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言文咏雪阅读理解及答案148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0-25 08:51:04

咏雪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1、咏雪咏雪文言文

(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2)、本文讲述了一个寒冷的雪天,东晋赫赫有名的谢氏家族在无法外出之时,与子侄辈谈论诗文的雅趣。天上的雪忽然纷纷扬扬,下得越来越大,这使主讲者谢安感到很高兴,于是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

(3)、C.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下列对画线句子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

(5)、◆中考课外文言文强化训练(100篇)(WORD)(45元)

(6)、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7)、[参考答案]陈太丘依照约会行事,当他的朋友失约时,他决然舍去。七岁儿童元方也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他们身上体现的是古人崇尚的“诚信”理念。陈太丘的这位朋友,自己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省,反而怒骂别人。陈元方据理抗辩,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之气:第他懂得“信”的重要;第他懂得“礼”的重要;第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第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8)、(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世说新语》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9)、组员以“咏絮之才”作为白话版的题目。“咏絮之才”作为成语不仅是谢道韫的个人标签,更成为对一类人的赞誉。请为“咏絮之才”拟写一条注释。

(10)、观四弟来信甚详,其发愤自励之志,溢于行间;然必欲找馆出外,此何意也?不过谓家塾离家太近,容易耽搁,不如出外较净耳。然出外从师,则无甚耽搁,若出外读书,其耽搁更甚于家塾矣。且苟能立志,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可读书。苟不能立志,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俱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11)、及遭孙恩⑥之难,举厝⑦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⑧所害,方命婢肩舆⑨抽刃出门。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韫曰:“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恩虽毒虐,为之改容⑩,乃不害涛。

(12)、让学生猜猜古代诗礼簪缨之家下雪天可能干些什么事。(引出作者介绍。)

(13)、要求:学生自读文本,完成下列问题(在学生自学活动中,教师巡回指导):

(14)、谢安慢条斯理地说:“如果都这样乱成一团,我们就回不去了吧?”大家立即响应,就回去了。从这件事里人们明白了谢安的气度,认为他完全能够镇抚朝廷内外,安定国家。

(15)、理解:骨头都扔完了,屠户还是没能甩掉狼。一个“矣”字,拉长了屠户内心的恐惧。

(16)、(乙)文收入于《世说新语》“雅量”篇,结合文末“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一句,请给画线句中的□选择最合适的一个词,并说明理由。

(17)、⑵请你从文中另选一处加上一个叹词,并结合文意说明理由。

(18)、C.“即”字的甲骨文字形为“”,本义是“人面对食器靠近去吃东西”,后来引申出“靠近”“立即”等意。甲文中“即公大兄无奕女”和乙文中“得即烧之”中的“即”都是“靠近”之意。

(19)、②文本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做了什么?

(20)、②[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jiǎ)(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

2、文言文咏雪阅读理解及答案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注释:(1)荀世伯:汉桓帝时人。(2)值:遇到。(3)胡贼:胡人入侵的军队。(4)败:毁坏,舍弃。(5)男子:这里表示轻蔑的称呼。(6)止:停留。(7)全:保全。

(3)、(课后题)《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4)、◆部编初中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146个(WORD)(40元)

(5)、第三问,考查阅读启示。根据“吾半年在狱,身不由己,极其怨苦”可知,富商失去自由之后,非常痛苦。根据“吾多年在笼何乐可言”可知,鸟儿被关在笼中,失去了自由,同样非常痛苦。由此可知,不管人还是动物,自由都是最为珍贵的权利,如果失去了自由,就没有快乐可言;或:人要理解、尊重动物,不能为一己私利或私欲而限制动物的自由。只要结合文章主题,扣住“自由”“尊重”等词语,言之有理即可。

(6)、(合作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在讨论中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培养合作精神,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内容。)

(7)、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全套

(8)、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9)、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辨别词义。

(10)、找出自己易写错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连同其所在的句子一起整理在笔记本上。

(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12)、"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13)、难点:欣赏咏雪名句,学习比喻手法的运用。教学策略与设计思路:教学准备:课本,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14)、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

(15)、  请仔细作答后,再翻下方答案核对,学会拆解答案,找出踩分点,补充自己的漏点,过程中积累高级形容词、书面语,做好日积月累。                             

(16)、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17)、注:①(玄)东晋名将,谢奕之子,谢安之侄。②(坚)苻坚,十六国时期前秦政权君主,一度统一北方与东晋南北对峙,曾发动淝水之战想消灭东晋,但最终败给谢玄。所谓“破坚”,即关涉这场战役。③(竟)结束,完毕。④(户限)门槛。 ⑤(屐齿)木屐底下凸出像齿的部分。

