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忍有恒”四字,最为办事要着,勿畏难中辍,勿滋生弊窦,勿遗人口实。
2.蒋阅后认为“其中显有弊窦,应彻查”。
3.因为考官进场阅卷以后,便垂帘与外界隔绝,免生弊窦,因而称为“帘官”。
4.曾国藩各属烧锅,本应饬禁,以裕民食,惟虑州县禁令不齐,私烧仍不能免,而吏役需索,弊窦丛生。
5.纠劾工部弊窦最多,不避*贵,迁给事中。
6.更有风厉之官不近人倩,循良之吏反滋弊窦。
7.民众的不满情绪一旦到处可见,则我们就足有理由断言说,这是制度出了大问题或政府行为有了大弊窦。
分享:
弊源造句
窦性造句
血窦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