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关于理想的句子
1、论语中关于理想的句子有哪些
(1)、------舒勒对准正午太阳拉弓的人,虽然明知自己射不下太阳,但却坚信自己一定会比只瞄准灌木丛的人射得要高。------锡德尼有生命力的理想决不能象钟表一样,精确计算它的每一秒钟。
(2)、我自横刀向天笑,取留肝胆两昆仑。作者:谭嗣同
(3)、这两首琴歌,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
(4)、------巴尔扎克世界上的一切伟大运动都与某种伟大理想有关。------泰戈尔只要坚持积极的理想,就能产生奋斗的勇气。
(5)、②已:罢黜的意思。③崔子弑齐君:崔子,齐大夫崔杼。弑(sh@试),古代称臣杀君、子杀父母为弑。
(6)、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卫灵公篇第第三十五章》)
(7)、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作者:托尔斯泰
(8)、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①,无喜色;三已之②,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③,陈文子有马十乘④,弃而违之⑤。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⑥。’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⑧。”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公冶长篇第第十九章》)
(9)、——陶渊明志不强者智不达。——墨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志当存高远。
(10)、 作者以现代人在12个领域面临的困惑为线索(生命与人生、家风与家教、孝敬与友爱、学习与教育、社交与识人、恋爱与婚姻、事业与合作、逆境与挫折、心态与修炼、才情与志趣、健康与养生、责任与担当),精选出36个问题与困境(诸如:如何理解生命?如何传承好家风?子女如何尽孝?孩子不肯吃苦,怎么办?如何构建朋友圈?如何消除夫妻矛盾?遭遇中年危机,怎么办?物欲横流,如何洁身自爱?内心不够强大,怎么办?如何跨越疾病这道坎?养生的秘诀是什么?),针对每个问题,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3个国学锦囊,故名“108人生锦囊”,古为今用,让国学智慧在21世纪焕发勃勃生机。
(1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12)、——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3)、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1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罕》)
(15)、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16)、①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语出于古志:《左传·但公三十三年》:(晋)臼季曰:“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大宾,公侯之宾。大祭,禘郊之属。如见大宾,如承大祭,是谓敬。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的恕道。③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指诸侯的国。家,指卿大夫的家。④事;力行。
(17)、理想是花,结出生命的果!关于理想的诗句有哪些《满江红·写怀》岳飞
(18)、-----李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江城子·密州①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19)、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①?”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②,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③。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④,居之不疑⑤。在邦必闻,在家必闻。”(《颜渊篇第第二十章》)
2、论语中关于理想的句子并翻译
(1)、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2)、怀着这样为帝王辅助的才能,卓越不凡,不同流俗。鳞介以神龙为尊,走兽以麒麟为宗,自己犹如神龙和麒麟一样,十分杰出。孔子删定《诗》、《书》后,王者的事业已经很分明。我用自己的文藻驰骋,以文章垂范后世,千古留名。有关理想信念的古诗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4)、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5)、-------西塞罗只有同这个世界结合起来,我们的理想才能结出果实;脱离这个世界,理想就不结果实。--------罗素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6)、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人生的真正欢乐是致力于一个自己认为是伟大的目标。
(7)、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作者:(战国)吕不韦
(8)、——特莱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9)、遇到问题,君子会反省自己,积极改正过错,往往最终会获得人们的称赞。而小人则会推卸责任,找出各种客观原因,这样既不能解决问题,又有损自己的人品,所以古人常说:“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
(10)、一个单位多一些“和而不同”的君子,才能有利于科学、民主决策,才能集思广益,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
(11)、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12)、我们的斗争和劳动,就是为了不断地把先进的思想变为现实。周扬
