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之死【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13 18:01:04

1、诗人死了,死在春三月桃花开的季节。

2、“在我看来,一个活着的人是没有资格去谈论他人的死亡的(我们顶多只能谈谈我们对自己的死亡的猜测),而一个握有死亡这枚大印的人,甚至可以蔑视凯撒这样的强权。当然,我也知道约翰·顿说过这样的话:‘无论谁死了,/我都觉得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在死亡。/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我,也为你。’”

3、还有,他的死亡原因,根据现代医学角度分析,暂为“脓胸症慢性化,向胸壁穿孔”。

4、俄国文豪高尔基称赞普希金的作品“真实地描绘了时代的面貌”,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则称普希金的诗作是“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人们在痛悼这位“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的同时,也希望尽早挖出谋害诗人的真正元凶,好让这位伟大的诗人瞑目于地下。

5、欢迎影视投资机构联洽。

6、当然,生命里经历了不少生命的离去,而且不少是非正常死亡,不是因为年龄足够大而离世的那种。三姨为了养家,足够的拼,在50岁左右的时候,劳累生病离去。七姨夫不到40岁,患了食道癌,觉得治疗肯定无效,还不如为家人节省一点钱,于是自缢在自家院子里的树上。二姑家的表哥,患了肝癌,30几岁离去。大伯家的堂姐,因为父母干涉自己的恋爱,喝了农药,那年不到20岁……

7、文艺老流氓聂鲁达说:我想对你做,春天对樱桃做的事。

8、如果诗歌能诱导诗人去死,那不如诗歌本身去死。

9、诗人之死。一个缺乏让诗人生存土壤的社会。多么悲哀,多么荒唐!

10、岁月淹没晨昏旦夕,三十年的青涩岁月,诗人把自己的梦装订成了一本写满相思的诗集。

11、差不多10年前,写过一篇不成器的小说。小说里“我”和爱人因为误会,跳楼而去,而后亡魂一直飘逸在爱人周围,在她的痛苦中,逐渐后悔。可惜,却再也回不来了。

12、另外,他饮酒过度死亡的说法也是最接近事实的。

13、楼下车水马龙人潮汹涌,无限繁华生机勃勃,世界如此热闹,可是感觉很自己没有什么关系。身边有那么那么多人,可是又觉得那么遥远,人们会在你死后惋惜,却很难在你心魔最重的时候,拉你一把,帮着度过孤独无助的困难刹那。在那样的时刻,多么需要一位林嘉欣。——张国荣先生在离开前,主演的最后一个作品是《异度空间》,电影里他因为觉得害死了初恋女友,于是要跳楼。在最迷乱无助幻想连连的时刻,他帮助过的女病人林嘉欣,来到他身边,扶着他离开楼的边缘。

14、本文作者姜海(右一)向《莱山书院》赠书

15、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海子曾路过这座城市,并写下这样的诗句:

16、他的死因,究竟是渡水时遇难不幸而死,还是满怀愁绪,悲愤自杀,亦无从查考。

17、八十年代是诗性的年代,所以海子的死亡能创造一个神话,以至于现在的文学青年不管读懂读不懂海子,都去引几句面朝大海为自己充门面。

18、【诗人之死】我问,苏又生写了很多诗吗?

19、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

20、那时候,读了好多台湾诗人的诗,还有一位洛夫,独独记得这两句:

21、又过了几年,侄子即将结婚,一切都妥妥当当的,眼看婚期将至,突然女方又临时索要一笔丰厚的彩礼,否则不嫁。这成为苏又生二哥家一笔沉重的负担,为了他宝贝儿子,二哥一家能借的都借了,给儿子在市里买了高档的住宅楼,给儿媳买了辆车。要不说农村养儿子的家庭,都被称谓建设银行呢。这时的苏又生不忍二哥上火,挺身而出。

22、姜海,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1971年生人,山东龙口人,少时好文学,喜读书,有梦想,当过很长时间的文学青年,曾与诸文友结社,出过油墨印刷的文学小报。偶有文字发于《山东文学》《文友》《辽河文学》《齐鲁晚报》等杂志、报端。人到中年,文字已经成为熨妥灵魂的一部分,繁忙的工作之余,写下自己微观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山东散文学会会员、龙口创作之家副秘书长,著有长篇散文系列《书事》《龙口北皂村人物系列》等。

