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孟浩然(朝代)唐
2、三月春寒百卉忧,东航折翼坠梧州。
3、七古*清明节诗祭介子推躬勤抚主走天涯,万苦千辛不顾家。割股奉君唯赤胆,焚身明志为中华。诗心常绿清明柳,风骨尤骄富贵花。每到寒食九州祭,乾坤垂泪也思他。
4、冬春之交,是万物复苏的景象。情之所至,诗亦至焉。我们的脚步虽被束缚,但是思想却遨游天地。在这特殊时期,我院研究生会学术部主办的清明诗会仍旧如期举行,并在这昂扬春意的映衬下落下了帷幕。同学们用笔表达了思绪,抒发了情感,令人眼前一亮。本次活动,我们共收到了23位作者的作品。经匿名投票,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5名。获奖作品如下:
5、【清明节诗】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6、乡贤荟萃乡贤馆,天籁放歌天籁春。
7、{幺篇}归乡远客儿童考,杏花村酒谁家好?谁家好,三姑四嫂,暖衣茶饱。
8、甘将热血洒船埠,为保生机遍宇寰。
9、尾联诗人做了总结,也发表了对人生的感悟和感慨:“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应当说这也是封建社会文人士大夫比较常见的心理常态。诗句告诫人们,活着时有酒就应当饮,有福就应该享。人死之后,儿女们到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10、轻红沾雨不胜衣,才回倦眼又迷离。——《清明祭诗》
11、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12、《清明》宋 杨公远清明又向客中过,忆著家山事若何。未及扫松徒怅恨,偶因得句漫吟哦。六旬身切忧怀少,九十春光阴雨多。对景岂宜虚负却,把杯须拚醉颜酡。
13、三柱心香云缈缈,抚儿往事已随烟。
14、春晖露草艳阳天,情景和融阡陌连。
15、星火燎原平野阔,党钢领路乱云开。
16、革命精神传后代,党旗高举永飘扬。
17、编委:邓瑛(德国)阿静黄龙雪儿
18、(作者)冯延巳(朝代)五代
19、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20、颈联承接上句,依照时间发展续写诗人的所见所想:“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21、清明扫,车停众冢鞭声早。鞭声早,香燃烟绕,默哀祈祷。
22、《咏廿四气诗·清明三月节》唐朝·元稹
23、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24、田苑搭台听雅韵,西河碧水绕新村。
25、君应有语托窗棂,满心话,与谁听。
26、八八萱堂六八儿,清明不见惹娘痴。
27、清明时节赴拖船埠祭祀革命先烈
28、宋朝风云录十八:赵炅高梁河之耻
29、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闾门即事》
30、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31、《清明》宋 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32、哥哥说父亲还在人间,站在坟头看着我们
33、风微气暖天清朗,游园映眼精神爽。步向柳条边,垂丝实可怜。去年枝已叶,时近清明节。满苑尽芳菲,流连不忍归。
34、柔风顽意扬起女孩白裙的一角,
35、由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蓬蒿一丘,只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不仅仅是凭吊亡人,更是警醒活着的人。
36、多谢山家插杨柳,报侬今日是清明。
37、谁说清明节不能回娘家啊,以前我妈妈都回去给我外公扫墓的,现在我妈妈不在了,清明节我肯定要回去给妈妈扫墓的,谁敢说我翻脸。
38、又到清明祭祖先,家家坟上尽飞烟。
39、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40、思恋渗透了愣住的纸笔。
41、只要人生行孝道,何须墓地纸香焚。
42、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因此根据唐人的习惯,被称为“杜十三”。杜牧政治才华出众,杜牧十几岁的时候,正值唐宪宗讨伐藩镇,振作国事。
43、我要以数不清的方式疼你
44、这信装不下海与鸥的对白短暂,
45、杨宇报告文学‖三灶海澄女民兵
46、风晴兮云朗别去经年亦如常
47、《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北宋·柳永)
48、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49、《折桂令·客窗清明》(元·乔吉)
50、细雨蒙蒙湿布衣。柳丝黙黙泪空滴。
51、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52、菜花吐艳黄金淌,小麦含胎笑脸盈。
53、世间只有瓜连子,树上从来叶恋枝。
54、千民肃穆送殂者,万众寒心抚遗生。
55、而今美丽乡村,绿水青山,更有农家乐。万亩稻虾成一片,好教年年丰获。生态游园,自由采觅,更胜云中鹤。百年赓梦,举樽同祭英魄。
56、满腹思情何日了,青烟缭绕共徘徊。
57、【清明节诗】杨宇:走进深圳(组诗)
58、娘赴瑶池音讯杳,阴阳阻隔倍煎熬。
59、端午节:《乙卯重五诗》宋: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春节: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秋节: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①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重阳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0、骄傲的马匹在帐帏旁昂首嘶鸣,鸡群从刚打开的笼子里争先恐后地窜出来,“咯咯咯”地叫着,四处觅食。不知是谁瞄准鸟儿在发射飞弹?黄鹂赶紧飞入隔墙的庭院,在房顶上宛啭鸣叫,仿佛说:人们啊,请不要伤害我们,不要破坏大自然的和谐吧!