(1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15)、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作者:巴斯德
(16)、理想是人类的奋斗目标,它源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所以说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
(17)、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虚度年华;另一种人,过着有意义的生活。在第一种人的眼里,生活就是一场睡眠,如果这场睡眠在他看来,是睡在既柔和又温暖的床铺上,那他便十分心满意足了;在第二种人眼里,可以说,生活就是建立功绩……人就在完成这个功绩中享受到自己的幸福。作者:别林斯基
(18)、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19)、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20)、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
3、论语中关于理想的句子
(1)、总有妥协有一面。不是放弃理想承认现实,大多人是这样;就是继续追求理想,不考虑现实,也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2)、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
(3)、用中庸之道客观、全面、公正地论人议事,既不过分褒扬人,也不非难指责人、排挤人,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
(4)、孔子认为“为仁由己”(一章),我想要仁,仁就来了。这是一个方面。但更主要的方面,孔子认为仁是很难做到的,就连他自身也没有达到仁的境界:“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三十四章)
(5)、伟大的理想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胜利实现。
(6)、学习传统。传统包括“诗、书、易、礼、乐”五经。诗指文学,书指历史,易指哲学,礼是社会规范,乐则是艺术修养,此外,还有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是礼仪,乐是音乐,射是射箭,御是驾车,而书、数则是书写、计算等技能。当时的人只要具备这六项条件,就可以在社会上立足了。孔子不仅学习传统的智慧结晶,也习得传统的技能,到他三十岁的时候,已经展现为一个人才的典范了。 学思并重。孔子知道光靠学习是不够的,还必须思考,否则一味接受外来的资料与信息,没有一个中心思想予以统合,难免导致混乱。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光学习而不思考,到最后毫无心得,白学了;反过来,如果只就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思考而不念书学习,就会陷于迷惑;别的不讲,光是善恶报应,你就搞不清楚。 学行并重。孔子的学并非一种理论而已,同时也是一种道德实践。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也就是说,“好学”首先要降低物质享受的欲望,其次要在言行上磨炼自己,然后再虚心向良孰益,使自己走上正途。此外,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把该做的事认真做好,行有余力,再去努力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有一次鲁哀公问他,你这么多学生里面,谁最“好学”?孔子说只有一个学生颜渊好学,很可惜已经过世了。为什么只有颜渊好学?因为颜渊“不迁怒,不贰过”。这乃是道德实践的表现,也说明了好学和具体的行动有关。 孔子立志于学,不是为了独善其身,而是为了“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因此他在“学不厌”之后,还要“诲不倦”,由学而教,为人师表,开启了平民教育的先河。他有教无类,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这些人各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面有所成就,成为当时知识阶层的中坚力量,并且汇聚为儒家学派,影响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直至今日。(傅佩荣)
(7)、●技巧|写作突出这“五个亮点”,不愁作文得高分!
(8)、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
(9)、人的愿望没有止境,人的力量用之不尽。人类的心正是凭借着希望而得到宽慰,一直生活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10)、君子立身的根基,在于原本的一套“人格范式“,这套人格范式,亦即是儒家理想人格的“务本”之初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故君子本不立而道不生。君子所务之本——“道”为何物?仁、义、礼、智、信。仁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义,既是君子为人的潜在要求,也是人为君子的本质所需,“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礼是君子约束、审视自身日常行为的道德约束力,“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知,是智慧的本真显现,是言行的引征因子,,是君子修为的外显,与仁相生相约,“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信是孔子教授弟子的主要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信是诚信之意,是一个人对待他人的道德诉求,是一个人处身立世的德行标准,“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此五者,终究归结在于“德”。君子怀德以日三省,作为个人修身,“德不孤,必有邻”;处庙堂之高时,则以德为政,大道行于天下,众星拱捧。
(11)、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所谓学习,一定是一个螺旋般前进的过程,没有人可以做到在学习中从不犯错,学习就是要从错误中去发现问题,取得进步。而有过错不改正,才是学习中真正的错误。
(12)、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13)、生活不能没有理想。健康的理想,发自内心的理想,来自服务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理想。