23、关于李白之死早已有三种说法:

24、大诗人李白之死,众说纷纭。《旧唐书》里说,李白好酒,病死于宣州。据说李白六十岁到去世时的六十二岁,这几年游走于宣州与金陵之间。甚至有人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里的汪伦是曾在宣州做官,李白是投靠他而去的。

25、南部山区守着的这片山,叫芝莱山。山在龙口南端,虎踞龙盘,峰峦叠嶂,林木葱茏。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司马迁教授说:“天下名山有一为东莱。”东莱即龙口的莱山,秦始皇东巡设“月主祠”,来此拜仙,求长生药。但泱泱历史之迹早已风散月落,没了影踪。探古寻幽,是考古学家的事情,山中子弟,通事达扩眼界,或勤耕于山,将山笼得满目翠绿;或治学修为,琅琅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或腿儿巅巅,走沿海,踏内陆,跟着苏又生出去兜售山里特产,引揽外来生意,先是小打小闹,接着便是轰隆隆地走车走船。阳光拂散,消息走遍,山不再是过去的山,过去的山是闷气,现在则是敞膛地明亮;过去的山是发育还未成熟的少女,深在闺中无人识,现在的山则是娇翠滴汁的少妇,眉里眼里全含情。

26、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27、761年,李白听说太尉李光弼出征东南,虽然已经六十一岁了,他仍然向朝廷“请缨”,打算投身军幕。但因生病不得不半道回家,后到当涂(今安徽当涂)去依靠“从叔”县令李阳冰,不到一年便悲凉地病死在这个小县城了。

28、灵魂在回眸中,神或佛在庇佑,生命的血液还在滚烫!

29、戴笠之死给毛人凤带来了曙光,经过一番权力斗争,他由军统局二老板晋升为军统局的大老板,他的狠劲就显现出来了

30、黑夜连着黑夜,风追着风……谁张目四望,一片茫茫。孤独在蔓延,诗人的思绪坠入了深深的幽谷。

31、喜悦的邂逅,悸动;三十年的重逢,若狂!那夜,喜极而泣,泪洒成雨……

32、我听过先生的课,也在先生任教的学校凑合教过一年书,也算近距离接触过的人。我搞文学也搞艺术,能弄出见得人的东西,也能搞些评论,所以也有资格说我看懂了先生的作品。也许我来说几句自己的体会,会比那些新闻上冠冕堂皇的话来得实在。

33、苏又生说,哥,放心,没多少天,我能撑过去。

34、按照顾城在自己的遗作《英儿》一书的内容,人们猜测顾城最后的疯狂是因为一个追逐利益的女人伤害了他,导致他的崩溃。这个女人在顾城的书中被称为“英儿”,真名李英,曾经是《诗刊》社的编辑,笔名麦琪,在顾城死后,明确表示,反对顾城在遗作中给她贴上的标签。

35、只配读诗,中年油腻后,甚至读诗都少了。

36、但是我都没有出席葬礼,一方面是因为一直漂泊在外面上学上班,于是给自己找借口不用赶回去;一方面是因为我向来看淡礼节,对红白二事的关键节点无意参与,总使觉得那些太过形式,真正的关系更应该体现在平时,在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搭把手。

37、这个年代是网络泛滥的年代,人们已经没耐心读懂一首诗,没耐性等待一个人。人们沉溺于东拼西凑的网文,沉迷于一部接一部的雷剧……爱成了人们不相信的东西,思想成了人们不理解的东西,美成了人们不追求的东西。

38、九十年代是至情的年代,所以顾城的死亡能创造一个传说,以至于现在的文学青年不管读懂读不懂顾城,都去引几句黑色眼睛为自己充门面。

39、四是荣誉问题,海子处于某种渴望和拒斥荣誉的双重状态,“这不是一个文学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五是海子着迷于气功;六则是其自杀的导火索:海子的爱情;最后一点则是他的写作方式和写作理想。“海子献身于写作,在写作与生活之间没有任何距离。”海子仰望歌德、荷尔德林,“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

