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好段加赏析
1、
(1)、 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狭窄险阻的小路,左面是一个广漠无际的泥潭,右面也是一片广漠无际的浮砂,前面是遥遥茫茫荫在薄雾的里面的目的地。
(2)、现在是让步一点了,连医生自己也说道:“西医长于外科,中医长于内科。”但是S城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由轩辕岐伯的嫡派门徒包办。
(3)、下列文章中没有提及“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的篇目是( ) A.《五猖会》 B.《狗•猫•鼠》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
(4)、《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阿长 衍太太。
(5)、摘抄:“哥”你走路轻省,哪里管别人。翻山过岭,身挑着重担,老大难挨也!须是寻个人家,一则化些茶饭,二则养养精神,才是个道理。”行者道:“杲子,你这般言语,似有抱怨之心。还像在高老庄,倚懒不求福的自在,恐怕不能也。既是秉正沙门,须是要吃辛受苦,才做得徒弟哩。
(6)、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7)、简析:鲁迅留学日本是学医的,本文他用切身的体会对当时中国医学的落后观念和落后现状进行了痛切地揭露和剥析,甚至有“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这样极而言之的话,他用一个思想深刻的医学生的良知和洞察力,击中了因循守旧的传统观念的要害,并且也显示了要救人身先救人心的思想转变历程,中国后来可能少了一个思想激进/操守严明的好医生,却有了一个为民族人民呐喊警世的大文学家,从本文中正可看到其伟大转变的的缘由。
(8)、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9)、(解析)题考查名著赏析。解答此题,要结合原著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作答。《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所创作,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10)、《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11)、“我”得到《二十四孝图》为什么既高兴又扫兴?
(12)、《狗•猫•鼠》中,猫是 的象征,“狗”是指鲁迅一样的 的文人。
(13)、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新学堂与旧学堂的区别。
(14)、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15)、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
(16)、《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后来修改的名字,又名《旧事重提》。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朝花夕拾读书笔记好句好段赏析,欢迎阅读。
(17)、答:德国童话猫狗成仇、爱伦•坡短篇小说《黑猫》、日本“猫婆”的故事、中国古代“猫鬼”的故事(出自《北史•杜孤信传》)、猫教老虎本领的故事。
(18)、答:鲁迅对范爱农之死的怀疑实质上是鲁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控诉,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19)、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20)、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皕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罌靠案见肴渣。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象个人家。
2、
(1)、《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
(2)、范爱农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无法在黑暗的社会立足,他的内心是痛苦、悲凉的。
(3)、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4)、品读:此段洋溢着对无常的敬佩与赞美。这里的鬼,完全没有沉重、腐烂、污浊的气息。通过描写可爱的鬼,在鬼影中看出人性。为什么无常可爱呢?因为他正直公正、善良有人情味,看到阿嫂哭得悲伤,不惜冒着被惩罚的风险,还阳半刻。同时,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给予了辛辣的讽刺。
(5)、快乐语文天地2020年中考名著阅读知识汇总
(6)、《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害死了自己的隐鼠,充满了憎恨和厌恶;而对于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却又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
(7)、《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8)、答:“仁厚黑暗的地母呵,原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9)、(答案)范爱农 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
(10)、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1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2)、⑶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13)、《范爱农》——写一个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的故事
(14)、答:“仁厚黑暗的地母呵,原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5)、在《朝花夕拾》的10篇文章中,有7篇是回忆童年的,3篇是忆人散文。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10篇散文。
(16)、读《朝花夕拾》,我认识了严谨治学的老师 ;读《朝花夕拾》,我走进了鲁迅先生童年生活过的 和三味书屋;读《朝花夕拾》,我从阿长身上感受到了 的关好品质;读《朝花夕拾》,我感受到了作者关心儿童的真挚情怀。
(17)、鲁迅在《 藤野先生 》一文中讲述了在 日本 留学时的学习生活, 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一生中重要的经历—— 弃医从文 。
(18)、1快速阅读、搜集、筛选信息、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体会语言的形象性、丰富性,感受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极大关注和热情。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学会欣赏运用拟人、借代、排比等修辞和对比手法、细节描写人物。品味语言,学习抓住关键性语句,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领会作者情怀,增强阅读、鉴赏作品能力。 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学重点及难点)文章内容:品味散文的形象性、抒情性的特点。表现手法:作者是如何运用白描手法与拟人、借代等修辞强化感情色彩的。情感体验:每篇文章的深层情感,以及从中受到的教育。能力发展:做的读、写、说结合,强化“说”和“写”的训练。
(19)、《无常》中塑造的“无常”这个形象为什么会受到民众的喜爱?
