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诗词大全简单【精选101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2-07-07 10:20:53

1、去年已作归州客,今年建州更愁绝。

2、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3、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4、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5、尚书勋业超千古,雄镇荆州继吾祖。

6、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7、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8、国破身死后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9、释义:正是端午的美好时光,祝愿老人能够活到一千年。

10、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11、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12、曾宪军||杏林妙手回春暖,公仆初心济世仁

13、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14、贺新郎(宋•许及之)

15、【端午节诗词大全简单】每逢端午节,人们都要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这个小常识大家要知道哦!

16、(山西)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17、赏析: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18、端午节流行的民族地区很广,有汉、壮、布衣、侗、土家、仡佬等。

19、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20、浣溪沙(宋苏轼)

21、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22、郭勤亮||致敬!白衣战士

23、在笥清光发,当轩暑气回。

24、《菩萨蛮》(宋·陈义)

25、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6、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

27、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28、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

29、后两句将“榴花”拟人化,一个“笑”字赋予榴花以人的情感,使得全诗生动而蕴含趣味,诗人在与榴花的交流中,借榴花之“笑”流露自己虽有才华但是不得志的情感。巧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运用对比的方法,表在自嘲,实指超脱自我。一个”醒“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回味无穷。

30、渔家傲(宋欧阳修)

31、《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32、贺云峰||我在等饱含心事的樱花打开

33、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34、大家知道吗:每年是端午节。这可是我们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35、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36、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37、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38、碧艾香蒲处处忙。——舒頔《小重山·端午》

39、端阳采撷(宋•许文通)

40、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41、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42、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43、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44、南歌子•游赏(宋•苏轼)

4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46、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47、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48、【端午节诗词大全简单】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49、看了宋氏三姐妹的妈才知道:妈妈的格局,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

50、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51、释义: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

52、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53、幸自不须端帖子,闲中一句如无。爱他午日午时书。惟应三五字,便是辟兵符。久雨石鲸未没,小风纨扇相疏。邀朋一笑共菖蒲。去年初禁酒,今日漫提壶。适满城无酒酤,去年此日,初卖官酒。

54、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55、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56、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57、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58、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59、花心动(宋•史浩)

60、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61、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62、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63、妈妈拿起两张粽叶把叶子圈起来变成一个漏斗形,但一个小洞也不能有,接着把糯米装进去,把肉埋进米里,再把口封住,最后用兰草把它紧紧地绑好就行了。

64、释义:已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

65、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66、(山东)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67、蛟龙得雨耆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68、齐天乐(宋·杨无咎)

69、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70、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71、时当端午,用盐佐食梅子,饮酒欢乐,木槿茂盛,芦苇发出清香,心情愉快的唐明皇祝愿天下安康长寿,以显示皇恩浩荡。

72、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73、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74、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自从屈原投入汩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精神。

75、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76、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

77、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

78、(江浙)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79、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80、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81、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

82、毛泽东诗词集(收藏版)

83、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84、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85、七律端午(老舍)

86、冯丽芳||林染一川碧,花铺百里红

87、端午节赛龙舟,热闹非凡。鼓声擂动,船只齐发,争先恐后,惊吓得水鸟乱飞,只为夺得锦标。

88、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

89、端礼节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90、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

91、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92、《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93、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已经在异乡过了三十五个端阳了。

94、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乙卯重五诗》陆游译文: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

95、译文: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亡如今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96、老夫久卧疾,乃复健如许。

97、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98、(北京)蛤蟆蝌蚪躲端午。

99、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100、乙卯重五诗(宋陆游)

101、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