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句的表达效果】???这是2020年山东•海南高考模考的新题型,网上的解题方法几乎没有,现总结如下,供考生们参考使用。方法一家之言,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同行多多指导。
2、用语形象,极富画面感,表现力强。
3、我请刘濮阳和徐媛曦读含有“惊恐万状”的句子,但读得没到位。我请周睦斐读,这一次,大家从他的声音里体会到人们的绝望和害怕了。“走进词语的意思,体会到词语包含的感情,才能读好。”我赞美道。
4、我带着同学们聚焦到“够了”这个词语,我引导:“‘够了’,能让人们不慌张,这样的对话表现出船长的智慧、镇定,因为只有让大家知道还有希望,大家就会安静下来,听从指挥,如果只是用手枪吓唬大家听从指挥,估计也没什么用。”
5、我用红线画出转折句: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6、伏笔:在文章的前边将下文要表现的人物或时间预先作出暗示,然后在相宜之处作呼应,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
7、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为……作铺垫。
8、2020全国新高考I卷(山东使用)
9、百万写作者的超级写作指南
10、鞠躬尽瘁,死而后矣。——诸葛亮
11、营造、渲染,烘托气氛。
12、同学们不难发现,这三句话写出了雾的变化,我请薛玥凡读一读,她语速有缓急,读出变化来了。我再请陈恺睿读,他读得绘声绘色,还有情感的变化,他像在描述当时的情况。我问他:“你为什么这样读?”陈恺睿说:“我感受到当时很安静,氛围很阴森。”我说:“同学们,这就是作者雨果语言的魅力,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了遇难前平静的氛围。同时,这三句话让我们感受到危险在接近,心情也在变化,越来越紧张。”
13、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
14、原句与改句相比,句子内容没有多大变化,但是在句子内部结构上会有变化,多为倒装句,起强调突出作用。这类题目的倒装类型有两种:
15、先说房屋的防寒装置吧,北方的住屋,并不同南方的摩登都市一样,用的是钢骨水泥,冷热气管;一般的北力人家,总只是矮矮的一所四合房,四面是很厚的泥墙;上面花厅内都有一张暖坑,一所回廊;廊子上是一带明窗,窗眼里糊着薄纸,薄纸内又装上风门,另外就没有什么了。在这样简陋的房屋之内,你只教把炉子一生,电灯一点,棉门帘一挂上,在屋里住着,却一辈子总是暖炖炖象是春三四月里的样子。尤其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的,是屋外窗外面乌乌在叫啸的西北风。天色老是灰沉沉的,路上面也老是灰的围障,而从风尘灰土中下车,一踏进屋里,就觉得一团春气,包围在你的左右四周,使你马上就忘记了屋外的一切寒冬的苦......
16、一。应用不同。前者可以体现文章显著的写作技巧、写作特点和效果。后者在介绍对象中反映所产生的影响、作用和心中的想法。二。性质不同。前者包括结构、语言修辞、论证方法和人物的描写方法。后者的主要分类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三。形式不同。前者在行文细节、字词句和标题等方面表达自身的写作风格。后者通过记叙表达、描写方式和修辞用法等使句子变得生动出彩。
17、改句: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严厉而又古板的家长。
18、改句:左下角,一只孤独无依的小舟和一个弱小无助的渔人。
19、在句意不变的前提下,句子的主语是可以变换的,这也是变换句式的一种方法技巧。在主语不同的情况下,就要分析原句所突出的主语(主体)为什么更适合语境
20、用语形象,极富画面感,表现力极强。
21、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昐的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
22、觉得不错,就点在看哦~!↓↓↓
23、改句:剥削阶级只知道掠夺它用来压榨劳动者,劳动者才对它感情深厚。
24、表达效果,主要指在具体语境中,语言实际运用的效果,这种效果与作者创作的文体、意图、风格等相关。注重考查的基础性和综合性,要求考生运用必备的知识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优劣。
25、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26、下面两个句子表达效果一样的吗?说句说课文为什么用反问句来表达?因为反问句肯定是有疑问才会反问的。
27、原句:远近的桃花开了,粉粉的,一簇簇,一片片。
28、(2020山东模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29、长短句:使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长短句结合,使句子错落有致,形式灵活多变,节奏富于变化。
30、①题型较固定。基本上是以主观题型放在第Ⅱ卷中,重点考查动态的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1、反问句语气较为强烈,表意较为肯定;
32、我向同学们介绍作者雨果:“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和领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等。他是一位高龄多产作家,在长达60多年的文学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79卷文学作品和4000多幅绘画作品,是法国和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份宝贵遗产。他真是一位大文豪。”
