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借东风的故事情节
1、孔明借东风的主要人物是谁
(1)、当然不是,这个季节刮东南风虽然极其不常见,但并不代表着没有,这就要用到气象学的知识来解释了。
(2)、孔明来南屏山相度地势,令军士取东南方赤土筑坛。方圆二十四丈,每一层高三尺,共是九尺。下一层插二十八宿旗:东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氏房心尾箕,布苍龙之形;北方七面皂旗,按斗牛女虚危室壁,作玄武之势;西方七面白旗,按奎娄胃昴毕觜参,踞白虎之威;南方七面红旗,按井鬼柳星张翼轸,成朱雀之状。第二层周围黄旗六十四面,按六十四卦分八位而立。上一层用四人,各戴束发冠,穿皂罗袍,凤衣博带,朱履方裾。前左立一人,手执长竿,竿上用鸡羽为葆。以招风信;前右立一人,手执长竿,竿上系七星号带,以表风色;后左立一人,捧宝剑;后右立一人,捧香炉。坛下二十四人,各持旌旗、宝盖、大戟、长戈、黄钺、白旄、朱幡、皂纛,环绕四面。
(3)、古人评价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写历史是“七分实三分虚”,即七分是事实,三分是虚构。火烧战船的时间写得如此具体详尽,而且与实际天气气象相符合,因此,我认为,单就时间和天气气象这一点上,罗贯中肯定是经过考证,言之有据的,并非凭空杜撰。至于诸葛亮借东风的细节描写,读者认为是虚构或是写实,那只好悉听尊便了。
(4)、那么赤壁之战中尤为关键的东风真的是诸葛亮借来的吗?
(5)、不同意。因为男人并不都污浊不堪。这只是贾宝玉就自己的生活范围内所说的比较偏激。用于批评一部分男人可以,倘加之全体则不正确了。
(6)、贾宝玉佩戴的玉叫通灵宝玉,薛宝钗佩戴的是金锁,史湘云佩戴的是玉麒麟。
(7)、这里有个关键句子:“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诸葛亮能够预测出江面会出现大雾,这就说明他对当地的气象变化非常熟悉。既然能预测大雾,自然也就能预测风向变化。只不过为了以最安全的方式摆脱周瑜的追杀,诸葛亮故意装神弄鬼提出要做一个七星坛,又说自己能做法求风,这一切都是为了尽快地离开周瑜,为安全回到夏口创造有利条件。因此,诸葛亮不得不用“祭风”为名来实施自己的计划。所谓的“祭风”,说穿了只不过是诸葛亮摆脱周瑜追杀的障眼法。
(8)、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视功名权贵,与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
(9)、这五手准备可谓是相当凌厉,南征已经搬上了日程,同年七月,刘表病死,曹操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兴兵南下,一路气势如虹。
(10)、宋江手下五虎将是指(关胜、林冲、秦明、宛平、呼延灼)。
(11)、“群英会中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谁中谁的计?两个人的性格怎样?
(12)、诸葛亮部署完毕之后,便亲自登上祭台,嘴中念念有词,可是当天夜里天色清明,微风不动,周瑜心里很失落,觉得诸葛亮吹了牛皮,隆冬时分,根本不可能刮来东风。
(13)、周瑜听到诸葛亮的自荐,自然欣喜万分,他觉得只要能借来东风,赤壁一战,曹军必败。
(14)、当我们用气象学的知识来解释的时候,就能发现借东风这事实在是太扯了,实属无稽之谈。
(15)、下列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请指出这些判词分别预示了哪个女子的命运。
(16)、“义”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俄国学者称赞《三国演义》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17)、《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是蜀国“五虎上将”之刘备为其加封号为“虎威将军”,他的英名是在单骑救主一战中奠定的,在截江夺主后更是声名远播。这位德才、胆识、谋略都高过同辈的真英雄是( )
(18)、亲爱的大小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来到小太阳人故事乐园!今天小太阳人哥哥继续给大家讲《三国演义》的故事哦!
