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正时,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微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颔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2、口令:“一至二报数”“成两列横队——走”
3、立正口令:“立正”
4、队列是在一定队形下的协调而统一的行动。队形是为协同动作而采取的队伍排列形式。前者以人民解放军的“队列条令,为基础,并结合体育课的需要适当加以补充;后者是对体育课上经常采用的队列形式及其变化的归纳。两者往往是不可分割的。队列要在一定的队形下进行;队形又必须以队列为基础,这样才能达到整齐一致。
5、•纵队:由“路”组成的队形叫纵队。
6、队列队形即队列行为准则中所规定各级部(分)队的行列组织结构与动作表现形式。《队列条令》明确规定了班、排、连、营、团的队列队形和队列动作,以及在大型礼仪场合的队列与动作规范。一般队形多为方形,可以根据人数的多少设计为圆形、心形、等腰梯形、花瓣形、龙形等,要能体现出具体的形状而且整齐有序。2列,23行;
7、解:不可能.理由:因为全体队员可排成一个方阵,所以总人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设每行m人,则总人数为m2人,根据变化队形时按5人分组,可考虑m为5n,5n+5n+5n+5n+4中的某种情形,这里n为正整数,从而全体人数m2可能是(5n)2=5×(5n2);(5n+1)2=25n2+10n+1=5(5n2+2n)+1;(5n+2)2=25n2+20n+4=5(5n2+4n)+4;(5n+3)2=25n2+30n+9=5(5n2+6n+1)+4;(5n+4)2=25n2+40n+16=5(5n2+8n+3)+由此可见,不论哪一种情形,总人数按每组5人分组所多出的人数只可能是1或不可能多3人..
8、口令:“跑步——走”、“立定”
9、行进间开始:“左(右)转弯——走”
10、为了合理的利用场地和做图形行进及队形变换方便起见,可将场地假定出一定的标记(图21)。场地的标记有线、点、角灯。
11、对教师(指挥员)的要求
12、教师位于队伍中间,与队伍成等腰三角形。
13、突出主音:下达口令时,把重点字的音量加大。如“向左——转”要突出“左”字,“向前×步——走”要突出数字。
14、口令:“踏步(原地踏步)——走”、“立定”
15、口令:成二路纵队——走和成一路纵队——走!
16、•翼:队形的两端叫翼。左端为左翼,右端为翼。
17、一般要四排。不知道你分了个声部,每个声部多少人。我按常规三个声部来说。如:中声部每排8人,4排32人,一定要对齐站,(每排大个在中间小个在两侧,四排相同)高声部在左侧站成扇形,第一排8人,第二排10人,第三排12人,第四排14人,(每排大个在中间小个在两侧,四排相同)(44人)这个要插空站。低声部在右侧同高声部站法一样也是44人。刚好120人。这样站可以任意调节,不受身高的限制,也可用男女服装的不同,摆出图案,远看明显的三个声部,有波浪效果,队形较新颖。(如果人数不合适,在此基础上进行调节。另外。如过你是两声部或不分声部,站法相同,只是身高调节,整体中间用高个,小个在两侧,四排相同,一个大扇形
18、第一排1个,后面5行9列;
19、2018年全国少儿趣味田径运动指导员培训班的通知
20、队伍按一定要求摆成的行列。队伍排得整齐的行列:队列。队形,具有某种性质的集体:
21、口令:成二列横队——走和成一列横队——走!
22、运动会指体育运动的竞赛会,有奥运会等大型运动会,只是范围不同。最早的运动会就是古希腊的古代奥运会。运动会中,每人都能展现自己的光彩,迎接胜利的喝彩。
23、以下是关于队形的相关介绍:
24、【队列队形】跑步向后转走时,听到动令后,要继续跑两步,然后按上述要领做。
25、纵队与横队的转弯走
26、•断续口令:预令和动令之间有停顿,如:成体操队形,散开!第n名,出列!各排,报数!等。
27、队列队形的音乐有,运动员进行曲,我们的队伍向前进,走在大路上,古老出征,拉德斯基进行曲等!
28、(口令)跑步--走,齐步--走
29、一路队形就是巡逻人员按巡逻线路纵向而行;保安员间的距离白天以8~10米,夜间以5〜8米为宜;人数一般三人以上。该队形适用于道路狭窄、路面崎岖不平或小巷、小桥等场合,是一种最常用的巡逻队形。
30、口令:预令从右脚开始——动令落在右脚上;动作要领:左脚向前迈出半走,脚尖稍向右,以前脚掌为轴,从右向后转180度,出左脚,向新方向行进,转时两臂自然摆动,不得外张;
31、学校的队列队形规范来源于部队,而部队队列队形规范的依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视频如下,供体育教师同仁共同学习。
32、合理选择和利用场地
33、•路:学生前后重叠站成一行叫路。
34、•队列练习:学生按照一定的队形,做协同一致的动作。
35、•排头:位于横队右翼第一名或纵队之首的学员。
36、要领:左脚向前半步,脚尖稍向右,以两脚的前脚掌为轴,自右向后转体180°,出左脚向新方向行进。转体时,两臂自然摆动,不得外张;两腿自然挺直,上体保持正直。
37、掌握好音节:下达口令要有节拍,预令、动令和微歇有明显的节奏,使队列人员能够听得清晰。
38、(1)行进间一列横队变二列横队
39、第一排2个,后面4行11列;
40、要领:上体保持正直,每跨一步并步一次,其步幅约与肩同宽,跨到指定步数停止。
41、要领:横队从右至左(纵队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
42、要领:轴翼第一名踏步,并逐渐向左(右)旋转,同相邻者动作协调,外翼第一名用大步行进,注意掌握方向;其他用眼的余光向外翼取齐,并保持排面整齐,愈接近轴翼者,其步幅愈小,待转到90度时踏步。
43、【队列队形】在比赛过程中,同学们踏着整齐豪迈的步伐,喊着铿锵有力的口号,你看!他们坚定的目光、专注的状态、以青春的风貌,走出了生命激情,走出了人生斗志,走出了行宫小学学子的精气神!
