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翻译【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12 16:54:08

1、☞2020春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电子课本(高清版)

2、☞最全总结: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上下册名著必考考点整理,复习必备!

3、☞2020春学期丨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补充习题》答案

4、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内藏杂下》)

5、(12)孙星衍云:“‘降’,艺文类聚作‘攻’。”

6、(译文)惩罚时不避忌权贵,奖赏时不遗忘地位低下的人。

7、书讯|岳麓书社2020年第四季度新书推荐

8、☞七上|☞八上|☞九上

9、晏婴自身也是非常节俭,备受后世统治者崇敬。书中有很多生动的情节,表现出晏婴的聪明和机敏,如“晏子使楚”等就在民间广泛流传。通过具体事例,书中还论证了“和”和“同”两个概念。

10、(14)则虞案:类聚无此句。

11、(1) 则虞案;场本无此章。

12、☞初中语文中考文学常识超全汇总,为孩子收藏!

13、《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书中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事例,成为后世人学习的榜样。《晏子春秋》经过刘向的整理,共有内、外八篇,二百一十五章,并非子书,其著作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编写动机都并非在阐发系统的思想,而是在记述重要人物的言行轶事,塑造其形象,进而体现其历史作用。全书共8篇215章,其中记述晏婴劝谏景公、与记言体子书相近的内容不超过90章,仅占全部著作的大约40%篇幅;而更大量的内容却是记述晏婴的生活轶事,表现其道德修养、政事和外交中的卓越才干,体现其政治地位和历史作用的“记”的内容。

14、晏子当了相国,景公对晏子说:“你的住宅靠近集市,吵闹灰尘多,我给你换个住处吧。”晏子推辞说:“别人能住,我也可以住,要不有人会说我奢侈。而且靠近集市,买东西还方便,多好。”景公笑着说:“你也知道集市里的贵贱?”晏子说:“是呀!既然有利,怎么敢不了解呢”景公说:“最近什么东西卖得贵,什么东西卖得贱?”晏子说:“假脚卖得贵,鞋卖得便宜。”景公很吃惊,于是免去了刖刑(砍去脚的刑罚)。

15、【晏子春秋翻译】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16、景公说:请问求贤的方法。晏子回答说:通过他交往哪些人来观察他,通过他的所作所为来评价他。不要根据他的言辞华丽善辩判定他的行为,不要根据别人对他的非议诋毁或赞誉判定他的为人。这样,人们就不会为博得好品行来宣扬自己,就不会掩盖自己的私欲来迷惑君主。荣:通“营”,迷惑

17、下无直辞,上多隐恶。(《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18、由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70年代之间,国学大师吴则虞先生曾写过《晏子春秋集释》,认为《晏子春秋》的作者是淳于越。历史上《晏子春秋》的版本有如“四部丛刊”印本、铁剑铜琴楼藏本等。

19、成绩:晏子用巧妙的言辞反击了要羞辱晏子的楚王,使楚王屈服了,同时也达到了晏子出使楚国的目的,在外交上获得了主动权,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20、君正臣从谓之顺,君僻臣从谓之逆。(《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21、书讯|岳麓书社2020年第三季度新书推荐

22、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命出裘发粟,与饥寒。今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23、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出自先秦《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24、《古代寓言·自满的马夫》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鞭,策驷马,意气杨杨,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晏子春秋》TheConceitedCoachman

25、☞统编七下八下九下语文全册课文检测汇总

26、节欲则民富,中听则民安。(《晏子春秋·内篇问下》)

27、两句以“谦恭但不失尊严,迁就但不失正直”,告诫人们为人处世要不卑不亢,能迁就忍让又坚持原则。

28、赏析古典诗文,聆听先贤心声,感受如画意境!古诗文赏析,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29、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30、(16)孙星衍云:“‘传’读为‘专’。艺文类聚作‘身不妄诛’。” ◎则虞案:“不身传诛”者,言人君罪人当付吏治之,不亲传令行刑戮也。读为“专”,非是。

