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成语【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11-11 09:54:21

1、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2、白云亲舍必恭必敬赤子之心椿萱并茂承欢膝下

3、亲指父母;执指遵循,应该做的事。

4、 (示例):人以~是教,家惟礼义廉耻是尚。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十三回

5、白话文:“国家把选拔贤才为己任,贤人以孝道为第一。孔子说:‘孝亲所以忠诚可以转移到你,因此寻找忠臣一定要到孝子之门。’”

6、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7、清明节和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8、【孝的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相信这一次疫情也会像天气一样雨过天晴,最终见到阳光,最后希望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9、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10、随着我们小听众们的成长,现有的小故事已经满足不了大家挑剔的耳朵啦~

11、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12、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13、下面就由布丁老师来盘点一下,除了扇枕温席外,值得我们讲给孩子听的,在现代仍具有教育意义的七大孝子的故事。

14、父慈子孝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15、孝字开头的成语孝思不匮(xiàosībùkuì)〖解释〗匮:缺乏。指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忘。孝悌力田(xiàotìlìtián)〖解释〗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孝悌忠信(xiàotìzhōngxìn)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此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孝子爱日(xiàozǐàirì)谓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能及时行孝。孝子慈孙(xiàozǐcísūn)对祖先孝顺的子孙。孝子顺孙(xiàozǐshùnsūn)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孝子贤孙(xiàozǐxiánsūn)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16、(解释):藉:垫衬。古时居父母之丧,坐卧在草垫上,枕着土块。形容悲痛欲绝。

17、曾国藩后来出将入相,位极人臣,这些东西当然唾手可得,但在道光二十四年,他还是个翰林院编修,是个穷京官,弄到这些东西并不容易。特别是在他的家书中,将阿胶与高丽参并列,而且阿胶位居高丽参之上,可见当时社会风尚,以阿胶为难得的滋补上品,甚至比名满天下的高丽参还难得。

18、(解释):指供养双亲的费用。

19、成语:父慈子孝父慈子孝母慈子孝名言: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20、(拼音):cùncǎochūnhuī

21、(解释):慈:慈爱。爱护老人与儿童

22、子孝父慈: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23、义不背亲:讲仁义之人是不违背父母意愿的。

24、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25、养生送死:指对父母应尽的孝道。

26、曾子曰:幸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出处:礼记

27、(解释):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28、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29、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30、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31、成语:父慈子孝父慈子孝母慈子孝求忠出孝入孝出弟孝思不匮孝悌力田孝子爱日孝子顺孙移孝为忠移孝作忠忠孝节义忠孝两全

32、王裒póu,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lùé对双亲的悼念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33、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34、二十四孝成语:孝感动天、亲尝汤药、啮指痛心、百里负米芦衣顺母、鹿乳奉亲、戏彩娱亲、卖身葬父刻木事亲、行佣供母、怀橘遗亲、埋儿奉母扇枕温衾、拾葚异器、涌泉跃鲤、闻雷泣墓乳姑不怠、卧冰求鲤、恣蚊饱血、扼虎救父哭竹生笋、尝粪忧心、弃官寻母、涤亲溺器

35、【孝的成语】这个词在各大影视剧里经常能见到,印象最深的大概是《唐伯虎点秋香》中,周星驰饰演的“唐伯虎”假装卖身葬父准备混进华府去,谁知道碰到一个比他更惨的“卖身葬全家”的人,一场精彩的“比惨”大赛就这么开始了。

36、伯俞泣杖伯俞:古代孝子名。形容对父母极为孝顺

37、父严子孝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38、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8月8日晚,少林小龙武校组织文武两部教职员工在多功能演艺大厅开展孝心成语大讲堂活动,由第一**常卫平主讲“30个孝心成语和二十四孝故事”,常务校长陈国钦、武教校长罗瑞星、艺专校长刘怀敏等出席了活动。

39、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guàn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40、舐犊情深、感激涕零、感恩戴德、父母之邦、父爱如山、恩深义重、恩重如山、千恩万谢、敬谢不敏、感极涕零、感激不尽、感恩怀德、恩重泰山、大恩大德、

41、(出自):谢觉哉《不惑集·爱父母》:“不错,封建社会曾把养父母这件事涂上一些神秘色彩。它是利用人类热爱父母——‘孝亲’的自然伦理,要人民‘移孝作忠’。”

42、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43、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黄香的父亲干完活,坐在院子里乘凉。黄香就用扇子把床扇凉,然后伺候父亲上床就寝。冬天,天寒地冻,他先用自己的身体把被窝暖热,才让父亲躺下睡觉。日久天长,黄香对父亲的孝道深得乡邻的称赞。

