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简介【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12 16:35:11

1、(唐诗三百首17)王翰《凉州词》

2、【李煜简介】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3、(唐诗三百首51)祖咏《终南望余雪》

4、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5、一千多年前,汴梁的明月小楼,一个孤独的守望者,总是倚在长亭香榭处独自凭栏,默默无语。传说,他生来就是一副帝王之相——重瞳、骈齿。传说,他生于七夕,而离世的那一天,上天也为他选在了七夕这一天。传说,他死状惨烈,身如弓状,心尖,指的是南国的方向。李煜:人生不过一场春花秋月

6、有旧时的欢乐”花月正春风“,才有今日之愁苦”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7、我对南唐后主的词都十分喜爱,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病起题山舍壁》、《病中感怀》、《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一斛珠·晓妆初过》、《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等。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下面就来欣赏一下这首词。

8、被俘后,在开封被封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史书上说赵光义多次强留小周后于宫中。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骂,李煜在痛苦郁闷中,写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古代画家还绘有《熙陵幸小周后图》,明人沈德符《野获编》中:“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额不胜之状”。元人冯海粟就在图上题诗:“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小周后乃大周后娥皇的妹妹,后被封为郑国夫人,并被规定定期进宫参拜。小周后是个绝色美女,宋太宗赵炅垂涎其美丽。)

9、著名词人李煜词中有“沈腰潘鬓消磨”一句,指的便是沈约。后来,明代诗人夏完淳也有“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之诗句,这个细腰男子指的也即沈约。

10、他登上了北上汴梁的渡轮,从此便是“故土故人后抛,顷刻间孤零人在万里天外”。

11、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蹙双黛螺。

12、③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他的词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

13、(唐诗三百首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4、(唐诗三百首14)张九龄《感遇其四》

15、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榭亦荒凉。

16、 这首词可以说是李煜的代表之作,也堪称是宋词中的名篇。李煜在三年的囚禁生活中,屈辱辛酸,终日以泪洗面,最后被宋太宗毒药害死。这首词因此可以看作是他的临终绝笔之作。

17、“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很多研究者都指出,这一句是从杜甫的《曲江对雨》诗中点化而出,那诗句说“林花著雨燕支湿”意思是说,这红花经了雨水一浇灌,感觉好像是胭脂被打湿了一样,不仅给人带来了视觉上的惊叹,也给人甚至带来了触觉,还有味觉上的一种鲜明的刺激。杜甫的诗已经写的够好了,可是经过李煜的一番点化之后,变成了“胭脂泪,相留醉。”本来只是胭脂湿,现在变成了胭脂泪。我们都能想象得到,在这寒雨当中,那红花的萧瑟之感,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什么说“胭脂泪,相留醉”呢?这个醉可不是喝醉的醉,而是伤心之后魂断的迷醉。所以我们说李煜的确却是写愁的高手,多亏了他有着如椽一般的巨笔,才能将他内心的这番苦愁给它描写出来。

1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咋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9、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20、(唐诗三百首35)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21、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22、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23、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后世影响甚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他还极力推广了澄心堂纸,与与大周后一同修补了《霓裳羽衣曲》。

24、公元971年秋,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去宋朝进贡,被扣留在汴京。974年,李煜请求宋太祖让从善回国,未获允许。李煜思念之深,常常痛哭。

25、李煜等南唐君臣后妃,一律白衣纱帽,跪拜于地。

26、降宋后,随他而来的家仆生活用度皆由他来负担,连想要饮酒化解愁肠都得经过太宗的允许,想来他是第一次感受到物质上的贫瘠所带来的折磨吧!

27、他背叛了她,是残酷的事实。

28、李煜虽然在政治上无能,但在文艺创作上造诣颇深,他工书善画,精通音律,尤善于词。他一生创作许多词,曾存诗集,但已流失,可以确定的仅有三十八首。数量虽少,但他足以凭这些词作傲视文坛了。

29、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李煜的两首词,而且我还强调在李煜做帝王的时候,他所创作的很多词词藻都非常的艳丽。因为那时候他写作的对象主要是宫庭的生活,这样一种写作的痕迹。在这首词里也体现了出来。

30、(唐诗三百首68)王维《洛阳女儿行》

31、李煜的词的风格可以以975年被俘分为两个时期。他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

32、相传,七夕之日,后主在府邸之中,令随行宫人们作乐,声闻于外,又因词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句为太宗所恶,被太宗赐下含牵机药的毒酒,这首《虞美人》遂成为其绝命之作。

33、(唐诗三百首29)孟浩然《春晓》

34、开宝五年二月,内史舍人张佖主持礼部贡举,录取进士杨遂等三人;清耀殿学士张洎称张佖遗漏了很多人才,李煜便命张洎对落第之人进行复考,又录取了王伦等五人。直至南唐亡国的开宝八年二月,李煜还举行了南唐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录取进士张确等三十人。

35、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宋太宗闻之大怒。据宋代王铚的《默记》记载,李煜最后因写《虞美人》而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牵机药一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李煜死后,葬洛阳北邙山,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而去。

36、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于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今南京)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37、叶寒,喜欢文字,愿用它支撑自己的生活和灵魂!