(18)、参考答案:梨花飘落差可拟。未若鹅毛风中舞。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的漫天飞舞。)

3、咏雪文言文阅读理解

(1)、(20北京西城·七年级期末)阅读《狼》,完成下面小题。

(2)、谢太傅fù俄而é雪骤zhòu差可拟chānǐ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②“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且两者都是轻飘飘的,呈团状,这一点极相似。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9)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比不上)(因:凭借)

(7)、翻译:面对谢安、王坦之的豁达开朗、无所畏惧,桓公急忙下令撤去大堂侍卫的兵器。

(8)、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品性正直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9)、七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二首》微课+知识点+导学案

(10)、⑸尊君在不。(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令尊。)(不,同“否”。)

(11)、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2)、(朗读课文是为了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基本了解,文言文的阅读,强调诵读。诵读有助于加深理解和体验,体会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13)、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14)、下列选项中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1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6)、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17)、A.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8)、①作者在叙事过程中采取的是第人称的写法,是按照的记叙顺序来叙事的;其中,详写的是,略写的是。

(19)、A.意与日去  去伪存真B.悲守穷庐 穷山僻壤

(20)、C.名词活用为动词是文言文常见的语法现象。甲文中“求闻之若此”的“闻”和《狼》中“一狼洞其中”的“洞”都是名词活用做动词,意思分别为:“听说消息”“挖洞”。

4、咏雪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免费

(1)、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2)、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微课+知识点+练习(1)

(3)、乙:太傅谢安在东山居留期间,时常和孙兴公等人坐船到海上游玩。有一次起了风,浪涛汹涌,孙兴公、王羲之等人一齐惊恐失色,便提议掉转船头回去。谢安这时精神振奋,兴致正高,又朗吟又吹口哨,不发一言。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舒畅,便仍然摇船向前。一会儿,风势更急,浪更猛了,大家都叫嚷骚动起来,坐不住。

(4)、文中描写陈元方的形象是从“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开始。

(5)、首先叙述了元方彬彬有礼地回答客人的问题话:“待君久不至,已去。”

(6)、《咏雪》只是客观地写了谢家子弟咏雪的事,对“兄子”与“兄女”的两个比喻并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褒贬却已蕴含其中,一望便知,为什么?

(7)、B.连接动作一前一后,表承接关系,是“而”在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用法。“闻而传之”,“闻”后才能“传”,所以“而”表承接关系;同理,“得而爨之”的“而”也表承接关系。

(8)、理解:友人迟到并当着元方的面辱骂了陈太丘,这触犯了元方所认同的社会行为准则的底线。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

(9)、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10)、生自由提问自由请同学回答,生回答时老师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11)、中国古代有很多“少年早慧”的故事。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两则链接材料,概括说明“少年早慧”在谢道韫、夏侯荣、戴震身上分别有怎样的体现。

(12)、理解:友人没有及时赴约,还当着元方的面辱骂陈太丘,所以哪怕友人在被指出错误后马上悔改了,也无法改变他是个不知礼数的人的事实。

(13)、A.太傅神情方旺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B.未若柳絮因风起若屈伸呼吸

(14)、“柳絮”一喻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令人想起英国诗人雪莱的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意蕴深刻。

(15)、(甲)文中诸葛亮认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以“①____”四字比喻过度懈怠、不静心于学的人精力衰竭、失去活力的状态;(甲)(乙)两文都强调了____②的重要性。

(16)、①[陈太丘]即陈寔(shí)(104-186或187),字仲弓,东汉颍(yǐng)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曾任太丘长。太丘,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永城西北。

(17)、《咏雪》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一篇文言文,七年级上册第五课《世说新语》两则中的第一则。

(18)、八年级上册一课《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案

(19)、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

(20)、为什么"公大笑乐"?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5、咏雪文言文阅读答案翻译

(1)、谢太傅②寒雪日内集③,与儿女④讲论文义⑤。俄而⑥雪骤⑦,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⑧?”兄子胡儿⑨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⑩。”兄女曰:“未若⑪柳絮因风⑫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⑬,左将军王凝之⑭妻也。

(2)、2020年14个地区中考作文题目出炉,都考了什么?附48篇中考满分作文

(3)、刘义庆,南朝宋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4)、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世说新语》)

(5)、翻译:元方说:“您和我的父亲约定正午出行。等到正午时分,您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当着人家儿子的面谩骂他的父亲,就是不懂礼数。”

(6)、⑺相委而去。(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

(7)、中考(成长类)作文终极解析,看完离满分不远!(附6篇例文)

