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写离骚【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11 10:38:30

1、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

2、杨之光屈原书法对联

3、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4、(欲入朝廷不被接纳反受指责啊,我于是退出来重新整理当初的衣服。①进:进身于君主之前,即进仕。②不入:不被君王所用。③离:通“罹”,遭受。④尤:过失、指责。⑤退:离去。⑥初服:指未出仕前的服饰,比喻原先的志向。)(这是写屈原再次入朝受挫。愚蠢的楚王“不知忠臣之分”,奸佞的小人容不下方正之人,屈原“进不入”而且又遭受新的诋毁诬陷,报国无门请缨无路,终于拿定了主意:“退将复修吾初服”。虽然不得不退出仕途,但是仍然不改初衷。这是碰壁之后的退让;这是不计功利得失的倔强。)

5、具体来说,第一步“自炫装扮”的语句有“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薜芷兮,任秋兰以为佩”等;第二步“表达怨慕嫉恨之情的语句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等;第三步爱情的表白有“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6、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面情绪的抒发定下了基调。

7、由于诗人无比的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全诗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荡荡,不见端绪。但是,细心玩味,无论诗情意境的设想,还是外部结构,都体现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匠心。

8、光阴似箭我好像跟不上,岁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

9、(哪有方枘和圆凿能够相合的啊?哪有道不同而能够相安?①方:即方枘、榫头。②圜:yuán,通“圆”,圆凿,受榫头的穿孔。③周:合。④孰:何。⑤异道:不同道。)

10、世道黑暗使人眼光迷乱,谁又能够了解我们底细?

11、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12、在这一段文字中非常完整的保留了楚地祭祀歌舞的场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女巫们在祭祀仪式上,一面准备好用蕙兰桂椒制作的祭品,一面手持香草,或许身上也缀满鲜花,在纷繁的音乐声中尽情地歌舞,目的就是使神灵体会到快乐的气氛。

13、话题“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

14、姐姐对我遭遇十分关切,她曾经一再地向我告诫。

15、【屈原写离骚】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沬。

16、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17、显然,我们可从这里发现,虽然屈原是楚国贵族,是个士大夫,可他在流放期间对劳动人民的深入接触,他深深的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所以,在他的诗歌里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这句话就表现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18、班固:离犹遭也,骚犹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19、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

20、我拿菌桂枝条联结蕙草,胡绳搓成绳索又长又好。

21、“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才附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22、(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变心啊,难道我的志向可以因受挫而改变?①体解:分解人的肢体。古代酷刑之一。②惩:受创而改变。)

23、花椒专横谄媚十分傲慢,茱萸想进香袋冒充香草。

24、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谢变化有常。

25、(最后四句,作者再次重申自己“独好修以为常”。“独”字表现出作者认定自己的原则是正确的并甘愿为之付出一切的自觉态度,带有一点自豪的味道。“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诗人坚持真理,坚守节操,获罪群小,深知后果,但美政之愿,存君兴国之志,至死不渝。诗人的自知之明、自谋之熟、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

26、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27、而且,《离骚》采用民间祭歌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让神灵对自己的世俗遭遇给予一个公正的裁决,让自己悲伤的心灵得到慰藉。可以说,《离骚》之所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因为它是屈原以“楚地巫术祭歌”为源头活水,是一部具有强烈巫术祭歌色彩的伟大诗篇。

28、*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

29、这个世道混浊善恶不分,喜欢嫉妒别人抹煞所长。

30、《九歌》不仅是楚地民间祭歌,而且还是感情浓烈的情歌。在其中,有很多感情的表白,是楚地人民根据自己的日常体会,在巫术祭祀仪式上采用的一种取媚神灵的祭祀手段,它不仅表现为婚姻事实,而是表现为“人神恋爱”,表现为对对方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

31、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茞!