38、(唐诗三百首7)宋之问《渡汉江》

39、若是处在清平盛世,李煜或许会成为一代仁君,然而乱世之中,他的仁慈宽厚却终究没能守住他的国土,护住他的国人。

40、在风格上有独创性。花间词和南唐词,一般以*婉密丽见长,而李煜则出之以疏宕,如《玉楼春》的“豪宕”、《乌夜啼》的“濡染大笔”、《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虞美人》的“自然奔放”,兼有刚柔之美,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

41、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

42、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开宝四年(971年)11月,李煜派遣其弟郑王李从善(此时封郑王)。去北宋进贡。于是始去唐号,改印文为"江南国主印",赐诏乞呼名,从之。

43、南唐朝野自李煜即位以来,都充斥着一种悲观颓丧的气氛,江河日益颓废,加之词人李煜身上所散发出的忧郁文人气质,都无一不昭示着南唐的覆灭,虽然即位之初,为重振人心、确立威信,李煜重用旧臣,稳定高层重心,在经济、政治、军事也做过努力,但是收效甚微。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李煜,想做一个毫无羁绊的隐士,却偏偏钟爱奢荣。登基即位不思朝政,吟词舞墨,夜夜笙歌,自削国号,向虎视眈眈的赵匡胤连年纳贡,妄凭长江天险,以图苟安。这样软弱的帝王,

44、(唐诗三百首56)王昌龄《春宫曲》

45、973年,宋太祖令李煜去开封,他托病不去,宋太祖遂派曹彬领军队去攻打南唐。此时的李煜仍对宋王朝抱有幻想,希望通过纳贡保全自己父兄的基业,一面派兵消极抵抗,一面向宋太祖求和。然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宋太祖与吴越王南北夹攻,兵至金陵。

46、(唐诗三百首22)孟浩然《过故人庄》

47、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

48、当年十月,赵匡胤驾崩。赵光义即皇帝位,是为宋太宗。

49、(唐诗三百首69)王维《桃源行》

50、升元三年,李昪寻”根“续入大唐王朝家谱,自认唐宪宗子建王恪后裔,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51、可惜,彼时交到他手中的南唐江山早已千疮百孔。偏安于江南十九州,且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

52、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53、坐上皇帝的宝座让李煜有些意外,他本无心于权力的追逐,却偏偏善诗文、工书画,丰额骈齿、一目双瞳,因为外貌奇伟,遭长兄太子李弘冀猜忌,李煜为避祸,醉心经籍、不问政事,自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无意争位。

54、李煜生于937年,卒于978年,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又称为李后主。李煜精通书法、工绘画,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55、(唐诗三百首41)李颀《古意》

56、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57、【李煜简介】一直到开宝八年(公元975年),李煜兵败降宋,南唐灭亡。整整38年,3代帝王,秦淮河默默见证着一个短暂王朝的繁华与没落。

58、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59、南唐保大十二年(公元954年),周世宗柴荣即位后,十一月,下诏征讨南唐。

60、(唐诗三百首44)李颀《琴歌》

61、(唐诗三百首38)李颀《古从军行》

62、李煜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文人,一个很有才华的词人,他很有情趣,也注重豪华的排场,书法、绘画和文章都很出色。但以做皇帝的角度而言,他没有豪气和统一天下的壮志,所以对于军事不感兴趣,即使有将领提出军事要求,他也是极力压制。南都留守林仁肇说,他愿意领兵几万人北上,收复旧地。林仁肇还为李煜拟好了开脱的理由:他起兵的时候,李煜就向外发消息说林仁肇叛变,让宋朝廷知道,以后假如事成得利的是国家,如果失败就杀他全家,李煜不必承担任何责任。就是这样已经为李煜想好托词的计划,他也没有同意,只知念佛、填词、醉生梦死,静候亡期的到来。

6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4、▲奇石研山传为后主旧物,后归米元章

65、(唐诗三百首11)张九龄《望月怀远》

66、975年(开宝八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李煜在忍屈负辱地过了三年的囚徒生活后,被宋太宗赵炅赐酒毒死。李煜不是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词人。李煜的词以被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作多描写宫廷生活与男欢女爱,香艳精致,才情蕴藉;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

67、北上汴梁的一艘巨大的轮船上,船桅高悬绣有“曹”、“潘”大字的帅旗。一名身着素面白衫、形容憔悴的男子正面南而立,默默凝视着笼罩在一片烟雨中的金陵城,一行清泪慢慢自瘦削的脸颊滑落。

