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闲情记趣【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12 16:50:31

1、折梗打曲之法:锯其梗之半而嵌以砖石,则直者曲矣。如患梗倒,敲一二钉以管之。即枫叶竹枝,乱草荆棘,均堪入选。或绿竹一竿配以枸杞数粒,几茎细草伴以荆棘两枝,苟位置得宜,另有世外之趣。若新栽花木,不妨歪斜取势,听其叶侧,一年后枝叶自能向上。如树树直栽,即难取势矣。

2、(四季花道)清明节——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3、贫寒之士,从起居饮食到衣服器皿再到房舍,都适宜俭省而雅洁。俭省的法子叫作“就事论事”。我爱喝点儿小酒,不喜欢布置太多菜。芸便为我置备了一个梅花盒:拿二寸白瓷深碟六只,中间放一只,外头放五只,用灰色漆过一遍,形状摆放犹如梅花。打开盏看看,就如把菜装在花瓣里似的:一盒六种颜色,二三知己聚会喝酒时,可以随意从碟子里取来吃,吃完了再添。

4、(四季花道)菊花的四个境界

5、得闲无情,有情无闲,唯悲而已。

6、芸曰:“必得不昧今生,方觉有情趣。”……”

7、|发送“书单”,你喜欢的各类书都在这里|

8、(四季花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9、方法1: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小字于丹直接关注

10、初至萧爽楼中,嫌其暗,以白纸糊壁,遂亮。夏月楼下去窗,无阑干,觉空洞无遮拦。芸曰:“有旧竹帘在,何不以帘代栏?”余曰:“如何?”姜曰:“用竹数根,黝黑色,一竖一横,留出走路,截半帘搭在横竹上,垂至地,高与桌齐,中竖短竹四根,用麻线扎定,然后于横竹搭帘处,寻旧黑布条,连横竹裹缝之。偶可遮拦饰观,又不费钱。”此“就事论事”之一法也。以此推之,古人所谓竹头木屑皆有用,良有以也。

11、(《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朗诵))

12、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道光二十九年(1849)王韬曾为书作跋,称赞此书“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

13、点缀盆中花石,小景可以入画,大景可以入神。一瓯清茗,神能趋入其中,方可供幽斋之玩。种水仙无灵璧石,余尝以炭之有石意者代之。黄芽菜心,其白如玉,取大小五七枝,用沙土植长方盆内,以炭代石,黑白分明,颇有意思。以此类推,幽趣无穷,难以枚举。

14、余与芸寄居锡山华氏,时华夫人以两女从芸识字。乡居院旷,夏日逼人。芸教其家作活花屏法,甚妙。每屏一扇,用木梢二枝,约长四五寸,作矮条凳式,虚其中,横四挡,宽一尺许,四角凿圆眼,插竹编方眼。屏约高六七尺,用砂盆种扁豆置屏中,盘延屏上,两人可移动。多编数屏,随意遮拦,恍如绿阴满窗,透风蔽日,纡回曲折,随时可更,故曰“活花屏”。有此一法,即一切藤本香草,随地可用。此真乡居之良法也。

15、萧爽楼有四忌:谈官宦升迁、公廨时事、八股时文、看牌掷色,有犯必罚酒五厅。有四取:慷慨豪爽、风流蕴藉、落拓不羁、澄静缄默。长夏无事,考对为会,每会八人,每人各携青蚨二百.先拈阄,得第一者为主者,关防别座,第二者为誊录,亦就座,余作举子,各于誊录处取纸一条,盖用印章。主考出五七言各一句,刻香为限,行立构思,不准交头私语,对就后投入一匣,方许就座。各人交卷毕,誊录启匣,并录一册,转呈主考,以杜徇私。十六对中取七言三联,五言三联。六联中取第一者即为后任主考,第二者为誊录,每人有两联不取者罚钱二十文,取一联者免罚十文,过限者倍罚。一场,主考得香钱百文。一日可十场,积钱千文,酒资大畅矣。惟芸议为官卷,准坐而构思。

