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格言赏析
1、经典法律格言100句
(1)、你的眼睛疲倦了、累了、闭上你的眼睛。弗洛伊德
(2)、天才所要求的最先和最后的东西都是对真理的热爱——德国
(3)、3)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不在金钱,不在爱情,而在真理。即使你想得到的是一种动物式的幸福,生活反正不会任你一边酗酒,一边幸福的,它会时时刻刻猝不及防地给你打击。——契诃夫
(4)、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滋贺秀兰
(5)、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到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6)、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爱因斯坦
(7)、良心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是对于躁动于我们体内的某种异常愿望的抵制。
(8)、• 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
(9)、所谓的一般预防,就是指通过对犯罪人施加刑罚,以震慑潜在的犯罪人从事犯罪行为,达到刑法上的预防作用。是与特殊预防对指的一个名词,特殊预防是指对犯罪人施加刑罚,以惩戒他从事的犯罪行为,从而预防他再次从事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达到个别的、具体的预防作用。
(10)、27在热情的激昂中,灵魂的火焰才有足够的力量把造成天才的各种材料熔冶于一炉。
(11)、书籍帮助我从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没有书的帮助,我会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12)、陈林林:《基于法律原则的裁判》,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3期。
(13)、理智的声音是柔和的,但它在让人听见之前决不会停歇。
(14)、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
(15)、吕忠梅:《再论公民环境权》,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6期。
(16)、单单他们的吵嚷就足以使体质脆弱的人神经错乱。这些吃得饱穿得暖的乡下人,只有在使出两肺的全部力量大叫才能感到那种吵吵闹闹的快乐,才能觉得表达得完全。
(17)、“经典,予生活以诗意”主题展之赏玩诗词赏析
(18)、笔者认为,之所以产生各种不同认识,大都源于对环境公益的各种理解,而大部分误解、轻视或否定环境公益诉讼的观点,则主要源于对环境公益缺乏正确、全面、准确的理解。只有从环境公益出发,运用环境公益的理念和学说,才能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环境公益诉讼,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的健全、可持续发展。
(19)、我主张对公众共用物采用综合治理的模式。公众共用物治理的综合模式是:从公众共用物的状况、人的各种需求和两种公众共用物悲剧等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公众共用物的特点及两种公众共用物悲剧产生的机理──建构公众共用物可持续利用和防治两种公众共用物悲剧的理论──对不同状况的公众共用物,分别采取或维持公众共用物性质不变或将公众共用物转变为具有排他性的产权或物权客体等方法──综合运用三只手(三种调整机制)或多元调整机制和调整方法,防治两种公众共用物悲剧和反公众共用物悲剧,实现公众共用物的功能、作用和喜剧,促进公众共用物的可持续供给与利用。
(20)、4)一件事实是一条没有性别的真理。——纪伯伦
2、法律格言智慧警句精选感想
(1)、精神分析有三个支柱,即潜意识的心理机制、抗拒和压抑的作用以及性的重要性。
(2)、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绵力来为真理和正义服务。——爱因斯坦
(3)、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4)、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潜力就发挥的越充分,才能就增长的越快,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
(5)、《图画里的法律智慧:法谚彩绘本》,杨艳瑾编绘,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共212页。
(6)、真理的青山,脚踩大地,头顶蓝天,谎言的白雾,缠绕山腰,蒙住峰巅。——庄聪生
(7)、对真理没有真诚而热烈的敬意的人,绝对谈不到良心,谈不到崇高的生命,谈不到牺牲,谈不到高尚。——罗曼·罗兰
(8)、17)劳动和人,人和劳动,这是所有真理的父母亲。——苏霍姆林斯基
(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轲
(10)、我们始终节制着自己,以便保持我们的纯正......这种对自然本能的不断压抑,给了我们某种优雅的气质。
(11)、无知就是无知,谁也没有权利相信它能衍生出任何东西
(12)、笑话给予我们快感,是通过把一个充满能量和紧张度的有意识过程转化为一个轻松的无意识过程。
(13)、法律不应该被看做是和自由向对应的奴役,法律毋宁是自由。
(14)、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高尔基《童年》
(15)、私心和含欲象西伯利亚的寒流,它能使你的理想走样,手脚僵化,热血凝固。当你暂时置身黑夜之中,你应该知道:太阳并没有熄灭。——佚名
(16)、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坟墓,是用来埋葬所爱的人的。
(17)、[加拿大]帕特里克·格伦:《世界法律传统》(第三版),李立红、黄英亮、姚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江平主编:《民法学》(第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9)、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20)、对真理的追求要比对真理的占有更可贵。——爱因斯坦
3、法律格言解析
(1)、“经典,予生活以诗意”主题展之交友诗词赏析
(2)、16)人当活在真理和自我奉献里。——庞陀彼丹
(3)、对环境公益诉讼判决结果和环境公益诉讼效益的认识
