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关于科学的成语好词112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0-09 09:05:34

关于科学的成语

1、关于科学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1)、有始有终: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2)、看看这六本书的封面,我们就知道它的知识之多,之全了:天文宇宙,动物,地理、生物人体,自然植物,物理,化学.....基本上把孩子需要学的大部分知识面都包含进去了。

(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一份劳力就得一分收益。

(4)、昙花一现,美丽、神秘的昙花,真的是因为那个哀婉的传说而只绽放一瞬吗?

(5)、当然,到了讲解知识的地方,还是用了很多卡通图的,这样子看起来更清晰明了。

(6)、读一则成语,读者不但知本义,还可以根据成语意思创设情境,自编童话故事。而且这些童话故事给人读绘本的既视感,阅读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顺着成语情境思路自创童话故事,既积累了成语,了解了成语中的故事或科学知识,又开阔了阅读视野和写作思路,一举多得。

(7)、招架不住:招架:抵挡。抵挡不了或没有力量再支持下去。

(8)、在这一部分,孩子会知道沧海不仅会变成桑田,桑田也能变成沧海,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他们甚至会知道,现在环境面临的大问题“全球变暖”也会引起“沧海桑田”,而“全球变暖”甚至还会让美丽的图瓦卢面临亡国的危机。

(9)、成语释义:聪明:智力发达,天资高。伶俐:灵活、乖巧。形容小孩头脑机灵,活泼且乖巧。

(10)、(解释):指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同“追本溯源”。

(11)、这样将“成语”与“科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学习,不但掌握了成语的背后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用法,还能学习到成语背后隐藏着的科学知识,帮助孩子将各学科知识有机联系在一起,是不是有意思多了呢?

(12)、现在不仅仅是台湾,就连咱大陆孩子也没少看“小牛顿”,咱们去年团过的《小牛顿科学全知道》就大受欢迎!这个品牌的科普书确实不错,就连台湾地区领导人、哈佛大学博士马英九也大力推荐《小牛顿》。

(13)、“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将科学的触角伸入更多领域,探索成语背后的科学知识,使科学更生动、多元、发散。

(14)、在云南的澜沧江边,常可以看到有人背着笆笼,爬到棕榈树上去捉鱼。他们捉的鱼,傣族人叫“巴铁鱼”,学名叫攀鲈,有10厘米长。

(15)、工厂、飞机、冰箱、农药产生的污染物质,扩散到高空后,和阳光作用,分解成各类活性粒子。其中的氯原子、一氧化氮等粒子和臭氧发生反应。臭氧遭到破坏、分解。大气中臭氧的浓度明显下降,在南极的上空形成了一个破洞。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量增加。灼伤人类及许多动植物。

(16)、台湾教育专家曾说,给孩子讲100遍故事,不如给孩子演一遍。

(17)、科学的永恒性就在于坚持不懈地寻求之中,科学就其容量而言,是不枯竭的,就其目标而言,是永远不可企及的。——卡·冯·伯尔

(18)、对于“小牛顿”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它可以说是华语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原创科普品牌了,创刊30年,获得过台湾二十六个出版奖项,三度荣获台湾出版最高奖——金鼎奖。更夸张的是,在几年前,它就在2000万人口的台湾,创出了1000万册的销售奇迹,大家想想这是啥概念,台湾的家长和孩子对这套书该有多认可啊!

(19)、自强不息: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20)、通向崇高目标的道路,总是崎岖艰难的。(朝鲜谚语)

2、关于科学的成语好词

(1)、再接再砺:接:交战;砺:磨砺。原谓鸡再磨嘴,然后再相斗。后用以指继续努力,坚持不懈。

(2)、当时,颜教授也被问住了。是呀,我们大人经常说成语,但是却很少会去想,为什么要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但孩子是具有强烈好奇心的人,他们对事情都喜欢刨根问底。

(3)、原来,这种鱼的鳃里有一种海绵状的物体,在陆地上,它能像人的肺那样吸取空气中的氧气来维持生命。

(4)、●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被破坏,导致到达地面的有害紫外线增多,使皮肤癌患者随之增加,并造成人体免疫系统和眼睛的障碍。此外,也可能妨碍植物生长,影响农产品生产;对浮游生物、鱼类、藻类更有非常不良的影响,破坏海洋生态。