32、离骚中写屈原自己虽然有良好的美德但是也要不断,加强修养的句子是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离骚》是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33、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

34、为什么,为什么你不任用风华正茂的贤者,废弃污七八糟的小人?为什么,为什么你不改变已经过时的法度?驾着龙马,飞快地向前猛奔!来!我给你充当向导。沿着康庄大道走向幸福与光明。忆往昔,我三代先王的德行是那么完美精纯,一丛丛芳草鲜花簇拥着他们。那时节啊,花椒与桂树层层相间,哪里只是蕙草与白芷散发芳芬?哦!唐尧和虞舜是多么正大光明,他们遵循着正道,向着光明迈进。

35、《小雅·无将大车》:无将大车,祇自尘兮。无思百忧,祇自疧兮。

36、他们灵光闪闪显示神灵,巫咸又告诉我不少佳话。

37、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38、屈原在《离骚》中以“,”两句表现他嫉恶如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体现了他睥睨邪恶,宁折不弯的人格魅力。

39、他“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40、(我只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可早上进谏而晚上即遭贬黜。①虽:唯。②好:hào,爱慕、崇尚。③修姱:修洁而美好。姱,kuā。④鞿羁:jījī,喻指束缚、约束。鞿,马缰绳。羁,马笼头。⑤謇:jiǎn,古楚语的句首语气词,无实在意义。⑥谇:suì,谏诤。⑦替:废弃、贬黜。)

41、我命令羲和停鞭慢行啊,莫叫太阳迫近崦嵫山旁。

42、路途多么遥远又多艰险,我传令众车在路旁等待。

43、我以先圣行为节制性情,愤懑心情至今不能平静。

44、寒浇自恃有强大的力气,放纵情欲不肯节制自己。

45、对草木好坏还分辨不清,怎么能够正确评价玉器?

46、“宁溘死以流亡(随水流而消逝)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表现其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47、趁着我的佩饰还很盛美,我要周游观访上天下地。

48、【屈原写离骚】这一形象也是追求光明和真理的美好形象,体现了诗人坚持正义的刚毅不屈的伟大精神。他坚信真理和正义的存在,虽然“路曼曼其修远兮”,但他始终是“上下而求索”。他清楚地知道,他的高洁的品格,以及超群拔俗的崇高理想,都“不同于今之人”,因而招致“谣诼”诽谤,遭受种种迫害打击。

49、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50、长大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51、“来吾导夫先路”“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52、(世俗本来是适合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恣意胡为。①固:本来。②时俗:世俗。③工巧:善长于取巧。工,善于,擅长。④偭:miǎn,背向,“面”的反义词,引申为违背。⑤规矩:圆曰规,方曰矩,喻指国家法度。⑥错:通“措”,施政的举措、措施。“偭规矩”与“改错”二者同义反复。)

53、根据《史记》屈原传记载,《离骚》作于张仪到楚国之前,那时屈原尚未被流放。据此可知,这个“离”不是空间距离上的离别。诗中有句云:“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可见,“离”字指离心,也就是被楚怀王疏远,不再得到信任。

54、在对《离骚》的结构,情节,意象,语言等进行分析以后,我们基本可以确定,《离骚》在形式上正同于以《九歌》为代表的民间巫术祭歌。可以说,没有民间巫术祭歌,就没有《离骚》,即《离骚》的源头活水不是《诗经》以及其他先秦文学典籍,而是楚地特有的巫术祭歌。

55、王逸:离,别也;骚,愁也。

56、佩着五彩缤纷华丽装饰,散发出一阵阵浓郁清香。

57、释文: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58、旋风结聚起来互相靠拢,它率领着云霓向我迎上。

59、寝宫中爱妃郑袖娓娓道来:“大王,张仪乃人中之龙也,此次他背叛秦国,千里迢迢来投靠我们楚国并献丰厚的礼物作为信物,想必是诚意要侍奉大王。大王定要重用此人。”

60、「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61、上指苍天请它给我作证.一切都为了君王的缘故。

62、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63、《鲁颂·有駜》:鼓咽咽,醉言舞,于胥乐兮……君子有谷,诒孙子,于胥乐兮。