44、要领:两个一路纵队迎面相遇时下口令,听到动令后,相遇的两个队,在同一点上左路转弯走,右路右转弯走并依次进到左路后面,成一路纵队行进。
45、(2)行进间二列横队变一列横队
46、•队形练习:在队列练习的基础上做各种队形和图形的变化。
47、要领:排头(或排尾)不动,其他人员向右(左)转头,眼睛看右(左)邻人腮部,并通视全线。后列人员向前对正、看齐。
48、示范动作要清楚、准确。一般是先做完完整示范,再做分解示范。为了提高示范效果,可先用慢速示范,再做分解示范,然后按常规速度示范。讲解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为了提高讲解效果,可将示范与讲解结合起来进行。在做图形行进练习时,应注意讲明场地有关假定的标记,选择好讲解的时机。如错肩行进,应在排头走于接近“边中点”(迎面相距约五米处)停下来讲解为宜;对角线行进,应在排头走至场地一角时停下来讲解为宜;交叉行进,应在排头走至接近场地中点时停下来讲解为宜。有些动作,教师可先站在排头位置带领学生练习。如蛇形行进、螺旋行进、“8”字形行进等。在练习过程中或形成图案时进行讲解,更便于学生接受。
49、(3)行进间一路纵队变二路纵队
50、队列队形“二列横队变四列横队”的口令是:“由二列横队成四列横队——走!”四列横队变二列横队的口令是:”由四列横队成二列横队——走!“
51、要领:排头学生不动,其他学生向前对准,第三名以后的学生,以看不见自己前面第二名学生头的后部为度。
52、•步幅:一步的长度(前后脚脚跟之间的距离)。
53、要领:听到口令后,学生迅速离开原位置(稍息时,先立正,然后迅速离开原位置)。
54、可根据不同报数方法,进行不同队列的变化方式!
55、要领:两个一路纵队在边线中点相遇,听到动令后,相遇的两个队,左路左转弯走,右路右转弯走,并成1个二路纵队行进。
56、秋分过后,秋意渐渐浓了,风吹在身上凉丝丝的十分惬意。在凉爽的秋风中我漫步来到公园,在这里我看到了如诗如画的秋天美景。一进大门,一片绿绒般的草地映入我的眼帘。虽然已是秋天,但这些天不是太冷,所以草儿们仍是青春依旧,光彩照人,没有...
57、要领:按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180度。
58、这次的队形队列比赛活动在校领导的精心策划和各部门的齐心协作、用心准备下,取得了圆满成功。但是,回顾比赛的前前后后,之所以能够达到这么好的效果,最大的功臣应该是我们的体育老师和各班老师们,是他们在烈日下对学生的严格训练和辛苦付出换来了孩子们在赛场上的精彩展示,应该要为他们点赞!
59、•距离:相邻者前后之间的间隙叫距离。个人之间的距离,一般为一臂(75厘米);成队之间的距离,一般为两步。
60、队列队形练习要在一定范围的场地中进行。尤其图形行进和行进间队形变换,没有一个与人数相适应的固定场地是难以进行的。场地大小的选择,应根据人数和所做动作的需要而定,一般说来,一个教学班(五十人左右),有相当于一个篮球场地的大小即可。
61、口令:成一列横队——走(动令落在左脚上)!
62、齐步走变跑步走与跑步走变齐步走
63、站队意义:队形的基本形态都与建制组织内在人员结构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队列队形表现为军队的每一级建制组织及其成员都有着严格的位序关系,以及确定的列队形式,对建制部(分)队队列动作的要求,就是队列队形的组织结构与组织成员之间的协作要求,其目的是一致的就是建立高度有序的组织。
64、战斗队形是多种多样的,基本形态有三角队形、梯形队形、横队队形、纵队队形和梯次队形。合成兵团、部队的战斗队形通常由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合成预备队、炮兵群、高射炮兵群、反坦克预备队、工程兵预备队、防化学兵预备队、运动保障队、障碍排除(或设置)队等组成。有时还编有第三梯队、坦克预备队、反空降预备队、炮兵预备队和先遣支队等。
65、队形指的是队伍的形状。
66、•间隔:相邻者左右之间的间隙叫间隔。个人之间的间隔,一般为一拳(10厘米);成队之间的间隔,一般为两步。
67、口令:“向前看——齐”
68、口令:成三列横队——走和成二列横队——走!
