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故事【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09 11:36:59

1、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基础和积累,成语作为孩子语文学习中的重点之在孩子们的平常考试中也不可避免,无论是小学,还有初中或高中,都会用到。

2、(提示)不因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3、(注释)致:尽,极。志:志趣,心意。

4、(提示)原来形容马跑得很快。现在形容进步快或发展迅速。

5、因为着急和忧愁,一夜之间他的须发全都变白了。凭着相貌短时间内的巨大变化,他混出了昭关。

6、(注释)滥:蒙混。充:冒充,凑。竽:古乐器名。

7、黛玉笑着追问:“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举出王维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两个字,谈了自己的理解感悟,还有对“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中“青”“白”二字的理解。她的理解很有个性色彩:“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她们还研讨了“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的“余”字和“上”字。

8、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后来,大家就根据王鲁所写的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引申为“打草惊蛇”这句成语。

9、*如果能重来,我将这样度过我的高二:

10、【语文故事】有一次,这位大学者去见一位朋友盛温如,到盛家时,盛温如正提着一只小篮要外出。盛温如一见老朋友来了,连忙放下篮子,招待朱熹。朱熹看着他那忙碌的样子,问道:“你刚才提着篮子,要去干什么呀?”他回答说:“我正要去买东西哩!”

11、(提示)为维护国家的利益,对犯罪的亲人加以处罚。

12、复杂的格律诗知识,被她提炼得简单明了,要言不烦:从整体布局上说,是起承转合;从形式规则上说,中间承转之处是两副对子;从声韵对偶上说,是平仄虚实相对。尤其可贵的是,她既告诉初学者写诗的“格调规矩”,同时又指出最重要的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她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13、唐朝时,柳宗元劝说一个捕蛇者去种田,那人却说:“种田,苛捐杂税繁多,官吏逼债又凶,闹得鸡和狗都不得安宁。我干捕蛇这行当虽然有生命危险;但是也比种田要强。”柳宗元不由得感叹道:“这样残酷地压榨老百姓的政府,真是比老虎还凶啊!”

14、从前,楚国有一个名叫养由基的人,是一个射箭能手,他距离柳树一百步放箭射击,每箭都射中柳叶的中心,百发百中,左右看的人都说射得很好。

15、第鼓励实践,在实践中指导。

16、战国中期,魏国有一个农民在地里耕作时,得到一块一尺见方的玉。他把玉献给魏王。魏王叫老玉工鉴定,老玉工说:“恭喜大王得到了一块罕见的宝玉。”魏王问:“这块玉值多少钱?”老玉工说:“有钱也买不到,用五座城池的代价,也只能看一下而已。”魏王大喜,重赏了献玉的人。

17、如果平常放学早,就读书;周六周日,早上的赖床换成读书吧!

18、(提示)比喻真诚地再三邀请人家。

19、在平潭沙雕园落下帷幕,

20、(注释)顾:拜访。茅庐:草屋。

21、东汉末年的一个盛夏季节,曹操率军出征。因长途跋涉,士兵们口渴难忍,可又找不到水。曹操心生一计,用马鞭向前一指,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林,梅子正好给大家解渴呀!”一想到酸酸的青梅,大家口水直流,顿时觉得口渴的感觉缓解了不少,行军的速度也加快了。

22、据说,楚国有位珠宝商人,为了把一颗贵重的珍珠卖个好价钱,请人做了一只非常精致的珠宝盒来盛放这颗珍珠。一位郑国人出高价把它买了回去。谁知,过了没几天,这位买主竟然拿着珍珠来找商人,对他说:“你把这珍珠遗留在盒子里了,我买的是盒子,这珍珠还给你吧。”

23、(提示)指做事情熟练了,就会掌握窍门。

24、(提示)比喻脱离实际的谬论或虚构的事物。

25、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

26、我一直认为,语文成绩的提高是一种附带品,它是水到渠成的某种结果。你做了正确的“语文动作”,成绩自然会上来。关键在于,你是否能真正领会一些"语文动作"。你可能会这样说,我每天翻闲书,可是成绩......可见读书没用!实践,该你出来啦。

27、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

28、关注FM109新绛人民广播电台

29、春秋时,卫国有位正直的大臣叫石碏,可他的儿子石厚,却帮助卫庄公的儿子州吁杀害了卫桓公,篡夺了国君之位。州吁和石厚很暴虐,引起了民愤。石碏对自己的不肖之子也十分愤恨。他设计把州吁和石厚骗到陈国,又与陈桓公商量好,将两人处决。人们称赞他的行为是“大义灭亲”。

30、这篇文章的主角不是勾子,而是我的学生——毕业于山西省榆次二中,现就读于山西大学法学院的才华横溢的“唱作人”张轶翔同学(顺便一说,上面那首歌曲的词曲作者、演唱者正是轶翔本人)。

