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驱邪(鬼)仪式:藏历除夕夜,由一家之主举着火把走遍家里的各个角落,嘴里还要不停地喊着“(穷鬼、厄鬼)滚出去,滚出去……”等转完之后,将火把与事先备好的下施鬼食一起丢到路口,表示将这一年的不顺、晦气全赶出家门,新年会有新气象。
2、随着佛法的弘扬,第一朵酥油花盛开在雪域高原。从此便注定了它与藏传佛教的缘分。而这缘分在一代又一代僧众的手口之间流传至今。虔诚发愿,怀抱正心。对于僧人们来说,能够在今朝的寒冬中以此修行,这是佛祖的眷顾,也是他们的造化。
3、每年春节前几个月,酥油花艺人便将纯净的白酥油,揉以各色石质矿物染料,塑造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树木、飞禽、走兽,有的还组成宗教故事、人间天上生活及神话故事等。每年正月十五日,皓月升起,华灯初放,塔尔寺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酥油花灯节,人们做花、赏花,祈求吉祥平安,几百年来从未中止。
4、看上去,图案栩栩如生,十分好看,走进这里的寺庙,我们更会看见“十八罗汉”等堆绣艺术品,这鞋都是这里僧人的杰作。
5、幸饶弥沃如来佛祖创建了雍仲本教后改变了很多原始的信仰方式,包括改变了杀生祭神等等,而采用糌粑和酥油捏成各种彩线花盘的形式来代替原始本教中要杀生祭祀的动物,减少了杀戮。这就是朵玛和酥油花的最初起源。
6、供养诸佛菩萨,那里气候比较冷,鲜花在冬天基本上没有,酥油花代替了鲜花,而且也是一种修行,因为做酥油花要工匠要经常把手放冰水里,以免手的温度让酥油融化了。
7、塔尔寺的壁画堪称一绝,有着丰富的色彩,展现着浓厚的藏族风情,历史悠久,每一处绘制在各殿宇的墙壁与栋梁上的壁画都展现着佛经的内容,壁画描绘的佛教故事更是感人精彩。
8、农历正月十五为藏历年上元月,著名佛教圣地塔尔寺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酥油花展。今年,在悠扬的佛乐声中,藏传佛教艺术珍品酥油花再度“绽放”。
9、辛饶弥沃如来佛祖创建了雍仲本教后改变了很多原始的信仰方式,包括改变了杀生祭神等等,而采用糌粑和酥油捏成各种彩线花盘的形式来代替原始本教中要杀生祭祀的动物,减少了杀戮。这就是朵玛和酥油花的最初起源。
10、“先开始做酥油花是个打底,然后拿陈年的酥油打底,在把新的酥油在上到它的表面,然后做到60天到70天左右,才能做完其中的一个。”
11、墙后的草也不会再长大了,她只用指尖,触了触酥油花圣洁的阳光。
12、在微妙而优雅的音乐中,展示了各种蝶形花雕塑组。塔尔寺酥花是雕塑艺术的杰作,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规模大,内容丰富,酥油是和尚创造的具有独特东方特色的艺术品。有人说:您不能去敦煌或塔尔寺学习绘画。像敦煌的壁画一样,塔尔寺的酥油花是艺术灵魂,是每位画家的灵感来源。
13、每年的酥油花展,僧人们从入冬便开始做起。虔诚发愿,怀抱正心,在清寒的僧房中完成酥油花的转生。酥油花所表现的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主要以佛祖菩萨、金刚天王、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山石林木、花卉盆景、亭台楼阁等等组成各种故事情节。画面形式继承藏传佛教艺术的精、繁、巧特点,在有限的空间容纳了极多的内容,塑形精巧,刻画传神,多而不繁,艳而不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14、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高原的尽头两手空空,你来人间一趟,可想触摸太阳。
15、走进这里,这里有着大金瓦殿、小金瓦寺、花寺、大经堂等殿堂,每一座殿堂,无不雕刻精湛,技术绝伦,辉煌大气。
16、心底的爱意,让我情不自禁揽你入怀
17、叶落了,满世界都是佛的圣果。