(5)、运费:全国包邮(偏远地区补邮费,港澳台不发货)

(6)、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属于祖国。——巴斯德

(7)、(解释):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8)、业业兢兢:犹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认真负责貌。

(9)、出处:清·颐琐《黄绣球》第十章:“拼着些坚忍工夫,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看似发达的迟,实在收效最速。”

(10)、科学是使人的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径。——布鲁诺

(11)、博通经籍: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12)、还有“水滴石穿”、“萍水相逢”、“肝胆相照”....这么多的成语,你是否想过用一种理科的思维去向孩子解释呢?

(13)、为了让营员们亲身感受计量科学的奥秘,艾爷爷还精心安排了“与古人比身高”的游戏环节,他带领营员们穿越到不同朝代来测量自己的身高,就这样,在愉悦的互动氛围中活动落下了帷幕。

(14)、●臭氧层的破坏与气候变动可能也有相当的关联。臭氧能将太阳光的能量转变成热,臭氧减少后,平流层的温度结构随之变化,可能会影响对流层的大气环流结构。

(15)、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因此也假说来上学,不过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白送些束修礼物与贾代儒。”

(16)、善始善终: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17)、出处:葛洛《卫生组长》:“人人都是封建迷信脑袋,像榆木疙瘩一样,三斧子五斧子劈不开。”

(18)、又比如,遇到“望梅止渴”时,我们会说它的意思是“因为梅子太酸,嘴巴开始流口水,因而止渴。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但是为何梅子酸,嘴巴就产生口水呢?这其中有什么生物人体医学呢?你知道吗?

(19)、世界上能够爬树的鱼并非攀鲈一种,在广东、广西沿海的滩涂上,还生活着一种弹涂鱼。

(20)、天昏地暗 暮色苍茫 风调雨顺 风和日丽 风清月朗 和风细雨

3、关于科学的成语大全

(1)、于是,当这套由植物学博士史军主编的《少年轻科普》丛书摆在眼前时,这本《当成语遇到科学》一下子就唤醒了那些欢乐的记忆,成语本身就是如此奥妙,当成语遇到科学,真是值得期待!

(2)、(假期)2014寒假|2015寒假|2016寒假|2019暑假|2020暑假

(3)、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形容科学精神的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

(4)、为了帮孩子们解开这些成语的疑问,颜教授决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设计一套成语书,书中兼具趣味性、知识性与思考性,启发孩子去寻找成语的秘密。

(5)、团购商品:《小牛顿科学与人文系列:成语中的科学》全套6册

(6)、聚精会神: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7)、为了让内容更严谨,这套书引进后还经过了多位中科院研究所科学家、科普专家、教育专家审定。权威性不用多说。

(8)、舍身求法:舍身:舍弃身体;求法:寻求佛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

(9)、成语是每个孩子必学的语文内容之可是如何让学成语变得有趣而博学呢?今天尾爸给大家推荐的是一套出自台湾图书杰出品牌小牛顿的《写给孩子的成语故事》,是他们学习漫画系列书之一。“小牛顿”获得过台湾26个出版奖项,三度荣获台湾出版“金鼎奖”,一直是台湾有影响力的儿童读物出版公司。

(10)、解释:形容把枕头垫得高高的,安心睡觉,无忧无虑。现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

(11)、出处: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12)、解释: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13)、《写给孩子的成语故事》是小牛顿人文馆压轴巨献,大陆首次全套独家引进,原创手绘成语故事,全彩修订升级版。

(14)、为孩子解读成语故事,妙趣横生,有趣有料;分析科学知识,活灵活现,有理有据。并通过这些故事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寓意和来历,启发孩子们的科学思维,让其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15)、如“望梅止渴”这个成语,先解释了用法和含义。

(16)、通过简洁的文字、丰富的人物造型、流畅的编剧手法和分镜头处理,将成语故事和科学原理化为生动有趣的漫画,激发小读者去阅读和思考。

(17)、它是一套让孩子在玩中掌握各种知识的书籍。有与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地球科学以及生命科学等有关的成语故事,也有贴近现代人生活经验和日常生活,极具哲理智慧的成语,着眼于本意,又不拘泥于本意解读。

(18)、这种思维不仅能让他们学的更多,吸收的知识面更广,思考也会更全面,甚至以后出现偏科的概率也会降低不少。而如今,孩子们即将面临“文理不分科”的,文科和理科的平衡势必影响孩子的未来成绩。

(19)、权威专家编写,荣获了26个出版奖项,华语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儿童科普读物,马英林良倾力推荐!