64、我找来了灵草和细竹片,请求神巫灵氛为我占卜。

65、(言自己因为“进不入”,于是裁制芰荷,集合芙蓉,以为衣裳,用被服香洁比喻自己修身养性,品德愈益高洁。从此句起对“初服”进行具体申述。)

66、屈原心灰意冷了,萌生了离开这个世界的想法。但他难舍难离祖国的怀抱,他左思右想,最终还是决意离开了这片土地。临终前,他写下了《怀沙》绝笔诗,然后,抱着一块石头投入汨罗江自尽,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情诗。这一天正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日,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67、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68、(人生各有各的乐趣和爱好啊,我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①民:人。②好修:爱好美,比喻修身养性。③以为常:认为是常规。)

69、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

70、我调度和谐地自我欢娱,姑且飘游四方寻求美女。

71、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72、遥望华丽巍峨的玉台啊,见有娀氏美女住在台上。

73、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这就是说,《离骚》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

74、折下玉树枝叶作为肉脯,我舀碎美玉把干粮备下。

75、“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志向)之所惩(受创而改变)?”表现其忠贞不渝。

76、她说“鲧太刚直不顾性命,结果被杀死在羽山荒野。

77、《离骚》中,屈原强调人们各有各的快乐,而自己把修身养性为常事来做的两句是“,”。

78、我心中犹豫而疑惑不定,想自己去吧又觉得不妙。

79、《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

80、制芰荷①以为衣兮,集芙蓉②以为裳③。

81、十月最深情的一首唐诗,其中一句可谓家喻户晓,读过的人无不落泪

8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表现其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83、我已经栽培了很多春兰,又种植香草秋蕙一大片。

84、商汤夏禹态度严肃恭敬,正确讲究道理还有文王。

85、我并不难于与你别离啊,只是伤心你的反反复复。

86、其次,在《离骚》中出现的香草共有十八种:江蓠,芷,兰,莾,椒,菌,桂,蕙茝,荃,留荑,揭车,杜衡,菊,薜荔,胡绳,芰,荷,芙蓉。这十八种香草,有11种与《九歌》中出现的香草是相同的。显然,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来自同一种自然观,因为在初民眼中,巫术与祭祀用品都是神圣的。

87、为什么这样美好的琼佩,人们却要掩盖它的光辉。

88、(古代文学)考研《通关秘籍》(现代文学)考研《通关秘籍》(当代文学)考研《通关秘籍》(外国文学)考研《通关秘籍》(文学理论)考研《通关秘籍》(古代汉语)考研《通关秘籍》(现代汉语)考研《通关秘籍》(语言学纲要)考研《通关秘籍》(比较文学)考研《通关秘籍》(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通关秘籍》(中国文学批评史)考研《通关秘籍》(西方文论史)考研《通关秘籍》(民间文学)考研《通关秘籍》

89、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

90、课文节选的这部分主要叙述作者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众人的猜疑和造谣中伤,君主也疏远了他,他一方面表明誓死决不就此退缩,和蝇营狗苟的小人们同流合污,一方面设想自己要隐退,同时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的美好的德行。

91、他们都能选拔贤者能人,遵循一定准则不会走样。

92、第四部分:由于诗人的特立独行,立即引起世间庸人的馋毁,从而使诗人再一次遭遇挫折,诗人陷入孤独绝望的境地。但诗人依旧矢志不屈,甘愿“伏清白以死直”,也不愿意屈服认同世俗:“背绳墨以追曲”。

93、由于可靠史料的缺乏,要解决这个问题,从这首诗本身找证据是好办法。诗中有这样的诗句:“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自疏”意味着主动的态度,不是“被放”。

94、第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95、傅说拿祷杵在傅岩筑墙,武丁毫不犹豫用他为相。

96、何琼佩之偃蹇兮,众薆然而蔽之。

97、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

98、宁溘死①以流亡②兮,余不忍为此态③也!

99、第一章(被贬)53行:诗人从自己的家世和出生写起,回顾了自己有生以来的努力、追求、奋斗以及所遭受的失败,满腔悲愤地表述了矢志不渝的精神和九死未悔的态度。

100、话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101、《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