18、朵玛和酥油花也被其他藏传佛教的教派广泛用来做供品并成为了藏传佛教的一大特色。我们现代藏族同胞许许多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时代所留传下来的。藏族同胞还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本教传统是刻有光明八字真言:“嗡嘛智牟耶萨林德”的石堆)、打卦、供奉朵玛盘、酥油花甚至使用转经筒等等,这些都是雍仲本教的遗俗。
19、朝佛转经:大年初一上午,早早赶往就近的寺院,在佛前供奉酥油灯,然后绕着寺院进行转经。
20、酥油花是塔尔寺的“艺术三绝”之它是用酥油作原料造出的各种佛像、人物、山水、亭台楼阁、飞禽走兽、花卉树木等艺术精品。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展出时,由民族管乐器为主组成的花架乐队演奏出节奏缓稳、庄严肃穆的花架音乐乐曲,来烘托宗教气氛,并随着灯光的闪动;在含蓄典雅的音乐中,展示出酥油花雕塑的群体千姿百态。塔尔寺酥油花集雕塑艺术之大成,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规模宏大壮观,内容丰富多彩。塔尔寺酥油花展日期塔尔寺简介其实提到塔尔寺,大家心里一定不是很清楚的,但是对于一些有宗教信仰的信徒们来说,这里一定是熟悉的,塔尔寺作为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依山而建,建筑宏伟,器宇轩昂。
21、从外面看上去,这里壮观磅礴,1000多座院落,32座殿堂,4500多间僧舍,在这里林立这里,无不是彰显着这里的辉煌和气派。
22、品甜蜜的唇,感受纯净的心律
23、相信你看过以下这些图,一定会被酥油花精美的工艺、艳丽的颜色、巧妙的构思、宏大的题材所折服。
24、酥油花是用酥油制成的雕塑的一种特殊形式,幸饶弥沃如来佛永中儒学奠基后,祖先改变了许多原始信仰的方法,包括改变了杀手祭祀神等,并以几张线的形式取代了原著,剂和黄油制成的颜色可杀死的动物屠宰量减少了,这是朵玛和酥油花的原始起源。
25、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塔尔寺酥油花酥油花是一种用酥油(黄油)塑形像物的特殊技艺,为"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之一。
26、【酥油花】塔尔寺酥油花的制作,有一套完整的机构和科学程序。寺里设两个专门制作酥油花的机构,一个叫"杰宗曾扎",一个叫"贡茫曾扎",俗称"上花院"和"下花院",两个花院相互竞争。每院有艺僧二十人左右,这些艺僧一般在十五六岁入院,终身从艺。上、下两个花院分别有总监(称"掌尺")主持,决定当年酥油花的题材、构图、制作分工等事项。酥油花艺术继承藏传佛教术"精"、"繁"、"巧"的特点,其设计、制作自古是师徒口手相传,一般都在封闭的环境里精心制作。
27、牛羊奶经过这样捣打后,其中的油质浮出水面,将它用手提出。压装于皮翼中,冷却后便成酥油,进入21世纪以来,手摇牛(羊)奶分离器已经逐步代替了手工捣制的旧工艺。酥油以夏季从牦牛奶里提炼的金黄色酥油为最好,从羊奶里提炼的则为纯白色。虔诚的藏传佛教信徒敬神供佛时,点灯、煨桑等都离不开酥油。酥油还可以软化皮革,以便揉搓皮绳革条,在牧区,男女青年还用它擦脸,以保护皮肤,防晒抗寒。被誉为青海塔尔寺密宗“艺术三绝“(酥油花、堆绣、壁画)之一的酥油花,更是以其独特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驰名中外。
28、元宵节前夕,塔尔寺的艺僧们正在为酥油花展做着最后的准备。艺僧印巴尖措制作酥油花已经30多年了。每年正月塔尔寺“上花院”和“下花院”的两组艺僧会进行酥油花的制作评比。今年印巴尖措所在的“上花院”雕刻的是“吐弥桑布扎”艰辛创造藏族文字语言的故事。
29、另有传说称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带去一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并将其供奉于拉萨的大昭寺,吐蕃人民用酥油做成花供献于佛前,以示崇敬之心,后各藏传佛教寺院相继使用,视为礼佛珍品,献酥油花遂成为正月祈愿大法会的重要内容。在发展过程中,酥油花的塑造方式、花色品种、内容题材和工艺技巧都不断发生着变化。