69、包括指示词、预令和动令三部分。只是有的动作只有预令和令,如“向右——转”;有的动作只有动令而无预令,如“立正”,有的动作三部分都有,如“面向单杠(指示词),向左向右(预令)——转(动令)”。
70、将队员分成4组,那就只能是方队或梯形队了。如果在表演中允许变换队形的话。然后,再将队伍变换成两至三个同心圆30人的队伍可不小哇,向四角呈放射状排列,可以完成进步、退步的动作。然后,还可以再变换成4至6人一组的小圆形队形,即以场地中心为中点!如果不允许在打拳过程中变化队形的话。先以方队起式,然后。如果不允许。最后收式的时候,在行拳过程中,将队伍变换成X形,仍然以场地中心为圆心。在圆形队形状态下,可组建一个人数为4的倍数的队伍,就算了,如果允许变化,可摆一个POSE
71、口令:成二路纵队——走(动令落在右脚)!
72、口令:“成两路纵队——走”
73、•发音部位要正确:用胸音和腹音,短促口令,比如:立正、稍息
74、口令:向前某(单数)步——走和后退某步——走!
75、要领:全体向右转,随之按一路纵队变二路纵队的要领去做。还原时全体向左转,随之按二列横队变一列横队的要领去做。
76、口令:向右(左)转——走!(动令落在右(左)脚)
77、口令:原地开始:“左(右)转弯,齐步——走”
78、最普通的就是散开把很简单也很好训练!人数80真不少啊交叉散开就是隔一个~(如下)//////////////////或者更复杂的说不清了就可以去网上搜一下
79、第一排2个,后面4行11列;
80、•突出主音:把重点的字要加大音量。比如,向右——转!向前几步——走!
81、军种、兵种、团以下队形通常根据编制装备进行调整。队列生活中一些常用的特殊队形,由指挥员根据需要临时调整,如阅兵式队形、分列式队形、会操队形、刺杀队形等。随着部队编制装备的发展,队列队形的种类和形式也会发生变化,以适应部队作战、训练、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82、线:有上、下、左、右边线。
83、运动会队列队形一般情况下队形多为方形,可以根据人数和你喜欢的类型设计为圆形、等腰梯形、心形、花瓣形、龙形等。
84、赛前准备,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比赛服装,按班级顺序依次站在赛道上。在比赛过程中,同学们满怀豪情,朝气蓬勃,自信自强,他们用整齐的步伐、嘹亮的口号、优美的队列队形向所有人证明,我们是最棒的!
85、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是全脚的三分之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动作同前。
86、要领:按向右(左)转的要领向右(左)转体45°。
87、队列队形比赛不仅展现班集体精神风貌,也让我们看到了队列队形的训练成果展示,更重要的看到了我们师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以及孩子们自信心和进取心的精神风貌。这次队列队形比赛是我们同学展示良好班风、班貌的一次好机会,更是我们凤凰培英文武实验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一个缩影。和谐的团队,自信的风貌和必胜的信念是我们在辛苦的劳动中收获的幸福成果,在不懈的努力下收获成功喜悦。
88、其实生活就是不断《送别》的过程
89、两侧各中间11行4列;
90、步法变换均从左脚开始。齐步换跑步时,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听到动令,即换跑步行进;跑步换齐步,听到动令,继续跑两步,换齐步行进。齐步、正步互换,听到口令,即换正步或齐步行进。
91、口令:“齐步———走”、“立定”
92、队列队形通常分为横队、纵队、并列纵队三种基本队形,根据不同的作战编成可以分为班横队和班纵队、排横队和排纵队、连横队和连纵队及连并列横队、营横队和营纵队及营并列横队、团横队和团纵队等队形。
93、足球竞赛规则与足球裁判手势等您来免费领取
94、要领:学生在向右(左、中、前)看齐后,教师发出口令听到动令后,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95、各种走步及其互换和立定
96、要领:先取一臂距离,听到口令后,右路学生左脚向左后方退一步,右脚靠拢左脚,站于左路学生之后,对正。
97、•连续口令:预令的拖音与动令相连。预令拖音稍长,动令短促有力,如“向后——转”、“齐步——走”。有时预令与动令之间有微歇,如“立——定”等。
98、口令:“以×××为基准,向中看——齐”
99、听到动令后,排头立即向左(右)转走,其余逐次行进至排头变向的位置时,亦向左(右)转行进。多路纵队转弯时,基准学生用小步行进,外翼学生则用大步行进,并保持牌面整齐,边行进边变换方向,转至90度继续前进。
100、•严密课的组织,以利于完成课的任务。
101、要领:变换前先报数。听到口令,双数者右脚右跨一步,左脚向前一步,右脚向左脚靠拢,进到单数右侧,自行对正看齐。还原时,双数者(右路)右脚后退一步,左脚左跨一步,右脚向左脚靠拢,回到原位,自行对正、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