16、【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惟每年篱东菊绽,秋兴成癖。喜摘插瓶,不爱盆玩。非盆玩不足观,以家无园圃,不能自植;货于市者,俱丛杂无致,故不取耳。

17、我的居室休闲,案头瓶花许多,芸说:“这样插花,能表现花在风晴雨露中各种姿态风韵,可谓精妙入神。然而画卷中也有草木与昆虫共同相处的方法,你何不仿效一下?”我说:“小昆虫徘徊不定,怎么仿效?”芸说:“我倒有个方法,恐怕始作俑而引起罪过呢!”我说:“你试说说。”芸说:“小昆虫死了不会变色,寻找螳螂、蝴蝶之类用针刺死,拿细丝线捆着它的脖子系在花草间,再整理它的脚足,或抱在花梗上,或踏在叶上,这样宛如活生生的小虫,不是更好么?”我很高兴,按她的方法去试验了,结果来看的人无不称绝赞美。如今在闺中寻找,恐怕未必有能够如此懂得我心思的人了。

18、所谓实中有虚,就是说在不通的院落里开门洞,用竹石映照空处,看上去有空间,实际没有;也可以在墙头设置矮栏杆,仿佛上面有月台,实际只是虚设。

19、若以木本花果插瓶,剪裁之法(不能色色自觅,倩人攀折者每不合意),必先执在手中,横斜以观其势,反侧以取其态;相定之后,剪去杂枝,以疏瘦古怪为佳;再思其梗如何入瓶,或折或曲,插入瓶口,方免背叶侧花之患。若一枝到手,先拘定其梗之直者插瓶中,势必枝乱梗强,花侧叶背,既难取态,更无韵致矣。折梗打曲之法,锯其梗之半而嵌以砖石。则直者曲矣,如患梗倒,敲一二钉以菀之。即枫叶竹枝,乱草荆棘,均堪入选。或绿竹一竿配以枸杞数粒,几茎细草伴以荆棘两枝,苟位置得宜,另有世外之趣。若新栽花木,不妨歪斜取势,听其叶侧,一年后枝叶自能向上,如树树直栽,即难取势矣。

20、|发送“共读”,千万书友等你加入|

21、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22、他与妻子陈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历经坎坷。妻子死后,他去四川充当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23、(四季花道)从插花艺术到对“花道”的理解

24、至于说园亭楼阁、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是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的学问了,实在一言难尽。

25、贫士起居服食以及器皿房舍,宜省俭而雅洁,省俭之法曰“就事论事”。余爱小饮,不喜多菜.芸为置一梅花盒:用二寸白磁深碟六只,中置一只,外置五只,用灰漆就,其形如梅花,底盖均起凹楞,盖之上有柄如花蒂。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盏视之,如菜装于瓣中,一盒六色,二三知己可以随意取食,食完再添。另做矮遍圆盘一只,以便放杯箸酒壶之类,随处可摆,移掇亦便。即食物省俭之一端也。余之小帽领袜皆芸自做,衣之破者移东补西,必整必洁,色取瞄淡以免垢迹,既可出客,又可家常。此又服饰省俭之一端也。

26、初至萧爽楼中,嫌其暗,以白纸糊壁,遂亮。夏月楼下去窗,无阑干,觉空洞无遮拦。芸曰:“有旧竹帘在,何不以帘代栏?”余曰:“如何?”芸曰:“用竹数根,黝黑色,一横一竖,留出走路,截半帘搭在横竹上,垂至地,高与桌齐。中竖短竹四根,用麻线扎定,然后于横竹搭帘处,寻旧黑布条,连横竹裹缝之。既可遮栏视观,又不费钱。”此“就事论事”之一法也。以此推之,古人所谓竹头木屑皆有用,良有以也。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27、沈复(1763~1832年)撰写的《浮生六记》,是另一部在中国插花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著作。《浮生六记》记述了沈复与妻子的生活点滴,在其中的《闲情记趣》一篇,描写了沈复在书斋中插花的情景。