31、高考语文成绩:123(这是在没有进行语文一二三轮复习,半年没有去学校的情况下的成绩,我希望,你可以更好)

32、能射中百步之外的柳树叶子,那还差不多。”养由基站稳脚步,张弓搭箭,一箭射在了百步之外的柳树叶子上,大家都拍手叫好。

33、北宋年间,洛阳镇守钱惟演在城里修了一座驿舍,特请本城文豪谢希深、尹师鲁和后起之秀欧阳修,各做一篇文章。尹的文章用字最少,而且洗练生动。欧阳修暗暗称赞,当晚便去向他虚心请教。事后又把自己的文章重新改了一遍。尹师鲁看后,感慨地说:“欧阳修进步真快,简直像一日前进一千里一样。”

34、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杀,他逃到昭关。由于楚军在关口盘查很严,他出不了关。

35、(提示)形容镇定自若,不慌不忙。

36、古时候,边塞有位老人,人称塞翁。有一天,他丢了一匹马。别人来安慰他,他说:“这不一定是坏事。”后来,丢失的马带回来一匹好马。大家来祝贺,他说:“这不见得是好事。”不久,他儿子骑这匹好马时,摔瘸了腿,他说:“没准是好事呢。”后来爆发了战争,他的儿子因腿瘸没有当兵而活了下来。

37、(提示)比喻一个平时默默无闻的人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38、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39、高二的语文成绩大致例举:8895100(满分150);

40、(注释)杰:才能超过一般人,杰出。灵:特别美好。

41、春秋时,哲学家老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非常不满,提出了他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社会:国土面积小,人口稀少。人们不用坐车乘船到远方去;没有战争,人们不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人人有自己喜欢的职业,吃得好,穿得舒服,住得安稳;与相邻的国家望得见,但不相往来。

42、高一的语文成绩大致例举:65(满分100);

43、唐朝时,张弘靖手下有两个部将,他们没有什么文化,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发牢骚。每当喝多了酒,他们就责骂士兵:“现在天下太平,不需要打仗了,你们空有拉开硬弓的力气,有什么用?还不如认识一个字。”后来被误传为“识一丁字”。

44、在此期间,很多坏事,在半年之后的我看来,其实"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45、香菱谈了一番自己的感受:“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46、第重视阅读积累,打好底子。

47、读课本带给你什么?

48、☞一二年级不努力,三四年级拉开差距!(内含三年级易出现问题及对策)

49、在这危急时刻,人们忘记了过去的仇恨,齐心协力,共同排除险情,使渡船安全地到达了岸边。在船上的两国人就像一家人一样。

50、(提示)比喻一个人的仪表出众或学问、品德高于别人。

51、春秋时,楚平王听信大臣费无忌的谗言,要杀害太子的师傅伍奢和他的儿子伍子胥。太子连夜告诉了在樊城做守将的伍子胥。当第二天费无忌的儿子来骗伍子胥回都城时,伍子胥将他痛打一顿,说:“如果不是太子告诉真相,我就被骗入天罗地网了。”

52、他回答:“有了眼睛,龙会飞走的。”人们以为他说大话。他只好为两条龙画上眼睛。

53、机会来了。有一天干了一天的活,他躺在床上背诵白天读过的书,突然发现隔壁墙壁透过来一点点亮光。他赶紧爬起来,啊,原来是邻居家的灯光从墙壁透过来的。

54、【语文故事】联系人:谭总13394724004

55、(提示)比喻有大才能的人要经过长期磨练,往往成名较晚。

56、匡衡他家里很穷,所以虽然会认字了,但是根本买不起书看。他只好到处去借书读。在过去那个年代,书是非常贵重的东西,一般别人都不会愿意把书借给别人来读。匡衡实在没有办法,就在农忙的时候,帮那些有钱的人家打工。然后他提出条件就是不要工钱,只要把书借给他看!

57、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58、同步课程指导,经典内容拓展

59、(注释)罗:捕鸟的网。

60、“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片段,说的是聪颖而又苦命的香菱进入大观园,跟随林黛玉学诗。她勤奋努力,不断进步,终有所成。这个片段在小说中算不上最精彩,但它折射出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想象,无意之中留下了一个原生态生活化的母语教学的样本,散发着教育的诗性光泽,展示出语文课堂的美丽。

61、汉朝时,有个读书人叫匡衡,因为家境贫穷,买不起蜡烛和灯油,晚上无法看书。他发现隔壁富户每天晚上都点着蜡烛,屋里被照得通亮,就偷偷在墙壁上凿了个小孔,光亮就从这个小孔里照过来。匡衡就在这光亮下刻苦读书。他后来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62、(提示)比喻人或事物表里不外表华美,内质败坏。

63、(提示)比喻同享欢乐,共度患难。

64、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枚乘,擅长写辞赋。他在吴王刘濞那里做谋士时,反对吴王反叛朝廷。他劝吴王:“用一缕头发系上千钧之重的东西,下边是深渊,头发丝一断,那东西你就别指望重新得到了。你谋反朝廷,危险的程度就像这头发丝一样。”刘濞不听,其兵反叛,最终被朝廷的大军消灭。

65、我能够用什么方法来接近或在某种程度上超越我的语文偶像?