(14)、-------歌德一个人向着目标迈进的时候,应当笔直地朝前望的。------罗曼·罗兰一个人有了崇高的伟大的理想,还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
(1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6)、为人务须振作精神。不可稍形颓丧。人生处世必有不如意之时。愈不得意,愈能振作,便不难人定胜天。作者:张元济
(1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
(18)、大家讨论事情时,领导的话还没说完,就会有人跳出来大唱赞歌,什么高屋建瓴、深谋远虑之类的溢美之词一大堆,可是会后他一转背就会否定领导的观点。
(19)、—包拯誓麾白羽,一扫天下翳。—顾炎武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曹植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
(20)、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4、论语中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
(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
(2)、—列夫·托尔斯泰志当存高远。—诸葛亮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
(4)、理想不是一只细磁碗,破碎了不能锔补;理想是朵花,凋谢了可以重新开放。理想就在我们自身之中,同时,阻碍我们实现理想的各种障碍,也是在我们自身之中。
(5)、------苏霍姆林斯基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李大钊志气太大,理想过多,事实迎不上头来,结果自然是失望烦闷;志气太小,因循苟且,麻木消沉,结果就必至于堕落。
(6)、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逻辑上是,人之所以有今日之忧,是因为以前没有考虑得长远。
(7)、一个人必须经过一番刻苦奋斗,才会有所成就。安徒生
(8)、——《荀子》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9)、人就个人而言终有一死,就整体而言则是不朽的。艾普利亚
(10)、③夫(f*扶):用于句首的语助词。④譬:比喻。能近取譬,意谓能就近从自身去了解别人,亦即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11)、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通:馐;直通:值)
(13)、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求权势者垂青。雨果
(1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一作:雪暗天)
(16)、凡是一种理想寄托的,无论什麼组织,它的伟大,就是在於它的宗教狂热,和那不能容忍的固执精神,他们攻击其他的组织,并且坚信著人家都是不对的,只有自己才是对的。如果理想的本身合理,再加上这种武器,那麼,这种理想,奋斗於世界之上,必定是所向无敌的。凡把压力加在这种组织上,那是为促使其内部的实力提高。作者:希特勒
(17)、你生平得不到理想中的知心,等到世界末日也不会发现忠诚的朋友。作者:《天方夜谭》
(18)、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鲁迅
(1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赖以正书
(2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①”(《卫灵公篇第第九章》)
5、论语中关于理想的句子摘抄
(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2)、在孔子去世之后,他的弟子们将其生前的一些语录,编著成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儒家经典《论语》。
(3)、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①,执事敬②,与人忠。虽之夷狄③,不可弃也。”(《子路篇第第十九章》)
(4)、-------石川喙木我们唯一的悲哀是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但丁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
(5)、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篇第第三章》)
(6)、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使生活变成幻想,再把幻想化为现时。居里夫人理想的名人名言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作者:毛泽东
(8)、孔子的人生观立足于此在的世界,对于彼岸性的不加追寻索问。素常“不语怪、力、乱、神”。季路向孔子请教生与死的问题,孔子直言“未知生,焉知死”,直截拒绝季路的请问。将生死观念建立在今生此在的世界,不对来生或彼岸问题加以追索,成为儒家思想之一脉传统。当听闻司马牛为自己没有兄弟而忧虑烦恼时,子夏坦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秉承孔子的思想,不谈论死及人死后关于彼岸性的问题。立足此在,人之生,则顺四时而动,以求得人事与自然相谐和,“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9)、颜渊听子路说完,回过头望着老师说道:“我的理想很简单,希望自己能做到不自夸,不麻烦别人。”
(10)、—吴骐物情大忌不量力,立志亦复嘉精专。—刘过万里乾坤千里目,欣从奇险得奇观。
(11)、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12)、如果你过分珍爱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点损伤,那麽你将失去两只翅膀,永远不再能够凌空飞翔。雪莱
(13)、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
(15)、——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16)、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