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摘《论语》
3、作者要求担负有领导国家责任的统治者,不可逞一己之私欲,而要从整个统治集团和他们所拥有的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这些地方都反映出儒家的政治理想。《左传》本不是儒家经典,但自从它立于学官,后来又附在《春秋》之后,于是逐渐被儒者当成经典。
4、〔出自《中庸》·译文〕别人一遍能做到的,我做一百遍;别人十遍能做到的,我做一千遍。果真能这样做,即使是愚笨的人也一定变得聪明,即使是柔弱的人也一定变得坚强。
5、(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6、(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7、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是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8、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9、觉得内容不错,请点赞!
10、(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11、读一篇经典的文字,放飞自己的心灵!
12、当仁,不让于师。——摘《论语》
13、(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5、(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16、爱读经官网:www.idujing.com
17、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18、《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
19、(第一种人是天资聪明,懂得很多,第二种人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知识,相对第一种人是次之的,第三种人是平时不学习,直到遇到困难,用到知识时才迫不得以去学,因而是又其次之的,还有一种人,遇到困难也不知道学习,这种人是最下等的。。)
20、(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21、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2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3、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24、另有相传在汉武帝时从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较《今文尚书》多16篇)和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25篇)。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
2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6、《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着,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27、最早为诗、书、礼、易、春秋、乐经共六经,后《乐经》早佚,便只有五经。十三经是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
28、【儒家经典】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摘《论语》
29、儒家经典—— 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 儒家思想鉴借—— 如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自已发愤图强;鉴借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自...
30、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31、(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3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论语》
3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4、(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35、(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36、君子容易服侍而很难讨好。不依正当途径去讨好,他不会高兴;但是等到用人时,他会按照才干去任命。小人很难服侍而容易讨好。不依正当途径去讨好,他也会高兴;但是等到用人时,他会全面要求,百般挑剔。
37、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摘《论语》
38、〔出自《论语》·译文〕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39、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不是为了考据历史,而是为了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新学伪经考》内容是考据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动摇了顽固派反对变法改革的根基,为维新变法减少阻力,因而不能被顽固派占主体的清政府所容忍,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没有否定颠覆孔孟儒学,而是利用儒学为其服务,达到托古改制的目的。
40、(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41、(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
42、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
43、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44、《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4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论语》
46、(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47、【儒家经典】《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
48、有教无类。——摘《论语》
49、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50、(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51、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5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53、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
54、〔出自《尚书》·译文〕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55、(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这叫急躁;到该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56、《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57、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58、(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5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论语》
60、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论语》
61、周易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都来自周易。因为周易产生于远古,流传千古至今。周易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也是儒家经典。
62、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摘《论语》
63、读经教材、产品购买与咨询:
64、两军交战,能够俘虏对方军队的首领,君主却不可强行的改变对方的志向。
65、《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目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托古作品。西汉初存29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
66、有杀身以成仁。——摘《论语》
6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摘《论语》
68、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才真叫错了。
69、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摘《论语》
70、〔出自《中庸》·译文〕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71、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中庸》
7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论语》
73、〔出自《中庸》·译文〕诚,贯穿在万事万物的始终,没有诚就没有万事万物。所以,君子把真诚看作高贵的品德。
74、《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7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论语》
76、〔出自《中庸》·译文〕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77、(面对着实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师在前,也不要谦让。)
78、不担忧财富不多,只担忧财富分配不均,不担忧人口稀少,只担忧境内不安宁。……如远方的人既然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79、在儒家经典中,我们基因中的责任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忠孝思想(仁、义、礼、智、信)、伦理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皆出于此。
80、(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81、(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82、〔出自《尚书》·译文〕不顾惜小节方面的修养,到头来会伤害大节,酿成终生的遗憾。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83、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84、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中庸》
85、〔出自《中庸》·译文〕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6、〔出自《论语》·译文〕学习之后,不断温习,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87、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88、(《关睢》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89、传承经典,弦歌不辍,这是一个民族前行的根基。今晚,我们一起细品50句儒家经典语句,汲取历经千年弥新的哲理,共勉,传承!
90、儒家的思想就是强调仁政的。而且它的意思是:“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这更充分地表明了是仁政。至于礼治则并不全面。
91、王财贵儿童读经教育理念学习平台:
92、〔出自《大学》·译文〕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的道理。
93、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论语》
9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摘《论语》
96、《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97、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98、围绕《春秋》是历史学著作还是政治学著作这一问题,千余年来先后形成了以下三种观点:
99、乐经,这个题想问什么啊lz
100、(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01、〔出自《论语》·译文〕我十五岁起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