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暮霰寒依树,娇云冷傍人。江南谁寄一枝春。何似珑璁十里、更无尘。雨萼胭脂淡,香须蝶子轻。碧山归路小桥横。谁见暗香今夜、月珑明。
2、花地锦斑残,月箔波淩乱。斗鸭玉栏旁,扑兽金炉畔。小醉奈春何,轻梦催云散。却步蕙栏中,应被鸳鸯见。
3、门外东风糁玉尘。曲房花气蔼,博山春。小槽珠滴桂椒芬。梅蕊绽,谁共醉中闻。睡起静无人。曲屏横远翠,锦为邻。十年旧事梦加新。红珊枕,犹暖楚峰云。
4、武陵春,词牌名。相传是北宋词人毛滂所创。毛滂根据楚地流传的曲调,作了一曲“武林春”,后来便作为曲子词形式流传了下来。《填词名解》云,调名取自唐人方干《睦州吕郎中郡中环溪亭》诗“为是仙才登望处,风光便似武陵春”。其源出东晋陶潜《桃花源记》中“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语,故名。武陵春,双调四十八字,上下阕各四句,三平韵。正体以毛滂词《武陵春·风过冰檐环佩响》为代表。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中仄仄平平。风过冰檐环佩响,宿雾在华茵。剩落瑶花衬月明,嫌怕有纤尘。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仄平平。凤口衔镫金炫转,人醉觉寒轻。但得清光解照人,不负五更春。此调写春日赏月。
5、阶影红迟,柳苞黄遍。纤云弄日阴晴半。重帘不卷篆香横,小花初破春丛浅。凤绣犹重,鸭炉长暖。屏山翠入江南远。醉梦轻短枕闲敧,绿窗窈窕风光转。
6、雨余烟草弄春柔,芳郊翠欲流。暖风时转柳花球,晴光烂不收。红尽处,绿新稠,秾华只暂留。却应留下等闲愁,令人双鬓秋。
7、相见江南情不少。尔许多时,怪得无消耗。淡日暖云句引到,栏杆寂寞怜春小。宫面可忺匀画了。粉瘦酥寒,一段天真好。唤起玉儿娇睡觉,半山残月南枝晓。
8、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9、风过冰檐环佩响,宿雾在华茵。剩落瑶花衬月明,嫌怕有纤尘。凤口衔灯金炫转,人醉觉寒轻。但得凊光解照人,不负五更春。
10、竹送秋声入小窗,香迷夜色暗牙床。小屏风掩烛花长。雁过故人无信息,酒醒残梦寄凄凉。画桥露月冷鸳鸯。
11、yī nián dī jìn lián huā lòu 。 bì jǐng tú sū chén dòng jiǔ 。
12、出自:毛滂(北宋)《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13、云山沁绿残眉浅,垂扬睡起腰肢软。不见玉妆台,飞花将梦来。行云何事恶,雨透罗衣薄。不忍湿残春,黄莺啼向人。
14、王安石的这首诗,短短四句,也展现了很多宋代的春节习俗,如燃放烟花爆竹、贴春联(桃符,就是春联的雏形)。
15、选自《山花》(A)2015年第1期
16、选自2014年12月19日《光明日报》
17、过春节是一个时间过程,它包含旧年岁末与新年伊始这两个前后衔接的时间段落,所以除夕夜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一时间段落上重要的时间节点。在辞旧迎新的除夕夜,用来计时的莲花漏也被诗人赋予了特定的含义。
18、银浦流云初度月,空碧挂团团。照夜珠胎贝阙寒,光彩满长安。春风为拂新沙路,珂马款天关。篆印金窠红屈盘,嵬◇押千官。
19、柏叶春醅,为君亲酌玻璃琖。玉萧牙管,人意如春暖。鬓绿长留,不使韶华晚。春无限,碧桃花畔,笑看蓬莱浅。
20、并梅兄,双蝶子,烟缕衫轻。凤凰钗、缭绕香云。淡梳妆,口得恁,雪腻酥匀。揉春捻就,更是他、花与精神。黛尖低,桃萼破,微笑轻颦。早做成、役梦劳魂。好风前,佳月下,莫忘行人。扁舟去也,没个事、多样离情。
21、他的词风“与贺方回适得其反,贺氏浓艳,毛则以清疏见长;贺词沈郁,毛则以空灵自适”,他“有耆卿之清幽,而无其婉腻;有东坡之疏爽,而无其豪纵;有少游之明畅,而无其柔媚。”
22、毛滂(一○六○~?)字泽民,号东堂居士,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以父荫入仕,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官郢州长寿尉。哲宗元祐中,为杭州司法参军,移饶州。绍圣四年(一○九七),知武康县。徽宗崇宁初,召为删定官(《苏轼诗集》卷三一施元之注)。政和四年(一一一四),以祠部员外郎知秀州。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尚存世。事见《东堂集》有关诗文。有《东堂集》六卷,诗四卷,书简二卷,乐府二卷及《东堂词》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东堂集》十卷,其中诗四卷。毛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23、长安回首空云雾,春梦觉来无觅处。冷烟寒雨又黄昏,数尽一堤杨柳树。楚山照眼青无数,淮口潮生催晓渡。西风吹面立苍茫,欲寄此情无雁去。
