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秋日
1、程颢秋日偶成 解读
(1)、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2)、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晚秋》
(3)、《秋日偶成二首》是表达诗人哲学思想的哲理诗,全诗描绘出诗人潜心治学的生活以及体验到世间真知的快乐之情。全诗的盎然之意在于诗人的生命体验之中包含着自己心性本体的内在观照,通过感受“万物”的色相、秩序、节奏和韵律等在自我心灵中的影像,使主体意识进入宇宙万物达到物我一体的境界。万物静观皆自得,“静后,见万物自然皆有春意”的生命态度更是让人钦慕。“颜回乐”“贫贱乐”,皆是“箪食瓢饮、戳菽饮水”而不改其乐的自得情怀,“超脱物外”、“摒除浮躁”的境界,自然“我心处处自优游”。
(4)、全篇无一笔写月,而处处见月,写景抒情朴素自然,称得上司空图说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5)、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杜牧《齐安郡晚秋》
(6)、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7)、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8)、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9)、 道体之大,天地万物,风云变态,自然社会,无所不重,莫有不通。“思”就是思考,抽象、概括,亦即颔联所谓的“静观”。“思鹜八极,心游万仞”的结果,就可以抽象出道。这种“格物致知”的功夫,指导人立身处世的最高准则,就是尾联讲的“富贵不淫贫践乐”。
(10)、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11)、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
(12)、程颢〔宋代〕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13)、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唐代: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14)、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李珣《渔歌子荻花秋》
(1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6)、核心思想:认为“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源,先有理而后有万物。“二程”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
(1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18)、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19)、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20)、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刘禹锡《秋词二首》
2、程颢秋日偶成二首意思
(1)、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小鸟在树上歌颂,孩子们在森林中欢快地游戏的生涯情景。
(2)、采莲时,小娘红粉对寒浪。温庭筠《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3)、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4)、春去秋来也,愁心似醉醺。欧阳炯《巫山一段云春去秋来也》
(5)、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6)、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杨冠卿《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7)、泪弹不尽临窗滴。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8)、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9)、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宋代:程颢《秋日》
(10)、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1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12)、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13)、短篱残菊一枝黄。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14)、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三五七言》
(15)、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韦庄《长安清明》
(16)、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17)、译文:金灿灿的十里平畴,飘来扑鼻的稻香,红艳艳的木槿花开在农舍的竹篱旁,迎风摇曳的毛竹又青又长,青黄相间的累累山果,笑盈盈地挂在枝头上。秋天的早晨雾气渐浓,湿润的空气令人清爽。正午的薄云又遮住了太阳,更不用随从张盖护住我的戎装。形容秋天凌晨诗句太阳还没有升起,可是,空气里却已弥漫着破晓时的寒气,草上也已掩盖了灰色的露水。
(18)、请看,清亮的溪水绕着翠绿的青山,缓缓流来,瓦蓝的天空倒映于水中,是那样澄明、纯洁,两者融为一色,宛若桂林山水般浑然一体。如果没有天地间弥漫着皎洁、明亮的月光,诗人怎能在秋夜中欣赏到水之清,感叹到山之碧,寄情于空水之澄鲜?
(19)、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出自宋代:程颢《秋日》
(20)、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3、程颢秋日偶成二首
(1)、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唐代:高蟾《金陵晚望》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韦应物《送杨氏女》
(4)、瞧,我们程家人——为2019年北京程氏宗亲会新春联谊而作
(5)、《经说》,8卷,是程颐以义理疏解儒家经典的著作,包括《易》《诗》《书》《春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8种。其中:《易》《孟子》《中庸》不一定是程颐手著;《粹言》2卷,是杨时根据二程语录撮要文饰而成,后又由张栻重新编次。
(6)、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
(7)、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王沂孙《眉妩新月》
(8)、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9)、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严武《军城早秋》
(10)、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1)、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白朴《天净沙春》
(12)、 这首诗表现的是道,是静观,静观就是去欲,四时佳兴就是去欲之后获得的快感,道通天地,才能够有这种感觉,所以富贵不淫,身处贫贱也感觉到快乐。
(13)、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14)、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杜审言《登襄阳城》
(15)、《文集》,12卷,为二程的诗文,南宋张栻,朱熹等先后纂辑。
(16)、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7)、释义:日子闲散的时候,没有一样事情不自如从容,往往一觉醒来,东边的窗子早已被日头照得一片通红。
(18)、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出自元代:白朴《天净沙·秋》
(19)、释义:夕阳依恋着旧城迟迟不愿下落,空荡的林中回荡着阵阵磬声。描写秋天清晨的句子秋天的早晨,太阳刚刚露出笑脸,映在金黄色的麦子身上,让人有些晕眩,鸟儿欢唱,露珠晶莹剔透,朝阳带来了一天的喜悦。
(20)、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出自元代:白朴《天净沙·秋》
4、程颢秋日诗
(1)、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2)、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皇甫松《采莲子二首》
(3)、但把清尊断送秋。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4)、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6)、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7)、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8)、秋天的早晨是热烈的,一群群无邪活跃的小学生蹦蹦跳跳地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9)、村庄上,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月
(10)、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1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12)、诗的首联说自己心境清闲,事事从容,睡醒之时,红日高照。此处的“闲”,是佛、道两家宣扬的“心气和平”“收心忍性”,从心灵中清除七情六欲,是谓“无生”。这均是修身养性的结果,是清静无为的化境。按照二程理学修养的程序:“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就是首句“闲”的内涵,只有如此,才能“无事不从容”,即事事从容。从容的表现就是第二句描绘的“睡觉东窗日已红”。一觉睡醒,红日高照,满窗红亮。二两句可看作因果关系。以下进一步申述事事从容的结果,宣扬理学哲理。
(13)、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