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关于粽子的诗句或俗语106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9-06 08:40:13

关于粽子的诗句

1、关于粽子的诗句古诗七字

(1)、16: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描写粽子的诗句35句描写粽子的诗句35句。——《正月十五夜》

(2)、赏析:唐代人将五色丝线编织成带,佩在身上,称为“长命缕”或者“续命缕”,所以说“长丝续命人”。而“九子粽”源于九子蒲(一种蒲草),“粽子”又与“种子”谐音,寓意得子,所以用九子蒲叶包裹粽子,表达多子多孙的美好祝愿。“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说的是唐代皇帝会在端午节召请群臣宴饮。

(3)、7: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4)、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姜夔《诉衷情》

(5)、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6)、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

(7)、“端阳”即端午节。“海榴”即石榴,古人因为石榴从海外传来,所以称“海榴”。端午日风雨大作,天昏地暗;汨罗江上无处可以竞渡龙舟,来凭吊屈原的英灵。石榴花盛开,应该会笑话我,“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8)、有客嗤齐鲁,何人念楚囚。岁年付流水,风雨满沧洲。

(9)、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陈三聘《如梦令》

(10)、稽古堂前,恰见四番端午⼜来江上,听鸣鼍急⿎。棹歌才发,漠漠⼀川烟⾬。——郭应祥《传⾔⽟⼥》

(11)、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12)、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成为了端午节庆食物。粽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亦传播甚远。日本、越南以及华人聚居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地也有吃粽的习俗。

(13)、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

(14)、《端午日》殷尧藩〔唐代〕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5)、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6)、《浣溪沙·端午》苏轼〔宋代〕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7)、(山东)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山西)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18)、唐人有端午节赠物的习俗,不仅在君臣之间,一般社会成员和家人之间也有。权德舆做官需要值班,不能和家人一起过端午,家人就送来了衣服(轻裾)和彩结(彩缕)等节日礼物。

(19)、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

(20)、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关于粽子的诗句或俗语

(1)、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宋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宋.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3)、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宋杨无咎《齐天乐端午》7: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竞渡”就是现在赛龙舟活动的前身。为了衡量竞渡的胜负,唐人创造了“锦标”的比赛制度,指在龙舟划到终点的时候,以抢夺浮标来判断胜负,抢得头标的人就是比赛的冠军,鼓声擂动,船只齐发,争先恐后,惊吓得水鸟乱飞,只为夺得锦标。

(5)、译文:穴枕好像通了灵气一样,长长的丝絮像是能把人的命延续。四季花都开放,粽子的种类花样多,味道独特美味。

(6)、34: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鱼家傲》

(7)、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8)、——宋文天祥《端午感兴》三首录二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9)、33: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10)、春游 | 采茶 | 学区房 | 书店 | 出游地

(11)、8: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

(12)、枉将黍粽沉蛟窟,移与江村饷水荒。——仇远《五日》

(13)、赏析:“艾符”指艾草和驱邪符,端午日挂在门上以辟邪。“蒲酒”即菖蒲酒,饮用以养生,古人有端午节饮菖蒲酒的习俗。少年逢节日自然欢愉,老了却多感慨,不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只想喝一杯菖蒲酒,闲聊天下太平。白发日渐增多,石榴花年年应节而开,红锦一般耀人眼目,不禁感叹千年之中,圣贤和蠢人同归黄土,有多少人湮没无闻,又有几人能名垂青史?

(14)、五月五日端午节,你赠与我一枝艾草。故人看不到,新结交的知己在万里之外。往日为国尽忠的人,现在白发苍苍。尽管三湘和这里相隔很远,仍然想要从屈原那里获得慰藉和力量。

(15)、——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

(16)、21: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宋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7)、 《乙卯重五诗》(南宋·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18)、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19)、(北方)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蛤蟆蝌蚪躲端午。

(20)、岸上人惊讶地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其实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在空中翻飞,锣鼓喧闹在清清的水流上。屈原的冤屈终究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不觉得其中有什么忧愁。

3、端午关于粽子的诗句

(1)、五⽉五⽇午,赠我⼀枝艾。 —— ⽂天祥《端午即事》

(2)、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和端午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3)、译文: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4)、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5)、最是玉莲堂上好,跃来夺锦看吴儿。——宋黄公绍《潇湘神端午竞渡棹歌》十首录三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

(6)、宋代诗人陆游隐居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他自己曾写诗说过“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7)、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8)、28: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宋赵长卿《醉落魄重午》

(9)、13: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宋高箸《重午怀旧》

(10)、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

(11)、荆棘故宫魑魅走,空馀扬子水东流。端午感兴宋文天祥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12)、“艾符”指艾草和驱邪符,端午日挂在门上以辟邪。“蒲酒”即菖蒲酒,饮用以养生,古人有端午节饮菖蒲酒的习俗。少年逢节日自然欢愉,老了却多感慨,不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只想喝一杯菖蒲酒,闲聊天下太平。白发日渐增多,石榴花年年应节而开,红锦一般耀人眼目,不禁感叹千年之中,圣贤和蠢人同归黄土,有多少人湮没无闻,又有几人能名垂青史?