24、万岁南山色,不老对唐虞。
25、十年湖海扁舟,几多愁。白发青灯今夜、不宜秋。中庭树,空阶雨,思悠悠。寂寞一生心事、五更头。
26、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27、他不仅创作出了大量思想性和艺术性极高的文学作品,而且针对当时的士风、学风、文风提出了很多富有见地的真知灼见。
28、毛滂在妻子去世以后也写过一首悼亡词:《青玉案·新凉》。这首词充分体现出“滂词之深婉处,比少游有过之而无不及。”
29、镂烟翦雾,◇鞢无层数。苜蓿青深烦雪兔,引到祥华开处。仙人手翳朝阳,清都绛阙相将。来覆东封翠辇,好遮化日舒长。
30、松菊秋来好在无,寄声猿鹤莫情疏。渊明不老久踟蹰。打鼓枫林谁作社,枕溪茅屋忆吾庐。去年醉倒倩人扶。
31、【毛滂】谁劝东风腊里来。不知天待雪,恼江梅。东郊寒色尚徘徊。双彩燕,飞傍堆。玉冷晓妆台。宜春金缕字,拂香腮。红罗先绣踏青鞋。春犹浅,花信更须催。
32、我公两器兼文武,谈笑严廊无治古。红颜绿发已官高,赤舄绣裳今仲父。我欲形容无妙语,颂穆清风须吉甫。望公聊比泰山云,岁岁年年天下雨。
33、(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
34、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35、选自《新世纪》(周刊)2014年第46期
36、在半醉半醒之中,毛滂似乎还可以同自己所仰慕的古人对话:“近缘嗜酒识圣贤,已付长酣无可否。”而当没有酒或酒不够美时,他会感叹:“独负东篱意,年来漉酒干”。由此可见,酒几乎成了毛滂追慕古人的一种载体。
37、相望,楚江上。萦水缭云闻妙唱。龙沙醉眼看花浪。正要风将月傍。云车瑶佩成惆怅,衰柳白须相向。
38、会向瑶台月下逢,为谁回首矮墙东。春风吹酒退残红。庾岭殷勤通远信,梅家潇洒有仙风。晚香都在玉杯中。
39、相传是北宋词人毛滂所创。毛滂根据楚地流传的曲调,作了一曲“武林春”,后来便作为曲子词形式流传了下来。《填词名解》云,调名取自唐人方干《睦州吕郎中郡中环溪亭》诗“为是仙才登望处,风光便似武陵春”。其源出东晋陶潜《桃花源记》中“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语,故名。
40、迎得春来闻好语,贺燕立帘钩。转蕙风光柳弄柔,喜气与春游。万钱珍鼎期公饭,天字寿留侯。文物升平速置邮,江左属风流。
41、(平)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平)。
42、毛滂身为潇洒派之宗祖,首开潇洒俊逸之风。他于后世作者之影响,虽然不如也不可能像苏轼那样革新创作手法、开拓思想境界,甚至也没有能像柳、秦、贺那样在词艺上用心良苦,但他的那些展示日常生活追求个性自由而又独具风格的词作,得到了古往今来众多读者的喜爱。
43、堤树胧明孤月上,暗淡移船影。
44、“滂”是形声兼会意字。金文从水,旁声,旁兼表四下里之意。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滂”。
45、其实,宋代春节不仅只有屠苏一种酒,在宋人的餐桌上,还是有很多的酒类为春节增添喜庆气氛的。
46、原文: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47、原文: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译文:梦醒时觉得人去楼空为孤寂困锁,酒醉醒来但见门帘低低下垂。去年春天离别的愁恨滋生恰巧又在此时。她想起凋残的百花中独自凝立,霏霏细雨里燕子双双翱飞。记得与歌女小苹初次相见,她穿着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通过琵琶的弹奏诉说出自己的相思。当初想见时的明月如今犹在,它曾照着象彩云一样的小苹回归。
48、东堂先晓,帘挂扶桑暖。画舫寄江湖,倚小楼、心随望远。水边竹畔,石瘦藓花寒,秀阴遮,潜玉梦,鹤下渔矶晚。藏花小坞,蝶径深深见。彩笔赋阳春,看藻思、飘飘云半。烟拖仙翠,和月冷西窗,玻璃琖,葡萄酒,旋落酴醾片。
