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名句翻译
1、孔子名言名句摘抄大全
(1)、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2)、«Как мы можем знать, что такое смерть, когда мы не знаем еще, что такое жизнь?»
(3)、翻译:军队可以丧失主帅,一个人不可丧失志气。
(4)、孔子语录: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
(5)、(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7)、孔子说:年少后生,在父母面前就孝顺父母;走出自己居室就敬爱兄长;说话谨慎,说了就守信用;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去躬行实践之后,若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文献。
(8)、解读:有道德的人,他的心里只知道事事有个仁义;而没道德的人,他的心里只知道事事有个财利。
(9)、(译文)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时要象会见贵宾一样庄重,建工程时要象举行盛大祭典一样严肃。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同事中相处融洽,亲属中和睦友爱。”仲弓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1)、孔子说:我15岁开始有志于学问。到30岁,完全成熟。到40岁,已经不会陷入迷惑了。到50岁,懂得了天命。到60岁,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到70岁,可以做到随心所欲,而又不越出应有的规矩。孔子语录十则原文及翻译孔子十则经典语录论语孔子十则经典语录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2)、翻译:父母活着的时,子女不远游外地;即使出远门,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
(1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14)、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6)、«Учитесьтак,словновыпостоянноощущаетенехваткусвоихзнаний,итак,словновыпостояннобоитесьрастерятьсвоизнания»
(1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8)、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1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20)、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2、孔子名言名句翻译成泰语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hewasofanactivenatureandyetfondoflearning,andhewasnotashamedtoaskandlearnofhisinferiors。
(3)、子曰: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6)、译文: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7)、(译文)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8)、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
(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八佾》
(10)、孔子说:学过了,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复习它,不也高兴吗?有相识相知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却不生气,不也是道德高尚的人吗?
(11)、孔子语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2)、孔子语录: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摘孔子《论语》
(1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14)、译文: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15)、(译文)君子可以去救人,却不可陷进去;可以受欺骗,却不可以盲目行动。
(16)、(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提醒自己:工作是否敬业?交友是否守信?知识是否用于实践?”
(17)、翻译:不谋划与现实变化的位次不符的政事、政治关系、政治制度、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等等。
(18)、(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
(19)、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20)、Hespenttherestyearsofhislifestudying,writingandteachinghisever-expandinggroupofstudents.It’sbeensaidthatupto3,000menmayhavestudiedwithConfucius.
3、孔子名言名句翻译
(1)、(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2)、孔子语录: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4)、解释: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从中获得新知识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志仁者。”——《卫灵公》
(6)、(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能力。”
(7)、(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难相处,亲近了,他们说你不庄重;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你。)
(8)、(译文)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地位,要注意做人的立场;不要怕没人了解自己,要想法使自己容易得到理解。”
(9)、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10)、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1)、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12)、孔子语录: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
(13)、孔子语录: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4)、(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1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见《论语述而》)。
(1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8)、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罕》
(19)、翻译: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20)、孔子语录: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
4、孔子名言名句书法作品
(1)、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3)、(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说:“什么是四种恶行?”孔子说:“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4)、(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5)、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7)、翻译: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8)、(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0)、wheniwalkalongwithtwoothers,theymayservemeasmyteachers。iwillselecttheirgoodqualitiesandfollowthem,theirbadqualitiesandavoidthem。
(1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13)、孔子说:学了后,时时去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共学,不也很快乐吗?
(14)、(译文)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15)、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6)、(译文)早上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
(17)、孔子说:温习已学过的知识,进而能有新的体味,就可以做老师了。
(18)、(译文)孔子说:“不到苦思冥想时,不去提醒;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引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教他了。”
(1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