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论语经典名言50句128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7-24 11:23:32

论语名句经典语录

1、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及含义

(1)、(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4)、解释:漂亮的脸笑得真美啊,明亮的眸子真妩媚啊,洁白的脂粉更把她扮得楚楚动人啊!

(5)、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6)、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7)、(讲解)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9)、(讲解)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10)、(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1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12)、(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1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1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

(1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

(17)、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8)、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19)、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0)、出自《论语·雍也》。仁德之人,自己想成事立身,也让别人成事立身;自己想人生顺达,也让别人事业顺达。这是孔子对“仁者”所提出的道德标准。

2、论语经典名言50句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043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4)、(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6)、(讲解):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隶楷行草美名远扬,诗经论语堪称国粹,唐诗宋词万古流芳,外邦亦来学中文,我中华儿女怎能不将中国话,行中国书,写中国字,扬中国名。

(8)、(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9)、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摘自《论语·八佾篇》

(10)、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1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2)、解释: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岁月还可以迎头赶上。

(13)、(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处理。)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5)、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

(1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7)、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1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9)、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论语名句经典语录大全

(1)、(讲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2)、(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讲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

(6)、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于丹论语心得下载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7)、(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经典语录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8)、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9)、人们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找他人的缺点,爱拿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相比。在与人相处中,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学习之,看到别人的缺点,要加以改进。

(10)、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11)、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3)、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杀身成仁)(讲解):有志之士和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讲解):做不应该做的事从而做官发财,对我来说,好比是天空浮来浮去的过眼烟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讲解):聪明的人不会疑惑,实行仁德的人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讲解):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爱活跃,有仁德的人爱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当仁不让于师。(讲解):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5)、(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16)、100 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17)、三军中最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

(18)、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19)、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2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杀身成仁)(讲解):有志之士和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讲解):做不应该做的事从而做官发财,对我来说,好比是天空浮来浮去的过眼烟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讲解):聪明的人不会疑惑,实行仁德的人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讲解):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爱活跃,有仁德的人爱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当仁不让于师。(讲解):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论语名句经典语录摘抄大全

(1)、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yi)》

(4)、(讲解):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固定的用途,要在任何环境都能发挥君子的作用)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

(9)、(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0)、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11)、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论语》

(12)、人之过也,各于其d。观过,斯知仁矣。 (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13)、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14)、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15)、(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16)、01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7)、解释: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岁月还可以迎头赶上。

(1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9)、05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5、论语名句经典语录及译文

(1)、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4)、《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讲解):君子胸怀坦荡,无忧无虑;小人心胸狭隘,常常忧愁哀戚。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讲解):不怕别人不了解我,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讲解):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学习的知识就不会扎实。做人重要的是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讲解):自己要在社会上自立,就要使别人能在社会上自立;自己要在社会上通达,就要别人也能在社会上通达。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讲解):名分正当,说话才能合乎情理,事情才能成功。指做事、说话必须理由正当而充足。

(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7)、(讲解):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

(8)、(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9)、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10)、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11)、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12)、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3)、(讲解):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1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讲解):我每天都要从多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是否忠实呢?与朋与交往,是否有不真诚的地方呢?老师传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6)、(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17)、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9)、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0)、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1)、(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君子周而不比(勾结),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4)、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这是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生发出的精粹思想,有更为普遍的意义,那就是要我们珍惜时光。

(5)、070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6)、(讲解):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

(7)、《增广贤文》:“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8)、“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反映了孔子一生对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执著追求。孔子把“仁”看作最高的道德修养,且高置于生死之上。

(9)、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10)、《论语·卫灵公》:“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1)、(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损矣。(季氏)

(1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1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6)、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7)、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8)、(讲解):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1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讲解):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后台回复“名著”领取十大经典名著导读电子版

(3)、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4)、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5)、(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讲解):我每天都要从多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是否忠实呢?与朋与交往,是否有不真诚的地方呢?老师传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