(19)、稍微懂点三国的都知道:“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是艺术虚构。
(20)、敌人相见分外眼红,当时的曹操军中已发瘟疫,新编的水军和荆州的水军难以磨合,这样一来,两军初战,曹操就吃了一个闷亏。
2、孔明借东风内容
(1)、此外,《后汉书》中记载,建安十三年的冬季出现了日食现象,气候十分反常,来自东南沿海的副热带高压逐渐增强而北上,进而形成了冬季会刮东南风的奇观。
(2)、《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3)、(2)(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
(4)、周瑜,字公瑾,东吴水陆大都督(官名),有勇有谋,有儒将风度,但与诸葛亮较量却屡屡失败,故死时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5)、冬至一阳生,阳气来复,又巧遇甲子日,阳气生于东方,甲子属于东方,故而东南气动,气动而生风,自然就有了东南风。
(6)、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曹操率军进攻荆州后,荆州牧刘表病死,次子刘琮投降。刘备向南撤退,在当阳长坂地区被曹军精锐的虎豹骑打得大败。此时东吴使者鲁肃来到当阳,与刘备商议共同对抗曹操。为尽快达成联合,刘备派诸葛亮前往江东拜会孙权。
(7)、为什么说这里会出现误读呢?因为很多人只将目光盯住了诸葛亮装神弄鬼的“身披道衣,跣足散发”这一表象,却忽略了在这背后作者暗藏的玄机。小说中写道:
(8)、《水浒传》中有三大恶霸:一是开肉铺的镇关西,被(鲁智深)当街所杀;一是开药铺的西门庆被(武松)所杀;一是的开酒铺(蒋门神)被武松所杀。
(9)、让我们根据东南风大起的年、月、日、时,利用奇门遁甲的方法,补测验证一下这时候长江两岸的天气状况吧!
(10)、“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林黛玉之手。
(11)、在我们的印象中,赤壁之战相当精彩,而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更是神乎其神,不仅算无遗策,而且向老天借来了冬季几乎不会刮的东南风,使得周瑜也只能在这场战争中充当配角。
(12)、时值八月中秋,是夜银河耿耿,玉露零零,旌旗不动,刁斗无声。姜维在帐外引四十九人守护。孔明自于帐中设香花祭物,地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布四十九盏小灯,内安本命灯一盏。孔明拜祝曰:“亮生于乱世,甘老林泉;承昭烈皇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不敢不竭犬马之劳,誓讨国贼。不意将星欲坠,阳寿将终。谨书尺素,上告穹苍:伏望天慈,俯垂鉴听,曲延臣算,使得上报君恩,下救民命,克复旧物,永延汉祀。非敢妄祈,实由情切。”拜祝毕,就帐中俯伏待旦。次日,扶病理事,吐血不止。日则计议军机,夜则步罡踏斗。
(13)、那跟诸葛亮有什么关系,我也不知道啊,但是赤壁之战是周瑜打赢的,借东风就算是关键,帐也只能记在周瑜头上了。
(14)、此外,“借东风”也成了评论家们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有的说“借东风”是迷信,既不合情又不合理,也有人认为“借东风”是小说中经典的篇章之凸显了诸葛亮的智慧。这些争论一直持续到今日。
(15)、《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16)、小编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小编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的说法,主要是源于对《三国演义》的误读。“诸葛亮借东风”的情节其实是合情合理的。
(17)、在赤壁大战的过程中,诸葛亮并没有参与具体的兵力部署和前线作战,自然也就谈不上去东吴“借东风”了。这段史实也就证明了“借东风”与诸葛亮一点关系都没有。
(18)、只可惜,现代人读《三国演义》,大多不明白这个故事背后的奥秘所在:
(19)、贾宝玉:封建叛逆者。他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
(20)、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晚上,月明星稀,曹操在战船上横槊赋诗、踌躇满志。升帐谓众谋士曰:“若非天命助吾,安得凤雏妙计。铁索连舟,果然渡江如履平地。”程昱曰:“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但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操大笑曰:“程仲德虽有远虑,却还有见不到处。”荀攸曰:“仲德之言甚是,丞相何故笑之?”操曰:“凡用火攻,必藉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惧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时,吾早提备矣!”
