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07 10:19:02

1、唐婉和陆游,终于成了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是的,他们都没有忘记彼此的誓言,他们却再也不联系彼此,哪怕是一封信也不写。是的,他们心中都清楚 再也回不到过去,他们再也不可能了。既然没有可能,那么写信不过是徒增彼此的烦扰而已。与其如此,不如不联系。有多少煎熬都化成了一个“莫”字。

2、|标签:高考语文资讯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艺术手法

3、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4、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5、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6、咏物: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愤慨、不满。

7、清明时节,也是追思祭奠的季节,这三首诗是作者临终前写给自己的自挽诗。魏晋人侈尚清谈,多言生死。贤如王羲之,尚不免有“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之叹;陶渊明认为“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人生如一个幻影,本来即空,最终也复归于空无。

8、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9、颈联高度概括,终南山尺幅万里。讲述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

10、从长安望终南山北景色秀美,远看岭上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11、就好像你老是对着一条狗说人品好,你说能不能说服别人?首先得是个人,咱们才能讲人品对不?

12、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

13、真诚的感激热情的希望(1)热切坚定(2)珍惜郑重太阳没有出现,向日葵渴盼着太阳.用“追”;太阳出现在天空中.露水消失,向日葵朝着太阳.用“望”;太阳落山,向日葵转向即将落山的太阳,用“送”。这一组动词.形象地表现了向日葵向着太阳的自然现象,又显得具有一种流动感,显得自然贴切。向日葵太阳使情感表达更深切真挚,感人肺腑(1)你绚烂的花球(2)我成了地上的太阳作用:用比喻形成回环,突出二者的形似,也表现出向日葵对太阳的热爱与崇拜、追求与效仿。示例:向日葵可以象征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太阳象征着美好幸福的生活。(不设统一答案)(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14、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15、题材内容――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咏史诗、咏怀诗

1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7、不得重用、报国无门、仕途失意、不遇之感、知音难觅、幽思之情

18、王维:恬淡优美 王昌龄:雄壮豪迈 李 贺:雄浑奇特

19、如果不要求很完整,则可不写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两部分。

20、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21、古诗鉴赏: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在全国语文高考中,古诗词赏析连考了七年,难度越来越大,题型越来越完善,题量有逐年加大的趋势,成为高考备考的一个亮点。无论从教材角度,从高考角度,还是从继承与创新文学遗产的角度上回,培养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成答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

22、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2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4、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25、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26、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7、:了解写作手法。即所谓的赋.比.兴,这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

28、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

29、再如:“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林景熙)

30、【诗词赏析】小伙伴们,看过来!!!

31、立秋•古诗词赏析处暑•古诗词赏析

32、风格是由创作个性决定的作品在思想与艺术上总的特色。风格就大处而言,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从诗词曲的总体风格来讲有诗庄、词媚、曲谐(俗)之说,词又有豪放和婉约之别。

33、长啸:撮口出声叫啸。啸声清越而舒长,所以叫长啸。

34、诗歌有思路,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

35、本打算归隐山林寻找佳境,又因与故友离别深感惋惜。

36、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

37、⑶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38、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39、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40、如:“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41、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42、次句继写送行者。此句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踏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

43、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44、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45、:有较为丰富的诗词储备量,熟其词,会其旨;

46、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47、再如:“邯郸驿里逢冬天,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邯郸至除夜思家》白居易)

48、绘景角度――天地、远近、声色、动静、冷暖、景人、仰俯、里外

49、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50、在赏析时,第一步描绘自然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的景象;第二步抒发诗人对恬静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可结合诗人背景,考虑是否还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田园的隐居之意。

51、赏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人之作。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52、构思技巧:以动写静,乐景写哀、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等。

53、(步骤二)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5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向东滚滚流去的春水正是不尽愁恨的传神写照。

55、【诗词赏析】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就是远隔天涯也像近在比邻。

56、小寒•古诗词赏析大寒•古诗词赏析

57、家中的后园中已开满了菊花,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静坐窗前独自熬到天色昏黑?梧桐凄凄细雨淋沥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