(8)、理解:“公欣然”是因为雪景美丽,也表现了谢太傅跟孩子们探讨文义,其乐融融

(9)、猜谜语:小白花,飞满天,下到地上像白面,下到水里看不见。(打一自然现象)

(10)、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1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12)、(注)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③诏:帝后的命令。

(13)、⑴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对方亲属的尊敬。如:令尊(尊称对方父亲),令堂(尊称对方母亲),令郎(尊称对方儿子),令爱(尊称对方女儿)。

(14)、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微课+知识点+练习

(15)、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①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②而琼以状闻。太后诏③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16)、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17)、导入:以旧引新。即由《伤仲永》→《两则》→《咏雪》(点题)

(18)、(北京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9)、● ●  这篇文章值得转到圈子里哦● ●  

(20)、有一个姓段的富商,曾经养了一只鹦鹉,十分聪明,能接待客人并诵诗交谈。姓段的富商剪了鹦鹉两边翅膀上的羽毛,把它放在雕花的笼子里。熙宁六年,姓段的富商突然因为出事被关进监狱。等他回来时,对鹦鹉说:“我在监狱半年,处处不得自由,是何等的痛苦。你在家里有人喂养,是多么的快乐啊!”鹦鹉说:“你在监狱只待了半年就已经觉得痛苦不堪了,而我在这笼子里待了好多年了,又有什么快乐可言?”姓段的商人听了恍然大悟,当天就把它放了。

(1)、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2)、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4)、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重难点、必考点汇总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C.正准备赶路时,屠夫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发现另一只狼正在打洞,意图从通道里来攻击屠夫的后面。本项的“他突然发现柴草堆上原来还有一个洞”说法是错误的;

(7)、久仰、劳驾、赏光、赏脸、贵姓、贵庚、大作、大驾

(8)、九年级上册一课《沁园春·雪》译文、欣赏、背景

(9)、⑴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10)、⑴下面两位同学朗读的处理方式和理由,最合理的一项是()

(11)、两个文段中,引起谢太傅和眉公“大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段内容加以解说。

(12)、根据甲文内容,概括在消息传播过程中“国人”和宋君的表现。

(13)、概括文章内容:主要记叙陈元方对父亲朋友不礼貌的行为进行批评的故事,表现了元方明白事理及落落大方的处事态度。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懂得诚实守信、以礼待人的道理。

(1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1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16)、参考答案:认为"撒盐"一喻好:因为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17)、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全套

(18)、清人沈德潜说:“事难显陈,理难言罄,每托物连类以形之。”(《说诗晬语》卷下)比喻是诗歌的基本修辞手法。其要在于贴切传神,新颖入妙。这正是谢道韫此句高于他兄长的地方。

(19)、八年级上册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词语、作者

(20)、九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乡愁》微课+知识点+练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3)、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5)、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6)、既有享受天伦之乐的愉快,也有自己中途命题获得成功的得意;有对兄子的略含贬义的笑,更有对兄女的赞许之笑。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7)、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8)、⑴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不讲信用,迟到了不知检查自己的过失,反而当着元方的面责骂他的父亲且言语粗野,不讲礼貌。

(9)、(20北京海淀·七年级期末)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10)、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11)、甲文中描写人物虽着墨不多,却生动传神。同学们可以用朗读的方式读出人物的特点。你准备怎样去朗读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说说你的理由。

(12)、北京市历年七年级《观沧海》题汇编(10篇)

(13)、⑻其他:久仰(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劳驾(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赏光(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赏脸(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贵姓(问人姓氏),贵庚(问人年龄),大作(称对方的著作),大驾(对对方的尊称)。

(14)、理解:从“公欣然”和“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安一家人亲密无间的感情,能够感受到古代人美好的家庭生活情趣。

(15)、⑵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如: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惠存(请对方保存),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16)、客人由“问”而“怒”,由“怒”而“惭”,由“惭”而“下车引之”,寥寥几个字就将客人的动作和心理变化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

(17)、(20北京昌平·七年级期末)阅读《诫子书》,完成下面小题。

(18)、柳絮liǔxù无奕yì 王凝之níng谢道韫yùn

(19)、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微课+知识点+练习

(20)、⑺奉: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如:奉送(赠送),奉还(归还),奉劝(劝告),奉陪(陪同)。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2)、⑩[差(chā)可拟]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

(3)、⑴不卑不亢地指出友人为人的不足,表现了元方明白为人要讲诚信,要讲礼貌的处世原则;

(4)、一夜北风猛,遍地大笼统,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多媒体展示雪景)

(5)、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7)、要求:学生边读文本边探究本文写法,完成下列问题:

(8)、◆部编初中文言文16个虚词知识梳理+巩固练习(WORD)(20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