28、(四季花道)听琴,插花

29、沈复所言不过等闲事,泛舟太湖,万年桥赏月……然而闺阁良友,知己畅怀,山石草木自有一种逸态。

30、抚掌称快拟作鹤唳青云端

31、插花作品源自四季花道文化

32、芸尝着沈复衣冠与夫一同出游,知音相得。后芸失欢于公婆,夫妻几度受逐于家庭,二人痴情一往,略无怨尤,患难之间感情益深,然芸终因血疾频发不止,魂归一旦。因贫困,芸至死不肯就医,弥留时惟心心念念缘结来生。芸虽亡,而沈复对她的深情却无止境。

33、作词:乘物游心、沈行之

34、(四季花道)花朵的表情

35、(四季花道)论锦上添花的“茶席花”

36、原文: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37、如果是以木本植物这样茎干发达的花果插瓶,剪裁的法度必是先观察花枝的形势,判断其姿态,看准之后,剪去其多余的杂枝,再思考花梗如何插入瓶中。依据花形,或折弯或扭曲,插入瓶中,才能避免叶子朝背面、花果太靠边的问题。如果一枝花在手,先限定花梗是直的,取来直接插在花瓶里,势必落得花枝杂乱、花梗僵硬、花侧叶背,既难以取得好姿态,更谈不上风致了。

38、著有自传体作品《浮生六记》六卷(后佚两卷),影响甚大,1936年林语堂曾将这部作品译成英文在国外出版。

39、苏州有南园、北园两处好所在。菜花黄的时节,我苦于没有酒家可以作小酌之饮。如果带着食盒去,对着花喝冷酒吃冷食,那是一点儿意思都没有。有人商议道,不如就近找地方喝酒,或者看完花回来再喝酒,可一寻思,终究不如对着花喝热的来得痛快。大家商量未定时,芸在旁笑道:“明天你们各自带好份子钱,我自己担着炉火来。”大家笑着答应了。

40、【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沈复与陈芸的事迹在沈复的自传《浮生六记》中有详细的记述。沈复夫妇为家庭所不容,固然还有家族内部财产争夺以及小人拨弄是非、蓄意陷害等因素,但最本质的原因还是他们夫妇二人率真任情的个性作风与封建礼法相冲突。以家长和传统的眼光来看。

41、所谓大中见小,就是说空漫的地方,种植些容易生长的竹子,编植容易繁茂的梅花,当作屏障隔断。

42、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罪过耳。”余曰:“试言之。”

43、他与妻子陈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历经坎坷。妻子死后,他去四川充当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44、前几日我们读了《闺房记乐》这一章,在细节中窥见了芸的出色:自小,芸就是一个父亲早丧、独自靠女红养活一家、自学认字的才女;婚后,芸陪沈复在闺房中谈诗论书、赏月饮酒,芸亦是心路活泼,其最为可贵之处莫过于风雅感性之后的缄默沉静。那沈复呢?又是个怎样有趣的人?

45、加入我们,成为好书共读进阶成员。

46、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驱之别院。(竭力为您解答,希望给予(好评),非常感谢~~)。

47、余曰:“来世卿当作男,我为女子相从。”

48、至剪裁盆树,先取根露鸡爪者,左右剪成三节,然后起枝。—枝一节,七枝到顶,或九枝到顶。枝忌对节如肩臂,节忌臃肿如鹤膝;须盘旋出枝,不可光留左右,以避赤胸露背之病;又不可前后直出.有名双起三起者,一根而起两三树也。如根无爪形,便成插树,故不取。然一树剪成,至少得三四十年。余生平仅见吾乡万翁名彩章者,一生剪成数树。又在扬州商家见有虞山游客携送黄杨翠柏各一盆,惜乎明珠暗投,余未见其可也。若留枝盘如宝塔,扎枝曲如蚯蚓者,便成匠气矣。

