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爱国诗人留下的爱国名篇6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0-04 10:12:39

爱国诗人

1、爱国诗人屈原

(1)、1206年,宁宗下诏出兵北伐,陆游闻讯,欣喜若狂。但是,北伐最终失败。陆游得知悲痛万分。1209年秋,陆游忧愤成疾,病情日重,卧床不起。终于没能熬过那个冬天,与世长辞。临终之际,陆游留下绝笔《示儿》作为遗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拜读之余,泪光满面。然而,越是悲壮,就愈发衬托陆游爱国情思的浑厚深沉。

(3)、岳飞带领岳家军,全线北伐,金军被节节逼退。眼看收复中原在望,岳飞却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了十二道退军诏。

(4)、屈原(公元前340-前278),名正则,字灵均,一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汉族,东周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人,他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继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

(5)、文:王建斌读史(dushi818)专栏作家 

(6)、《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南乡子·归梦寄吴樯》《临江仙·离果州作》

(7)、南宋最大的实际情况是外患,前期、中期北方被金国占领,后期又面对更加强大的蒙古,最终灭亡在蒙古的铁骑之下。整个南宋处出在这样风雨飘摇之中。陆游一直是主张收付失地的铁杆主战派,这一点,成就了陆游的历史地位,也成就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他也不断受到主和派的打击。面对残酷的现实,陆游把爱国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慨抒发到了他的诗词中。

(8)、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9)、岳飞,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10)、陆游虽然出身于上层官僚地主家庭,但他从幼年时期就同中国人民一道,受过抗敌战争的严酷考验。他在《三山杜门作歌》中写道:“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厌奔窜。淮边夜闻贼马嘶,跳去不号鸡待旦。人怀一饼草间伏,往往经旬不炊爨。呜呼!乱定百口俱得全,孰为此者宁非天!”可见他自幼饱受战乱之苦。由于陆游的祖辈、父辈都是正直爱国,积极抗敌的主战派人士,他从小受家庭的爱国主义薰陶,在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爱国的种籽。陆游童年时,父亲陆宰被主和派弹劾,罢官回到山阴故居,常有主战爱国的士大夫们上门议论国家大事,谴责秦桧卖国集团,谈及抗金复国之大事时,激愤难平,常见他们或裂毗嚼齿,或流涕痛哭。即使美味饭菜上桌,也不思食之。这对童年的陆游影响极为深刻,也给他一生主张积极抗战复国的坚强意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自幼勤奋好学,自言“十三岁能诗文、六十年间万首诗”。他不仅赋诗作文,还研读兵书、深究本草、习碑临帖、操练剑术、演习骑射,从小立志报国。陆游可谓是五千年华夏的一大奇才。若按当今惯例可冠以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社会学家、气象学家、民俗学家、心理学家、医学家、教授、作家、书画家、易学家等头衔。尤其是他的诗词艺术风格既豪放又沉稳,特别是爱国主义诗作多表现为雄健清新。

(11)、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12)、(6) 杜甫: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后人称杜工部,其诗歌被称为“诗史”,有《杜少陵集》。

(13)、如这首《夏日绝句》,短短四句,掷地有声,让南宋统治者的懦弱无所遁形:

(14)、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就文学和艺术才华,她被称为“秦淮八艳”之首。书画也负名气,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书法深得后人赞赏,称其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

(15)、    宋德佑二年(1276)正月,元兵攻陷临安。五月,宋端宗在福州即位,改元景炎。七月,右丞相文天祥改任枢密使、同都督诸路兵马,传檄各州、郡,举兵勤王。谢翱献出全部家产,并招募乡兵数百人,到南剑州(今南平)投奔文天祥,被委为谘议参军。翌年,元兵由浙入闽,谢翱跟随文天祥抗击元军,转战于闽西龙岩、广东梅县(今梅州市梅县区)、江西会昌等地。文天祥兵败撤退,在赣州章水上与谢翱握别时,曾赠与一方端砚。不久,元军占领江西,谢翱离开赣州,潜回祖籍浦城务农。

