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2、“()”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写出了敬亭山的百挑不厌。
3、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4、遗传编译与物种演化是生物界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5、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6、兄弟不和,人们会用“()”劝慰他们.(请引用曹植《七步诗》的诗句)
7、⊙(最新)全国招警3000人
8、《聆听经典》(朗诵录音带)也非等闲之物,乃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国家重点音像出版项目。它也主张七步诗有六句,但个别诗句与《世说新语》有出入。这出入之处为:它说“漉豉以为汁”而《世说新语》说是“漉菽以为汁”;它说“本是同根生”而《世说新语》说是“本自同根生”。
9、赏析:这几句诗出自《当欲游南山行》,全诗是一首感怀诗。“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东海之所以宽广深邃,是因为它谦恭地接受每一条河流;五岳已经很高大了,但是依然不放弃放弃每一点灰土和尘埃。人君作为天下共主,也应当效法自然,有容人之量,唯才是用,这样才能国祚绵长。诗人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10、【七步诗的作者】漉,过滤也;豉,“用蒸(煮)熟后的大豆黑豆等发酵制成的一种调味食品”谓之豉。而菽,乃豆类之总称。
11、对这两种不同意见的看法:
12、|音乐舞蹈朗诵|散文诗歌小说|
13、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
14、赏析:这句诗出自《野田黄雀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亲信杨修被父亲曹操所杀,次年,知友丁氏兄弟又被兄长曹丕所杀,亲信、知友接连被杀,诗人虽贵为王侯却无力相助,其内心的悲愤和无助可想而知。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愤而写下了这首充满悲情和抗争精神的诗。“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没有权势便不必交友!经历了残酷的权力斗争之后,诗人的心灰意冷和凄怆之情可见一斑。
15、对五言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建安之杰”曹植的五言诗,“辞采华茂,骨气奇高”,以其极大的艺术独创性,拓展了五言诗的创作领域,对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代表了建安一代诗风。曹植的五言诗脱胎于汉乐府,又对汉乐府有较大的发展与革新。呵呵,希望这个回答可以帮到你~
16、《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文人曹植的一首诗,全文如下: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中用“豆”比喻曹植,用“萁”比喻兄长曹丕,“同根生”指的是曹植与曹丕都是曹操的儿子,亲兄弟的手足之情,“相煎”指的是自相残杀
17、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文学批评家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并在《诗品》中把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18、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19、这首诗以萁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害。口吻委婉深沉,讥讽之中有提醒规劝。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
20、A、汉青B、汗青C、汗清
21、七步诗的作者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在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比喻成豆,把他的哥哥曹丕比喻成萁用以指责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达了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七步诗汉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2、A、花重绵阳城B、花重锦州城C、花重锦官城
23、当然,这首诗的风格与曹植集中的其他诗作不尽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的读者的称赏。
24、“我和你是兄弟,就以这个为题,不许犯兄弟二字。”
25、⊙(福建)面试怎么考?考什么?
26、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27、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8、曹丕笑着问,神情竟似寻常人家和蔼可亲的兄长。
29、《竹石》这首诗中诗人托物言志的诗句是:()。
30、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1、七步诗》的作者是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3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34、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35、【七步诗的作者】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
36、《七步诗》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诗人曹植。全诗的大意是: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后一句话锋一转,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
37、七步诗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控诉反映了政治内容,成为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
3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
39、我国公务员退休需要满多少年?
40、(作者)曹植(朝代)三国·魏
41、A、似曾相识鸟归来B、似曾相识雁归来C、似曾相识燕归来
4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3、赏析:这句诗出自《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诗人笔下的洛神婀娜多姿,体态轻盈,翩然起舞若惊飞的鸿雁,娇美若游动的蛟龙。她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她的风采如春风中的青松。优美、生动、形象的诗句,让一个风姿卓越的女神形象一下子跃然纸上。
44、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4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6、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著有《水经注》。其人是?
