哥推荐书法字帖12:龙门二十品(上)
59、《女医明妃传》是一部由李国立导演执导,刘诗诗、霍建华等人主要的古装剧,这部剧是根据历史人物事件改编的励志剧,这部剧讲述了明代著名《女医·明妃传》是一部由李国立导演执导,刘诗诗、霍建华等人主要的古装剧,这部剧是根据历史人物事件改编的励志剧,这部剧讲述了明代著名女医谈允贤因为对医学的热爱和痴迷,克服了层层困难,终于成为了一代女国医的经历
60、·《微隶1班》作业展示01:学员Цзяпин(贾萍)—习书心得&通临
61、刘志明硬笔临帖作品(持续更新中)
62、二玄社原色法帖:兰亭叙(虞世南临)
63、这些诗句足以说明王安石写作《明妃曲》前后的心态。满腹经纶却不为当权者所赏识,最能了解自己的生平知己又在此时去世,于是,类似庄子对惠施的痛悼之情与王昭君流落塞外的落寞,也就自然而然地交融在一起,发之于吟咏唱叹。
64、临“三希”: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唐人摹本)
65、胡问遂临魏碑四种02临《张玄墓志》
66、《明妃曲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被称为是咏王昭君最好的诗。全诗语言矜炼深雅,缠绵婉丽,艺术手法多样,风格鲜明独特。作品命题新颖,遭致纷纷议论,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广泛影响。
67、《打卡1班》学员fionafeng八个月临帖有感
68、王昭君。王昭君,名嫱,字昭君,缘何又被称作“明妃”呢?原来,在西晋时,为了避讳司马昭的名字,人们改称昭君为“明妃”,后人也就时常借用称之了。王安石的《明妃曲》中有诗云: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时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诗圣杜甫曾经到过姊归,写下一组《咏怀古迹》的诗,其中第三首是这样写的: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69、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从诗中“朔漠”、“琵琶”、“胡语”等词看,明妃是指王昭君。
70、·《打卡1班》作业展示01:学员zzm通临《雁塔圣教序》&《雁塔圣教序记》
71、诵:王雅玲川师附中高2017级英语老师
72、文徵明《滕王阁序》(高清版)
73、赵孟頫《道德经》(碑刻版)
74、晋·陆机《平复帖》(高清单字带释文)
75、杜甫《咏怀古迹》之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悲悯之情,溢于言表。千古遗恨,萧瑟凄凉。王安石《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王安石的观点更为新颖,人生失意的事多着呢,何必枉杀毛延寿?
76、毛笔哥哥最新推荐:毛笔、手工毛边纸、字帖
77、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78、北宋时,辽国、西夏“交侵,岁币百万”(赵翼《廿二史札记》)。自景祐年间(1034—1038)以来,“西(夏)事尤棘”。当时的施宜生、张元之流,就因在宋不得志而投向辽、夏,为辽、夏出谋献策,造成宋的边患。诗人们借汉言宋,想到明妃。
79、·《打卡1班》作业展示10:学员李牧阑—习书心得&通临
80、张玄墓志+何绍基临《张玄墓志》+虞晓勇讲《张玄墓志》
81、嘉靖四十年(1561年),13岁的她皇帝被临幸,封美人、寿妃,住毓德宫(万历年间改名永寿宫),是世宗晚年很得宠的妃子之一
82、点击相关链接,进一步了解我的书法教学:
83、·写在《隶书入门》01期即将开课前(好东西齐分享)
84、王昭君的形象就不仅仅是可悲的,而且是可敬的了。第三部分则为最后两句,这两句是作者感情的直接抒发。这两句写得精警、含蓄...
85、没有宗教情绪,也没有哲学思索。
86、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87、昭君出塞/公元前33年
88、《明妃曲》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被认为是咏王昭君最好的诗,在他的笔下,昭君一反常态,不再是作为和亲的悲剧性的人物,反而是拥有了自己独立人格的人物。
89、佳人自有命,画工何能为?长信宫中长别离,当时岂亦有人欺?悠悠青冢胡沙里,千载终为汉家死。红颜命薄古云然,不恨臣工况天子?嘉靖甲辰九月十有四日玉兰堂中漫书,征明。
90、何绍基、沈尹默、邓散木临《史晨碑》
91、·隶书零基础入门班Q&A(书写工具选购&常见问题解答)
92、《明妃曲》作于嘉祐四年(1059),当时王安石39岁,此前曾写有著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洋洋万余言,指出“万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却没有被仁宗采纳,所以王安石是借昭君来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也流露出自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因为王安石认为,失意是一种人生常态,不管你身处何方,处于何种境遇,都不要因为失意而消沉下去。
93、第一部表达王安石恋国、忧国的情感,第二部表达王安石爱国、悲己的情感。王安石《明妃曲》在艺术上颇堪注意之处,是对王昭君形象的刻画。第一部分中描绘王昭君的美貌,不在其面容、体态上穷尽笔力,而是着重写昭君的风度、情态之美,以及这种美得感染力,并从中宣泄她内心悲苦之情。这样就写出了呼吸可闻、音容毕现的活生生古代美女形象。第二部分,着重写王昭君的内心情感。前人于此,往往以抒写昭君的哀情、怨情和渲染悲剧气氛为重点,而此诗除描写其身世可悲之外,还揭示出她对故国、亲人的挚爱之情,与推己及人的善良心肠。这样的王昭君,就不惟可悲,而且可敬。
94、刘志明毛笔四字书法(持续更新中)
95、商承祚金文:文天祥《正气歌》
96、楷书入门常见问题解答:智永vs赵孟頫
97、王昭君的故事,最早见于《汉书匈奴传》:“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上谷以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卒吏,以休天子人民。”
98、文徵明《明妃曲》行书/1544年
99、赵孟頫行书《洛神赋》(纸本纵5公分,横16公分,现藏天津市博物馆)
100、打卡1期学员1月、2月临赵孟頫《前后赤壁赋》习书感悟
101、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