(20)、答: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3、
(1)、《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回忆了隔壁家的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的衍太太,让孩子做危险的事,给鲁迅看不健康的图片,教鲁迅偷妈妈的首饰,但对自己的孩子十分严格。表现出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
(2)、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
(3)、答:出自《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4)、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5)、(1)这段文字选自《猫·狗·鼠》。《狗猫鼠》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描写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共十篇。
(6)、品读:这是一只顽皮的、大胆的小隐鼠,也是一只顽强的小隐鼠,作者跟隐鼠在情感上有很多互动交流,慢慢有了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小隐鼠的爱,还有,对弱者的同情与关爱。
(7)、品读:从两个“渐渐”我能感受到鲁迅在期待着老师给他的任务加重,从“终于”一词我能感受到好学上进的鲁迅得到先生承认后的喜悦心情。这是比单纯的玩耍更有内蕴的乐趣。在这一段中,我们既能感受到寿镜吾的人格魅力,又能感受到追求知识的乐趣。
(8)、品读:这一段体现了庸医勒索钱财、故弄玄虚、草菅人命的实质,“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的确唯利是图啊,“阔得不耐烦”这黑心钱从而何来呢?再往深处想想,这样的庸医为何有市场?因为根深蒂固封建旧思想给予了他们土壤。作者想批判的不仅是庸医,还有人们愚昧、麻木的心灵。就如《骆驼祥子》里,在虎妞难产之际,祥子宁可花钱请巫医,也不可能花钱把虎妞送到西医诊所,真是悲哀啊!
(9)、答: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要说:“阿妈,恭喜恭喜!”说过之后,还要吃一点福橘(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10)、《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怎样的实质?
(11)、 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冤愆”来,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旧泰然的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12)、赏析:这句话透露出鲁迅先生对无常的敬佩之情,从对他的尊称“无常先生”可以看出。既然连一个鬼都可以如此赋有人情味,那我们作为一个人又何尝不可呢?所以鲁迅先生也是要借无常的“重人情”来启示我们。作为一个人,法理固然重要,但也要像无常先生一样赋有浓烈的同情心。
(13)、《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回忆了隔壁家的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的衍太太,让孩子做危险的事,给鲁迅看不健康的图片,教鲁迅偷妈妈的首饰,但对自己的孩子十分严格。表现出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
(14)、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15)、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 A.《风筝》 B.《无常》 C. 《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16)、初中语文课外名著‖七上‖《朝花夕拾》狗•猫•鼠
(17)、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8)、请指出《狗•猫•鼠》、《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及《五猖会》中的对比写法。
(19)、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朝花夕拾的题材是回忆性散文集。于1927年出版。共收入10 篇作品。朝花夕拾的“朝”是早上的意思,“夕”是晚上的意思。对朝花夕拾书名进行解析:早上的花晚上来捡,就是成年时回忆往事。
(20)、 “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又放走,直到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牌气相同。
4、
(1)、在鲁迅《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是写“宠物”的,你知道是哪一篇吗?
(2)、衍太太——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3)、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狭窄险阻的小路,左面是一个广漠无际的泥潭,右面也是一片广漠无际的浮砂,前面是遥遥茫茫荫在薄雾的里面的目的地。
(4)、赏析:平淡的几句话,却塑造出了一个背后经常怂恿孩子们干不好的事,事后又充当“老好人”的一个角色。语言、神态的描写,让这位太太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5)、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者,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6)、示例:《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7)、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8)、竹摇青佩疑闻语,鸟弄余音似诉愁。鸡犬不通人迹少,闲花野莫绕墙头。
(9)、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儿童在私塾读的那些枯燥的书和他们开小差时玩的那些有趣游戏形成了鲜明深刻的对比。
(10)、最使祥子苦恼的,是无法摆脱虎妞的纠缠。他从一开始就不愿意接受这种强加于他的关系,想方设法避开她。虽然比起大兵和特务,虎妞没有可以任意置他于死地的权力;他把接受虎妞的安排,看作是“投降”。在这件事上,他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无能和无力:“命是自己的,可是教别人管着。”这对于腐蚀他的生活意志,打破他的生活愿望,从奋发有为到怀疑自己进而自甘堕落,起了比前面几次打击更为严重的作用。
(11)、《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12)、势镇汘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λ穴威宁瑤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岀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13)、《无常》中塑造的“无常”这个形象为什么会受到民众的喜爱?
(1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以及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写出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以及对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的感受
(15)、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是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 赏析:人类总是在赞扬着自己的进步,以自己那些自己有禽兽没有的能力而自豪骄傲,以自己能思考而洋洋得意。虽然人类的确值得为这些高兴欢喜,但是却不曾认真想过,正因为人类所拥有的这些能力使得人类社会变得如此的复杂,甚至使得我们开始向往那些头脑简单的禽兽的单纯的世界。鲁迅在此说明这些道理,也是让人们反省一下, 自己所拥有的这些能力,不是让我们用来说空话昧良心的!
(16)、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17)、《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18)、卜处窗轩吟白雪,家家院宇弄冰弦。今宵静玩来山寺,何日相同返故园?
(19)、点评:整天辛辛苦苦赶路的日子,难免总会有一些抱怨。但是取到经之后,回头想想一切总都是值得的。
(20)、3大约此后不到一月,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实在使我觉得有如掉在冷水里。
5、
(1)、答:有一回作者听到一间空屋里有“老鼠数钱”的声音,推门进去,看见一条蛇伏在横梁上,看地上躺着一匹隐鼠,口角流血,但两胁还一起一落的。取来给躺在一个纸盒子里,大半天隐鼠竟醒过来了,渐渐的复了原,但不逃走。于是隐鼠就成了作者的玩伴。
(2)、高兴的是:①鬼少人多②归我一人独有③那里面的故事似乎准确无误④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的讲出一段的事迹;
(3)、答:隐鼠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踩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