49、年纪稍长后,我爱花成了癖好,喜欢修剪盆景。后来认识张兰坡先生,才开始精通剪枝养节的法则,继而也领悟了接花叠石的套路。

50、再等得年岁稍长些,却并不失闲情之乐。偶得空闲,便以插花盆栽为趣。菊花宜插瓶,不宜盆玩,当是亭亭玉立,飞舞横斜;若以木本花果插瓶,则疏瘦古怪为佳,才能衬出其韵与势;至剪栽盆数,枝则忌对节如肩臂,节则忌臃肿如鹤膝,最可惜怕是明珠暗投;而点缀花石、亭台楼阁,则要小景入画,大景入神,虚实相合。

51、夏天荷花初放时,晚上闭合,白日盛开。芸便用小纱囊,撮少许茶叶,放在荷花心。第二天早晨取出,烹了雨水来泡茶,香韵尤其绝妙。

52、(四季花道)花道的理性思

53、突然有一个很大的东西,像搬开大山,撞倒大树一般地闯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掉了。我那时年纪还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哎呀地惊叫一声,感到害怕;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54、若盆碗盘洗,用漂青松香榆皮面和油,先熬以稻灰,收成胶,以铜片按钉向上,将膏火化,粘铜片于盘碗盆洗中。俟冷,将花用铁丝扎把,插于钉上,宜偏斜取势不可居中,更宜枝疏叶清,不可拥挤。然后加水,用碗沙少许掩铜片,使观者疑丛花生于碗底方妙。

55、看到他们笑却不由想到后来的离散,竟呆住了,不忍再读。

56、从两个方面:1群鹤舞空2白鹤青云其实作者会有这些物外之趣主要是因为他有丰富的想象力我们老师说的,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57、有的抱住根茎,有的站在叶上,就像活的一样,不也很好吗?”我很高兴,按照她的办法去做,看到的人没有不称赞绝妙的。如今在闺中寻找,恐怕未必有能够如此懂得我心思的人了。

58、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条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59、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总浮生六记分为这几卷,闲情记趣是第二卷,至今好像只剩下前四卷了

60、我的小帽领袜等衣服边角,都是芸自己织作的。衣服破了,她便有法子移东补西,总之能让衣服整齐洁净。衣服颜色大多暗淡,这样比较耐脏。既能出去见客人,也能家常穿着。这又是服饰上俭省的法子了。

61、《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闲情记趣》为《浮生六记》第二卷。

62、坚持必有进步,期待遇见更好的你。

63、然而一个上好的盆景树栽,从种植到修剪完,至少也得三四十年心血。我生平只见过故乡的万彩章老先生,一生剪成过几棵好树;又在扬州一个商人家,看到一位游玩的虞山客人,带来送主人的黄杨和翠柏各一盆:可惜是明珠暗投,我真不觉得那扬州商人会懂得品鉴这两盆好树。

64、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花台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体和花台一样高,聚精会神仔细地看。 把繁茂的杂草当做树林,把昆虫蚂蚁当做野兽,把泥土瓦砾凸出的地方当做土山,把低洼的地方当做山沟,想像在里面游历的情景,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65、译文:我闲居在家,桌上的瓶花总是不断地更换新鲜的。芸对我说:“你的插花中能够体现风晴雨露的特征,可算是十分精妙传神。在画画的技巧中有画草虫的方法,你在插花时为什么不仿效呢?”我说:“虫在插花上是会跑来跑去不听话的,怎么能仿效呢?”芸说:“我有个办法,就是怕那样的做法有罪过。”我说:“你不妨说说看。”她说:“虫子死后颜色不变,你可以捉来螳螂和知了、蝴蝶之类的昆虫,用针把它们刺死,用细丝系住虫的颈部绑在花草当中,整理它们腿的姿态,或者抱梗,或者站在叶上,就像活的一样,不也很好吗?”我很高兴,按照她的办法去做,看到的人无不称绝。

