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2、这首诗以一个七岁小孩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的极为生动活泼。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5、《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您说有三个音节?我们汉语每个字都是单音节,我估计您说的是韵脚吧,这首诗韵脚三个字为鹅,歌,波。放在今天您可能认为不押韵,那是因为古今音韵有差别
6、咏鹅》是唐朝诗人骆宾王写的一首“咏物诗”,相传是其七岁诗的作品,骆亦因此被目为“神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9、0睡前故事丨0海豚传媒丨0皮特猫系列
10、【咏鹅古诗】咏鹅 (唐)骆宾王
11、鹅,高昂着头颈朝着天,唱着歌。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动在绿水上,红色的鹅掌划动着清清的水波。
12、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桨一样。
13、0安全教育丨0治愈故事丨0乐乐趣出版
1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5、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潍坊文华小学一年级7班的黄靖涵,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古诗是《咏鹅》。请大家跟我一起背诵哦~
16、情绪管理丨青豆书坊丨疗愈系故事
17、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8、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9、小朋友们我们下次再见哦!
2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1、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22、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23、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24、民间故事丨疗愈故事丨暖房子(1)
2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6、(作者)骆宾王(朝代)唐
2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8、奇先生妙小姐系列丨暖房子系列(2)
29、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30、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31、大家有机会可以观察一下,鹅在叫的时候和鸡不同,鸡的脖子比较短,叫的时候脖子伸得直直的,而鹅的脖子比较长,叫起来的时候会有一伸一缩的样子,这就是曲项。说明诗人对鹅的观察是很仔细的。
32、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33、??有志者·跟我来??
34、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36、脖子、白毛、红掌。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白话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桨一样。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试试骆宾王,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37、《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共四句,分别写鹅的鸣叫、鹅的样子以及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38、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39、鹅,弯弯的脖子对天唱着歌。一身白毛浮在绿水上,一对红掌拨起清水波。
40、“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可以增强我们的记忆力,读诗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读诗可以培养我们高尚的情操......
4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2、译文:镜湖水面如明镜,您四明狂客归来荡舟尽豪情。古代曾有王羲之写《黄庭经》向山阴道士换鹅的韵事,您到那里一定也有这样的逸兴。
4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4、咏鹅,悯农,春晓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下面欣赏诗歌……(由歌字相联)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下面朗诵诗歌的是谁呢(由谁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下面我们来一起听听春晓的声音(由声音)在以上每句诗前面,可以用几句话介绍诗的情况比如骆宾王七岁时写的鹅,悯农就是告诉我们小朋友节俭,春天来了,爱学习的小朋友不会睡懒觉等等。
45、诗意《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共四句,分别写鹅的鸣叫、鹅的样子以及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原文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46、译文:柳州城南连接着四通八达的渡口,峒人服饰不同言语不通无法亲近。回家去的人拿青箬竹叶裹着盐巴,赶集来的人用绿色荷叶包着食品。用鹅毛装填被褥抵御冬寒,以鸡骨占卜年景祭拜水神。为判决案件要靠翻译发愁,真想脱掉官府当纹身峒人。
4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48、观村童戏溪上年代:(宋)作者:(陆游)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稚子弄冰作者: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牧童词李涉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49、诗的这前两句,诗人先写了眼睛看到的鹅,再写了耳朵听到的鹅的叫声,这种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我们在描写一种动物的时候,也要学会调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就像这里的视觉和听觉,这样描写动物,就会显得生动活泼了。
50、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5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2、【咏鹅古诗】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在诵读古诗词的时候,必定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5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4、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
55、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56、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57、它们在水中游来游去,洁白的身体浮在绿水中,红红的鹅掌向后轻轻拨动着清清的河水,荡起一片涟漪。这是一幅多么轻松、快乐、自由,多么纯真美丽的画面啊!这是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他们认识生活的开始,尤如小鸟冲向大自然,多么欢畅。它让我们体会到了童心的童趣,纯洁了我们的心灵。
58、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用三个“鹅”字写出了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了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
59、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60、下面罗列了1—4年级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
6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62、yǒngétángluòbīnwáng咏鹅唐骆宾王ééé鹅,鹅,鹅,qūxiàngxiàngtiāngē曲项向天歌。báimáofúlǜshuǐ白毛浮绿水,hōngzhǎngbōqīngbō红掌拨清波。
63、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64、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65、鹅儿唼喋栀黄嘴,凤子轻盈腻粉腰。
66、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67、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68、(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侯侯老师读的古诗)
69、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70、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71、 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72、鹅,鹅,鹅,弯曲着脖子向天空唱着歌。洁白的羽毛在碧绿的水面上浮动着,红色的脚掌在水里划动着清澈的水波。
73、咏鹅不是李峤所写。《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是唐代诗人骆宾王七岁所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7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75、骆宾王,字观光,与王勃、杨炯和卢照邻并称为初唐四杰。
7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77、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78、红 掌 拨 清 波 。
79、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80、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81、0绘本手作丨0动脑思考丨0提升想象力
8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8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84、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85、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86、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
87、鹅 , 鹅 , 鹅 ,
88、以上是写鹅在陆地上行进中的情形,下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的情形。小诗人用一组对偶句,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叙鹅群戏水的情况。鹅儿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却是绿的,“白”“绿”对照,鲜明耀眼,这是当句对;同样,鹅掌是红的,而水波是青的,“红”“青”映衬,十分艳丽,这也是当句对。而两句中又“白”“红”相对,“绿”“青”相对,这是上下对。这样,回环往复,都是对仗,其妙无穷。
89、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90、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91、咏鹅是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写的一首诗。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9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9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94、一身雪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波。
9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96、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97、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98、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99、据说这首小诗是骆宾王七岁时所作。头一句三个鹅字,写出了孩子们初见鹅时的惊喜。接下来的三句话,写活了鹅的神态。那一群白鹅悠闲地游来,正昂着颈高叫着,像是在谈天,像是在以唱,更像是在向天歌唱。
100、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01、一群白鹅在水中嬉戏,脖儿弯弯,朝着天空快乐地唱着歌儿呢。洁白的羽毛浮在水面,红红的蹼儿欢快地拨弄着清清的池水,水面泛起了层层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