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松树的诗句古诗五年级
1、
(1)、年代:(宋)作者:(白玉蟾)体裁:(乐府)类别:()
(2)、B.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科学家们都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3)、“剪不断,理还乱”“丝”与“思”谐音,以麻丝喻秋思,写出了内心愁绪的烦乱,生动贴切,深刻感人。“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写出了内心感受的难以言说。“剪不断,理还乱”现还形容某些问题头绪繁多,难以处理解决。
(4)、《孤松》(唐)柳宗元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
(5)、
(6)、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陶渊明《饮酒二十首》栖栖失群鸟。
(7)、例句: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
(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9)、是呀,一匹千里之驹,纵有广阔天地,却不能肆意纵横,驰骋关山;一个满腔抱负之人,却不能施展宏才,为国立功,有所作为。这其中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异常愤懑的心境又能与谁说?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境遇,人、马何其相像!这真是,马,即是人,人,即是马。这一首《马诗》,写的分明就是诗人自己呀!一个“何”字,包含了诗人多少渴望,让我们齐读这首诗;(生读)一个“何”字,包含了诗人多少企盼,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诗;(生读)一个“何”字,包含了诗人多少愤懑,让我们高声齐读这首诗!(生读)
(10)、语文学具的制作,让大家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与创造性,不仅丰富学生生活,开拓学生视野,而且宅家学习与玩乐相结合,自主探索语文学习的乐趣!
(11)、
(1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诗中的警句,此句运用了双关语,“丝方尽”隐喻思方尽 ,“泪始干”隐喻相思之泪 ,后被大家比喻为无私奉献的象征,和你的亲人联系起来,你认为谁最有资格享用?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被之用丹漆,薰用苏合香。本自南山松,今为宫殿梁。
(15)、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16)、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17)、你从熊顿身上学到的人生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8)、岑参(题井陉双溪李道士所居)五粒松花酒,双溪道士家。唯求缩却地,乡路莫教赊。
(19)、诗中与“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相似的两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20)、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尽日,寒尽不知年。
2、
(1)、李商隐高松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客散初晴后,僧来不语时。
(2)、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段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个语段。
(3)、何时才能枝叶参天长到云霄外面,直上千尺巍然挺正。五个赞美松树的诗句或名言松树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颔联并作简要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丝”字与“思”谐音;现常用来赞美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6)、妈妈今天买回来很多水果,有苹果、香蕉、西红柿、梨、黄瓜等。
(7)、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成彦雄《松》
(8)、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数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9)、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数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10)、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静将流水对,高共远峰齐。
(11)、这可爱的小家伙,( )把我当成了它的朋友。
(12)、自种双松费几钱,顿令院落似秋天。能藏此地新晴雨,却惹空山旧烧烟。枝压细风过枕上,影笼残月到窗前。曹唐《题子侄书院双松》
(13)、《石灰吟》中,表明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保持高洁的品格的诗句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4)、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
(15)、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张耒《夜坐》
(16)、边关战事一触即发的形势下,本是良马驰骋关山的时刻,可是,情况却是如此吗?(不是)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呼喊:
(17)、我喜欢第二棵树。因为那棵树承载着巨大的压力,在逆境中顽强成长,用不屈不挠的精神挑战巨石。
(18)、表明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从而寄情山水,超脱尘世的豁达胸襟,但也表现了作者逃避现实的消极悲观的思想。
(19)、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20)、史提方转弯。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安安停下来。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他奔跑过去。妈妈心一沉。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
3、
(1)、捶(捶打)焚(焚烧)凿(凿孔)络(网络)漠(沙漠)
(2)、C.不可计数 浮想联翩 心旷神怡 恍恍惚惚
(3)、整首词写景抒情,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其中“碧云天、黄叶地”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4)、找题目的相同点。预设:都是咏物、都有赞美的意思……