(4)、我主张采用一种新的利益二分法,即根据利益载体或客体的排他性和非排他性,将利益分为具有排他性的利益和具有非排他性的利益两大类。排他性的利益包括:(1)由排他性私权所表现或形成的利益,主要指由排他性人身权和财产权所表现或形成的利益,这在资本主义制度国家被认为是典型的私益(私利或私人利益);(2)由排他性的公权所表现或形成的利益,主要指由排他性的国家权力和国有财产所有权所表现或形成的利益,这在绝大多数国家中都被称为国家公共利益,但是很多人和马克思主义者都认为这种“国家公共利益”实际上是统治阶级或剥削阶级(国王或君主等掌权者)等少数人的私利。非排他性的利益是相对于上述排他性利益而言的一种利益,是指不特定多数人(即公众)共同享用的、共同需要的利益,我把它称为“公众共同享用的利益”,简称“公众利益”。更加具体的界定是:公众利益是指在所涉范围(如国家或一个行政区)内由所涉的不特定多数人即公众共同享用的利益、非排他性享用的利益,是指所涉范围(如国家或一个行政区)内所涉的不特定多数人即公众的共同的需要、共享的好处。
(5)、站在两千多年之后的时间节点上,我们依然确信:法律和自由不是截然对立的,二者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6)、《寻找法治的力量:中国经典法律格言赏析》,冯玉军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共212页。
(7)、江必新:《完善行政诉讼制度的若干思考》,载《中国法学》2013年第1期。
(8)、23就有火一般的羞红,虽然并不是因为犯了罪。
(9)、具有排他性的私有财产是私人和企业组织(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对其拥有排他性物权(或产权)的客体,具有排他性的公有财产是公家或政府(包括官员和政府性组织)对其拥有排他性物权(或产权)的客体,公众共用财产是公众或大家(包括作为公众成员的个人和由个人所组成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或NGO组织)对其共同享用使用权的客体。
(10)、寻求真理的时候,人也进两步,退一步。痛苦啦、错误啦、对生活的厌倦啦,把他们抛回来,可是寻求真理的热望和固执的毅力会促使他们不断地前进。——契诃夫
(11)、不用管别人怎么议论,谁都是自己过自己的日子。
(12)、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著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打开著的最伟大的书里面的,这本书就是宇宙,就是自然界本身,人们必须去读它。——伽利略
(13)、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14)、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说,对人类心灵发生较大影响的,不是刑罚的强烈性,而是刑罚的必然性。
(15)、理论和实践证明,综合运用三只手或更多的手、三种调整机制或更多样化的调整机制,不仅可以同时防治、减少和避免两种公众共用物悲剧和反公众共用物悲剧,而且可以协调发挥公众共用物和产权(或物权)客体各自的特点、优点、功能和作用,实现公众共用物喜剧和三种财产(公众共用物、私人所有财产和公共所有财产)的最佳效益(包括最佳的总体效益、综合效益、规模效益),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夯实物质基础。
(16)、环境公益诉讼是相对于、有别于私益诉讼的一种公益诉讼。基于这种认识,可以为环境公益诉讼设置私益诉讼优先或穷尽私益诉讼的原则和门坎。因为私益诉讼的历史悠久,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制度、严谨的程序、应对私益诉讼的司法律师队伍,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私益诉讼的现有的资源。凡是可以归属于私益诉讼的案件都纳入私益诉讼,只有不适用于私益诉讼处理的案件才考虑是不适用环境公益诉讼的问题。由于私益诉讼优先或穷尽私益诉讼的原则和门坎的存在,就可以避免出现环境公益诉讼过多过滥的情况,因而那种害怕公益诉讼泛滥的担心是多余的。
(17)、女人一辈子都在爱着她的第一个男人,不过不是用她的肉体,而是用她的回忆。——高尔基《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18)、教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人生最宝贵的资产。
(19)、《西方法学经典命题》,李龙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共409页。
(20)、姚新中:《道德活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法律格言书法作品欣赏
(1)、 《拉-英-德-汉法律格言辞典(包括罗马法和教会法的格言)》,(奥)雷立柏主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共370页。
(2)、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牛顿
(3)、如果我们能把歇斯底里的痛苦转化为寻常的不愉快,收获就相当可观了。弗洛伊德
(4)、人不是根本不相信自己的死,就是在无意识中确信自己不死。
(5)、(23)《行政诉讼法》(2017年修改)第二十五条第四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人民检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 法律保护积极主张权利的人,对于那些对自己权利漠不关心,怠于主张权利的人,法律是不保护的。
(7)、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生是最伟大的宝藏,我晓得从这个宝藏中选取最珍贵的珠宝。
(8)、朱景文:《论法治评估的类型化》,载《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7期。
(9)、在人的潜意识里,人的性欲一直是处于压抑的状况,社会的道德法制等文明的规则使人的本能欲望时刻处于理性的控制之中。弗洛伊德
(10)、苏力:《法律与科技问题的法理学重构》,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11)、(4)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政府—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26页。
(12)、然而谁又会想到这如姑娘一般白皙、温柔的容貌背后,竟会隐藏着一种宁可死去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的坚如磐石的决心。
(13)、只折磨自己是单相思,只折磨别人是虐待狂,既折磨别人更折磨自己是爱情。
(14)、凡在小事上对弄虚作假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爱因斯坦
(15)、问题不在于告诉他真相,而在于教他如何发现真相。
