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树:杭州西湖孤山的梅花成林。
2、《红楼梦》咏红梅花(花字)——(清)曹雪芹
3、挟取笔端风雨,快写胸中丘壑,不肯下樊笼。
4、探梅冒雨兴还生,石迳铿然杖有声。
5、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6、纸张独眠春自在,漫劳车马笑人忙。
7、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8、“长忆曾携手处"”两句,是第五层,其中“千树压西湖寒碧”是词中的名句,境界幽美,词语精工,冷峻之中透露出热烈的气氛;
9、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10、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11、《暗香》、《疏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咏物词,曾被誉为姜夔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关于这两首词的题旨,过去有许多说法,但都难以指实。实际上,这两首词只不过是借物咏怀、即景言情的抒情诗,写的是作者所见所感,寄寓个人身世飘零和昔盛今衰的慨叹。
12、《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13、《墨梅》——(宋)朱熹
14、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15、【姜夔暗香】《早梅》——(清)宁调元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7、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18、这首词句句写梅,实则并非单纯咏梅,却句句不离梅,写法非常独特。正如张炎在《词源》中所说:“所咏了然在目,且不留滞于物。”这正是姜夔词“清空”特色的所在。
19、《丁卯新正三日写梅》——(明)李日华
20、姜夔虽然不是一个自觉的隐士,但他一生布衣,辗转于他人篱下,晚年自认为是一个孤独的体验者,应该也在情理之中。所以,当他寄居在范成大府上,以“暗香”和“疏影”为题咏梅时,所浮现出来的第一种感觉,应该便是对林逋幽独人生的认同了。
21、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谒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
2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3、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24、《西湖梅》——(元)冯子振
25、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26、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
27、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28、檀口粉肋含笑语,春风拂拂为开怀。
29、宋词里的庭院,花草树木繁茂,这些迷人的景物,又使庭院吸引来各种鸟雀、小动物和昆虫,四季更迭,形成了一个自然而宜人的小生境。
30、飘然底事春到,先我逐孤鸿。
31、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32、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33、建筑理论家拉普卜特认为:“人类住宅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领域的界定。”宋代的民居庭院就是由建筑、围墙和大门围合起来的一个空间系统,其中院落可能处于房前屋后,也可能处于住宅中心。
34、【姜夔暗香】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35、不论庭院大小,必有道路,其可称为庭院之脉络。不同的庭院道路布置往往不同,或多或少,或曲或直,或整饬或自然。
36、下片写身世之感。“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句,化用陆凯折梅寄远人的典故,寄寓了独处异乡的寂寥无助之情。这里,通过刻画词人的心理变化,来写情感的起伏:他独居异乡,十分孤寂;看到梅花开放,便想到折梅寄远,但随即又想到路远山高,风雪阻隔,难以寄达,心情增加惆怅。这里,隐约透露出那位女子已经嫁人,他们之间的阻隔已不止是距离,还有一种无形的隔膜。他只有借酒消愁了,“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他对着酒杯流泪,不由得又回忆起那段往事——“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37、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38、梅花得意占群芳,雪后追寻笑我忙。
39、《梅花》——(唐)崔道融
40、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41、酒人得此添狂兴,诗句从天泼下来。
42、《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北宋)王安石
43、院落半晴天,风撼梨花树。人醉掩金铺,闲倚秋千柱。
44、姜德明,宋代诗人,代表作:
45、您的文字深深感染淘诗啦!
46、梅花可以充当感情的信使,穿过遥远的空间,将两个人联系在一起。但这枝梅花还能穿越漫长的时间,将已经衰老的生命和一段逝去的爱情联结起来吗?