30、花开了,满世界都是佛的微笑。
31、酥油花是用酥油制作的一种特殊形式的雕塑艺术。
32、艺僧印巴尖措:白色酥油特别能够体现酥油花的柔美,提取也更加不易,我们要一家一家的去收购。
33、据了解,制作酥油花原料取用9月份以后牧区枯草季的白酥油,其筋度及粘度高于荣草季黄酥油,每岁立冬起,艺僧们就将纯净的酥油切成薄片,加之冰水揉匀如面团状,而后根据需要添加色彩纷呈的天然染料,使酥油花色泽鲜艳,久不褪色。
34、壁画不直接绘在墙壁上,而是以木架为框,上面绷上经过处理的画布,然后再以金碧重彩精工描绘,通俗的讲可为“布面壁画”。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吊挂在经堂梁柱之上,是小型作品,也可以挂在藏族同胞家中。二是在寺院经堂墙壁上钉起,为大型作品。画师按墙面大小进行创作。
35、酥油花是一种用酥油制作的特殊技艺。最早产生于西藏苯教,是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贴花。
36、珍惜短暂,易逝的酥油花一样
37、【酥油花】酥油花是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酥油塑造艺术。最早产生于西藏苯教,有300多年的历史。酥油花是盛开于冰点的奇异之花,是以酥油为主要原料制作成的奇绝艺术品。它完全是在零度以下制作完成的,其塑造工艺繁复而奇特。
38、青海美食|青海旅游|青海文化|青海资讯·大话青海
39、你好,非常愿意为您解答我就纳闷了,为什么非得要跪下来求呢?你就不知道男儿膝下有黄金吗?劝你以后不要总是,跪求跪求的太令人讨厌了好了,你可以一边去跪安了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帮助,谢谢
40、藏历年节各地有所差异,拉萨藏历年从旧年最后一月中旬,人们便开始准备供过年吃、穿、玩、用的东西。藏历年是藏族人民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节日,是一年中亲朋好友欢聚的最佳时节。
41、悬挂五彩的雕刻的石刻以及放置花生堆(宗教上刻有辉煌的咒语:”嗡嘛智牟耶萨林德“石堆”,玩六卦,提供菜品朵玛,酥油,甚至使用祈祷轮等,这些都是圣物来自永中学校。
42、在这孤独的尘世,我的心
43、白酥油在华旦等一众佛弟子指尖“3D打印”而出,被置于高达数米的版面之上时,人物走兽百计,亭台楼阁十数,自花鸟虫鱼至山川建筑,从人物轮廓到面部神情,逼真传神,惟妙惟肖。
44、酥油花制作周期长,工序复杂,从准备工作(藏历十月)到正式展出(正月十五)历时三个月之久。为了使酥油光滑细腻,便于操作,先要把酥油浸入冰水反复搓洗、揉合、去杂质、增韧性,揉搓成膏状备用。塑造之前油塑艺僧先要沐浴发愿,进行宗教仪式。仪式毕,掌尺喇嘛和其他艺僧一起选议酥油花的题材,然后设计腹稿,精心构思、策划、布局之后,便分配给擅长人物、动物、花卉、建筑的师傅带领各自的徒弟,在气温零度以下的阴凉房间开始分头工作。
45、不是文物,也就无所谓文物遗产了。法律上的文物,根据《文物保护法》第二条有说明。个人觉得,酥油花更适合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46、湟中县塔尔寺的艺术"三绝"之一。是以洁白细腻的酥油为原料调入各种矿物质颜色制成的油塑艺术品。塔尔寺酥油花集雕塑艺术之大成,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规模宏大壮观,内容丰富多彩。有奇花异草,有珍禽异兽,有山水图画。有小巧玲的亭台楼阁,有栩栩如生的佛像人物,千姿百态的大型历史和神话题材的油塑更属佳作。石榴、萍果、桃等盆景都水灵灵地像真的一样。酥油花的制作必须在冬季低温下进行,因而塔尔寺酥油花都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塔尔寺灯节展出,届时来自西藏、内蒙古,四川等地的农牧民及海内外游人云集山之中,山上山下,寺宇周围,入山人海,为一睹晶莹剔透的酥油花。
47、央视《花开见佛》纪录艺僧制作酥油花:
48、它正是冬春之交的农闲期,体现了人们对秋收的喜悦和春耕的信心,同时也表达了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对新春和新年的追求与向往。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充满浓厚的民族和宗教色彩,是整个西藏文化习俗的一个缩影。
49、到了晚唐时期,唐蕃开始在河西和青海日月山一带进行茶马互市,茶叶开始大量运往藏区。以后茶马互市盛行。1372年,明政府专门设立“茶马司”,专门管理内地与边地的茶马互市活动。清初。“茶马互市”制度正式建立。从此,茶叶开始源源不断输入藏区并进入寻常百姓家。做酥油茶用的多为大茶和砖茶。砖茶为长方体,重约两公厅左右。既适合长途运输也便于外出时携带。酥油茶的制作方法是藏族牧民们的创造。为了适应青藏高原高寒的气候和露天甚至风雪里放牧的生活,他们最需要的是一种御寒保暖的热饮,这样,酥油茶便应运而生了。
50、作者丨方文永朗诵丨扎西德勒
51、早晨,阳光照在草上,泉水潺潺流淌,望着那指尖上的光芒,站着,不说话,就已十分美好。
52、酥油花是塔尔寺的“艺术三绝”之它是用酥油作原料造出的各种佛像、人物、山水、亭台楼阁、飞禽走兽、花卉树木等艺术精品。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展出时,由民族管乐器为主组成的花架乐队演奏出节奏缓稳、庄严肃穆的花架音乐乐曲,来烘托宗教气氛,并随着灯光的闪动;在含蓄典雅的音乐中,展示出酥油花雕塑的群体千姿百态。塔尔寺酥油花集雕塑艺术之大成,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规模宏大壮观,内容丰富多彩。
53、真的,我只想在今生好好地爱你
54、青海高原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过了立春,却依旧雪花纷飞,而这样的天气对于酥油花的保存却是有利的条件,为此艺僧们不得不忍受刺骨的寒风以及冰水的洗礼。
55、酥油花所表现的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主要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由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山石林木、花卉盆景、亭台楼阁等组成各种故事情节。酥油花艺术继承藏传佛教艺术的精、繁、巧的特点,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容纳了极多的内容。那些大至1米到2米,小到10毫米的人物、走兽、植物、建筑,那人物会眉目传神,那禽兽能呼之欲出,那花木是栩栩如生。每件酥油花的作品中都有上百个人物、动物和几十处亭台楼阁,每年都要用去1吨左右的新鲜酥油。
56、酥油花的酥油坯料大概有十多种颜色,但基本使用广告粉调色了。而寺庙和用于盛大节日的大型酥油花都是用矿物颜料——红色,取自玛瑙;绿色,取自翡翠;白色,取自珍珠;黄色,取自黄金;黑色,取自地下深处的木炭;蓝色,取自孔雀石…
57、(抖音丨微博:@吐蕃顽童)
58、我们带你看今年最全最美的酥油花,
59、青海省皇中县的酥油花是藏区最有名的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每年的大年十五都有大型的酥油花展内容丰富多彩主要内容有著名的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古人的生活习俗等
60、塔尔寺,地位崇高,不仅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也是藏族人民的高级学府之寺院内设有显宗、密宗、天文、医学四大学院,不断的为藏区培养着知识丰富的人才。
61、作为象征青海身份的酥油花已在2006年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种青海的特有民俗,它是我们每个青海人的骄傲!所以,下次再有人问你酥油花灯有什么好看的,就请把这篇文图甩给他!转起来!