(16)、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第八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17)、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18)、(13)(法)弗朗索瓦•泰雷、菲利普•森勒尔著:《法国财产法》(上),罗结珍译,根据法国DALLOZ出版社2006年1月第7版翻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19)、[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沈宗灵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20)、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由于理性的有限性,我们在历史上建立了种种探求真理的方法方式,这就是程序规则,这些规则是历史理性,是为了保证我们的先验理性能够始终在正当合理的沟渠里有效运转而不至于泛滥成灾的。
5、经典法律格言解读
(1)、20)一个人只要肯深入到事物表面以下去探索,哪怕他自己也许看得不对,却为旁人扫清了道路,甚至能使他的错误也终于为真理的事业服务。——博克
(2)、真理不会由于有人不承认它而蒙受丝毫的损害。——席勒
(3)、笑话给予我们快感,是通过把一个充满能量和紧张度的有意识过程转化为一个轻松的无意识过程。弗洛伊德
(4)、(26)参看《他颠覆了美国教育,拒绝10亿美元,比尔盖茨都是他的粉丝》,2016年4月11日搜孤公众网(http://mt.sohu.com/20151011/n4229317shtml)。
(5)、真理是在漫长的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黑格尔
(6)、[徳]罗伯特·阿列克西:《法概念与法效力》,王鹏翔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7)、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8)、年轻的日子还很长,可是今天又无所事事,忽然有一天你发现十年过去了,没人告诉你该什么时候起跑,噢,你错过了发令枪。计划最后总是要变成零,或是变成那草草的半页纸。活在安静的绝望中,这是英国人的方式。时光流逝了,歌也结束了,但总觉得自己还有话要说。
(9)、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5年)的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已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的行为,原告可以请求被告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判决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请求。根据《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案件试点工作实施办法》(2016年),人民检察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可以提出要求被告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诉讼请求;人民检察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或者部分撤销违法行政行为、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法定职责、确认行政行为违法或者无效等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判决支持人民检察院的上述请求。
(10)、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11)、我们若要生活,就该为自己建造一种充满感受、思索和行动的时钟,用它来代替这个枯燥、单调、以愁闷来扼杀心灵,带有责备意味和冷冷地滴答着的时间。
(12)、个性像白纸,一经污染,便永不能再如以前的洁白。
(13)、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载《求是》2013年第22期。
(14)、生活不能没有理想。应当有健康的理想,发自内心的理想,来自本国人民的理想。——季米特洛夫
(15)、如果我们能把歇斯底里的痛苦转化为寻常的不愉快,收获就相当可观了。
(16)、理智的声音是柔和的,但它在让人听见之前决不会停歇。
(1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d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18)、抓住环境公益就抓住了环境公益诉讼的龙头,丢失环境公益就会模糊环境公益诉讼前进的方向。由于理性经济人追求其本身利益最大化的本性,环境公益诉讼有可能蜕变为诉讼参与者的各种私益博弈的场所,如果在环境公益诉讼中丢失环境公益就会模糊甚至丧失环境公益诉讼发展进行的方向。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commons)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物;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30)第一次工业革命诞生的人和学者,有一个基本的哲学思维模式,即:认为每一个人追求自我利益而不是公众利益,但是通过追求自我利益的时候可以达成大众利益;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主性,都要求自由、独立,并且相信自由是排他的,认为自己要形成一个孤立岛,这是自由的定义。正是由于存在上述认识,始终抓住环境公益这个环境公益诉讼的龙头,就显得更加重要。
(19)、《法谚》,郑玉波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共495页。
(20)、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童年》
(1)、创造靠智慧,处世靠常识;有常识而无智慧,谓之平庸,有智慧而无常识,谓之笨拙。智慧是一切力量中最强大的力量,是世界上唯一自觉活著力量。——高尔基
(2)、[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3)、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
(4)、全书篇幅较长,本文节选其中的精华部分供各位读者欣赏学习。有深入了解兴趣的读者,可通过购买原书《寻找法治的力量:外国经典法律格言赏析》阅读全篇。
(5)、民族不是为了国家而存在的,民族是由国家创造的。
(6)、真理穿了衣裳觉得事实太拘束了,在想象中,她却转动得很舒畅。——泰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