58、很快日出东方映照面颊红如一朵胭脂,脸庞肌肤红润柔腻好像要立即融化消溶一样,给读者展示了一幅明丽动人娇媚的风姿。

59、诗歌赏析文章一般有两种写法:综合分析法——通过对全诗的整体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种体式下,较完整的写法是:作者简介。作品写作背景简介。作品意象分析(诗句的解释或翻译,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思想,诗句表达的意境)。作品艺术手法分析(通常结合在作品意象分析之中)。作品艺术特点的综合评价(往往带有总结的意味)。如果不要求很完整,则可不写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两部分。主题分析法—就诗歌最突出的方面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采用这种写法时,往往只抓住一个方面,如意境、语言表现力、某一手法的表达思想情感的妙处等等。对于其他方面,则不论及,因而它的篇幅一般较短小。

60、⑵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6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2、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63、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64、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这种非现实的幻想建立在诗人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上;而博大胸怀之表现,则使作品放射出积极的浪漫主义光辉。

65、这类提问注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66、此诗前二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后二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

67、李白《少年行》有诗云:“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这是李白式的生活——不言伤感,只有纵情,落花也能增加游兴。

68、高耸的终南山似乎接近长安,山峦延绵不绝遥遥伸向海滨。

69、:先了解作者生平,这样才能读懂其心声;

7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7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2、无人知道我像秋蝉般的清廉高洁,有谁能为我表白冰晶玉洁的心肠?

73、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崔护)

74、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唐婉本是纤纤弱女子,又怎经得起日日夜夜的伤怀?相思成疾,郁结于胸,她又怎能不病倒?角声寒,夜阑珊。对于病中的的唐婉来说,一切都是萧瑟而 凄凉的。她那满腔的心事,又能向谁说呢?怕人寻问,咽泪装欢。人前,她只能装作欢快的样子,她不希望跟别人谈起那一段伤心的过往。因为,她一直都没有忘记陆游,她不是一个可以一 心多用的人。爱上一个人,便是一辈子。她的痴情,又能向谁诉呢?不能言,便只能瞒。

75、此诗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表达自己的感受。前两句点出登原游览的原因:由于黄昏日暮心情不适,便驱车登上古原;后两句极力赞叹晚景之美:在夕阳余晖照耀下,涂抹上一层金色的世界。

76、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

77、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

78、思乡意境的意象主要有杨柳、归雁、宿鸟、明月、晚风、落叶、寒山、青山、流水等。

79、如:“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晚次鄂州》卢纶)

80、三:赏析者的自身修为:

81、苏轼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流传千古,陈奕迅一首《十年》,竟也可风靡一时。十年是一个恰好的跨度,看似不长,却足以让一个呱呱婴孩变成一个懂事孩儿,足以让一个满怀热血的青年变成一个得过且过的人,足以让一个正值壮年的中年人步入人生的晚期。

82、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首先从诗歌的基本内容入手,其次写出作者在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

83、许多诗人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

84、在陆游放弃唐婉的那些日日夜夜里,唐婉心中又会作何感想呢?她本来生活在云端上,忽然之间被人重重摔下。她摔得很惨,很惨。因为她落在了地狱,除了伤心绝望,她看不到希望。春如 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陆游看到了她的消瘦憔悴,却没有看到那些日日夜夜里她的煎熬。

85、首句“空山不见人”直接描写空山的寂寥静谧。山之所以“空”,是因为杳无人迹。“不见人”三字,将“空”具体化。次句“但闻人语响”,以局部的有声反衬整体的寂静。通常情况下,山中尽管无人,但不会无声。“但闻”二字将瑟瑟风声、潺潺水声、唧唧虫声、啾啾鸟声统统排除开,只听见偶尔传来的几声“人语响”。表面上看,这几声“人语响”似乎打破了寂静,其实,一阵人语响过以后,空山又回到了万籁俱寂的境界之中。

86、再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维)

87、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城官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

8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89、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等。

90、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91、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92、分辨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

93、古诗词中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9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95、问: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

96、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

97、夸张是指夸大或缩小事物原有的形态、规模、程度,以增强诗歌的主观感情色彩。(李白常用夸张)

98、阅读内容,寻找与试题有关的词句,将诗眼提取出来。弄清诗歌的意象,再回头探寻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意趣。

99、再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虞世南)

100、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101、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