49、【毛滂】玉婴初有排云分。向晚色、娟娟静。秋入风枝清不尽。月和粉露,徘徊孤映,独夜扶疏影。子猷风调全相称。是彼此、无凡韵。玉勒前头花柳近。水边石上,冷依烟雨,时有幽人问。
50、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斛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51、一亩清阴,半天潇洒松窗午。床头秋色小屏山,碧帐垂烟缕。枕畔风摇绿户。唤人醒、不教梦去。可怜恰到,瘦石寒泉,冷云幽处。
52、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53、虽然毛滂如此喜爱酒,但他毕竟不同于一般的酒徒。在他的诗歌中,更多的是感受到他在饮酒过程所追求的人生雅化的一面,而且他的酒常常成了思接千载,与古人对话的载体。
54、泽国秋深。绣楹天近,坐久魂清。溪山绕尊酒,云雾浥衣襟。余霞孤雁送愁眼,寄寒闺、一点离心。杜老两峰秀处,短发疏巾。佳人为折寒英。罗袖湿、真珠露冷钿金。幽艳为谁妍,东痈下、却教醉倒渊明。君但饮,莫覤他、落日芜城。从教夜、龙山清月,端的便解留人。
55、春潮曾送离魂去,春山曾见伤离处。老去不堪愁,凭栏看水流。东风留不住,一夜檐前雨。明日觅春痕,红疏桃杏村。
56、满庭芳。词牌名。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
57、春在前村梅雪里,一夜到千门。玉佩琼琚下冷云,银界见东君。桃花髻暖双飞燕,金字巧宜春。寂莫溪桥柳弄晴,老也探花人。
58、九重寒少,烟暖丰瑶草。金井碧梧雏凤矫,南极人来最老。衣冠远换裘毡,德随和气蝉连。万里同开寿域,一年三秀芝田。
59、玉人为我殷勤醉。向醉里、添姿媚。偏著冠儿钗欲坠。桃花气暖,露浓烟重,不自禁春意。绿榆阴下东行水。渐渐近、凄凉地。明月侵床愁不唾。眉儿吃皱,为谁无语,阁住阳关泪。
60、余寒尚峭,早凤沼冻开,芝田春到。茂对诞期,天与公春向庙廊。元功开物争春妙。付与秾华多少。召还和气,拂开霁色,未妨谈笑。缥缈。五云乱处,种雕菰向熟,碧挑犹小。雨露在门,光彩充闾乌亦好。宝熏郁雾城南道。天自锡公难老。看公身任安危,二十四考。
61、当日岭头相见处,玉骨冰肌元淡伫。近来因甚要浓妆,不管满城桃杏妒。酒晕脸霞春暗度,认是东皇偏管顾。生罗衣褪为谁羞,香冷熏炉都不觑。
62、金叶犹温香未歇。尘定歌初彻。暖透薄罗衣,一霎清风,人映团团月。持杯试听留春阕。此个情肠别。分付与莺莺,劝取东君,停待芳菲节。
63、蔷薇折,一怀秀影花和月。花和月,著人浓似,粉香酥色。绿阴垂幕帘波叠,微风过竹凉吹发。凉吹发,无人分付,这些时节。
64、九金增宋重,八玉变秦馀。
65、银河秋浪,遥出昆仑上。忽变澄澜添碧涨,可道升平无象。黄云浊雾初开,荣光休气徘徊。试觅当时五老,金泥玉检将来。
66、接下来的两句“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这时词人的视线离开餐桌,他向窗外望去,新春的晨光洒在庭院中的柳枝上。
67、端端正正人如月,孜孜媚媚花如颊。花月不如人,眉眉眼眼春:写女子貌美超过花月的意思。沈香添小炷,共挹熏炉语。香解著人衣,君心蝴蝶飞:男女围熏炉共话。香气犹懂得附着人衣,君心却是逢场作戏,象蝴蝶一样飞走了。
68、烁石炎曦,过云急雨,院落槐午阴清。藕花开遍,绿细一池萍。槽下真珠溜溜,龙团破、河朔余酲。栏杆外,梧桐叶底,金井辘轳声。盈盈。开雾帐,珊瑚连枕,云母围屏。对肌肤冰雪,自有凉生。翠袖风回画扇,拂香篆、虯尾斜横。北窗晚,娟娟静色,竹影上帘旌。
69、进止详华,文章尔雅,金銮恩异群彦。尘断银台,天低鳌禁,最是玉皇香案。燕公视草,星斗动、昭回云汉。对罢宵分,又是金莲,烛引归院。年来偃藩江畔。赖湖山、慰公心眼。碧瓦千家,少借,◇襦余暖。黄气珠庭渐满。望红日、长安殊不远。缓辔端门,青春未晚。
70、当时学舞钧天部,惊鸿吹下江湖去。家住百花桥,何郎偏兴娇。杏粱尘拂面,牙板闻莺燕。劝客玉梨花,月侵钗燕斜。
71、第毛滂在词调发展方面的贡献,前人一直未引起注意。事实上,这也是毛滂对词学发展所作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大贡献。此外,毛滂的节序词、咏物词、茶词系列,在词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以上这些,都有待我们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72、红影斑斑吹锦片。露叶烟梢,寒月娟娟满。更起绕庭行百遍,无人只有栖莺见。觅个簿情心对换。愁绪偏长,不信春宵短。正是碧云音信断,半衾犹赖香熏暖。