(5)、放学后,我( ) 学校门口和老师说( )见。
(6)、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苏辙《服茯苓赋叙》
(7)、夏言9里松百盘云蹬8千峰,飞盖穿行夹道松。长昼风雷惊虎豹,半空鳞甲舞蛟龙。
(8)、总结:哦,原来石灰就是先 ,然后 ,最后 。
(9)、……一洗古诗中悲凉凄怆之感,把儿女情长抛在一边,代以乐观豪迈之情。
(10)、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韩溉《松》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李群玉《赠元绂》
(13)、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白居易《庭松》
(14)、苏联红军攻进了柏林,德军拼死挣扎,与红军展开了(激烈、猛烈)的战争。突然,从废墟中传来孩子的哭声,是个德国小孩。此时,小孩随时可能丧命。这时,苏军士兵奥沙罗夫不顾战友的劝说,站起来径直朝小孩走去,战友们只好停止射击,把所有火力对准奥沙罗夫的前方,准备火力接应。没想到的是,街道那边的德军也停止了射击。奥沙罗夫安静地走到小孩身边,把小孩抱起来,朝街道边的一个安全掩体走去。此时,一位随军记者完整地记录下了这个感人的瞬间。当奥沙罗夫把小孩抱进掩体,并把小孩放下时,双方的枪声再次响起,奥沙罗夫随后被一发子弹击中,被送进了战地医院。 第二天,奥沙罗夫解救小孩的全套照片被印在传单上。许多柏林市民看到传单,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许多化装成平民的德国士兵也交出了武器。奥沙罗夫成了大英雄。当记者问奥沙罗夫为什么敢在枪林弹雨中站起来时,奥沙罗夫回答说:“爱,会让枪声停止。”然后,他流着泪讲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那一年,德军攻进莫斯科,同样遭到了苏联人民的顽强抵抗。在一条小巷里,几个德国士兵正举着枪小心地向前行进。突然,前方传来狗叫声。一只小狗正蹲在一个受伤的少年身旁,轻轻地舔着他的脸,然后它转过身,看着几个德国士兵,冲着他们发出急切的呜呜声,然后再转过去舔少年的脸。少年惊恐地看着几个德国士兵,用手指了指小狗,然后又摆摆手。德国士兵明白,少年是在(乞求、请求)他们不要杀小狗。小狗依然不停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德国士兵也明白,小狗是在乞求他们救救它的主人。几个德国士兵沉默了许久,然后绕过少年和小狗向前走去……那个少年正是奥沙罗夫。
(15)、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白居易《松树》
(16)、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人生不得为松树,却遇秦封作大夫。李涉《题五松驿》
(19)、凌风方晓不屈的气节,负雪方会见高尚的贞洁。
(20)、C.母亲用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4、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礼物。它短小精悍,却蕴含着许多(深刻 深沉)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3)、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飖。乐府艳歌行南山石嵬嵬,松柏何离离。
(6)、(虽然)我们展出的时装不是成衣,(但是)从中仍然可以看出这些时装缝成后的颜色和式样。
(7)、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年年秋水上,独对数株松。太上隐者(答人)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9)、(2)“乃”共____笔,第一笔是____,音序是____,“乃”的意思有:①才;②是;③于是;④你,你的。本诗中的“乃”应选第____种解释,“乃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10)、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11)、他背着书包,一边走,一边唱歌。 忽然,一只小狗从门后跑出来。
(12)、
(13)、示例:当你身处异乡孤立无助,有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你一也许会感到温暖。——因为摆脱困境是一种快乐。
(14)、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们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11点45分。
(15)、请写一段描写连续性动作的话,所用动词不少于5个。(2分)
(16)、比喻 反问 夸张 比喻 拟人 比喻 反问 比喻 排比 拟人
(17)、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苏轼《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18)、
(19)、母亲。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无怨无悔,尽心尽力,只有奉献不求索取。
(20)、 示例:我从《鲁滨孙漂流记》一书中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要害怕,要想办法克服它的道理。
5、
(1)、(1)你和草会被它一起吞到肚子里去.(2)母鸡的蛋被主人拿走了。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毕竟共虚空,何须夸岁月。——白居易《赠王山人》
(4)、卡佩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
(7)、D.尾联是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寄语。也是男主人公的自慰之词。全联的大意是:双方住地相距不远,今后虽难相见,但总可以互通音讯。
(8)、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
(9)、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10)、爸爸________技术高明,________积极肯干。再难的活儿,________一到爸爸的手中,__________能化难为易。________是别人不愿干的活儿,他________从不推辞。他觉得做难度大的活儿________人累一点儿,________能提高自己的技术。
(11)、答案示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
(13)、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B.难道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
(15)、(2)立根:把根深深地扎入哪里?(立根,扎根、生根。破岩,破裂的岩石。)(生长的环境非常恶劣,但是却能把生长,生命力极强)
(16)、奥沙罗夫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是因为什么?