(16)、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7)、1203年,国史编撰完成,宁宗升陆游为宝章阁待制,陆游遂以此致仕,绍兴知府辛弃疾拜访陆游,促膝长谈共论国事。后辛弃疾奉召入朝,陆游作诗送别,勉励他为国效命,早日实现复国大计。

(18)、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浮休道人、文山。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县(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19)、陈子昂(约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20)、   陆游还在几首诗词中记下了他的婚姻悲剧。他20岁与表妹唐婉结婚,但不久就被母亲强迫拆散。以后他们曾在绍兴禹迹寺南的沈园偶然相遇。唐婉受不了这个打击,抑郁而死。40年后,75岁的陆游旧地重游,写了著名的《沈园》二首,凄婉欲绝地倾诉了对唐婉的哀悼和自己抱恨终身的隐痛。反映这个悲剧的作品还有脍炙人口的词作《钗头凤》。

2、爱国诗人留下的爱国名篇

(1)、《关山月》:“和戍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2)、尽管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的关切,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3)、渴盼恢复,江山一统。敦告儿孙:“家祭无忘告乃翁”。然而最后江山一统了,结果却没法告诉。于是,林景熙特意吟诗,作为对陆游的酬答——

(4)、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女,初名闺瑾,乳名玉姑,字璇卿,号旦吾,东渡后改名瑾,字竞雄,自号“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 ,祖籍浙江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

(5)、中国历史上最爱国的诗人,如果只能选择一人,那就是陆游。

(6)、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   谢翱诗、文、词俱工,而诗的成就尤为突出。其诗重苦思锤炼,既屈蟠沉郁又激越雄迈,善于曲折达意,时造新境。许多诗作真实地再现当时沦陷区的荒凉景象:“归来多雨臼生鱼,穴虫祝子满户枢”;描述沦为遗民的凄苦:“夜长天籁绝,宛转愁奈何”;抒发对文天祥死难的深沉哀思:“残年哭知己,白日下荒台”;直陈雪耻复国的心志:“鞭尸仇未报,函首捷终驰”。其诗作深刻反映重大的政治时事,拓展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在艺术手法和章法格局上,博取李贺、贾岛、孟郊、张籍诸家之长,又能进行创新,使之独具一格。如打破绝句独立自守的藩篱,采用绝句组诗来曲折叙事和倾诉积愤哀思的手法,深得时人称颂。谢翱的诗影响深远,明代杨慎评价道:“其学李贺歌诗,入其室不蹈其语,比之杨铁崖(维桢)盖十倍矣。其仿孟郊体,……郊岛亦不能过也。”清代纪昀指出:“南宋末,文体卑弱,独翱诗文桀骜有奇气,而节概亦卓然可观。”近代台湾诗人丘逢甲曾写道:“月泉诗卷凭谁定?还待当时晞发人。遥忆参军谢皋羽,西台朱鸟独伤神”,勉励台湾进步诗人继承谢翱的爱国诗风。

(8)、这首诗写出了山西村山环水绕、繁花似锦的无限春光,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又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天无绝人之路,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每时每刻都可能风云变换,千万不要灰心。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就能绝处逢生,迎来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世界。非常富于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9)、面对怀王的疏远,他忍辱负重,恢复联盟,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挽救楚国。面对流放,他发出了“我吃苦受屈都不要紧,只恨他们把国家都断送了!”的感慨。

(10)、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

(11)、屈原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其中《离骚》是最著名的一篇,它也是中国最长的一篇抒情诗,诗的前半篇表达自己对于国家命运和人民的关心,后半篇表达自己对于国家的热爱之情。

(12)、我在京城里结交的都是些豪杰义士,彼此意气相投,相约为国战斗,同生共死。不能在流传千年的史册上留名,我感到羞耻;但一颗丹心始终想消灭胡虏,报效天子。

(13)、据说,当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雁门太守行》:

(14)、回复“真题”,可下载各大高校文学考研历年真题;

(15)、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总编立即删除;