61、读者们,关于“高翥的清明诗”,大家有怎样的看法呢?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62、唯睹落花随水去,较真轻薄孰能甄?
63、在世没将先辈孝,何须死后哭亡亲。
64、犹如一滴滴露珠,依偎青草
65、谁道行人魂欲断,思同小杜酌诗笺。
6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7、颓然欲醉陈茶苦,壶中射柳观澜。人间春晚一灯寒,莫凭栏。
68、在天堂的入口处,长成一蓬青草
69、《清明》(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70、宋朝风云录之十六:狭缝求存吴越王
71、清明祭祀泪泉挥,先祖深眠魂巳皈。
72、不知是哪家的女子在这清明雨中辗转反侧,思念着难以相见的郎君。这素白的字词中裹挟着诗人对这段感情的感慨,“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面对这男女间真挚的感情,欧阳修不禁感慨:
73、春风从枝头拂醉了梨花,春雨在大地上留下诗篇。“疫氛犹寒杨柳风,慎终追远又清明。”汹涌的疫情禁锢了我们踏春的脚步,但却不能斩断我们心中对诗和远方的向往。这个清明,让我们以诗歌的名义清明,以清明的名义诗歌。
74、清明时节,桃红李白,含笑盛开。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人感到凄凉。
75、先烈们的精神是我们的风向标
76、词人对颍州西湖可以说是深情一片,他曾多次游览,最后也归居颍州。首词描写清明时节西湖游春的热闹繁华景象,特别着重描绘日暮回城时喧哗熙攘的情景,着意描绘游春的欢乐气氛,从侧面来写西湖之美。这首词写得人欢景艳,别具一格,不乏动人之处。
77、宋朝风云录之十五:太祖太宗皇兄弟
78、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79、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80、杨宇:汤显祖与贵生书院
81、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82、又见老邻居和他儿孙儿媳
83、原文: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84、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85、又是清明四月天,缅怀忠烈觉难眠。
86、《三灶大屠杀》代?、人物表及后记
87、心期绿野无瑕玷,誓与黎民解倒悬。
88、杨宇:奇美大埔纪行(之二)
89、杨宇:再别月塘(外一首)
90、冥币化烟传远信,故乡蜕变正晴曦。
91、在缅怀英烈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在此次抗疫之中,付出努力的人们,合诵诗歌《清明节的仰望》,献给抗疫中牺牲的人们,愿你们在夜河流灯时分,魂归故里。
92、清明时节百花妍,扫墓行人泪涕连。
93、遥寄人间千家愿吹去万山到碧霄
94、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95、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96、清明节气是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之这一时节,吐故纳新、生气旺盛、气温升高,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段。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
97、提耳之恩无以报?坟前掐束菜花环。
98、晨阳不识艳其世,乍瞥惊现惊鸿颜。
99、虽知此举凭空去,兀自碑前飞纸灰。
100、1号作品《清明雨》朗诵者:王硕
101、等待清明意为媒,纷纷祭祀不胜哀。