31、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32、书讯|岳麓书社2020年第二季度新书推荐

33、在一切事情上都取得成功的人,一定在于他们都非常谨慎地对待事情;那些做事失败的,一定是因为怠慢松弛。“必”是一定的意思

34、【晏子春秋翻译】(译文)富贵时不轻视别人,穷困时不改变品性。

35、△“轻松阅读无障碍”《晏子春秋》,岳麓书社出版

36、轻便易携,便于翻阅,随时随地享受阅读。

37、(10)王念孙云:“案‘金’上有‘有’字,而今本脱之,则文义不明。” ◎则虞案:类聚无“与”字,指海本已增“有”字。

38、(13)苏舆云:“‘图’,各本作‘围’,音义据艺文类聚正作为‘图’,今改从音义。”

39、(译文)物:指他人。易:改变。富贵时不轻视别人,贫穷时不改变德行。无论富贵贫穷、地位尊卑,只要有坦荡的胸怀、助人的美德,就能成就璀璨的人生。

40、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41、藏大不诚于中者,必谨小诚于外,以成其大不诚。出自先秦《晏子春秋·外篇·重而异者》。

42、富贵不傲物,贫穷不易行。

43、(译文)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人懂得“礼”啊。后人常用这句话说明“礼”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讲究“礼”,是有修养、有道德的表现。

44、☞2020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题汇总

45、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46、晏子所处的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晏子春秋》中所表达的一些忠君、爱民、节俭等观念,不同派别的论述中往往都有涉及。因此,吴则虞先生认为晏婴本人的思想并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学派,他的思想也不属于某一学派。

47、翻译:高缭在晏子手下做官,晏子要赶他走。左右的人劝说:高缭侍奉您三年了,不给他爵位还赶他走,于道理不合。晏子说:我是一个没有才能的人,要反复锤炼才能成材。现在这个人跟随我三年,却没有指出过我的过失,这是我要赶他走的原因。原文:高缭仕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之人也。四维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足以逐之也。”

48、封面设计典雅,开本适宜。

49、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王,自己吃饱了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了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了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您不知道(这么想)了。”景公说:“好!我愿意受您的教诲了。”

50、☞七下|☞八下|☞九下

51、☞诗歌鉴赏常考的100个意象,初中生都在埋头背!

52、(9) 则虞案:类聚无“吏”字。

53、景公觉得“雨雪三日,而天不寒”的原因是什么?故事中景公的笑有怎样的意味?这段文字中晏子劝谏君王的方式是?读了本文后,你认为景王是个怎样的君王?景公开始不知道原因,在晏子说了以后他认识到时自己穿的很厚所以感觉不到冷。这种笑有承认天气冷的意味在里面,算是默认的笑。婉谏,直谏生活条件很好,在晏子的谏后懂得换位思考,虚心接受批评,知错能改并且还是很爱自己人民的好君王。

54、德厚足以安世,行广足以容众。(《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55、(译文)君主节制自己的欲望,百姓就会富裕;评判诉讼公平准确,百姓就能安定。

56、(译文)思想没有比关爱老百姓更高尚的,行为没有比让老百姓快乐更厚道的。

57、(4) 卢文弨云:“初学记‘逐’下有‘之’字。”

58、于是便命令人发放皮衣和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并命令在路上见到的难民,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59、本文来源于:古诗文赏析gswsx.cn

60、(7) 王念孙云:“案‘曲沃’本作‘曲城’,此后人妄改之也。‘曲城’,一作‘曲成’,汉书地理志:‘东莱郡有曲成县,高帝六年封虫达为曲成侯者也。其故城在今莱州府掖县东北。’史记齐世家云:‘太公东就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邱。’又云:‘营邱边莱。’然则齐莱接壤,故丁公有伐曲城之事,若春秋之曲沃,即今之绛州闻喜县东,距营邱二千余里,丁公安得有伐曲沃之事乎?艺文类聚人部八引此正作‘伐曲城’。” ◎苏时学云:“‘曲沃’当作‘曲城’,纪年‘成王十四年,齐师围曲城,克之’,即其事也。” ◎则虞案:指海本已改作‘曲城’。

