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诗句古诗【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10 16:40:19

1、淑气初回景色嘉。一天霞。

2、更若此身无疾疚,快哉天地一閒人。

3、青帝东来日...《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唐:宋之问

4、虽然未便梧桐落,终是相将蟋蟀吟。

5、而我抱郁郁,居焉万山阿。

6、罽jì袍公子樽前觉,锦帐佳人梦里知。

7、鬓影看银胜,官期志土牛。

8、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9、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10、曲尘欲暗垂垂柳,醅面初明浅浅波。

11、这支元曲是应酬之作,有“金”“木”“水”“火”“土”五字位于每句之首,每句都用了“春”字,这是作赋前所定的规则。作者扣紧“春”字,全方位地展现立春时节的春景春情,写得清新自然,情趣横生。

12、莫讶狂夫醉,西楼酒可赊。

13、立春,读春日之诗,赏春天花鸟,岂不美哉!

14、作者:陆龟蒙去年花落时,题作送春诗。自为重相见,应无今日悲。道孤逢识寡,身病买名迟。一夜东风起,开帘不敢窥。

15、“三素”泛指各色云烟。“五辛”指葱、蒜、韭、蓼嵩、芥辛等,《本草纲目》说,将这五种新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立春有吃五辛菜或吃春饼之俗。

16、鬓边彩胜年年好,樽下歌声日日新。

17、一行殊俗犹为吏,三揖今年拟送穷。

18、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

19、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

20、【立春的诗句古诗】翠看疏甲小,黄爱韭苗新。

21、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

22、士龙名入洛,司马赋游梁。

23、青竿翠柳杨花,古槐幽径谁家?白絮明台骏马。燕飞檐下, 东君乱拨轻纱。

24、月堕霜家发上亭,土牛今日却鞭春。

25、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

26、书贴更簪欢,旧例都删。到时风雪满千山。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

27、赏析:唐朝立春日时兴食春饼、生菜,称之为“春盘”,所以说“春日春盘细生菜”。杜甫从晋人立春日以芦菔、芹菜为菜盘相馈赠的风俗起兴,接着回忆起当年梅花开时在“两京”(长安、洛阳)过立春日的盛况:春盘捧出高门,生菜由纤手传递,满眼白玉青丝;最后感触到自己远客在外,归计未定,巫峡江寒,说不尽飘零的悲伤,只有呼喊孩子拿来纸笔题诗遣怀。

28、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成人。

29、闻道东田耕帝藉,惭无赋奏大明宫。

30、雨琳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31、湖山入眼风光好,亲旧论心气味真。

32、星淡孤萤月一梳,迎春早起正愁予。土牛只解催人老,春意来自何事渠。官柳野梅残雪后,金幡玉胜晓光初。却思归跨青山犊,茧粟仍将挂《汉书》。

33、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34、看镜道如咫,倚楼梅照人。

35、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36、女子戴上了金钗,剪彩为燕;人们扮神,鞭(biān)土牛,开始迎春仪式。中间三句从树梢、水池、地气等方面渲染出生机初绽的春意,读时有春风扑面之感。“杪”、“始”、“初”都准确地点出立春时万物苏醒、生机萌发的意境,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

37、宫中綵树纷无算,不待东风已作花。

38、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39、天净沙·春(当代)徐书信

40、年是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4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2、上片忧国伤时、穷愁潦倒,下片看到的则是一个头戴银旛,醉态可掬的喜剧人物形象,从中可以领悟到这喜剧其实不过是更深沉的悲剧罢了。

4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4、梅先得志求专宠,柳亦趋时愿效颦。

45、恩赐随嘉节,无功只自尘。

46、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47、白日斜渐长,碧云低欲堕。

48、这首诗写了古人迎春的习俗,还表达了诗人对春的喜悦之情。无论从春种秋收的劳动收获的实用角度讲,还是从春回大地、风光无限的审美角度说,春天都是值得歌唱的。

49、繁茂的枝叶,并非自然生成,而是裁剪而出,纸剪的彩花随着剪刀的剪切一朵朵舒展开来。触摸一下彩花的枝条,虽然可以乱真,但是你要摘取它的花蕊,岂知竟是假的。

50、未肯欺残腊,何曾占旧年。

51、树色昏昏酣霁雾,江纹细细织柔风。

52、未能都免俗,春胜插春花。

53、悠然出山去,天阔浮云多。

54、初信东风入采幡,自挑雪荠饤春盘。

55、南北驱驰老病身,不堪节物更催人。

56、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

57、勾芒舁归古庙中,官吏升堂酌春酒。

58、【立春的诗句古诗】筋力尚堪耕绿野,鬓毛并欲挂黄冠。

59、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

60、《立春》·左河水东风化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61、一二三四五六万木生芽是今日。

