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孔子名言名句读书147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8-27 09:07:56

孔子名言名句英语

1、孔子名言名句英语怎么读的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孔子说:可以和他一起学习的人,不见得可以和他一起追求真理;可以和他一起追求真理的人,不见得可以和他一起遵循坚定的原则;可以和他一起遵循坚定原则的人,不见得可以和他一起通达权变。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语录·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6)、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7)、(孔子名言名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8)、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9)、(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10)、⊙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1)、引申为:教导人们要勇敢探索真理。求知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选自于:《论语.学而》解读:学到的知识能时常加以温习,不断有所收获,不也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吗?引申为:教人求学的学习和方法。

(12)、孔子说“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1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4)、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15)、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7)、逝,往也。言君子可使往视之耳,不肯自投从之孔子名句

(1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的名人读书名言孔子关于读书名言孟子和孔子的读书名言孔子关于读书名言警句孔子关于读书名言警句

(19)、(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2、孔子名言名句读书

(1)、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2)、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给我的印象他是一位很积极主动的学者,不懂的东西他会不耻下问。

(4)、⊙ 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5)、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6)、(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想事,越学越糊涂;想事不读书,越想越头痛。”

(7)、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d。”——《卫灵公》

(8)、theywhoknowthetrutharenotequaltothosewholoveit,andtheywholoveitarenotequaltothosewhodelightinit。

(9)、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0)、(译文)孔子说:“陪君子说话要注意三种毛病:没到说的时候就说,叫做急躁;到该说的时候不说,叫做隐瞒;不顾对方的表情就说,叫做睁眼瞎。”

(11)、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12)、(译文)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只是习俗使人有了差别。”

(13)、(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1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5)、(译文)孔子说:“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

(16)、解释:用公平正直来对待怨恨,以恩德来报答恩德。

(17)、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9)、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20)、⊙ 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3、孔子名言名句100句及解释

(1)、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5)、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6)、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孔子《中庸》

(7)、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8)、(译文)子游问孝,孔子说:“现在的孝顺,只是能赡养老人。即使是犬马,都会得到饲养。不敬重,有何区别?”

(9)、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1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3)、以昨天为鉴。以今天为乐。以明天为盼。永远不耻下问最重要。

(14)、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5)、(译文)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对我来说没什么问题。”

(1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1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8)、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9)、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中庸》

(20)、⊙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孔子名言名句励志

(1)、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2)、翻译:聪敏好学,又能虚心地向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3)、孔子说:“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卫灵公》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而又时常的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5)、译文: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6)、解释: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7)、孔子说:对君子来说,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学习,所学的也不会牢固。要亲近怀有忠和信两种德行的人,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友。有过失就不要怕改正。

(8)、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孔子名言名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孔子经典名言“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选自于《论语.子罕》解读:数百万军队的主师可以被俘获,而一个普通人的坚强意志却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使他改变的。

(10)、译文: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孔子的名言名句以及翻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11)、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12)、译文: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13)、解读;一个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高,意志坚,因为责任很重,而奋斗的路很长。

(14)、(译文)颜渊问仁。孔子说:“用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主持正义、捍卫道德、维护和平,这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一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崇敬你、追随你、向你学习。为崇高理想而奋斗要靠的是自己,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其详?”孔子说:“违反礼法的事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颜渊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1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不担心人们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不知道别人。

(16)、(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就象大车没有车轴,小车没有车轴,怎么能启动?”

(17)、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1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19)、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TheMastersaid,"Ifonelearnsfromothersbutdoesnotthink,onewillbebewildered.If,ontheotherhand,onethinksbutdoesnotlearnfromothers,onewillbeimperilled."

(20)、isitnotpleasanttolearnwithaconstantperseveranceandapplication?

5、孔子名言名句摘抄大全

(1)、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2)、敢于在网络上放低身段,这本身就是一种胸怀。只有谦虚、低调、好学又不耻下问的人,才有可能成长为新一代成功网商。----郑俊雅《郑俊雅网络营销心法》

(3)、keepwhatyousayandcarryoutwhatyoudo。

(4)、孔子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

(5)、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9)、(释义)君子处世以道义而行,决事循理而迎刃而解,坦然舒泰情状矣。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

(10)、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11)、(译文)孔子说:“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品德、心怀仁慈友爱、陶冶高雅情操。”

(1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3)、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14)、⊙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5)、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6)、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17)、(释义)孔子说:“君子喜欢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喜欢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与此相反。

(18)、(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9)、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2)、(11)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4)、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

(5)、⊙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6)、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是可忍,孰不可忍?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9)、主要包括主动学习观点,认真求实观点,能做到不耻下问。

(10)、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1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2)、Hespenttherestyearsofhislifestudying,writingandteachinghisever-expandinggroupofstudents.It’sbeensaidthatupto3,000menmayhavestudiedwithConfucius.

(13)、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14)、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15)、·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16)、解释: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17)、(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9)、解释:懂就就懂,不懂就说不懂,才是聪明人。

(20)、解读:我每天多次检查自己:替人谋划事情,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吗?同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地方吗?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还有不温习的吗?

(1)、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2)、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4)、(译文)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

(5)、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6)、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7)、10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关于孔子的政治名言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35句关于孔子经典励志名言集孔子读书名言大全孔子读书名言大全

(8)、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9)、(译文)季路问怎样侍奉鬼神,孔子说:“人都不能侍奉好,还谈什么侍奉鬼神?“请问死是怎么回事?“生都不了解,还谈什么了解死?”

(1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名言·巧言令色,鲜矣仁!

(13)、(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14)、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15)、TenConfuciusQuotes 孔子名言精选(中英文对照)WhenIwalkalongwithtwoothers,theymayservemeasmyteachers.三人行,必有我师焉。Toknowwhatyouknowandwhatyoudonotknow,thatistrueknowledge.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Nottomendthefaultonehasmadeistoerrindeed.过而不改,是谓过矣。Whatyoudonotwantdonetoyourself,donotdotoothers.己所不欲,勿施于人。Virtueisnotlefttostandalone.Hewhopractisesitwillhaveneighbors. 德不孤,必有邻。Thesuperiormanaimsatharmonybutnotatuniformity. 君子和而不同。Ifyouonlyseesmallgains,youwillnotaccomplishgreattasks.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Isitnotdelightfultohavefriendscomingfromdistantquarters?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6)、(10)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7)、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18)、·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名句

(1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2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1)、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2)、(释义)孔子说:“即使大家都讨厌他,自己也不要随便附和,一定要考察一下;即使大家都喜欢他,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4)、(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5)、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有哪些关于孔子的诗句,名言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6)、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7)、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