66、(提示)指读书有很多好处。

67、西汉时,翟公曾经做过廷尉,因为这是一个很有权势的官职,所以当时家里宾客很多。后来,他被免了职,立刻门庭冷落,很少有人出入,倒是门口鸟雀成群,简直可以用网捕捉了。翟公叹息之余,在门上写下了: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68、元朝,有个叫陶宗仪的人,考进士落榜,并不气馁,继续刻苦读书。他在下地劳作间隙时,总是读书。田野里没有纸,他就把心得记在树叶上,回家后装进瓦罐里,十几年时间装满了十几个瓦罐。有人不理解,他说:“学习就应持之以恒。”后来,他整理树叶,编了本《南村辍耕录》的书,很受欢迎。

69、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70、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分割席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

71、在语文学习上,我所崇拜的人是谁,喜欢他们什么?

72、确实,古代把金、木、水、火、土称为“五行”,又把东、西、南、北、中这五个方位与“五行”相配,盛温如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73、比赛现场,小选手们用饱满的热情为大家献上了一场场惟妙惟肖、精彩纷呈的表演。面对评委们的现场提问,小选手们从容应对,获得《语文故事》栏目组导演柴金龙的肯定。他说:“很惊喜能在《语文故事》的舞台上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也感受到平潭沙滩的独特魅力!”

74、(提示)多指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或解决某个问题。

75、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孔子的另一个弟子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他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地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76、香菱告诉黛玉她很喜欢陆游的诗句“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黛玉就告诉她:这种格局浅近的诗不能学,学了出不来。那么应该学什么呢?黛玉说:“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77、尹的文章用字最少,而且洗练生动。欧阳修暗暗称赞,当晚便去向他虚心请教。

78、(注释)舍:一舍为三十里,今为十五千米。

79、乐羊子深受震动,又重新回去读书。七年后,完成了学业才回到家中。

80、延伸阅读(点击可阅读):

81、高中三年我到底干了些什么呢?以下便是实际操作层面的分享。你可以在此吸取教训、有用的方法。

82、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83、西晋时,一个叫乐广的人请一位朋友来家里喝酒,朋友看见酒杯里有条蛇在游动,回家就病了。乐广知道后,又把这人请来,让他坐在原来的位置,告诉他那条蛇是挂在墙上的一张弓的倒影。朋友如释重负,病也很快好了。

84、今天为大家整理了100个常用的成语,并且附上了故事讲解,家长可以收藏起来,平时让孩子记一记,相信一定会对孩子的学习有所帮助!

85、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86、2号选手马悦骞3号选手刘梦洁4号选手白钰琳5号选手张鑫

87、(提示)本意为因高兴而忘掉一切。现多形容浅薄的人得志,高兴得无法控制自己。

88、(提示)比喻自己的言行前后相互抵触。

89、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90、半年没有学习,可我一直坚持读书。

91、(提示)指传闻,没有根据的话。

92、宋朝时候,有个名叫孙山的读书人,他与同乡的儿子一起去参加科举考试,考取了最后一名。看完榜后,他马上高兴地回家去了,同乡问他:“我儿子考中了吗?”他幽默地回答;“您儿子的名字排在孙山后面呢!”

93、语文究竟能给"我"带来什么?

94、(提示)比喻办事刻板拘泥不知变通。

95、《21天搞定文言500词》(小猿搜题买的,21天...额...挺厚的..除非你光学语文,但是它真的好)它是很多高考文言文分类筛选,很不错

96、☞亲爱的孩子,我允许你不优秀,但不允许你没教养!建议家长看看!

97、《高中语文知识清单》绿黄绿黄的,比较系统

98、林老师不是空讲知识,也不是结论化地空洞分析作品的精妙,而是鼓励香菱多写,在写作中指导她。香菱在从师学诗的过程中,共写了三首诗,一次比一次写得好,最后一首写成,众人无不拍手叫好,认为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99、(提示)比喻费力小,收效大。与“事倍功半”意思相反。

100、(注释)义:正义。亲:亲属。

101、从前,有个廉洁的县官,他审问一个拿了公家一枚铜钱的仓库管理人。那人说:“不就是一枚铜钱吗?”他提笔写下一行批语:“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就是说,一天偷一枚铜钱,一千日就是一千枚;天天用绳锯木头,木头也会断;水珠天天滴在石头上,石头也会被滴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