3、孔明借东风的故事概括150字
(1)、当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杀至花果山,历数了悟空的数条罪状后,悟空答:“实有!实有!”这又给孙大圣的形象抹上一笔亮丽的色彩,那就是敢作敢当。
(2)、罗贯中虽然可能不完全清楚这种“步罡踏斗”是古代万舞的一种舞姿,但他应该知道古人祈祷上天“作法”时是要跳这种巫舞来“通天地”的(“巫”字造字本义即为通天地之人)。
(3)、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扩展资料诸葛亮,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4)、《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借东风的描写,到底是得是失,是凭空杜撰、神化夸张之辞,还是事有所本、言之有据,这一千古之谜无人解说。笔者不揣浅陋,试解这一千古疑案。
(5)、另一方认为书中实际上并未正面直接明言诸葛亮以法术借来东风,只是以丰富的气象学知识预测到会有东风,因此诸葛亮在七星坛上只是装腔作势装作使用法术,同时震慑江东。书中提及作法借东风也都是借角色之口在对话中说起,并无作者叙述行文直接确认是法术所为。
(6)、周瑜承认自己的心事被诸葛亮猜中,便问诸葛亮有何办法。诸葛亮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
(7)、从此卦看,①妻财辰土持世,虽囚于月令,但得日辰丑土、时辰丑土拱扶,为旺相,主晴天;②四爻子孙午火,虽逢月破,但动而化生妻财丑土,也主晴天;③应爻官鬼申金主雷霆,但它处休地,虽得日辰生助,但化空泄气,所以不会有雷霆;④初爻兄弟寅木主风,它得月建子水生助,丑日丑时又为冠带之地,兄化兄,又临东方青龙,在震宫本位,可谓旺上加旺,所以必有强劲东风;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到寅时为临官,卯时为帝旺,必然风越刮越大;⑤朱雀持世,青龙旺相,大利东南;西北戌、亥逢空,白虎、玄武空亡无力。
(8)、列举出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例即可。
(9)、我们欢迎广大喜爱《家有国学·论语》故事的朋友,若您在收听故事时发现有错误,请您添加联海文化QQ群:485725435(联海活动交流群)告诉我们,我们将万分感谢!
(10)、《水浒》主要人物有及时雨宋江,(行者)武松,花和尚鲁智深,黑旋风(李逵)。
(11)、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
(12)、这时,有读者会提出质疑,《三国演义》只是历史小说,并非信史。考诸历史,究竟如何?查陈寿所撰《三国志》等史料,所记赤壁之战的大体时间和主要情节,均与《三国演义》一致,在《周瑜传》中不仅有黄盖诈降的情节,而且说:“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明确记载有东南大风相助。只可惜没有具体月、日、时辰,也没有诸葛亮借东风的细节。
(13)、在《三国演义》第46回中,孔明对随他去“取”箭的鲁肃说:
(14)、不过《三国演义》本属小说,此段诸葛亮神坛作法借东风一事,后世有两种看法:一方认为是书中诸葛亮以法术借来东风,作者编撰以塑造丰满其神机妙算的人物形象。
(15)、《水浒传》中“道服裁棕叶,云冠剪鹿皮……,阵法方诸葛,阴谋胜范蠡.华山谁第口口号‘神机’,这首诗赞的梁山好汉是(朱武)。
(16)、《水浒传》中有一个人物,原来是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只因踢得一脚好球,受到皇帝的赏识,没到半年时间,直抬举他做到殿帅府太尉职事,他把持朝政、无恶不作,这个人是(高俅)。
(17)、第八十一难是在通天河被老龟翻落河中,弄湿经卷。
(18)、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老祖),他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19)、当此反气旋移动到赤壁地区以东时,赤壁地区在其作用下,盛行东南风,东风也就借来了。所以在一定的气候背景下,长江中游地区可以出现东南风,这是天气现象,不是什么新鲜事。
(20)、只是在“借”得东风后,他来不及再向鲁肃说一番类似的话,他必须赶快到江边去,乘坐他预先安排好的赵云的快船,赶紧逃离。如果慢一步,他都有可能被周瑜派出的将士所杀。你看周瑜对丁奉、徐盛二将下的命令:“休问长短,拿住诸葛亮便行斩首,将首级来请功。”
4、孔明借东风告诉我们的道理
(1)、“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
(2)、《红楼梦》中“两弯似蹙笼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妖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昭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千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写的是林黛玉,她的性格特点是:多愁善感、多才多艺。
