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周而不比下一句【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9-21 17:28:47

1、【君子周而不比下一句】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2、孔子说: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

3、假如没有经典提醒我们,生活中颠倒的部分太多了!

4、这是孔子给君子、小人下定义的一句话。

5、即便是在我们现在,我们对于周围的人应该去团结他们,和他们交朋友,但是却不应该互相之间比较来比较去,因为比较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比较除了能让你获得虚伪的性感,如果比较不够的话就会给你带来不好的自卑感,这一切对你自己来说没有太大的帮助。

6、子曰:“君子不器。”

7、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8、在生活中渐渐的把欲望减轻、节制,这才是我们学习最重要的受用处!

9、先理解下面几个字词的根本意思,才能真正理解这段。

10、五伦当中,只要不能够感通,还是我们自己“德未修,感未至”

11、“君仁臣忠”,君不仁,怎么要求臣忠呢?

12、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3、做事跟仁义道德相应,什么时候都吉祥!

14、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15、君子善于团结周围的人而不偏私;小人偏私而不善于团结周围的人。

16、“周”“比”之别还在于人与人之间不应当结成一种无原则的密切关系。儒家向往人与人之间有一种深厚的友谊和情感,但是他们主张在相互交往中在人与人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是因为他们要维护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反对姑息错误的倾向,所以孔子要求“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的名言也反映了同样的信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过于密切了,以至于对于各自的缺点互相容忍,对于对方的错误互相包庇,发展下去必定是互相勾结,沆瀣一气,朋比为奸。古语云:“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这句话虽然出自《庄子·山木》,但是用来表达儒家的友谊观却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17、好端端的一个爱好,却成为了人格卑劣的起源。以至于在学习、工作中,发现自己“比”不过的时候,产生的那种情绪,都不能用“嫉妒”来衡量了,而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狠”。

18、一个人一生,要保持能够接受劝谏,这一生的德行才不至于会毁败掉。

19、君子周,是君子所有选择中最优的选择,根本无需去比;君子如果能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利益,大多数人都支持他,政权稳定,为什么还要与人勾结?没必要多此一举。

20、发一言,行一事,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物立则

2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2、诚敬堂中医雷大夫:请告诉父母(2)安寝十要,有效提高老年人睡眠质量!

23、傲慢是随时都容易起来的,只要一不谨慎!

2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25、经常能约束自己的人,犯错误的时候就少了。

26、责任心从哪里锻炼?孝道。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8、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29、《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不虚假。

30、鲁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晋魏献子执政,举贤才不论亲疏。孔子认为这是义举,在近处不会埋没与自己亲近而有贤德的人,在远处不会埋没受人推举而有贤德的人,这可以说是仁义了。

31、但是人们普遍接受的是第一种看法。无论是哪一种看法,那都是思考的角度不同,也都各自的道理,重要的是可以为后人所用,对人们的思想有所启迪。所以,君子与小人,往往在自己平时的行为和言语中就可以表现出来。

3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3、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

34、“忠臣出于孝子之门”,他在家里就是要人家伺候的,哪有可能说到单位去马上变得独立,尽忠职守?

35、周而不比意思就是和气一点、平和一些、宽容一些、大度一些、随意一些。与下里吧人在一起我们就是下里吧人,与阳春白雪在一下我们就是阳春白雪嘛。

36、历代中华民族都有“制礼作乐”,而近一百年不制礼不作乐!

37、小人,就是普通人、庶民,对于一个普通人,他关心最多的自然是个人利益最大化。周,不是普通人要考虑的事。一个小老百姓考虑怎么治理国家,公共利益怎么分配,想多了,也没什么卵用。

38、春秋战国时候,赵国国君赵简子接受大臣劝谏的故事!

39、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40、一个人要常常忧患自己的缺点、不善,去改进,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41、古人有提醒,要建立信任了才好劝,不然,劝了之后,对方会觉得你毁谤他!

42、以约失之者鲜矣。

4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4、一个人房子建愈大,代表这个家道也要衰了!

45、君子:在《论语》中指的就是君王之子、统治者、贵族。而不是现在所说的君子。

46、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47、孔夫子处事待人有三个非常难得的风范

48、教育要抓住最开始的时机点,把最重要的心态深植在他心里面!

49、【君子周而不比下一句】孔子用“周”与“比”来概括君子之交与小人之交的根本区别,来规定有道德的人应当遵循的交友之道。“周”与“比”之间的不同首先表现在是以坦诚、友好、善意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人,而不是以个人好恶为标准来选择交友的对象,搞小圈子。孔子主张与人为善,成人之美,他说,君子对于天下人,不固定对谁亲,也不固定对谁远,只要是有义的人,都要同他亲近(见《里仁》)。这就是说对众人一视同仁,不论他是不是同乡,不论他是否有权势、财富、地位,也不论他是否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要不是坏人,都应当竭诚以友善的态度与之相处。这就是《子张》中“君子尊贤而容众”一句表达的意思。因此孔子强调“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尧曰》),他主张搞五湖四海,最反对结成小宗派。

50、择交如求师,其处世戒骄淫

51、孩子在富贵当中,假如没有很好的教育,太容易堕落了!