(13)、公元1276年,文天祥出使元军时被扣。而后在镇江逃脱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他愤然写下这首诗以表心志。

(14)、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15)、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送别友人,或是还乡,或是感慨于时光的流逝,总是别样的日子别样的情啊。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唐徐夤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

(16)、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满庭芳芷。正艾日高高,葛风细细。刘辰翁《齐天乐》

(17)、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宋.苏轼《屈原塔》表达端午节吃粽子的诗句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8)、黄昏的时候才忙完了所有的事,于是高高兴兴地吃起了端午节的晚餐。

(19)、这些关于端午的这些古诗词,你知道多少?(说不定明年的高考就考到了呢)

(20)、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褚朝阳《五丝》

4、关于粽子的诗句

(1)、15: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上元夜》

(2)、⽯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 卢肇《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3)、9: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4)、13: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宋高箸《重午怀旧》

(5)、下片,写词人偕朝云参与具体的端午节俗活动。词人着重写了两项端午节俗健身活动。其“彩线轻缠红玉臂”,“以五彩丝系臂”。它辟邪驱鬼,使朝云“玉臂”“红”而长命。与用五色花线缠粽子投江以吊屈原之魂有同等意义。其“小符斜挂绿云鬟”,以“赤灵符著心前”。它能通神明,使朝云“云鬟”“绿”而身健。与小孩穿老虎腰肚,门上挂蒲剑以辟邪护身有同等意义。词人着重描写缠线、挂符活动,且用对偶句式,为的是“佳人相见一千年”,愿灵验得到应证。真是一语中的,画龙点睛。

(6)、15: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上元夜》

(7)、上片,预示端午节日,将开展浴兰活动,气氛十分浓郁。端午,处于初夏季节。穿着自然华丽,以衬托参与者的身份。于朝云来说,最好是绿色细绢——“碧纨”,正好与她的雅静性格相符。天气稍热,易出“轻汗”,“微透”着“碧纨”。“透”字用得贴切,将半明半暗的肤体朦胧美衬托出来了。“明朝端午浴芳兰”,显得有愉悦的审美性。它不仅体现了朝云由芳体而及兰心的纯洁高贵的情操美,而且反映了浴兰令节俗的淳朴纯真美。朝云浴处,余香犹存。沐芳浴兰,遍及社会。参与者人山人海,气氛热烈,正如词人词中所写:“流香涨腻满晴川”。这正是古老节日文化发扬光大的表现。

(8)、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9)、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灵均标志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谁言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宋.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10)、译文:粽子的叶子香气扑鼻,香飘十里,端起酒杯一起对杯喝酒。

(11)、五月里石榴花儿红艳艳,绿杨雨中默默站立,丝线缠裹的粽子盛放在金盘里,扇子上面画着双凤凰,正是端午时节,浴兰汤,喝菖蒲酒,树叶丛中黄鹂的叫声惊醒了朦胧中的好梦。

(12)、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13)、32: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描写粽子的诗句35句好词好句。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宋苏轼《屈原塔》

(14)、一一雕盘分楚粽,重重团扇画秦娥。——晏殊《端午词·内廷·一一雕盘分楚粽》

(15)、——宋宋祁《屈原祠》5: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6: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16)、今年份儿迟到的粽子忙着拍视频耽误了照片得补上端午那天和阿姨一起包的

(17)、小池面,啼红怨暮。当时明月重生处,楼上宫眉在否?——宋吴文英《杏花天重午》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

(18)、赏析:诗中提到的端午节的习俗:饮用菖蒲酒,雄黄酒点额,门上贴驱邪符。

(19)、《七律 端午》 (老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20)、赏析:五月五日端午节,你赠与我一枝艾草。故人看不到,新结交的知己在万里之外。往日为国尽忠的人,现在白发苍苍。尽管三湘和这里相隔很远,仍然想要从屈原那里获得慰藉和力量。

5、关于粽子的诗句和对联

(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2)、译文:粽子的叶子香气扑鼻,香飘十里,端起酒杯一起对杯喝酒。

(3)、天与玻璃三万顷,尽叫看得几吴舫。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

(4)、32: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宋苏轼《屈原塔》

(5)、译文:粽子、桃树、柳树,开门一起喝酒,把菖蒲分发给每一个人。

(6)、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7)、赏析:这首诗是写“竞渡”的名篇,把竞渡活动写得最为传神,洋洋洒洒几十字,把竞渡的激烈场面、围观的喧嚣氛围描写得淋漓尽致。

(8)、赏析:五月五日端午节,你赠与我一枝艾草。故人看不到,新结交的知己在万里之外。

(9)、端午节起源的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诗人感叹屈原作为忠诚的臣子所受到的冤屈。

(10)、不独盘中见卢橘,时於粽里得杨梅。——苏轼《皇太后阁六首·上林珍木暗池台》

(11)、⼉⼥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 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12)、26: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13)、4: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14)、还记得以前在苏州,夏至的时候,我们常常一起饮宴。竹筒里面放着糯米,带着粽子的香味。火烤的小鹅脆嫩鲜美。

(15)、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

(16)、赏析:“竞渡”就是现在赛龙舟活动的前身。为了衡量竞渡的胜负,唐人创造了“锦标”的比赛制度,指在龙舟划到终点的时候,以抢夺浮标来判断胜负,抢得头标的人就是比赛的冠军,鼓声擂动,船只齐发,争先恐后,惊吓得水鸟乱飞,只为夺得锦标。

(17)、32: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描写粽子的诗句35句好词好句。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宋苏轼《屈原塔》

(18)、赏析: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纪念屈原的千古冤屈,忠烈之魂一去,不能回还,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

(19)、16: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正月十五夜》

(20)、宫⾐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杜甫《端午⽇赐⾐》

(1)、词中有景,景色如画,画里“有话”。且看上片,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景画,扑面而来:童之臂、门之艾、菖蒲之剑、风筝漫舞、对酒当歌、龙舟竞发、诵君之赋,哪个不是美轮美奂的图画?再看下片,怀王之昏、秦之吞楚、异客垂涕、新亭对泣、汨罗江渚,哪一个不是再现历史的沧桑?

(2)、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宋.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3)、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4)、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6)、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鱼家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