62、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代表中国酥油花制作最高技艺水准的青海塔尔寺酥油花展再现“佛前花开”。
63、每年元宵之夜在塔尔寺展出的酥油花,目前已成为青藏高原冬季旅游的一大特色,吸引着十多万海内外游客前来观瞻。这一经历了400多年风雨的藏传绝学,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正逐渐走出佛学深院,为更多的人所了解,从而使酥油花艺术保持长盛不衰。说是“花”,其实是用酥油作原料造出的各种佛像、人物、山水、亭台楼阁、飞禽走兽、花卉树木。酥油花是塔尔寺的“艺术三绝”之传说当年藏传佛教格鲁派开创者宗喀巴大师在西藏开祈愿大法会时,梦见一些飞禽走兽可以用酥油塑造,便召集僧侣用酥油捏塑所梦事物,并供奉给众多的活佛观赏。大约公元1600年,酥油花开始传入塔尔寺。每年的元宵节,塔尔寺都会举行正月祈愿大法会,艺僧们会将精心制作的酥油花陈列展出,供各族群众观瞻。
64、“年画”风俗:用糌粑画上表示吉祥的宝伞、金鱼、宝瓶、妙莲、海螺、吉祥结、胜利幢、金轮等八吉祥图。
65、由于酥油花的融点很低,15度就会变形,25度左右就会融化,为了防止体温对酥油花的影响,艺僧们在捏制之前都要把手浸泡在刺骨的雪水中,为防手温回暖,必须不时浸冰水、抓冰块,让手指保持冰凉。因此,每位艺僧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病,甚至残废。如果没有对佛的虔诚之心和对宗教艺术的献身精神,是很难做到的。年复一年,阴暗的花房里,喇嘛艺僧们寒冷的手指尖汩汩流淌着属于春天和梦想的温暖色彩,在他们的心中,酥油花是会说话的花儿,讲述着尘世的渴望和藏传佛世界的五彩缤纷,讲述着美丽,讲述着向往。
66、由于两个花院在题材和制作工艺上互相保密、封锁消息,长期以来各自都形成了一定的独立流派,他们在竞争中发展,每年都以新的面貌,新的技艺展示各自的成果。现在塔尔寺酥油花制作技艺的主要传承人有扎西尼玛、罗藏龙珠、尕藏加措、加阳谢热、智华若子等。
67、中午时分,塔尔寺上花院西厢房里花架乐僧奏出梵乐阵阵,正准备着晚间展出时的“独门伴奏”;而此时艺僧华旦正在将制作了近3个多月的酥油花进行最后的精修,并不时将手放进身边装有冰块的水桶里消去指尖上的温度。
68、酥油花是会说话的花儿,斑斓的色彩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盛开在九色甘南的是千年传承的酥油花,更是昌久不衰的万世佛法。
69、藏历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在一种驱鬼仪式上会有一种叫“朵玛”的酥油花,这种酥油花在活动完了会直接扔掉。”阿旺说。同时在这一天打扫房间时,在灶上、房梁上也会涂上小小的简单酥油花,有表达人们对来年人畜兴旺、大丰收的美好期望。如果家人有病,家里有难的,通常会举行宗教仪式,仪式中也会用到酥油花,用来消灾免难。还有一种酥油花会出现在藏历新年或者婚庆上,那就是在喝酒的银碗上或酒壶上点一朵原色的小小酥油花,表祝福之意。
70、玩转魅力青海,发现地道美食,每天为您推送青海本地第一手新鲜生活资讯,引领青海时尚生活圈!各种新闻资讯、美食探店、吃喝玩乐、旅游攻略、搞笑视频等优质内容。爱青海请点击关注魅力青海!
71、酥油花也被称为“冰与严寒中绽放的美丽”,为了不让酥油融化,艺僧们不仅要身处在冰冷的塔尔寺酥油花院内制作酥油花,还要在制作过程中不时将手放进刺骨的冰水里,给手降温,这一件件摄人魂魄的酥油花就在冻僵的手指间慢慢诞生了。
72、TIPS:酥油花最早产生于西藏的苯教。
73、据《西藏王统记》《朵堆》等典籍记载,象雄辛饶弥沃祖师对过去原始本教进行了许多变革,创建雍仲本教,被称为西藏最古老的古象雄佛法。辛饶弥沃祖师首先创造了象雄文字,并传授了"五明学科":工巧明(工艺学)、声论学(语言学)、医学、外明学(天文学)和内明学(佛学)。古象雄文明就以"雍仲本教"的传播为主线而发展起来。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兼并统一西藏各部落,建立强盛的吐蕃王朝,西藏正史开始书写。而近几年考古发现纷纷证明:古象雄文明才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1)
74、想想这些,想想冰清玉洁的酥油花
75、海子说夜色中,我有三次幸福:诗歌、王位、太阳。这诞生于艺僧手中的酥油花便是那太阳,在他们的指尖散发出光芒。
76、酥油花制作工艺复杂,动手制作前艺僧们先要沐浴发愿,进行宗教仪式。
77、艺僧在制作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将双手置入冰水中冷却,以使酥油花制作不致因手温而融化,妨碍制作进程。
78、酥油花更是这里的一个节日,每年的正月这里都会举办着酥油花展。
79、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创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
80、2017藏历火鸡年塔尔寺酥油花简介
81、酥油花捏塑分为浮塑和立塑两类。