40、找遍了所有衣柜,没有找到纯黑色的衬衫。有件西装是纯黑色的,但是今天37度,实在不合适穿西装。于是最终穿了件黑色但是带白点的衬衫,出门了,去参加葬礼。这是我这辈子成人以来,参加的第一场葬礼,这是一场诗人的葬礼。

41、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三》: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42、出事是后几天的事,矿井里一辆运送矿石的铁轱辘马,在加速时突然脱离轨道,撞向了正在轨道旁行走的苏又生。他此时柔软如泥,又像一只大鸟被折断双翼,还没有展翅,却已经飞向坚硬的井壁。

43、听到诗人死亡的消息,是在很多年后的一次朋友聚会上。那是一次小范围的文友聚会,我们几个挤在一条公路旁的一个农家院饭店里,胡吃海喝,大侃特谈。正是黄昏时分,夜色宁静,这条公路原来车水马龙,是穿过我们这个小城的非常重要的一条省道。但近几年,已经被另外一条更宽敞的公路所替代,所以,农家院饭店的生意不是很景气。饭店外边是片杨树林,林中有散养的的大鹅在嘎嘎地叫唤。原本聚会的目的,是要唤起一场我们对文学的回忆。可话题扯开来,文学根本没有沾上边。

44、在欧美的文化里,充当救赎角色的,往往是上帝,他是所有人的父亲,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候,都愿意站出来,原谅和安慰,充当着第一道防火墙的作用。在他温暖的怀抱里,谁都可以做孩子。在我们的文化里,长大了就应该自己独立的担当了,天塌下来,自己撑着。诗人是党员,可惜这个信仰不能给他足够的归属感——我们像是迷失的孩子,找不到父亲给的安全感了。

45、原来,当时在位的沙皇尼古拉一世也被诗人妻子的美丽姿色所倾倒。为了让冈察罗娃能够经常参加宫廷晚会,沙皇特地在1834年底任命普希金为“宫廷近侍”,陪伴沙皇的左右。此时,诗人已经年届三十有被迫整天夹杂在一群年轻气盛的侍从之中,普希金表面上不敢违抗指令,但心中为此事感到屈辱不平。他曾气愤地对人说过:“我可以做一名普通的平民百姓,甚至做一个奴隶,却永远不愿做个被人拨拉的弄臣,哪怕就是在上帝那里。”沙皇尼古拉一世也对诗人越来越感到不满,专门委派心腹暗中监视诗人的言行举动。后来,法国逃亡者乔治·丹特斯在各种社交场合公开追求普希金的妻子冈察罗娃,就是受到沙皇的暗中支持与纵容。

46、本身,景仰与仰望应是一对曼妙的绝合体,而爱情怎堪的没有了结局……?章章辞赋长歌,阕阕诗情短调,诗人欣喜若狂,在爱与情的滋养里一路欢歌,诗情澎湃,以歌抒情怀,以文告白,可竟忘乎所以,伤害了爱!爱情的火已燃烧殆尽,夭折了。

47、只能想象,他是怀着满腔愁愤黯然离世的。

48、水来,我在水中等你,这是尾生。换作我来写,诗思钝如铁,肯定要接着写:火来,我在火来中等你。土来,我在土中等你。哎呀妈呀,完全是一颗待烤的红薯和土行孙嘛。

49、那是幻想,我们至今不知道灵魂是否真的存在。可是10年后的现在,我感觉我就是眼前这个诗人的亡魂,代表着他看着亲人的悲伤,想象出他的后悔。我确定,他一定会后悔,也许在三天五天、十天半月里不会后悔,可是当时间流逝,那些悲伤的坎都在远景的镜头里不足为道的时候,一定会后悔的。

50、诗是什么?表面上是凝练的韵律之美,那背后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51、我的那些获奖证书,以前珠海的家里,衣柜下面的抽屉塞得满满的,对于我这种在工地上搬砖头的民工来说,证书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它们连一捧米一把青菜都换不来。终于搬家回广州的时候留下让朋友随废纸一同卖掉。

