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07 10:17:45

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2)三个“结合”:结合诗句,借助意象、重要词句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结合诗歌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尤其是动作、肖像、神态等细节描写,体悟作者感情,概括人物性格特征;结合诗歌标题、注释等,了解诗人经历和创作背景,把握诗人描写和评价人物的感情色彩,分析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

3、(2)三个“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答题时抓住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定要忠于原诗,用自己的想想加以创新,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注意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时不要空洞,如只答“表达的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够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4、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6、此诗表达作者在秋夜对隐居朋友的思念之情。前半首写作者自己,即怀人之人;后半首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所怀之人。

7、近代·闻一多: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

8、诗歌的鉴赏无非是两个大方面:内容与形式。近几年高考诗歌的鉴赏在设题上,往往要求从一个角度来鉴赏诗歌。那么可以从哪些角度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即诗歌的形式)呢?

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11、利用这些“情感载体”即可管中窥豹,见微知著,把握全诗抒发的情思。

12、巍峨终南山能分隔星宿州国,山川里的阴晴也就各不相同。

13、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14、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15、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16、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17、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18、因受平仄限制或表意需要古诗中常出现倒装句和省略句,并常以“敢(怎敢)、肯(岂肯)、忍(怎忍)”等词表反问语气,解读时要有还原语序和补充字词的意识。

19、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

20、为什么学了这么多年的诗词鉴赏还是稀里糊涂一片?

21、商务合作:QQ120156131

22、李璋下第王安石浩荡宫门白日开,君王高拱(注)试群材。学如吾子何忧失,命属天公不可猜。意气未宜轻感慨,文章尤忌数悲衰。男儿独患无名尔,将相谁云有种哉。首联描写宫门大开、皇帝亲选人才的场景,表明朝廷能够给人才提供机遇。B.诗人认可李璋的学问,劝他不必为落第忧心,这是因为朝廷也很渴求人才诗人劝诫李璋不要轻易去感慨命运不公,更不要用文章倾诉自己的不如意。

23、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24、高举弯把金杯为您敬酒,满满斟上请您不要推辞。

2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6、*第四种模式情感、主旨型

27、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

28、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矾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29、它的文学风格、声律、韵律、平仄、对仗,它的文学性,

30、无题含蓄刘禹锡,初唐清新有四杰,晚唐哀婉数李煜,词生唐代兴于宋,

31、【诗歌赏析】1.记叙2.描写3.议论4.抒情

32、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33、春风飞过大地,大地变成一幅清新的图画,准妈妈还记得儿时和小伙伴一起在春风的吹拂下嬉戏的情景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欣赏和再创作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准妈妈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情感来创编,使自己的思维更活泼,联想更丰富,情感更和谐。准妈妈在创编的过程中可根据诗的意境和自身生活经验,编出符合春天明显特征的的诗句,例如:“春风在哪里,春风在哪里?青蛙说:当我在池塘里游来游去那是春风在吹过……”创作会使准妈妈体验到快乐,在轻松快乐中进行的胎教不正是最好的胎教吗?。

34、它的流派,是豪放派、婉约派、花间派、南唐派、

35、(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36、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37、他的类别,是律诗还是绝句、五言还是七言,还有六言,还有长诗、长短诗、词。

38、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

39、寂寞无主的幽梅,在驿馆外断桥边开放。已是日落黄昏,她正独自忧愁感伤,一阵阵凄风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

40、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41、【诗歌赏析】诗歌鉴赏包括以下几方面:

42、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43、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

4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5、回望山下白云滚滚连成一片,钻进青蔼眼前雾团沓然不见。

46、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47、字形不同但读音相同的字容易写错,

48、花儿开放历经多少风雨,人的一生更会历尽别离。

49、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0、雄伟的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遥望蜀地,穿过迷茫的风沙好像能望见泯江的五个渡口。

51、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

52、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53、五看典故解用意,分析风格与手法,时代流派要牢记,两晋山水寄情意,

54、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55、问题: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56、此诗抒发了作者虽仕途受阻,遭到一些人的谗伤,但并不气馁,反而鄙视和嘲笑谗佞的小人的坚定胸怀,充分地体现了作者青年时期的高远抱负和奋发精神。

57、(2)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

5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59、(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60、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61、就会有之前整理过的所有的诗歌鉴赏合集,

62、模拟试题满天飞,咋整?语文月刊二套题,必做!(详情戳这里)

63、(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2分)

64、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

65、解答分析:步骤一:解释“杜鹃”这一传统意象的寓意以及它与主题的关系。步骤二:解释句意,在把握全诗主旨的前提下来理解句意。步骤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注意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的愁绪”是不行的,应具体答出 “怎么样”的感情或感慨。三个问题按顺序答题。

66、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

67、④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68、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69、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70、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71、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72、作者对此深感不满与哀伤。(对杜甫身后冷清的同情。)

73、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74、海子小夜曲以前的夜里我们静静地坐着我们双膝如木我们支起了耳朵我们听得见平原上的水和诗歌这是我们自己的平原,夜晚和诗歌如今只剩下我一个只有我一个双膝如木只有我一个支起了耳朵只有我一个听得见平原上的水诗歌中的水在这个下雨的夜晚如今只剩下我一个为你写着诗歌这是我们共同的平原和水这是我们共同的夜晚和诗歌是谁这么说过海子要走了要到处看看我们曾在这儿坐过赏析:本诗看似是一首情诗,其实情诗与否并不重要,只是我认为“我们”中的另一半确是海子最重要的知音,而诗中的“这片平原”也是海子和故人所战斗,耕耘过的地方。如今斯人已去,留下的只有海子一个人的缅怀,这就是海子为他写着诗歌的原因吧。从两个的世界到孑然一身,这是人生最大的寂寞呀。

75、懂“诗家语”掌握了古诗语言在词汇和语法上的特点,才能消除文字隔阂。

76、②比拟,如“柳拂”。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

77、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78、第三步,联想想象,描绘跟该词相关的诗句内容。

79、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80、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81、(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82、形象:特点、表现、感情、手法(2017年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3、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84、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85、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86、角度三:从表达方式的角度——

87、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88、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89、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90、面对“表达技巧”,古来征战几人回?

91、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92、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

93、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94、古诗常用借代、互文和互体修辞。

95、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96、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97、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98、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99、参考答案:(1)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了石湖美景,也包含了诗人对石湖主人的歌颂,诗中的“人”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非常契合。(2)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人”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100、首先要了解浪漫主义的基本主张,以及浪漫主义的基本审美取向,然后再结合具体诗歌分析切记一定要结合具体诗歌,像你这样泛论,空洞地探讨浪漫主义诗歌的赏析是没有意义的

101、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