68、”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69、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李煜此词即有将此调名标为《乌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70、▲李煜的墨迹流传很少,南唐画家赵幹《江行初雪图》上的一行标题被认为是他的真迹

71、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始工”。

72、(唐诗三百首20)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73、(唐诗三百首13)张九龄《感遇其二》

74、我有时会想,若他不是帝王,终身只作他闲散逍遥的皇子,会不会快活许多,但想必世上定然不会再有如《浪淘沙》《虞美人》那般惊才绝艳、凄婉动人的词句,我们也不会记得千年前有过那样一位“生为词宗,死为词魂”的帝王。

75、太平兴国三年(978)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厚葬洛阳北邙山。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76、http://www.hzcbzh.com/

77、并于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今南京)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78、这首词是描写一个少妇在晚春时节缱绻怀人,愁眉不展,百无聊赖的情怀。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写词中的女主人公触景生愁。词的下片描写女主人公绿窗孤处,百无聊赖的心情。

79、(唐诗三百首12)张九龄《感遇其一》

80、词境优美,感情纯真,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南唐亡国后,李煜被俘入宋,“日夕以泪洗面”,李煜直悟人生苦难无常之悲哀,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亡国破家的凄凉和悔恨;并把自身所经历的惨痛遭遇泛化,获得一种广泛的形态与意义,通向对于宇宙人生悲剧性的体验与审视,所以其言情的深广超过其他南唐词人。

81、中书侍郎韩熙载上奏李煜,认为狱讼自有刑狱掌管,监狱之地非皇上所宜驾临,请求罚内库钱三百万以资国用。李煜虽不听从,但也不因此发怒。后主入宋后,悲伤失意,常与金陵旧宫人写词,心情悲惋异常,难以抑制。噩耗传出后,江南父老有许多人都聚巷痛哭。

82、(唐诗三百首33)卢照邻《元日述怀》

83、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84、想来他那时被宋太宗深深忌惮的境遇,必然已是笔不敢写、口不敢言了吧,可内心苦涩又实在不吐不快,唯有借这两首伤春悲秋的词作聊作释怀。

85、李煜在政治上不是一个明君,在文学上却是一个文学家,诗人。其主要成就在诗词上,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如《长相思》,《浣溪沙》等。被俘后,比前期有很大突破,代表作有《虞美人》,《破阵子》,《浪淘沙》等。

86、那么我们的主人公李煜就顺应大局接下了这个南唐的烂摊子做起了皇帝。李煜当了皇帝之后,便给北方的宋朝写了一封《即位上宋太祖表》。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李煜接下来的的确是一个烂摊子,这个同时也表达了他无意做皇帝。这一点在以后的皇帝生涯中也能够体现,因为李煜的优柔寡断,使得他犯下了许多政治错误——该杀的不杀,不该杀的杀了,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点。不仅当皇帝的路没有能够走好,而且走得相当糟糕,尽管如此,但他在诗词史中的地位是非凡的。在亡国之后,他在汴京大书特书自己的亡国伤感之情,毫不畏惧。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豪迈思国之感,开创了词亦可抒情的先河。一首《虞美人》葬送了一代伟大的词人,但与此同时也造就了这位悲剧词人的千古流传。

87、只是南吴亡了,会有南唐,南唐之后,会有北宋,北宋之后,尚仍会有一个个王朝建立,历史的车轮永远滚滚向前。

88、你是不是理解成了“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那就错了。李煜的意思是“三春花开,中秋月圆,这美好的情景是何时结束的呢?过往的事,有多少还记忆犹新呢?”据史**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他后悔自己没有好好治理国家致使国破家亡而后悔,后悔过早结束了自己的春花秋月的日子。

89、(唐诗三百首18)王之涣《登鹳雀楼》

90、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91、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92、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正月初赵匡胤冕旒衮服,御驾宫城正门的城楼明德楼,接受曹彬统率的凯旋之师献俘。

93、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94、(唐诗三百首52)祖咏《望蓟门》

9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96、(唐诗三百首23)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

97、军事南唐国弱,面对强大的宋朝,李煜采用陈乔、张洎之策,坚壁清野、固守城池,以拖垮长途奔袭的宋军为防御策略。因此,南唐表面上臣服宋朝,暗中缮甲募兵,潜为备战。

98、李煜所属于的朝代叫做南唐,他是这个朝代的九五之尊,万众臣服.而且,李煜是这个朝代的最后一位国君.

99、李煜是五代十国南唐世系,李煜又叫李从嘉(961一975在位)享年42岁,所用年号是乾德,开宝。

100、李煜被封爵“违命侯“,极尽侮辱。

101、偏偏又心怀厚土,宽宏仁慈,满腔妇人之仁:广施善,修庙宇,虽不纳良谏,但对死谏大臣的犯上之言又可一笑置之,不加之罪,这在历史上历代皇帝中是从来没有的宽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