52、《唐才子传》,不仅非常肯定地说刘希夷是被宋之问所杀,还描绘了杀人的具体细节:“使奴以土压杀于别舍”。韦绚的《宾客嘉话录》也记载了他的杀人方式:“刘希夷诗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舅宋之问苦爱此两句,知其未示人,恳乞,许而不与。之问怒,以土袋压杀之。”

53、【诗人之死】杜甫之死,说来让人悲凉。《旧唐书》和《新唐书》基本一致的记载了杜甫的去世:“大历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夕)卒,年五十九” 。

54、苏又生的后事办的仓促草率,因为临近侄子的婚礼,这多少有点不吉利。家人处理后事的方式就是尽可能让金矿多赔偿一点钱。钱到手了,家人又为钱的支配权开始有了隔阂。按照苏又生生前所愿,他去金矿打工,当然是帮侄子积攒一笔彩礼钱。现在抚恤的钱款已经远远大于那笔彩礼钱。苏又生还有两个孩子还未成家。但苏又生的老婆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她哭着说,又生是个义人,一生吃亏也吃在一个义字,但我不能拂了他的愿。又生老婆将那笔彩礼钱掏出。侄子却哭着坚决不结婚了,说这钱是我叔叔的命换来的,我不能动啊,女人不要也罢。众人又开始苦劝,婚礼总算办成,也依然热闹,但这热闹总有堵心的成分。

55、湖蓝色的巴音河水在窗外流过,海子在一年年中复活。

56、这是个让我记忆深刻的一个夜晚,但苏又生的形象其实在我的脑海里模糊不堪,他长长的头发,是那个时代标准的诗人装束。但与我第一次见他时春风得意的神态相比,这次有些蓬头垢面的形象。比如,海子,也就是查海生,他络腮胡子,头发很长,双臂张开,迎接死亡的花朵。只有顾城,他是清秀的,他的脸颊没有一丝胡须,却有一朵高耸的帽子,看上去像米其林餐厅里的大厨。此后,我同苏又生再也没有见过面,自于老师去世之后,我也无从打听苏又生的消息。

57、诗人苏又生在山区有强烈的号召力,他把芝莱山的果脯市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们都佩服他是个会做生意的文化人。其实,他更有悲悯的情怀,他说他是孤独的,所有的诗人都是孤独的。诗人必须时刻保持自己清醒的孤独,否则无法生长。他最喜欢台湾女作家三毛,他年轻时曾经在给友人用诗意的语言谈过对三毛的热爱,那是他在一个冬天,从收音机里听到三毛去世时瞬间的感受。他觉得心被什么利器一点点地钝割,一种痛苦分离的感觉由此诞生。一月四日的天空异常地洁静和明朗,窗外是雪后的莱山山脉,滑白亮丽。他看到在门前那棵披着银锐的雪柿树上栖着一只黑色的老鸦,它成为静物的诗意在老苏记忆的视野里慢慢积淀。老苏后来无限惆怅地说道,真的,那一天,它显得多么娴静,它没有发出一声呱噪。

58、自由撰稿人,说白了就是无业人员,还不如捡垃圾的。很少听说捡垃圾的因压力大而自杀!靠写作为生的人,一旦赚不到钱了,文字不能当饭吃,真的连捡垃圾的人也不如,连乞丐也不如。我有时甚至会下意识地想:有一天,我能意外地死掉才好,死得干脆利落,生无可恋不留一丝丝痛苦。

59、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60、上元三年初夏,王勃风尘仆仆赶到交趾去看望父亲,返程途中溺水,从而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 王勃有几种死因,后人不得而知。

61、其次,李白还被认定为身患重病离世,那么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也就不得而知了,因为书中并没有详细记载,只是简单介绍了一段话,是关于李白是否因病去世。据说:李白出行途中,由于身体弱返回。谁承想,返回的第二年便驾鹤西游了。