61、☞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考知识点+答题模板

62、书讯|岳麓书社2020年第一季度新书推荐

63、(译文)臣下都不说真话,君王隐蔽的过错就多。

64、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晏婴聪颖机智,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

65、《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书中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事例,成为后世人学习的榜样。

66、能爱邦内之民者,能服境外之不善。(《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67、(译文)能关爱自己国内的老百姓,才能让国外不友好的势力臣服。

68、富贵不傲物,贫穷不易行。(《晏子春秋·内篇问下》)

69、☞最全初中语文思维导图,22张图涵盖所有知识点!

70、《晏子春秋》并不是严谨的史书,而是在史实基础上加以虚构、渲染的传记类作品。它的思想又比较驳杂,很难简单地用某家思想来概括,归纳起来,主要有尚礼、爱民、举贤、节用等。

71、齐景公(姜姓,名杵臼)问晏子:“治理国家怕的是什么?”晏子回答说,“怕的是社庙中的老鼠。”景公问:“说的是什么意思?”晏子答道:“说到社,把木头一根根排立在一起(束:聚,这里指并排而立),并给它们涂上泥,老鼠于是前往栖居于此。用烟火熏则怕烧毁木头,用水灌则有怕毁坏涂泥。这种老鼠之所以不能被除杀,是由于社庙的缘故啊。国家也有啊,国君身边的便嬖小人就是社鼠啊。在朝廷内便对国君蒙蔽善恶,在朝廷外便向百姓卖弄权势,不诛除他们,他们便会胡作非为,危害国家;要诛除他们吧,他们又受到国君的保护,国君包庇他们,宽恕他们,实在难以对他们施加惩处。”

72、书讯|岳麓书社2021年第一季度新书推荐

73、景公在位时,雨雪下了三天没有转晴,景公披着用狐狸白毛皮缝制的皮衣,坐在大堂一边的台阶上。晏子进宫看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是天气不寒冷。”晏子回答说:“天气(难道)不寒冷吗?”

74、出版时间:2021年4月出版

75、☞初中语文必须会背的180个文言文实词!学霸都在偷偷背

76、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杂下》)

77、(译文)自己吃饱了应当想到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了应当想到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了应当想到别人的劳累。

78、(3) 则虞案:元刻误“轩”,活字本剜改,嘉靖本、吴怀保本仍作“轩”。

79、☞2020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电子课本(高清版)

80、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春秋·集释》)

81、☞初中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归纳

82、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出自先秦《晏子春秋·杂下》。

83、☞初中语文重点文体知识梳理(含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分析与总结)

84、☞寒假预习|2020年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汇总(全)

85、(17)孙星衍云:“艺文类聚作‘令吏舍之’。”

86、☞2020春学期丨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补充习题》答案

87、☞2020春学期丨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补充习题》答案

88、知识点+朗读+图文解读+教学视频

89、(译文)坚持做事才能成功,不断前进才能到达。

90、☞寒假预习|2020年春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汇总(全)

91、释义:对国家有利的人就热爱他,对国家有害的人就憎恨他。

92、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

93、☞史上最全阅读理解答题模板

94、集儒、法、道、墨智慧精华大成的治国宝典

95、(译文)轩:这里指高大的车子。君子认为赠给别人高大漂亮的车子,不如给别人有教益的话。

96、能爱邦内之民者,能服境外之不善。出自先秦《晏子春秋·内篇问上三》。

97、(18)则虞案:类聚“囚”下有“舍之”二字。

98、(15)孙星衍云:“艺文类聚作‘君人者’。” ◎则虞案:初学记二十亦作“君人者”。

99、☞统编七下八下九下语文知识点+图文解读+教学视频汇总

100、(11)则虞案:元刻本、嘉靖本作“□其人下”;活字本、吴怀保本作“□其人丁”;绵眇阁本、吴勉学本子汇本作“收其金玉”。“人下”“人丁”皆“金玉”二字之残。

101、☞寒假预习|2020年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汇总(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