(20)、 大家都没少陪孩子阅读吧,而阅读过程中,当孩子遇到不懂的地方,比如难懂的成语时,我想大部分人都是直接解释意思的。

4、关于科学的成语四字词语

(1)、解释:茧:蚕茧;缚:缠裹。蚕吐丝作茧子,把自己包裹起来。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2)、价格还非常美,全套6册,定价168元/套,我给大家争取到的团购价只要5元/套!还不到6折!

(3)、这本书的精彩从序言开始,史军博士不仅仅是有专业的背景,还是一位善于讲故事和驾驭文字的高手呢!开篇抛出一个看似简单,却很难回答的问题:什么是科学?以此为线,史军博士娓娓道来自己从小学到研究生,这些不同的阶段对于科学的认知。在是小学生的时候,他觉得科学就是科学家;在中学生的时候,他认为科学就是动手实验;在研究生的时候,他认为科学就是炫酷的观点和理论;而等到他离开了实验室,开始了自己的科普之旅,他发现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才能做的事情,科学也不仅仅是实验,科学就在身边。于是他给出了科学全新的定义,科学就是认识世界的方法,科学就是打量宇宙的眼睛,科学就是测量幸福的尺子。

(4)、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5)、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6)、全神贯注: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7)、《小牛顿科学与人文系列:成语中的科学》全套6册

(8)、这套书的诞生很有意思,源于台湾国立中央大学颜昆阳教授(这套书的主编)小侄儿的一次提问。有一次侄儿在看《成语故事》,突然问他,“为什么要说‘三人成虎’而不说‘三人成猫’呢?”。

(9)、邮费:新疆、西藏补运费20元,港台澳不发货

(10)、《为什么看着酸梅可以止渴?——成语中的人体医学》

(11)、这个套装里讲了152个成语的传奇来历,60多种动物的精彩故事,1500多格漫画。里面选的成语都是与动物有关的常用成语,取材历代经典名著中的名句、格言,让孩子从生动有趣的动物成语故事中懂得人生道理、明白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2)、出处:《战国策·赵策二》:“谚曰:‘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

(13)、聪明人把希望寄托在事业上,糊涂人把希望寄托在幻想上。(阿拉伯谚语)

(14)、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二回:“却才说不了,他便是真大丈夫,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我如今只等病好时,便去投奔他。”

(15)、咬定牙根:忍受痛苦而坚持到底,或意志坚定不移。

(16)、接着就是详细讲述沧海桑田的起因——海平面的变动。

(17)、而在这7大领域下,《成语中的科学》用了90个成语主题,180个细分科学知识点,分门别类的向孩子们讲解知识:

(18)、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19)、通过“科学教室”的解释,孩子了解到舌头的结构和功能,它是如何感觉味道的,口腔有三对唾液腺,唾液的作用等等有趣的科学知识。

(20)、但这则成语漫画并不是讲成语出处的故事,而是由成语常用意义引申或独创的其他故事。

5、关于科学的成语及意思

(1)、而且这套书中还配有23个生动有趣的科学小视频,视频里有科学的讲解,还会教孩子动手做一些小实验,非常好玩。

(2)、用纸也很讲究,内页用的是微涂纸,纸张的表面很光滑,几乎没什么气味,阅读体验感很棒。

(3)、接下来“科学教室”会带孩子们一起去了解,为什么“望梅”能够“止渴”?

(4)、《海市蜃楼是真实存在的吗?——成语中的神奇现象》

(5)、如“千钧一发”“唇亡齿寒”“肝胆相照”……这些成语里的“发”“唇”“齿”“肝”与“胆”等,在我们人体中有什么重要的功能呢?为什么“望梅”能够止渴呢?