44、孝经起序,比喻遇事左右为难,感到棘手;孝思不匮,指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忘;孝悌力田,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孝悌忠信,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会的应具备的道德标准;不孝之子,不孝顺的子孙。

45、求忠出孝:指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46、(出自):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统制显灵救驾》:“凡遇人,只劝人以‘孝悌忠信’四字。”

47、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48、彩衣娱亲 ( cǎi yī yú qīn )

49、那就快快添加关注吧~~

50、30个孝心成语和二十四个孝心故事

51、关于孝的成语:孝子慈孙、求忠出孝、移孝为忠、忠孝节义、父慈子孝、孝思不匮、孝子爱日、入孝出弟、孝悌力田、披麻带孝、入孝出悌、忠孝两全、父严子孝、孝悌忠信、移孝作忠、子孝父慈、披麻戴孝、孝子贤孙、母慈子孝、孝子顺孙

52、东汉时,有一个人名叫黄香,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亲近、孝顺父母。

53、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54、(母慈子孝)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慈乌返哺)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慈:奉养。返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亦作“慈乌反哺”。知恩图报寸草春晖

55、村里大街小巷被统一刷成了白色,墙面所刷内容也是经过村*研究统一制定。图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上墙。

56、联系我们:廊坊电视台春风化雨培训部

57、村中一名妇女正在教女儿学习二十四孝故事。朋友,您猜出了以上六个忠孝图中的几个?不瞒大家,我反正是猜出了五个成语。

58、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59、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60、爱老慈幼祝哽祝噎陟岵陟屺骨肉至亲骨肉相连

61、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姿态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假装自己跌了一跤,于是他模仿小孩子啼哭的“呜呜”声,二老大笑。

62、来这里看看::8080/iSystem/listMessage.jsp?forumID=106&threadID=2291

63、(出自):语本《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64、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65、9/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66、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67、那么,阿胶对老年人的滋补功效,在医理上有何依据?

68、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作者:戴达菲尔德

69、(天南海北聊孩子)将会在每周周周六的文章中出一个道脑经急转弯或者小谜语,并且分别在隔天公布前一天回答问题的前三位小朋友的名字。

70、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幻——孟子。

71、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72、(解释):指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73、曾读过许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毅探母”的故事。

74、(出自):《汉书·文帝纪》:“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彩衣娱亲(cǎiyīyúqīn)(解释):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75、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76、老莱娱亲 ( lǎo lái yú qīn )

77、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78、显亲杨名孝子贤孙仰事俯畜养生送死义不背亲

79、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80、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五日,在曾国藩的家书中写道,“父母大人金福万安……阿胶两斤,高丽参半斤……”,托人带回湖南老家,以略尽人子之孝。

81、(解释):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82、菽水承欢:指子女能克尽孝道。(菽水之义、口体之养、承欢膝下)孝子贤孙忠孝两全移孝为忠孝子爱日入孝出悌子孝父慈披麻带孝忠孝节义

83、忠孝双全,父严子孝,求忠出孝,入孝出弟,入孝出悌,移孝为忠,移孝作忠,子孝父慈,孝思不匮,忠孝两全.

84、父慈子孝父严子孝母慈子孝披麻带孝披麻戴孝求忠出孝入孝出弟入孝出悌孝悌力田孝悌忠信孝子爱日孝子慈孙孝子贤孙移孝为忠移孝作忠忠孝节义子孝父慈孝思不匮孝子顺孙忠孝两全

85、少林小龙武校官方抖音号:

86、老莱娱亲〖解释〗表示孝顺父母。

87、(出自):《诗经·魏风·陟岵》:“陟彼枯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88、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89、10/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90、寸草春晖:指父母对子女教养的恩情深重,儿女竭尽心力亦难以回报。(罔极之恩、昊天罔极)

91、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92、白话文:“他派使者慰劳赏赐三老、孝者帛每人五匹,敬爱的人、力田二匹……因为户口设置三老、孝悌力田常任乡官。”

93、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94、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95、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96、舐犊情深:比喻父母疼爱子女的深情。(老牛舐犊、舐犊之爱)

97、义方之道:父母以正道教导子女。(义方教子、教子有道、义方之训、趋庭之教)

98、移孝作忠〖解释〗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同“移孝为忠”。

99、返哺之恩甘馨之费顾复之恩藉草枕块敬恭桑材

100、关于孝顺老人的成语及解释:

101、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