(16)、此诗作于庆元三年(1197)春,陆游时年七十二岁,在山阴三山故里,同题有七律两首,其一:“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阨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坦夜月洛阳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又诗曰:“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从这两首诗来看,作者虽已年逾古稀,但抗金意志之坚,壮心不老。第一首的最后两句表达得明明白白,“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虽然从镜里看已两鬓斑白,权权老矣,但爱国之心“尚如丹”,随时准备穿上戎衣,身佩宝剑,远赴战场,壮图万里,征战皋兰。可是一片赤诚报国之心却付之东流。后一首末尾两句“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这是对南宋王朝和戎政策之抨击,也表达了当时广大爱国军民共有之悲愤。

(17)、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d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第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8)、他议政“医国”,宣传变革,终因“动触时忌”,他于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辞官南归,在途中写下三百一十五首《己亥杂诗》。

(19)、陆游一生的主要精力用于诗歌创作,“是有意要做诗人”,对作词心存鄙视,因而,作为“辛派词人”的中坚人物,与其诗相比,陆游的词数量并不多,存世共约一百四十余首。但陆游才气超然,并曾身历西北前线,因此,陆游也创造出了稼轩词所没有的另一种艺术境界。

(20)、这首咏物词《卜算子·咏梅》,显示了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它的作者,就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

3、爱国诗人留下的爱国名篇有哪些

(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陆游(公元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宋高宗时举进士,因名次在秦桧孙子秦埙之前,而乡试第庭试落榜。孝宗继位后,被赐进士出身,始而为官。

(3)、杨慎说:“陆游的词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

(4)、从体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诗歌,不管是《诗经》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发展为长篇巨制。《离骚》一篇就有2400多字。在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5)、文天祥生于宋朝末年,是我国著名的爱国将领、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6)、《家世旧闻》《斋居纪事》《放翁家训》《高宗圣政草》《感知录》《清尊录》

(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8)、岳飞自幼就习文练武,一心报效国家。金兵入侵,母亲鼓励岳飞从军,并在其背刺“精忠报国”四字训诫。

(9)、    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陆游,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与世长辞。

(10)、陆游幼年时,正值金兵大举南侵,他随家逃难到安徽,备尝流离之苦。在父亲的教育下,他很早就立下了“上马击狂明,下马草军书”的壮志。29岁时到杭州参加进士考试,因名列第在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又因不忘国耻,“喜论恢复”,所以遭到秦桧嫉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他才出任宁德县(在福建)主簿。宋孝宗继位后,主战派稍稍抬头,陆游被召见并赐进士出身,后因鼓动老将张浚北伐,北伐失利而被罢官。

(11)、陆游,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表达了他至死不忘国恨家仇的悲壮情怀;

(12)、于是,“坚持抗金,收复中原”成为了陆游人生的主旋律,无论是在宦海沉浮,还是后来隐居山阴,他都从未忘记自己的信念。

(13)、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

(14)、    陆游在六十二岁时居山阴家中,一首《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追怀往事,抒发立誓报国之情感。

(15)、“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说尽平生不得志。放眼西北,神州陆沉,残虏未扫;回首人生,流年暗度,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人生自古谁无老?然逆胡未灭,功业未成,岁月已无多,一股悲凉渗透心头。他的身僵卧孤村,他的心神却驰于疆场。

(16)、徐志摩,原名章垿,字槱森,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7)、各朝各代还有很多著名的诗人、数也数不完全。

(18)、陆游词风格多样,有不少词写得清丽缠绵,真挚动人,与宋词中的婉约派比较接近;而有些词常常抒发着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怀,或寓意深刻,又和苏轼比较接近。最能体现陆游的身世经历和个性特色的,是慷慨雄浑、荡漾着爱国激情的词作,风格与辛弃疾比较接近。但陆游词亦因风格多样而未能熔炼成独特的个性,有集众家之长、“而皆不能造其极”之感。

(19)、岳飞,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

(20)、唐朝山水田园诗人、被誉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唐朝著名的诗人、画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