62、追寻激情燃烧的岁月,点燃不了篝火,原上、陌上寥廓,四野苍茫,心燃烧的火焰经久不息……执携的一卷卷诗,一章章爱情告白的长篇,举杯邀不了明月,大地只是三月冷冷的一弯钩月。爱,只是诗人久远的传说……

63、我默默的看着棺材里的诗人,眼泪流了十多分钟。

64、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永恒,刹那,刹那,永恒等你,在时间之内,在时间之外,等你,在刹那,在永恒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如果你的清芬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这只手应该摇一柄桂桨,在木兰舟中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耳坠子一般的悬着瑞士表说都七点了忽然你走来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像一首小令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

65、一个人与宇宙大千的思维关系大抵有三种:

66、一声惊雷炸起!心不死的诗人仰望暖洋洋的三月春的明媚阳光,心的天地瞬息间暗黑了下来,泪渍斑驳,一向自信倔强的诗人瘫坐在地上,泪汹涌而出……

67、我们同苏又生告别,开始准备上车,苏又生把于老师拉到车后的黑影里,递给于老师一袋东西。在车上,我好奇地问,于老师是什么东西。于老师笑了,说是老苏在跑供销时在城市的街头买的毛片,他家没有录像机,还没看。

68、这些人们知道吗?了解他吗?甚至因为其诗人身份而笼罩在死亡的氤氲之下,造成了某种崇拜和向往?诗人之死和常人之死有何不同吗?我们应从死去的人身上看到自己的死,这番审视或许才能让我们更加认识到生命的意义。

69、诗人陈超走了,在充满雾霾的世界腾空而起,抛下一对皮囊。他以梦为马,飞翔在雾霾不可触及的远方。

70、但好像从没有一个诗人像顾城那样,他的“诗人之死”竟带有了“罪与罚”的宿命意味。今年是顾城去世10周年,他走了,留下了那么多诗篇与故事,继续感动着我们。顾城的死亡意识,死亡情结是异常浓重的。当他觉得用来抗击死亡的爱,不能“远离即将来临的黑夜”时,就把自己当“一穗大麦”奉献给死亡。

71、《全唐诗》在介绍刘希夷时,说他“为奸人所杀”,但没说奸人是谁,只含糊其辞地补充了一句:“或云:宋之问害希夷”。这句补充,可要了宋之问的命,既把这事儿白纸黑字地留在了官方史册上,又用了一种不太肯定的口气——“或云”。同样不太肯定的口气还见于刘肃的《大唐新语》:“……诗成未周,为奸所杀。或云宋之问窒之”。

72、泪雨,下在阳光明媚的三月……

73、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一个老男人穿粉红色,不油腻不娘炮,靠的是气质。不信你们穿个粉红色衬衫试试?

74、杀害一代“诗豪”的真正凶手是谁?谋杀普希金的凶手难道仅仅是丹特斯一个人吗?有关专家通过对大量史料的详尽探究,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

75、当涂有采石矶,传说李白喝酒沉醉,看到水中月亮,便伸手捞月而落水淹死。这有点传奇的色彩了。

76、藤本宏是嘟啦A梦的作者藤子F不二雄吧!1996年9月21日,藤子F不二雄在绘画电影原作《大雄的钥匙城历险记》的过程中突然昏倒在画桌上,手里还握着画笔。经抢救后仍回天无力,于9月23日(星期一)凌晨2点10分逝世(肝病),终年63岁。

77、诗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火爆一时,因为那时候的意识形态刚刚打开,对自由和美好的向往,找到了诗作为载体。而后,诗歌逐渐没落。

78、我几天后见到于老师,于老师笑着说,真是毛片,啥也看不清啊。

79、可是人家偏不这么说,人家说:火来,我在灰烬中等你。

80、所以最后总结一下,陈老师是个好人,是个好诗人,他开辟了一块处女地,留下了那些五彩斑斓的花朵,地图被他放进诗的漂流瓶……真心的人方能拾得。

81、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82、共日月、同晨昏的爱情梦想刹那支离破碎,瞬间的惊艳,灵光闪现。三月十二日,阳光,骄阳,清风荡漾。这夜,滴血成诗。