52、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53、人贵在有志,“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

54、儒家的思想中,核心之一便是“中庸”,就是什么事都需要有,但也不能太过分。“比”其实在一定程度时对我们的成长是好事情。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和其他优秀的人比较,看出自己的不足,才可以改进,或者学习他人更好的方法。

55、持家教子,要有家道、家规才行,“无规矩不成方圆”!

56、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57、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像天上的浮云。

58、一个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样,爱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们对于人,好的固然好,爱他;但对不好的更要爱他,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爱他,使他好。这样一个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态度,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

59、形容人聪敏又好学,能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

60、“比”是什么?就是比较心、攀比心、攀缘心、是分别心。

61、而这句所谓的君子的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讲的是君子会团结周围的其他人,但是却不会互相去比较,而小人就会互相去比较,却不能够做到真正的团结。周就是团结的意思,比就是比较的意思。我觉得这句话说的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62、当一个人很重视味觉的时候,他的贪欲会愈来愈重!

6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64、所做跟神明的教诲都违背了,怎么可能会得到保佑呢?

65、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像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

66、我们想象一下,子路,一个夫子的高足,穿着很差,跟帝王将相在一起,没显寒酸卑微,反而显得气质尊贵,鹤立鸡群,与众不同,那是何等境界,何等修养!

67、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68、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69、释义: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为学而成德之人。是通过学问思辩,修身践行而集道德仁义于一身,明达天道地道人性,能文能武,通才达识,不局限于一技一艺。

70、“藉偃在侧曰”,藉偃也是当时候的臣子,刚好在身边看到他们这么配合,说了一句话,“君子有比乎?”这个“比”就是,你们这样配合,君子也会搞私党吗?这里讲“君子周而不比”,就举到了这个典故。旁边的人不一定看得懂,有时候还误会:你们两个交情这么好,一搭一唱,是不是你们在搞朋党?

71、历史证明,范仲淹是一个君子,他周而不比的做法,成为诠释孔子这句话的一个典范。

72、真的这么要求自己,您这一生不成圣,也成贤!

73、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74、(译文)孔子说:“君子总是从大局出发而不计较个人得失,小人总是与人计较得失而不顾大局。”

75、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

76、过去的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

7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8、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79、君子、小人不管是用资源,还是用道德衡量,其周和比,都是他们当时情境下能采取的最优策略。君子周,可以保持其长久做君子,小人比,方可以生存下去。

80、(原文)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参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⑦。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⑧。悠哉悠哉⑨,辗转反侧⑩。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参差荇菜,左右毛之⑿。...

81、宋代政治家范仲淹,推行政治改革,启用了一大批支持新政变法的人。后被小人攻击,说他结党营私,于是被罢免。欧阳修听说之后,主动上书皇帝,说自己是“同党”,请求辞去现任官职,申请贬官外放,并替范仲淹讲话,说范仲淹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大义才提拔重用一批人参与改革的,并非为了偏私,拉帮结派。虽然皇帝没有听进欧阳修的话,依然将范仲淹等人贬去外地,但欧阳修说他不后悔,他反而觉得能成为范仲淹的“同党”,一同被贬,感到非常自豪。

82、我们处在一个团体当中,要能带动正气。

83、孔子在《论语》当中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从这里我们就看出,君子跟小人修养的差异在哪里。其实“周”、“比”,主要就是公跟私的关键点、义跟利的关键。包含周跟偏,“周”就代表君子以大局为重,时时会考虑周到、考虑整体;但是小人偏心、偏袒、姑息了,就会造成这些现象。古人在注解当中这个“周”的体现,也是他的行为都是符合忠、信;“比”就是阿党营私。“义不比党”。

84、《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8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6、过去的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

87、(译文):孔子说:“质朴超过了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就浮华。文采和质朴相辅相成,配合恰当,这才是君子。”

88、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89、出自:《论语 为政第二》

90、后来我把这事告诉一个朋友,他就很不乐意了,说要是我就和他对骂。我说是啊,看足球的时候,利物浦和曼联的球迷对骂,梅西和C罗的球迷对骂;看篮球的时候,湖人和火箭的球迷对骂,科比和詹姆斯的球迷对骂;早些年我看F1的时候,舒马赫和莱科宁的粉丝对骂,看网球的时候,费德勒和纳达尔的球迷对骂……

91、天地间,除自责自尽外,更无道理矣!

92、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93、我喜欢看《三国》,贴吧出现在我的视野的时候,想去“三国”的贴吧看看,结果发现那里充斥的都是“诸葛亮和郭嘉比简直就是庸才”“张辽才是三国第一战神,关羽其实帮他提鞋都不配”这种论调。几天之后,我就放弃了。

94、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95、《群书治要》中以人为本的管理智慧!

96、心灵鸡汤的鼻祖级大师——孔子老人家一生说过的名言有很多。其中不少至今都会让我们受益,比如“温故而知新”,“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97、鲁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家臣掌政。所以孔子不上任,退隐而修著《诗》《书》《礼》《乐》,众多弟子跟着孔子走遍各国,跟随他学习。阳虎想要见孔子,而孔子却不想见到阳虎,后来两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随后孔子被升为小司空。

98、要跟一切有缘的人结善缘,要善了每一个因缘

99、比,前后紧随,结党为奸。群而不党,合而不同,周而不彼是君子的要求。《论语·卫灵公》:“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00、《弟子规》从头至尾都是修恭敬心

101、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