66、(四季花道)书法与插花——任情绪自然流淌,让美好千古流芳

67、我好干净,居所地上纤尘不染,而且我这无拘无束,不嫌放纵。当时有杨补凡,名昌绪,善于画人物写真;有袁少迂,名沛,工于山水;有王星烂,名岩,工于花卉翎毛。他们都爱萧爽楼这地方幽雅,便带着画具来,就地作画,我则跟着他们学画。之后写点儿书法、制几方印,作为酬谢,又请芸备些茶酒款待,大家就这样终日品诗论画。再还有夏淡安、夏揖山两兄弟,以及缪山音、缪知白两兄弟,及蒋韵香、陆橘香、周啸霞、郭小愚、华杏帆、张闲憨等诸位君子,时不时前来,犹如梁上的燕子,自来自去,络绎不绝。芸则卖了自己的钗子来做沽酒的费用,没有半点犹豫之色。朋友聚会的良辰美景,从没有敷衍随意地度过。如今则我与他们天各一方,风流云散,加上芸已经去世,玉碎香埋,真是不堪回首!

68、沈复(1763年—1832年),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清代杰出的文学家。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出生于姑苏城南沧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十九岁入幕,此后四十余年流转于全国各地。

69、下面开始今天的共读:闲情记趣——芸趣

70、然一树剪成,至少得三四十年。余生平仅见吾乡万翁名彩章者,一生剪成数树。又在扬州商家见有虞山游客携送黄杨、翠柏各一盆,惜乎明珠暗投,余未见其可也。若留枝盘如宝塔,扎枝曲如蚯蚓者,便成匠气矣。

71、阅读笔记(reading222)

72、我回忆童年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眼睛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看到细小的东西,我一定会细心观察它的花纹。所以时常收获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73、若一枝到手,先拘定其梗之直者插瓶中,势必枝乱梗强,花侧叶背,既难取态,更无韵致矣。

74、芸另外又做了矮边圆盘一只,以便置放杯箸酒壶之类器具,随处可以安放,要移动起来也方便得很。这是食物上俭省的一个法子。

75、几之高低,自三四寸至二尺五六寸而止,必须参差高下互相照应,以气势联络为上。或密或疏,或进或出,全在会心者得画意乃可。

76、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77、我的居室休闲,案头瓶花许多,芸说:“这样插花求之闺中,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矣。我的居室休闲,案头瓶花许多,芸说:“这样插花,能表现花在风晴雨露中各种姿态风韵,可谓精妙入神。然而画卷中也有草木与昆虫共同相处的方法,你何不仿效一下?”我说:“小昆虫徘徊不定,怎么仿效?”芸说:“我倒有个方法,恐怕始作俑而引起罪过呢!”我说:“你试说说。”芸说:“小昆虫死了不会变色,寻找螳螂、蝴蝶之类用针刺死,拿细丝线捆着它的脖子系在花草间,再整理它的脚足,或抱在花梗上,或踏在叶上,这样宛如活生生的小虫,不是更好么?”我很高兴,按她的方法去试验了,结果来看的人无不称绝赞美。在女人里寻找(和芸同样的人),现在恐怕再没有这么善解人意的了吧!。

78、 纵是等闲,能乐者也不过寥寥。

79、读到此处,我是应该笑,还是应该哭?

80、点缀盆景的花石,小则可以精巧到入画图中,大则可以融汇韵致,令人入神。捧一瓯清茶观赏,注意力能被盆景移取,使人神游其中,这等盆景,才适合在幽静书斋里赏玩。

8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渺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去,为之/怡然称快。余/长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观,以/从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里/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驱之/别院。

82、记趣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闲情:悠闲的心情;记:记述下来;趣:当然是有趣的事。浮生六记包括了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该书由沈三白在清嘉年间对其亡妻的回忆录。书中描述了其妻陈芸生前与作者过的美好幸福生活,作者采用了今昔对比方法对比了过去的快乐与现在的苦闷,反映了作者对其妻子的深切怀念,情真意切。