33、题9原句“难堪”运用拟人修辞,通过“我”扎不进弯曲针头的难堪,表达对邻居痛苦不堪,却仍默默承受的愧疚。
34、特殊句式:长短句,整散句,主被动句,把字句,倒装句等
35、长短句结合,句式活泼,错落有致,具有节奏感。
36、(济宁市2020届高三线上自我检测)
37、第一步:找不同。对比分析,改句与原句在表达方式(形式)、表达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38、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看我在杯盘狼籍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张桌子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米粥。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39、改句:屋外窗外面的西北风,尤其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
40、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为全文渲染了某种气氛。
41、比如本题中主干句为“六尾蝌蚪(主语)摇曳着尾巴(状语)顺流而下(谓语);复杂成分包括状语“在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和定语“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分别以句子或短语的形式表达为:山峦映衬的山涧里(偏正短语),潺潺清泉涌出的乱石中(偏正短语);山涧里山峦映衬(主谓句子),乱石中潺潺清泉涌出(主谓句子)等等。
42、语体效果分析:从语体风格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表达比较普通;原句“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较口语化的文风更和谐。
43、【短句的表达效果】2021全国新高考Ⅱ卷(海南、辽宁、重庆使用)
44、整散句:散句表意灵活自然,可根据语境灵活运用。整句,使语言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增强。整散句结合,使语句波澜起伏,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
45、语句连贯的角度:是否具有逻辑性、与前后照应、与上下衔接、承上启下。
4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47、②适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来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尾。
48、②用词变化:“又心满,又意足”是将成语“心满意足”拆开,“又心满,又意足”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较口语化的文风更和谐。
49、备考路上的您,我们的这份情,这份爱,请您多珍惜,多保重,路长久,情意浓。
50、第二方面:结构上的作用――相关术语如下。
51、鲍明毅同学朗读第二组词语,都读对了,看来读音不难。我强调“汹涌湍急”的“湍”的读音,领读,同学们跟我读。“汹涌湍急,是形容海水流动快,波浪大,海浪是很危险的。”我以范读来指导同学们能读出词语的意思。同学们齐读第二组词语,模仿读汹涌湍急的读法,能读出所有词语的意思。
52、原句:或许紫禁城的空间太过浩大,雨点是以慢动作降落的,似从天而降的伞兵。
53、精妙词语的运用(诗歌中的炼字)
54、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1分),将肯定的意思用反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1分),加强了语气,激发了读者对炊烟的怀念之情(2分)。
55、改句:他们起来再蹲下,左倒右歪,不停地起伏、斜歪、狂喊,这一片天地山海呈现轰鸣、烟尘蒸腾的景象!
56、叠词短句语序单独成句用词精妙拟人比喻排比
57、人称角度:第一人称: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便于抒发情感和进行心理描写。第二人称:增加亲切感,拉近了读者的距离。第三人称:客观公正。
58、含蓄地表达主旨。往往是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
59、③语序的变化——分析原句语序的合理之处。
60、开门见山、引出内容,点明主旨,统摄全篇,领起下文。
61、北京的春天生机勃勃。远近的桃花开了,粉粉的,一簇簇,一片片。长安街红墙边的白玉兰也吐露着春天的气息,无声绽放。昨天才发现刚刚冒出针眼大小的花骨朵儿,今天再见,就如玉如璞,露出湿润洁白,仿佛青春期的少女,几日不见,就丰润饱满,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62、我出示“学习任务二”:“诺曼底号”遇难后,船上的人们是怎么表现的呢?作者又是怎样遣词造句?请同学们拿起笔,画出相关的段落,发现“遣词造句”的秘密。
63、语言表述过程中,重点不突出:学会把角度亮出来。
64、然而,这些天才散布并理没在大地山川之间,就像契诃夫在《草原》中所写的那些无名的野草野花,它们天天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和无尽的美,却不为人知。一代一代,默默地生长、开放与消亡,那么,到了农耕文明在历史大舞台上的演出接近尾声时,我们只是等待着大幕垂落吗?在我们对她们一无所知时就忘却她们?我的车子渐渐离开这草原深处,离开这些真正默默无闻的人间天才,我心里的决定却愈来愈坚决:为这草原上的剪花娘子印一本画册,让更多人看到地们。知道她们,一定!
