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孔夫子说过的名言有哪些75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1-17 09:04:17

孔夫子的名言警句大全

1、孔夫子名言名句

(1)、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2)、言必信,行必果。译文: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3)、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译文: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4)、次日酒醒后,郭德成忆起此事,吓得冷汗直流,如热锅上蚂蚁般不知所措。去解释,又怕惹上“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不解释,话已出口,错已铸成,说不定就会赔上全家性命,那就实在是太不值得了。

(5)、(译文)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6)、郭德成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舍弃手中的富贵,舍弃权势,方能避过这一劫难。事实证明,他的这一“失”实是一“得”,失去荣华,得的却是自己的一条命!以后,朱元璋将原来的许多大将功臣们均以不同的借口杀掉,郭德成却因此得免。

(7)、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8)、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10)、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1)、解释: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12)、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13)、(“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丘《论语》

(15)、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子

(16)、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17)、(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19)、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孔夫子说过的名言有哪些

(1)、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孔丘

(4)、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

(5)、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

(6)、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7)、这是孔子的名句演化而来的成语,原意是告诫自己遇到某个方面比自己好的人,就应该去学习对方的长处,争取可以做到一样好。遇到某个地方做得比自己差的人,就应该总结对方失败的原因,看看自己有没有出现同样的问题。孔子是要告诫我们首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其次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时刻自我监督。

(8)、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9)、解读:要选择好的并向其学习,是不好的就要对照,反省并改掉它。

(1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11)、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12)、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论语.季氏》

(13)、(释义)孔子说:“诚恳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要使他仍然不听,也就算了,免得自找羞辱。”

(14)、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孔子《论语》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1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7)、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孔子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19)、孔子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20)、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3、孔夫子的警句摘录

(1)、(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2)、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  我们现在所翻译的,大都把“知”(智)和“仁”分开来说,解释为“智慧的人喜欢水,仁义的人喜欢山,智慧的人好动,仁义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8)、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9)、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

(10)、(译文)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 ;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

(11)、解释: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2)、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颜渊》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论语·里仁》

(14)、朱元璋称帝后,原先的将领纷纷加官晋爵。郭德成仅仅做了一个普通官员。一次,朱元璋召见郭德成,说道:"德成啊,你的功劳不小,我让你做个大官吧。"

(1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16)、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7)、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8)、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1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0)、(译文)有志之士和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

4、孔夫子的名言警句大全三年级

(1)、郭德成连忙推辞说:"感谢皇上对我的厚爱,但是我脑袋瓜不灵,整天不问政事,只知道喝酒,一旦做大官,那不是害了国家又害了自己吗?"朱元璋见他辞官坚决。内心赞叹。还经常邀请郭德成去皇家后花园喝酒。

(2)、(译文)(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 ;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如果教给他一个方面,他却不能以此来说明另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

(3)、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4)、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不担心人们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不知道别人。

(6)、(译文)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比喻要胜任工作,必须先学好本领。

(7)、孔子说:“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卫灵公》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丘

(9)、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0)、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只是想要速度,却往往达不到目的地。急功近利,往往会出差错,反而适得其反。

(11)、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孔子《论语》

(12)、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13)、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4)、(译文)见到自己应当做的正义的事情而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

(1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为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