73、花下春藏五马,松间风落双凫。兵厨玉帐卷酃湖,人醉碧云欲暮。归去聊登文石,翱翔但是天衢。雅歌谁解继投壶,桃李无言满路。
74、闻说君家传窈窕。秀色天真,更夺丹青妙。细意端相都总好,春愁春媚生颦笑。琼玉胸前金凤小。那得殷勤,细托琵琶道。十二峰云遮醉倒,华灯翠帐花相照。
75、(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76、曾教风月,催促花边烟棹发。不管花开,月白风清始肯来。既来且住,风月闲寻秋好处。收取凄清,暖日栏杆助梦吟。
77、今朝何以为公寿,极贵长年公素有。庭阶不乏长芝兰,少翁又是廷臣右。三能粲粲依魁秀,八柱巍巍蟠地厚。皇家卜册万斯年,年光长转洪钧手。
78、选自《文学港》2015年第1期
79、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80、毛滂,字泽民,自号东堂,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他主要活跃于北宋中后期文坛,与当时的名士苏轼、苏辙、释参寥、释维琳等皆有文字来往。
81、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翠袖。
82、泪湿阑干花着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83、映阶芳草净无尘,新晴隔柳阴。绿丝步障碧茸茵,遮藏欲尽春。寒未了,酒须深,残花无处寻。年来陪尽惜春心,闲愁渐不禁。
84、雪遍梅花,素光都共奇绝。到窗前、认君时节。下重帏,香篆冷,兰膏明灭。梦悠扬,空绕断云残月。沈郎带宽,同心放开重结。褪罗衣、楚腰一捻。正春风,新著摸,花花叶叶。粉蝶儿,这回共花同活。
85、蕊珠宫里三千女,滴粉为春尘不住。月华冷处欲迎人,七里香风生满路。一枝谁寄长安去,想得韶光能几许。醉翁满眼玉玲珑,直到烟空云尽处。
86、月下风前花畔,此情不浅。欲留风月守花枝,却不道、而今远。樯外鹭飞沙晚,烟斜雨短。青山只管一重重,向东下、遮人眼。
87、庭下新生月,凭君把酒看。不须直待素团团。恰似那人眉样、秀弯环。冷射鸳鸯瓦,清欺翡翠帘。树枝烟竹小桥寒。渐见风吹疏影、过栏杆。
88、深苑重调弦管,不觉银台烛短。相对有金波,天畔杯中都满。人远,人远,醉倚栏杆玉冷(韵疑有误)。
89、古寺长廊清夜美,风松烟桧萧然。石栏杆外上疏帘。过云闲窈窕,斜月静婵娟。独自徘徊无个事,瑶琴试奏流泉。曲终谁见枕琴眠。香残虯尾细,灯暗玉虫偏。
90、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91、苏轼对毛滂的文学才能大加赞赏,认为他“文词雅健,有超世之韵”,苏轼也称赞他的诗文“闲暇自得,清美可口”。
92、檀板一声莺起速。山影穿疏木。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劝君对客杯须覆。灯照瀛洲绿。西去玉堂深,魄冷魂清,独引金莲烛。
93、泪湿栏杆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94、念奴娇。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95、菩萨蛮。原为唐教坊曲。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96、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97、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后人伪托。
98、可见屠苏酒一定是得过年喝,而且是春节餐桌上的标配,而古代人过年时喝屠苏酒也成了约定成俗的春节文化符号了。
99、不雨不晴秋气味。酒病秋怀,不做醒松地。初换夹衣围翠被,蔷薇水润衙香腻。旋折秋英餐露蕊。金缕蚪团,更试康王水。幽梦不来寻小睡,无言划尽屏山翠。
100、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中仄仄平平。
101、池上山寒欲雾。竹暗小窗低户。数点秋声侵短梦,檐下芭蕉雨。白酒浮蛆鸡涿黍。问陶令、几时归去。溪月岭云红蓼岸,总是思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