83、如果我们说,我想对你做很羞羞的事。那肯定要当做流氓打出去。

84、二哥说,兄弟,你小心点。

85、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86、杀害一代“诗豪”的真正凶手是谁?谋杀普希金的凶手难道仅仅是丹特斯一个人吗?有关专家通过对大量史料的详尽探究,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

87、第一种“饮酒过度”。众所周知,李白绝对是个名副其实在的酒鬼,他一生之中除了诗最不能离开的就是酒,常言道:李白斗酒诗百篇嘛!我们都知道酒对人的身体相当有害,而李白又离不开酒,自然是常年与酒打交道,怎能身体健康?

88、谁的心被诗人用笔戳碎,诗人正准备向世人展示。诗人,让爱恐惧……………

89、最后评价一下陈先生为人。看一个人的本质要看他如何对待比自己弱势的人,先生对待学生非常诚恳,不管是上课还是相处都很亲和。所有听过他课程的学生,即便那些没有听懂的也能感受到他对人的真诚和对学术的严谨。

90、在这个诗意严重缺乏的年代,人心浮躁,传统的纸媒,一家一家停刊,让我与一位又一位欣赏我支持我的编辑,失去了联系。昨晚某网站的编辑邮件上对我说:“我们的工资都没有钱发,哪有你们作者的稿费?”物价飞涨,而稿费不仅标准在下调,许多地方竟然到不给钱的地步。

91、我无意八卦细节,去打扰亡魂。我写下这段文字的目的,不是给离去的诗人看,是为了给活着的人看,和活着的自己看。

92、西川作为海子的好友,本不想再谈及他的死,后来又不得不写出《死亡后记》:

93、先生走后,很多人都在用自已的方式揣测,也有许多未曾见过先生半面、未曾读过先生著作半本的人胡乱吐槽。先生本应受到海子一样的尊重和敬畏,但我们亏欠了他。

94、至少,精神的被摧毁,不能早于肉体的被摧毁。

95、读高中时,有好几个同学迷余光中的诗。我记得其中一位的最爱是《等你,在雨中》:

96、只要不死,就不会盖棺定论,就会有翻盘的机会。

97、在《全唐诗》中,宋之问的《有所思》和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只有一句不同,准确地说只有三个字不同,宋诗是“幽闺女儿惜颜色”,刘诗是“洛阳女儿好颜色”。

98、于老师死于肝癌,在刚刚退休的年纪。他嗜酒如命,可真是要了他的命。据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想美美地喝上一顿。那时,我正在外面漂泊,于老师去世的消息如候鸟传音般断续传来,是很久之后的事。在漂泊的过程中,我彻底而深刻地感受到每个人内心所聚集的孤独感。我见到过形形色色的人,我同他们进行过各种各样的答言。苏又生不是见过大澡堂子里的小姐拥有《百年孤独》么,我看过更高级夜总会的小姐,她们阅读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

99、“每个月要还2000多元的房贷,要供240个月”,一个没有固定工作的诗人,没有其他生财之路的诗人,每个月都要还房贷,同时还要还“东借西凑”来的钱。房贷这种要用终生的努力来偿还的债务,让一个靠想象来生活的诗人,背上沉重的精神负担,最终走向生命的灰暗与绝望。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写不下去的诗,到不了的远方。

100、这个时候,他超生的二儿子被妻子抱了出来,孩子长得精灵八怪,活泼地很。苏又生接过来,用深情的眼睛看着他儿子,如同欣赏他得意的诗作。他长满胡子的脸去贴孩子的脸,孩子被搽疼了,往后仰着身子,一个劲向上蹿,似乎要挣脱老苏。老苏这时一手举着酒杯,一手挺着孩子,脸上的忧愁已经全无,他用手指蘸了一下杯子里的白酒,轻轻弹了弹儿子的小鸡鸡。孩子这时打了个冷战,一股尿液就如泉水般喷出来,溅了老苏一手一脸,有些竟泚进了酒杯,苏又生哈哈大笑,一仰而尽。

101、我问,苏又生的诗集出版了没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