(3)、《水浒传》中“位列三十六星之末,却机巧灵心,多见识,了身达命,都强似那三十五个”的梁山好汉是(燕青)。
(4)、《易经》中有天文,其中有十二卦对应一年中的十二个月,每个月的节气和气候都有相应的规律可循,并符合《易经》的原理。以诸葛亮借东风来说,当时时间为农历的十月,在卦上为坤卦,是纯阴卦,阴极则阳生,因此十月有几天的气温要回升,有一个小阳春的气候。
(5)、我想,写书的人是不想骗读者的。罗贯中没有想到的是,他明明借曹操的话来告诉读者,孔明不是“借”到东风,他只是预测了十一月二十日将有东风而已,但是很多读者没有注意到。
(6)、这时黄盖命令“放火!”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曹军会被东吴军打败吗?到底最后谁获得了胜利呢? 赶快点击下面的视频来看看这究竟视怎么一回事吧!
(7)、其实,“借东风”完全是诸葛亮玩的把戏。诸葛亮自无通天彻地之能,当然也不能借来东风一用。东风本自有,只是人不知,诸葛亮懂《易经》,通晓气候的变化,并善加利用,使弱小的军队借东风之力发挥出最佳的战斗力。
(8)、但是战车的机动性毕竟也还是很弱的,所以对指挥官的要求还是很低的。对统帅的技能要求始终局限在当时的战场上。
(9)、三国时期,魏国的曹操跟将士们聚在一起商量战事,有人提醒曹操防备吴军乘机火攻,曹操却不以为然。一天夜晚,刮起了东南风,而且风力很大 。周渝派出部将黄盖,带领一支火攻船队,直驶曹军水寨,假装去投降。
(10)、①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林黛玉和薛宝钗)
(11)、《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的人是谁(鲁智深);
(12)、《西游记》全书共100回,孙悟空自号齐天大圣。
(13)、这个卦只有底下第一爻是阳爻“—”,上面五爻全部是阴爻“--”,也就是一阳卦。而它的前一卦(顺时针方向)就是坤卦,坤卦的六条爻全部是阴爻“--”,是纯阴卦。冬至一到,时序轮转,由坤卦到达复卦,这就叫“来复”之时;而这种变化体现在卦象上,就是原来坤卦最下面的一爻由阴爻“--”变为阳爻“—”,成了复卦,这就叫“一阳生”。
(14)、请写出“金陵十二钗”都有: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
(15)、《红楼梦》中“多愁多病身,倾国倾城貌”描写的是(林黛玉)。
(16)、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
(17)、《西游记》,长篇(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玄奘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18)、通过“大闹天宫”这一段精彩描写,我们不难发现,作品的象征意味是很深浓的。天宫是(人间朝廷)的代称;玉帝是(封建皇帝)的化身;孙悟空是(人民意愿)的化身和(民主主义思想)的代表。
(19)、在各路诸侯之中,曹操无疑是势力最为强大的一方,他纵横捭阖,率先统一了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让东汉的皇帝都得看它的脸色行事。
(20)、《水浒传》中唯一以农家子弟身份入伙的好汉是(九尾龟陶宗旺)。
5、孔明借东风主要讲了什么
(1)、《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2)、实际上诸葛亮自己并不会“借”风,但他通晓天文地理,通过勘察地态和生物的变化,早已经推算出十一月二十甲子日有东南风,因此自己到七星坛上装模作样地比划了几下。
(3)、这个故事自《三国演义》广泛流传后所引发的其他故事就更多了。
(4)、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叫曹雪芹。
(5)、“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武松),他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武松打虎)
(6)、《红楼梦》中向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挑战的人物是贾宝玉。
(7)、小朋友们,其实诸葛亮没有参与赤壁之战,也并没有呼风唤雨的“魔法”,指挥赤壁之战的人是赫赫有名的周瑜,刮东风是长江上的一种自然现象,经验丰富的周瑜和黄盖抓住了时机,打败了曹操。但是诸葛亮
(8)、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你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观点?