82、酥油花最早产生于西藏本教,是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贴花。按印度传统的佛教习俗,供奉佛和菩萨的贡品有六色,即花、涂香、圣水、瓦香、果品和佛灯,可当时天寒草枯没有鲜花,只好用酥油塑花献佛,由此形成艺术传统。
83、望着你用严寒缔造出的美丽
8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29420002
85、大地茫茫,河水流淌,是什么样的光芒,把你照亮。
86、塔尔寺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塔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7、制作完成后,每一件酥油花作品都要按提前的设计,用一定斜角一一固定在几块大木板上,用拼接成的完整故事画面搭建成一个酥油花架,为了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花架设计得高低错落有致,使观赏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展出时,酥油花架会用高杆挂起,最高可达十几米,人们在下以仰视角度观看,发现花架上菩萨金刚端坐安详,飞天仙女身姿绰约,花鸟虫鱼栩栩如生,人物神形兼备,亭台楼阁金碧辉煌,整个画面繁而不乱,绚丽多彩,令人叹为观止。
88、晒佛活动结束后,这里更是会有广场上跳宗教舞蹈、念经文、演藏戏的僧人,十分热闹,是一次宗教文化和艺术的集中体现。
89、每年藏历正月十五日,在藏区各大寺院都要举行油塑艺术展览,即用彩色酥油捏成的神仙、人物、花木、鸟兽的形象并点燃酥油灯进行祝福。藏族称之为“甘丹昂曲”,为传统的宗教节日。
90、佛珠对修持佛法的人都有加持作用,佩戴它不仅能时时提起思佛的念头,而且还是佛理佛义的载体。所以不论藏传还是汉传佛教,都很珍视佛珠。从这一总体上说佛珠并无不同,但由于藏汉修持的法门有所不同,所以还是有点区别的。藏传佛教的佛珠在身口意三密的加持上比较强,而汉传佛教则主要在显明的佛理佛义上加持。在佛珠的形态上也略有不同,但差别不太大。
91、制作完成的酥油花画面要向前呈20度左右的斜度,一是便于观者稍抬头即可观全景,二是怕酥油花自上而下融化,上面的融液弄花下面的造型。一般而言,制好的酥油花,因受气温的影响,每隔一两年就要重塑一次。
92、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灯节,塔尔寺都要举办酥油花展。这个时候,明月高照,香烟缭绕,梵乐悠悠扬扬,酥油灯闪闪烁烁,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熙熙攘攘,人们川流不息争看酥油花。
93、不由得让我再次握紧你的手
94、酥油花是一种用酥油(黄油)塑形像物的特殊技艺,为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之一。酥油花最早产生于西藏本教,是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贴花。按印度传统的佛教习俗,供奉佛和菩萨的贡品有六色,即花、涂香、圣水、瓦香、果品和佛灯,可当时天寒草枯没有鲜花,只好用酥油塑花献佛,由此形成艺术传统。2006年5月20日,塔尔寺酥油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5、即使走出这里,仍旧久久不能平复这自己的激动的心情,这样庞大的庄严的建筑群落,就这样安静的屹立在这里。
96、法会期间,宗喀巴梦见荆棘变成明灯,杂草化为鲜花,宗喀巴认为这是仙界在梦中的显示。为使大家也能看到仙界,宗喀巴组织人用酥油塑成各种花卉树木、奇珍异宝,再现梦境,连同酥油供灯奉献在佛前。这种活动沿袭至今。
97、仅存于念珠与手指间移动的距离
98、其佛教文化的价值更是不可估量,是西北的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这里每时每刻都聚集着很多的信徒,同时这里也是一处十分适合旅游的地方,佛教文化浓郁,建筑风格明显有特色,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塔尔寺吧!塔尔寺酥油花展日期每年的正月塔尔寺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酥油花展。塔尔寺简介规模
99、又传,文成公主带进吐蕃的佛像原来没有冠冕,宗喀巴学佛成功后,给佛像献了莲花形状的“护法牌子”和披肩,并在佛像前供奉了一束酥油花,自此便有了在佛像前供奉酥油花的习俗。
100、塔尔寺,历史悠久,建筑宏伟,如果你来这里,千万不要错过这里的一些活动,也不要错过体验这么精湛的艺术和浓郁的佛学文化的经验!
101、“虽然老艺僧们会因长期制作酥油花患上风湿关节病,甚至残疾,但让酥油花‘绽放’下去可是我们年轻一代艺僧的责任。”华旦眼里,这90多天的酥油花制作更是一段特殊修行旅程中,“捏酥油花的过程中,想象主题里的故事,会明白很多浅显但又容易被忽略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