65、③“或许”表猜测,是一种主观感受,独立为小分句,表达了作者对仓街不会消逝怀有期待,“最终”表达对仓街可能会消逝的无奈。(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66、角度总结:①语序调整;②用词(活用);③修辞(排比)
67、题12①“简笔水墨勾勒”照应美术作品这一说法,点明了画境;②“在巨大的木板中”突显了渔人的渺小,契合作者在这幅美术作品前的观感。
68、杜佳泽回答:“经过是这样的,哈尔威船长先在指挥台指挥,再用威严的声音压倒人们。”虽然讲得不够全面,但他讲到“对话”了。“经过”这部分内容多,同学们概括起来有难度。我趁机引导:“把第十六至二十七自然段看成一部分,第二十八至三十自然段看成一部分。第二十八至三十自然段容易概括,同学们明白是哈尔威船长下令让女人先走。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第十六至二十七自然段,看看写了什么?”陈恺睿回答:“这一段写了船长了解船现在的情况。”他概括得很好。我总结:“人们惊慌失措,你推我揉,船上一片混乱,哈尔威船长沉着镇定地指挥人们有秩序地逃生。”
69、衬托、对比: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的特点或者烘托出所要表达的某种感情。(衬托有主次之分,对比没有主次之分)
70、前一句,平铺直叙的叙事。而后一句采取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突出了老人和海鸥,海鸥和老人之间的那种恋恋不舍的深情。
71、这里所说的特殊句,是指变陈述句为反问句、感叹句或排比句,改变平淡的表达,增强表达效果。
72、今天的"国文学院",让我们一起走进,武汉市为文教育集团李辉老师的课堂,带领孩子们来学习"如何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10分钟让你掌握答题方法。"
73、排比句有气势,有力度,表达感情也比较强烈充分。
74、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75、欲扬先抑、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
76、嗨,这四本教学叙事愿做您的贴心参谋|开学特惠
77、结构效果分析:从适用的位置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用来结束文段,语意未尽,似乎话还没说完,给人以结尾收束匆促之感;原句“又心满,又意足”,运用短句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语意完整,适合做段落的结尾。
78、《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修订版)中,“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第2条第5项是“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D级(应用)。变换句式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各种类型的句式的特点及其相互变换的方法。
79、语言表达:通顺?错别字?卷面?
80、上课伊始,我板书课题,我请曹希贝同学朗读课题,她声音响亮,停顿合适。我请同学们学习她,齐读课题。
81、倒装句强调的重点生活逻辑语意前后衔接、连贯
82、原句:时光带走了一切,只有当草木模糊成了影像,我们才可能发现它所赋予的微妙而惊心动魄的情感。
83、第三步:析效果。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对原句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的效果分别进行分析。
84、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85、分值为4分。得分点有两到三个,多的也有四个。评分方式多为2+2;也有1+1+2(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4分),或1+1+1+
86、(2020年新高考全国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87、在学语文的时候,除了要记忆一些新学的字词、成语还有一些基础的语文知识外,还需要的大量的背诵,在这个时候林环总觉得自己的记忆里不够好,为什么别人背3遍的东西,到了自己这里,就无论如何也记不住。
88、修辞角度:常见的修辞有9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如比喻的作用是生动形象说明某一事物的特点,又如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89、可以把原句放到整个文段中,从前文、后文的衔接紧密度(承前启后)来审查,原句内容表达更恰当,更合语境;可以根据句子的位置,断定其内容表达更合文段结构安排。还可以从句子的内部结构顺序的逻辑性角度思考。
90、原句:这宝贵的土地,不事稼穑的剥削阶级只知道想方设法地掠夺它,把它作为榨取劳动者血汗的工具;亲自在上面播种五谷的劳动者,才真正对它怀着强烈的感情,把它看作命根子,把它当成哺育自己的母亲。
91、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
92、效果角度找不准、找不齐:该道题一般3或4分,考生应该分3点进行回答,而且每点的角度应不同从而体现鉴赏的层次性。
93、你觉得呢?どう思う?A:今天先看电影,迪斯尼乐园明天去。你觉得呢?A:今日は映画にしておいて、ディズニーランドは明日。どう思う?※しておく:这里表示“预先……”的意思。不要学我!真似しないで!A:不要学我!A:真似しないで!B:像你吗?B:似てた?说来听听!話してみてよ!!A:不要一个人承担,说来听听!A:一人で抱え込んでないで、話してみてよ!※抱え込む:(他五)承担。让我看看!ちょっと見せて!A:哇,真好!A:わいいなあ!B:什么东西?让我看看!B:なになに?ちょっと見せて!真没水准!下品!A:你竟然看这种书啊?真没水准!A:なにこんな本見てるわけ?下品!※下品:(形动)不雅、没水准。
94、该类题目一般考查描写抒情类语段。这类语段主要是对某些意象或环境等进行多角度的细致描摹,有些还辅以适当的抒情成分。文学性强,语言优美,表达往往更为形象生动,有些语段还特别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美,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等。
95、(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个是“我的印象”是一个名词性短语,与后文不搭,应改成“据我的印象”;第二处是后面的部分缺少逻辑关系,可以改成第一种,强调“梧桐才大批地落叶”的结果,前面三句“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表示时间;也可以改成第二种,强调“梧桐大批地落叶”时,“树叶”和“梧桐籽”的状态。言之成理即可。)
96、从口头语和书面语、长短句结合、句式灵活多变、语气节奏等方面思考,与上下文体和谐一致。
97、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98、内容情感:文章的主题、思想与情感
99、grammatology
100、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既突出地抒写了乡愁,又分清了诗的层次脉络,从而增添了旋律美,增强了节奏感.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各事物的特点,浓缩了深沉的乡愁,体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101、运用修辞用法来增加表达效果是写作的需要。修辞考查是重要考点,不仅语用题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古诗鉴赏也会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