4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48、A、因为B、坐下C、座位
49、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和“()”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表达了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此情此景,我们还想到了用诗歌来表达我们的送别之情:“()”。
50、主编:木子(相思枫叶丹)
51、“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两句诗出自()。
52、听了荀攸这番话,曹操心中大喜,决定建一座气势恢宏的铜雀台,来彰显自己平定四海之功。
53、A、高适B、岑参C、王昌龄
54、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55、为了控制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一般实行什么政策?
56、⊙(宁夏)今年面试怎么考?
57、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笔小神。又到了周末趣味文学知识小测验的时间啦!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马上开始!
58、《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59、A、王维B、王之涣C、王勃
60、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61、赏析:这句诗出自《赠白马王彪·并序》。黄初四年(公元223年)五月,曹植与兄弟任城王曹彰、白马王曹彪一同赶往京师参加“会节气”活动,期间曹彰突然暴死。在极度恐惧与悲愤中,诗人写下了这首赠别诗。在诗中,他不忘和这位异母弟弟,白马王曹彪相互慰勉。“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大丈夫理应志在四海,纵使相隔万里,只要兄弟情分还在,就如同比邻而居一般。这句千古名言,对后世亦有相当的启发,唐代诗人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它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两位诗人当时的心境可谓相差万里。
62、“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昌龄发出了“()”的满脸豪情,而丘逢甲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却这样悲叹“()”。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
63、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64、曹操的第三子,代表作为《七步诗》。其人是?
65、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一说鄄城),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1)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2)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66、《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郡(今安徽毫州人)。三国时期的文学家。他是曹操的第四子,曹丕的同母弟,封陈王。
67、他写道:“哥哥呀,我与你就好比这豆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急追地煎熬我,置我于死地呢?”
68、两步,曹植看见哥哥的笑脸,心中一阵寒气,这是那个从小一起吟诗作乐的哥哥吗?
69、A、春色B、梨花C、雪景
70、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71、《七步诗》的作者是曹植。《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72、赏析:这两句诗出自《赠白马王彪·并序》,是一首赠别诗。“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人生之短暂,犹如早晨的露水一般,等到太阳出来的时候它很快就逝去了。岁月如同在桑榆之间走过一样,太匆匆,光影和声响都已无法追回。把握好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73、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74、曹植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写下了《七步诗》,用这首诗控诉哥哥曹丕对自己的追害。
7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76、——马戈(《解放军报》主编、摄影家、作家)听杜桥朗诵有感
7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78、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B、《登高》C、《蜀相》
79、赏析:这句诗出自《情诗》,全诗是一首因景感怀诗。“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鱼儿潜游于渌水,安热闲适,鸟儿翱翔于蓝天,自由自在,而诗人却身处逆境,动辄得咎。生动形象,铿锵有力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安定生活的热切向往,同时表达了,对充满着束缚和压抑的人生的强烈抗争。
8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8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84、《七步诗》朝代:两汉作者: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8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86、《七步诗》的作者是()。
87、有一次,曹操检查曹植的家庭作业。曹操看了他写的文章后非常惊讶,不敢相信他小小年纪就能写出如此优美的文章,反复问曹植有没有找人代笔。
88、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89、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90、⊙(编制)事业单位招4928人
91、“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下两句是()。
92、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93、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9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的诗句。
95、我倾向于后者。豆与萁同出于豆根,无谓再来“是”与“否”的判断。“本自同根生”(本来从同一条根生出来)这样陈述已够清楚的了。
96、D.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97、不过,才华横溢的曹植狂放不羁,谁都不放在眼里,他尤其喜欢喝酒,而且每次都喝得烂醉。
98、中国有句老话,“虎父无犬子”,比喻出色的父亲不会生出一般的孩子。这句话在曹操和曹植父子身上得到了印证。
99、A、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100、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101、曹植对文学的最大贡献,是他在乐府诗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的五言诗,并在诗中将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使得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作者曲折的心里感受。大大丰富了五言诗的艺术功能,推动了五言诗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