(9)、像诸葛亮一类的学者,往往通晓天文历法和自然地理,并且他常年居住在距长江不远的南阳,有能力预测长江中游一带的天气变化。所以东风并不是诸葛亮借来的,他只是准确预测了天气情况而已。
(10)、故而诸葛亮预测十一月二十日甲子日必有东南风,故而曹操在十一月二十日看到东风大作,波浪汹涌,却“迎风大笑”——他以为在汹涌的波涛中,他的大小战船以铁索,将士如履平地,敌军其奈我何?所以“自以为得志”。他已经忘记了程昱的提醒:“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再加上他坚信黄盖是真心投降,东南风将给他带来黄盖的船队,带来军粮,万万每想到黄盖随东南风而来的是火种。曹操赤壁之败,是败在周瑜的连环计、反间计和黄盖的苦肉计之下,当然也是败在自己轻敌大意和不懂水战之下。诸葛亮之功,贵在神机妙算,准确的预测让周瑜有了坚定的信心——火烧赤壁。
(11)、《红楼梦》中最长的一首诗是贾宝玉写的《芙蓉诔》。
(12)、唐僧看不出妖怪的种种变化,除了因为他是肉眼凡胎之外,还有哪些原因是不可忽视的?
(13)、《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关羽。
(14)、《红楼梦》第六十六回,“情小妹痴情归地府,冷二郎冷入空门”中的情小妹是尤三姐,冷二郎是柳湘莲。
(15)、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秀才出身的三人是(吴用、萧让、蒋敬)。
(16)、江苏淮阴高庄出土战国墓铜器上的“万舞”图案
(17)、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
(18)、《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朝代元末明初,它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中共有108将,天罡是(36)人,地煞星(72)人。
(19)、~~~~~~~~~~~~~~~~~~~~~~~~~~~~~~~~~~~~~~~~~~~
(20)、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章节是: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
(1)、《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
(2)、“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何人?所报答的“主”指谁?“义释”的是谁?关羽、刘备、曹操。
(3)、请写出《西游记》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回目的题目:第四十五回;三清观大圣留名,车迟国猴王显法
(4)、周瑜为东风之事闷闷不乐,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知道后,给周瑜开了个药方,周瑜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5)、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被毛宗岗、金圣叹评为天下第一才子书。经中央电视台将其搬上荧屏之后,更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妇孺皆知,人人争看。
(6)、《三国志平话》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比较完整,但情节比较粗糙,也比较荒诞。虽然平话中已经将火攻曹军的首倡者由历史上的黄盖改成了诸葛亮和周瑜,但之后却编造出了诸葛亮自吹自擂说自己是自古以来三位祭风者之一的荒诞说辞,让读者感觉非常离奇、怪异。之后诸葛亮是“披着黄衣,披头跣足,左手提剑,叩牙作法,其风大发”,这才将东风借来,协助周瑜大破曹军。
(7)、根据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的考证,赤壁位于现在湖北省蒲圻西北30公里处的长江沿岸。
(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作者是谁?你喜欢作品中的哪个人物?
(9)、《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
(10)、这就意味着在到达位于南岸边赵云的小舟之前,诸葛亮就一定要设法躲过周瑜的追杀。所以他才故弄玄虚,要求坛上吴军“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使得现场的东吴军队动弹不得,这样就保证了自己在七星坛的安全;等到坛上兵士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东南风的时候,诸葛亮已经悄然离开七星坛,向赵云的小舟转移。周瑜从自己的军营里抽调军队进行追杀时,诸葛亮已经有了足够的时间登上赵云的小船,脱离险境。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情节是合情合理的。
(11)、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饮的仙茶叫千红一窟,品的酒叫万艳同杯,听的歌曲名叫红楼梦。
(12)、举出贾府中醉生梦死、声色犬马的两名男子贾赦、贾琏。
(13)、《水浒传》梁山好汉中以《三国演义》关云长面目为模子,所写的是他的后人(关胜)。
(14)、实际上诸葛亮自己并不会借风,但他通晓天文地理,通过勘察地态和生物的变化,早已经推算出十一月二十甲子日有东南风,因此自己到七星坛上装模作样地比划了几下。到了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当天,果然刮起了东南风。
(15)、那么,诸葛亮请东风时有没有“步罡踏斗”呢?罗贯中没有写,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借东风”也好,“禳星祈寿”也好,这些故事本来就是罗贯中虚构的。那么,他为什么薄此厚彼呢?为什么不写“借东风”的诸葛亮“步罡踏斗”的作法细节呢?