47、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48、门是庭院的起点,犹如戏剧的序幕和文章的开头。作为入口,它是公共领域和私人空间分界线上的重要结点。
49、南乡子·冬夜 / 黄升
50、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
51、檐外双梅树,庭前昨夜风。
52、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53、《次韵中玉早梅》——(宋)黄庭坚
54、姜夔的词境独创一格,艺术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也别出心裁。他善于用联觉思维,利用艺术的通感将不同的生理感受连缀在一起,表现某种特定的心理感受;又善于侧向思维,写情状物,不是正面直接刻画,而是侧面着笔,虚处传神。
55、“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所感叹的正是激情的衰退。十年后,姜夔孑然一身,离开了合肥,就只能看到漂落的梅瓣了。南朝陆凯思念范晔,作诗云:
56、这是一个关于意志自由的故事,是一种绝对的无所顾忌,和陆凯的折梅寄情一样,也只属于一个遥远的年代。
57、好是橘封千户,正恐楼高百尺,湖海有元龙。
58、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樽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59、《寒夜》——(宋)杜耒
60、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61、韵宜禅榻闲中领,幽爱园扉破处行。
62、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63、耐得人间雪与霜,百花头上尔先香。
64、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
65、——晏殊《浣溪沙》
66、雪深春尚浅,一半到家开。
67、宋词中提到井时有时以“金井”一词出现,且当时人们喜在井边种植梧桐,因此“井”与“梧桐”又总是两两出现。
68、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69、——邓剡《浪淘沙》
70、袖手看飞雪,高卧过残冬。
71、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72、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
73、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74、这笛曲大概是《梅花落》,悠扬、缠绵,略带忧伤的曲子,在梅花影下翩飞,如此美妙。“算几番照我”,说明这种场景不止一次,也暗示出词人与情人共度好几段快乐的时光,惟其如此,那个女子才让他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75、——苏东坡 《蝶恋花·春景》
76、而姜夔,才华满腹,却经年不第,因人生失落而深感寂寞,恰似冬日凋尽繁华,只剩下无边的寒冷。因此,姜夔的梅花虽然也有暗香疏影的韵致,但它却只是逃出“清寒”的一个期待,是被孤独呼唤而来的。
77、攀摘:指爬到高处摘取下来。
7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79、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80、最新公告:淘诗词为践行“诗意中国,甘为拾柴人”拟在全国34个省市区建立诗友会,截止目前已建诗友会有:北京(吴铮),广西(李冰,黄绪明(副会长)),山东(许文丽),山西(段爱丽),安徽(李家灵),吉林(刘文辉),江西(付云帆),河南(姚新征,宋高玉(副会长))更新中……
8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82、姜夔(1155年一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南宋音乐家、词人。姜夔怀有忧国忧民之心,却屡次应考而不第,一身抱负无处施展,一生困顿,以布衣终身。他对当时的政治非常不满,并对辛弃疾抗金的事业予以支持。姜夔多才多艺,娴通音律,善吹箫弹琴,能自创曲谱,他的词作格律严密,以空灵含蓄享誉于世。著有《白石道人歌曲》。
83、“秋千”一词在宋词中反复出现,说明它在宋代应当是民居庭院中的普遍设施。
84、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85、是的,但与林诗的宁静和谐相比,“千树压西湖寒碧”显得有些紧张,并在紧张中透露出悲壮的气息。“压”,既表达了一种无所畏惧的气概,同时也是一种挑战的姿态。
86、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87、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所著《依然旧时明月》以散文化语言解读唐诗宋词,用优美的文笔体验古典诗歌中的细腻温情:“那一轮浸润过唐宋风流的月,正是我们永恒的精神故乡。”
88、《梅花绝句(之—)》——(宋)陆游
89、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90、安书莲幕欣频到,庆事花城喜屡逢。
91、空虚中的温情,注定了将成为一种激情体验,它使人留恋,但转瞬即逝。曾经红梅舞动的“江国”,已经永远沉寂在寂寞中,被纷纷扬扬的夜雪所淹没。“渐老”的诗人只有怀念,怀念一个更加古老的往事:
92、《冬词》——(元)郭钰
93、开篇几句,由清美的月色引出对往事的追忆。也许,当年它与合肥女子同在月下赏梅,女子唱他的词,他在梅边吹笛以伴奏。这笛曲大概是《梅花落》,悠扬、缠绵,略带忧伤的曲子,在梅花影下翩飞,如此美妙。“算几番照我”,说明这种场景不止一次,也暗示出词人与情人共度好几段快乐的时光,惟其如此,那个女子才让他刻骨铭心,难以忘怀。“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二句,承上写折梅往事。这里,在月色、梅影中又加上一“玉人”,不待刻画女子外貌,读者心中已勾画出一位高雅、多情、柔美的绝色美人。“玉人”、“梅花”两两相映,梅即是人,人即是梅。
94、姜白石之词高则高矣,惜其用意不用力,格调之高,殊有人能出其右,然内容贫乏,无甚可取。比之稼轩,弗如远也!暗香、疏影为其自度曲,音律和谐,格调高雅。置之南宋名家,亦难掩其光华。玉田、梦窗、草窗之流,难觑其项背。王国维对姜夔这首暗香有高评,楼主可以看看。至于南宋词坛二窗,王静安如是说:“平生最厌”
95、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96、无闷·冬 / 周邦彦
97、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98、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99、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100、水满池塘花满枝,乱香深里语黄鹂。
101、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