(17)、漫道无华争俏丽,长青更胜一时芳。关于松树的诗句松树
(18)、漫道无华争俏丽,长青更胜一时芳。有关松树的古诗欧阳澥(句)离家已是梦松年。
(19)、想昔日小路环绕我的草堂东,先生庙与武侯祠在一个閟宫。柏树枝干崔嵬郊原增生古致,庙宇深邃漆绘连绵门窗宽空。古柏独立高耸虽然盘踞得地,但是位高孤傲必定多招烈风。它得到扶持自然是神明伟力,它正直伟岸原于造物者之功。
(20)、
(1)、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2)、示例二:诗人用“抽刀断水”比喻“举杯销愁”,使人更强烈地感受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内心更加忧愁苦闷的心情。
(3)、人活一生,成败得失要淡然处之,因为成功中蕴藏着危机,失败也不足为悲,失败中可能隐藏着机会。
(4)、选出下面各句运用的主要描写方法。(填字母)(4分)
(5)、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苏辙《服茯苓赋叙》
(6)、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7)、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8)、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
(9)、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
(10)、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
(11)、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关于松树的诗句松树
(12)、谈谈你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名句古今传诵原因的理解。
(13)、你从哪本书中学会了哪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14)、平静的河面上,有一只小船迎着风浪向岸边驶来。
(15)、
(16)、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7)、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皇甫松《古松感兴》
(18)、静将流水对,高共远峰齐。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
(19)、石灰经历了千锤万凿、烈火焚烧、最终粉骨碎身,它这么做的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要留清白在人间。
(20)、《石灰吟》中,诗人以石灰自喻,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1)、D.哀鸿遍野 政通人和 鬼计多端 举世闻明
(2)、(7)美哉,我少年中国!壮哉,我中国少年!
(3)、B.颔联诗人借春蚕的执著精神,寄托了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而今人多用这两句来表达人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古今之间并无内在的联系,故此种引用属于断章取义。
(4)、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思”,属双关语,暗指对情人的思念。
(6)、短文中不停地出现时间,如“11点半”“11点45分”“12点整”……为什么要这样写?(2分)
(7)、裴夷直(令和州买松)好觅凌霜质,仍须带雨栽。须知剖竹日,便是看松来。
(8)、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尽日,寒尽不知年。贾岛《松下偶成》
(9)、五言古诗,朗读时怎样停顿比较好呢?学生汇报。好,谁能按照这样的停顿再读一读。我们一起读一遍。自读诗文,启迪质疑。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品读第二句。理解: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这里借指边塞。
(10)、B.学生能说到,就总结:是呀!石灰石经过烈火的焚烧,变成浑身雪白的块状石灰后,还要把水泼在上面,使它粉骨碎身。(出示相应的图片)
(11)、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12)、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南轩松》唐代李白原文: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13)、经历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考验后,竹石挺立在山岩中,这就叫“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此时此刻,你最想用哪个词来概括一下竹石的精神呢?可以是诗中的词,也可以是自己想到的(不屈不挠 傲然挺立 百折不回 百折不挠 坚定不移 坚贞不屈)
(14)、应该(yīn yīng)窗前(chuāngchuáng)
(15)、《石灰吟》《竹石》都是咏物诗,一首表达了作者不流世俗、两袖清风的品格,一首表达了诗人一身正气、正直高尚的思想品质,学了这两首诗,你们有何感想?
(16)、年代:(唐)作者:(白居易)体裁:()类别:()
(17)、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18)、像这样,我们通过抓住关键词来体会石灰的特点,这是学习咏物诗的一种方法。(板书:抓关键词)
(19)、3作者在看到第二棵松树时,为什么说“成功不足喜,失败也不足悲”?
(20)、这里的“丝”与思念的“思”谐音,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因而古今传诵。
(1)、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不可以用括号里的词语替换的是( )
(2)、有风传雅韵,无雪试幽姿。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
(3)、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忘。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