(16)、《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叫《金陵十二钗》、《情僧录》、《宝玉缘》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17)、诸葛亮前去探望,屏退左右,密书十六个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写毕,递与周瑜曰:“此都督病源也。”瑜见了大惊,暗思孔明真神人也,早已知我心事,只索以实情告之。乃笑曰:“先生已知我病源,将用何药治之?事在危急,望即赐教。”孔明曰:“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八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丈,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何如?”瑜曰:“休道三日三夜,只一夜大风,大事可成矣!只是事在目前,不可迟缓。”孔明曰:“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风息如何?”瑜闻言大喜,矍然而起。便传令差五百精壮军士,往南屏山筑坛,拨一百二十人执旗守坛,听候使令。
(18)、小饼干和围裙妈妈 | 恐龙 | 不一样的卡梅拉
(19)、按照这样的逻辑对“诸葛亮借东风”进行分析,还能说小说中的这个故事不可信、不合情理吗?《三国演义》中迷信的成分确实不少,但拿“诸葛亮借东风”为例,多少有些不妥。说句俏皮话:这个故事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特意写出来忽悠不明真相读者的。
(20)、时代发展了,讲究一点了,所谓“天子之国,万乘之尊”。两国交战,一万个战车冲突起来,个人战打赢了根本无法左右战局了。这个时候讲的是:堂堂之阵,正正之旗。一个指挥官,开始要求他必须会行军布阵,另外由于战车有了机动性,还讲究一下:以正合以奇胜。这是战术迂回,是吧。
(1)、这一段描写,除了写道场法器的具体布置外,还具体写了诸葛亮的祝辞和“步罡踏斗”的作法细节。这是第49回写诸葛亮借东风时所没有的。
(2)、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吴用,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智取生辰纲)。
(3)、转载仅作观点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4)、而我们翻开《三国志》等正史的时候,根本没有诸葛亮借东风这一说法,所以,诸葛亮的能耐也仅仅只存在于《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之中,现实中根本没有近似妖孽的人物。
(5)、《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
(6)、同年十二月,看着曹操南下势大,孙刘便达成了联盟,而仗着长江天堑,孙刘联军逆水而上,与正在渡江的曹军在赤壁相遇。
(7)、面对共同的敌人,双方迅速取得一致,以东吴军队为主在赤壁地区与曹操展开大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战。在这场战争中,诸葛亮充当的角色不过是刘备的使者,主要负责代表刘备与孙权取得联系。用现在的话说,诸葛亮充其量不过是个联络参谋。等到目的达成后,诸葛亮便返回了刘备的大本营——夏口。
(8)、按邵康节创造的时间起卦法,得出雷水解变地水师卦:
(9)、而长江在冬季上偶然会有东南风是一个冷知识,这考验的是统帅对长江流域水文气候的熟悉程度,最后曹操在这一点上输给了周瑜,恰恰说明古人对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提炼得很精到:天时地利人和。周瑜在前两项上占了完全的优势(由于水战要靠蔡瑁张允,其实曹操也没有什么人和之优势),所以,他占据长江之险,他知道最近某一天(不知道具体哪一天)早晚有个东南风,只要早做准备,就可以在占据战场主动权的情况下,等东风来的时候一举成功!而曹操新得荆州,吞并地方势力,借助当地水军,慢慢熟悉战争(水面战斗),他明明等不起,却不得不等。早就处处失了先手,可以说仗还没打,已经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