83、点击音频,边听边看咯~

84、苏城有南园、北园三处,菜花黄时,苦无酒家小饮。携盒而往,对花冷饮,殊无意昧。或议就近觅饮者,或议看花归饮者,终不如对花热饮为快。众议末定。

85、案:桌子,书桌。我闲居在家,桌上的瓶花总是不断地更换新鲜的。芸对我说:“你的插花中能够体现风晴雨露的特征,可算是十分精妙传神。在画画的技巧中有画草虫的方法,你在插花时为什么不仿效呢?”我说:“虫在插花上是会跑来跑去不听话的,怎么能仿效呢?”芸说:“我有个办法,就是怕那样的做法有罪过。”我说:“你不妨说说看。”她说:“虫子死后颜色不变,你可以捉来螳螂和知了、蝴蝶之类的昆虫,用针把它们刺死,用细丝系住虫的颈部绑在花草当中,整理它们腿的姿态,或者抱梗,或者站在叶上,就像活的一样,不也很好吗?”我很高兴,按照她的办法去做,看到的人无不称绝。如今在闺中寻找,恐怕未必有能够如此懂得我心思的人了。

86、建议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至下方(随笔区)

87、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88、值余幕游于外,芸能亲为灌溉,花叶颇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从此誓不植兰。

89、我闲居在家,桌上的瓶花总是不断地更换新鲜的。芸对我说:“你的插花中能够体现风晴雨露的特征,可算是十分精妙传神。在画画的技巧中有画草虫的方法,你在插花时为什么不仿效呢?”我说:“虫在插花上是会跑来跑去不听话的,怎么能仿效呢?”芸说:“我有个办法,就是怕那样的做法有罪过。”我说:“你不妨说说看。”她说:“虫子死后颜色不变,你可以捉来螳螂和知了、蝴蝶之类的昆虫,用针把它们刺死,用细丝系住虫的颈部绑在花草当中,整理它们腿的姿态,或者抱梗,或者站在叶上,就像活的一样,不也很好吗?”我很高兴,按照她的办法去做,看到的人无不称绝。如今在闺中寻找,恐怕未必有能够如此懂得我心思的人了。绝。断,断绝属。一类的东西行。做善。认为是好的。

90、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

91、花取参差,间以花蕊,以免飞钹耍盘之病。叶取不乱,梗取不强,用针宜藏——针长宁断之,毋令针针露梗,所谓“瓶口宜清”也。

92、虫斗草间拟作百兽走山峦

93、作者一个人无聊,已经把蚊子当成朋友了

94、我曾抛楼台自诩游侠殷勤行江山

95、仰起头观赏这种景象,脖颈因为这样都僵硬了。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用烟慢慢地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雾飞叫,当做青云白鹤看,果真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高兴得直喊痛快。

96、花以兰花为最佳,我喜爱兰花的幽香韵致,但是兰花的花瓣品相好到能入图谱的,实在不可多得。张兰坡先生临终时,赠给我荷瓣素心春兰一盆,都是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图谱的上等兰品。我珍爱这盆春兰,当作拱璧宝玉一般。我在外担当幕僚的时节,芸便亲自灌溉,于是兰花的花叶颇为繁茂。没两年,一天早上,这花忽然枯萎死去。后来才知道,有人想分我这盆兰花,我不许,他们便找了机会,用开水浇花,把它烫死了。从此我发誓,再不种植兰花了。

97、(四季花道)上巳节——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98、(四季花道)让插花来疗愈你……

99、萧爽楼有四忌:谈官宦升迁、公廨时事、八股时文、看牌掷色,有犯必罚酒五斤。有四取:慷慨豪爽、风流蕴藉、落拓不羁、澄静缄默。

100、下面开始今天的共读:闲情记趣——童趣

101、以往种水仙,没有灵璧石来点缀,我曾试图拿些有石头意思的木炭来取代。黄芽菜心其白如玉,我便取大小黄芽菜心五七枝,用沙土植在长方盆里,以木炭代替石头,与黄芽菜心对比,黑白分明,颇有意思。以此类推来处理盆景,趣味无穷,难以一一列举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