62、北风已作东风客,昨日何如今日暄。

63、莫漫悲岐路,雄心在四方。

64、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

65、东皇先遣雪清尘,一夜山川眼界新。

66、春天来了,关于春天的诗词,你都读过吗?

67、南宋·张轼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68、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69、萱草堂东逢立春,春风堪笑亦堪颦。

70、酒香浮蚁泻长瓶,乞与侯家作画屏。

71、金舆翠辇迎嘉节,御苑仙宫待献春。淑气初衔梅色浅,条风半拂柳墙新。天杯庆寿齐南岳,圣藻光辉动北辰。稍觉披香歌吹近,龙骖日暮下城闉。

72、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73、谁得东君信,风生十万家。

74、腊月廿四夕,冷坐梅花州。

75、赏析:“立春”为正月节,“立”为月建的开始,春木之气始至,故称为“立”。“下直”是下班、歇班的意思,公务结束,回家休息。“禁闱”指宫内或朝廷。

76、半夜新春入管城,平明铜雀绿苔生。

77、韩愈庭楸止五株,共生十步间。各有藤绕之,上各相钩联。下叶各垂地,树颠各云连。朝日出其东,我常坐西偏。夕日在其西,我常坐东边。当昼日在上,我在中央间。仰视何青青,上不见纤穿。朝暮无日时,我且八九旋。濯濯晨露香,明珠何联联。夜月来照之,蒨蒨自生烟。我已自顽钝,重遭五楸牵。客来尚不见,肯到权门前。权门众所趋,有客动百千。九牛亡一毛,未在多少间。往既无可顾,不往自可怜。金陵怀古许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橘诗冲飙发陇首,朔雪度炎洲。摧折江南桂,离披漠北楸。独有凌霜橘,荣丽在中州。从来自有节,岁暮将何忧!。

78、早梅迎雨水,残雪怯朝阳。

79、土牛呈岁稔,彩燕表年春。

80、小园半夜东风转。吹皱冰池云母面。晓披阊阖见朝阳,知向碧阶添几线。

81、巧胜金花真乐事,堆盘细菜亦宜人。自惭白发嘲吾老,不上谯门看打春。

82、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83、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84、梅花丈人行,柳色少年时。

85、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86、六花度腊悭呈瑞,二麦何饱食新。

87、独怜诗酒兴,早较昨宵多。

88、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89、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帖绣楣。

90、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91、索莫两年春事,小窗卧听东风。

92、春立于“冰雪莺难至”时,所谓“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春就在冰雪中静静地培育。不待冰消雪释,便“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了。

93、俎菜堆生叶,闺裳剪薄罗。

94、睦邻如有使,传语大梁人。

95、繁茂的枝叶,并非自然生成,而是裁剪而出,纸剪的彩花随着剪刀的剪切一朵朵舒展开来。触摸一下彩花的枝条,虽然可以乱真,但是你要摘取它的花蕊,岂知竟是假的。然而,当秋风袭来、花木摇落之际,彩花的枝叶却依旧像春天初发之时一样茂密如初,未见疏落。请问桃花和李花,在你们的同类之中杂进了彩花,并且达到了假可乱真的地步,你们做何感想和打算?

96、王家非我腊,天祐是臣年。

97、十载东都客,春盘种种春。

98、赏析:古称“立春”春气始而建立,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壤逐渐解冻。《岁时风土记》:“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为小幡,谓之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南朝·陈·徐陵《杂曲》:“立春历日自当新,正月春幡底须故”。开篇用典,妥帖自然,不露痕迹,正是“使事如不使也”。

99、未转头间犹是腊,一弹指顷便为春。

100、底处春来早,依依傍日华。

101、词作借春天花期没定准的自然现象,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国事与人生的忧虑。这也是辛词善于以比兴之体寄托政治感慨的一个特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