(6)、《成语中的科学》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紧贴“大语文”的教育理念,将科学的触角伸入更多领域,探索成语背后的科学知识,使科学更生动、多元、发散,正是这种新颖的形式。

(7)、(出自):张周《步履艰难的中国》第四章:“追根求源,倒溯黑幕,岑长进现出了面目。”

(8)、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9)、但有些人则需要高枕才能无“忧”。比如心脏收缩力弱或有哮喘病的人,睡觉时宜把枕头垫高,因为心脏收缩力量不够有劲时,肺里的血液常会蓄积着,输送不出去,导致气体交换量降低。如果枕头过低,头部平放或后仰,大量血液便会流入肺内,造成呼吸困难。

(10)、我们平时都没少陪孩子进行阅读,阅读过程中,当孩子遇到不懂的地方,比如难懂的成语时,你怎么解释?

(11)、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12)、对于“小牛顿”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它可以说是华语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原创科普品牌了,创刊30年,获得过台湾二十六个出版奖项,三度荣获台湾出版最高奖——金鼎奖。更夸张的是,在几年前,它就在2000万人口的台湾,创出了1000万册的销售奇迹,大家想想这是啥概念,台湾的家长和孩子对这套书该有多认可啊!

(13)、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六回:“李逵浑身脱剥,咬定牙根,手双斧,从城濠里飞杀过来。”

(14)、从人的生理上说,枕头不宜过高。因为长期用过高的枕头,颈部的关节、韧带和肌肉都容易发生变异。同时,由于椎骨的重心失去平衡而产生代偿性骨质增生,易患落枕病。

(15)、红颜可以指男性?鲈鱼的引申义竟是辞官归乡?这些诗词背后的冷知识,你知道吗?

(16)、 这套书从“成语”出发,制作出“成语中的科学”系列,将成语从“科学”角度剖析讲解,探索成语背后的科学知识,让孩子了解成语的含义、掌握成语的用法、探寻文化和科学的关系。

(17)、博览古今: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形容学问渊博。

(18)、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19)、铁杵磨成针: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20)、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1)、原来,我们身边很多的“我以为”,其实原来是这样!这样的一本妙趣横生,同时又能开启思考之门的科普著作,如史军博士在序言中所说,这套丛书就像一袋神奇的怪味豆,只要细细品味,就能品咂出属于自己的味道。而我相信,当《成语遇上科学》这颗怪味豆,也将成为一颗科学的种子,在品尝到它的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2)、全部漫画系手工绘制,分镜头处理剪裁得当,人物形象夸张鲜明,景物逼真生动,展现的故事场景格局大,读来犹如观赏一部部纸上电影。

(3)、在这一部分,孩子会知道沧海不仅会变成桑田,桑田也能变成沧海,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他们甚至会知道,现在环境面临的大问题“全球变暖”也会引起“沧海桑田”,而“全球变暖”甚至还会让美丽的图瓦卢面临亡国的危机。

(4)、接着就用一个趣味的小故事向孩子讲述了沧海桑田的由来,原来是因为山中一月,世上数年,使得这个寻仙的少年在三年后回家才发现,所在的小村庄发生了沧海变桑田的变化。而他的父母也早已不在。这个故事妙就妙在它不仅让孩子理解了沧海桑田的意思,还将它背后的隐喻也表现出来,那种少年看见亲人不在,家乡巨变,物是人非的感受。

(5)、刀耕火种 春种秋收 春生夏长 瓜熟蒂落 广种薄收 耕耘树艺

(6)、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shàng zhī tiān wén,xià zhī dì lǐ) 解释:形容学问广博,无所不知。

(7)、铁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8)、但这则成语漫画并不是讲成语出处的故事,而是由成语常用意义引申或独创的其他故事。成语之后,加了绘本童话故事一样的边注:

(9)、有志竟成: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10)、每个成语从其背后的故事、起源讲起,用讲述童话故事的方式,配以活泼生动的插画,让既可以孩子学习成语,也可以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和习性,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真正实现“成语动物园”的功能。

(11)、长风破浪: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12)、成语释义:首:首先。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